禮類
春秋類
易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詔令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石本九经
容斋随笔云孟昶时所刻其书渊世民三字皆阙画盖
唐高祖太宗讳也王象之碑目云在成都府学
范成大石经始末记云石经已载前记晁子止乃作考
异考异之作大抵以监本参校互有得失其间颠倒缺
讹所当辨正然古今字画虽少不同而实通用耳考异
并序凡二十一碑具在石经堂中子止之序曰鸿都石
经自迁徙邺雍遂茫昩于人间唐太和中复刻十二经
立石国学后唐长兴中诏国子博士田敏与其僚校诸
经镂之板故今世太学之传独此二本尔按赵清献公
成都记伪蜀相母昭裔捐俸金取九经琢石于学宫而
或又云毌丘裔依太和旧本令张德钊书皇祐中 田元
均 补刻公羊榖梁二传然后十二经始全至宣和间席
升献又刻孟子参焉今考之伪相实毋昭裔也孝经论
语尔雅广政甲辰 …… (第 2a 页)
石经榖梁传十二卷
晁氏曰亦无年月书丹人姓名缺恒字当在真宗以后 田况 时刻
石经公羊传十二卷
皇祐初 (第 23b 页)
田况 知成都日刻石宋史艺文志云伪蜀刻五
经备注传为世所称以此观之不应无公榖岂初有之
后散毁耶
颍滨春 …… (第 23b 页)
隋何妥乐要一卷
隋书妥既入隋文帝敕于太常寺脩正古乐作乐要一
卷其诗曰大乐遗钟鼓至乐贵忘情俗久淳和变年深
礼教生嶰谷调孤管崙山学凤鸣浮云成舞曲白雪作
歌名闻诗六义辨观乐八风平肃穆皇威畅沦涟河水
清钧天动丝竹刮地响錞钲尽美兼韶濩威德总咸英
寥亮凫钟彻飘扬翟羽轻小臣属千载时幸豫簪缨行
欣负苍璧衢□听九成
宋房庶乐书补亡三卷
益州进士房庶晓音律宋祁 田况 咸荐之上其乐书召
诣阙庶自言尝得古本汉志云度起于黄钟之长以子
榖秬黍中一黍之起积一千二百黍之广度之九 (第 34a 页)
容斋随笔云孟昶时所刻其书渊世民三字皆阙画盖
唐高祖太宗讳也王象之碑目云在成都府学
范成大石经始末记云石经已载前记晁子止乃作考
异考异之作大抵以监本参校互有得失其间颠倒缺
讹所当辨正然古今字画虽少不同而实通用耳考异
并序凡二十一碑具在石经堂中子止之序曰鸿都石
经自迁徙邺雍遂茫昩于人间唐太和中复刻十二经
立石国学后唐长兴中诏国子博士田敏与其僚校诸
经镂之板故今世太学之传独此二本尔按赵清献公
成都记伪蜀相母昭裔捐俸金取九经琢石于学宫而
或又云毌丘裔依太和旧本令张德钊书皇祐中 田元
均 补刻公羊榖梁二传然后十二经始全至宣和间席
升献又刻孟子参焉今考之伪相实毋昭裔也孝经论
语尔雅广政甲辰 …… (第 2a 页)
石经榖梁传十二卷
晁氏曰亦无年月书丹人姓名缺恒字当在真宗以后 田况 时刻
石经公羊传十二卷
皇祐初 (第 23b 页)
田况 知成都日刻石宋史艺文志云伪蜀刻五
经备注传为世所称以此观之不应无公榖岂初有之
后散毁耶
颍滨春 …… (第 23b 页)
隋何妥乐要一卷
隋书妥既入隋文帝敕于太常寺脩正古乐作乐要一
卷其诗曰大乐遗钟鼓至乐贵忘情俗久淳和变年深
礼教生嶰谷调孤管崙山学凤鸣浮云成舞曲白雪作
歌名闻诗六义辨观乐八风平肃穆皇威畅沦涟河水
清钧天动丝竹刮地响錞钲尽美兼韶濩威德总咸英
寥亮凫钟彻飘扬翟羽轻小臣属千载时幸豫簪缨行
欣负苍璧衢□听九成
宋房庶乐书补亡三卷
益州进士房庶晓音律宋祁 田况 咸荐之上其乐书召
诣阙庶自言尝得古本汉志云度起于黄钟之长以子
榖秬黍中一黍之起积一千二百黍之广度之九 (第 34a 页)
武英(泾原行/营都监) 王圭(泾原路/都监)
葛怀敏(泾原路/总管) 张亢(泾原路总/管知渭州)
田况(宣抚/副使) 郑戬(经略安抚招讨/使迁知秦州)
尹源(通判/庆州) 吕公弼(知渭/州)
(第 19a 页)
葛怀敏(泾原路/总管) 张亢(泾原路总/管知渭州)
田况(宣抚/副使) 郑戬(经略安抚招讨/使迁知秦州)
尹源(通判/庆州) 吕公弼(知渭/州)
(第 19a 页)
(而启之有时非体仁弘多应用高朗曷以越前所未/暇逮今而行其志哉则史之决渠书之涤源以流其)
(恶润彼稻 田况 山川襟带之广林盐沃饶之资规同/九州殷列七县其提刑底绩同良二千石之能惟李)
(公敏于直方精在损益为信 (第 21b 页)
(恶润彼稻 田况 山川襟带之广林盐沃饶之资规同/九州殷列七县其提刑底绩同良二千石之能惟李)
(公敏于直方精在损益为信 (第 21b 页)
为社稷之固者莫如范仲淹谙古今政事者莫如夏
竦议论之敏者莫如郑戬方面之才严重有纪律者
莫如韩琦临大事能断者莫如 田况 刚果无顾避者
莫如刘涣宏达有方略者莫如孙沔至于帅领偏裨
贵能坐运筹策不必亲当矢石者王德用素有威名 (第 12a 页)
竦议论之敏者莫如郑戬方面之才严重有纪律者
莫如韩琦临大事能断者莫如 田况 刚果无顾避者
莫如刘涣宏达有方略者莫如孙沔至于帅领偏裨
贵能坐运筹策不必亲当矢石者王德用素有威名 (第 12a 页)
洛城成庚戌范仲淹宣抚
陜西河东癸未契丹遣邪律元衡来告举兵攻夏州八
月富弼宣抚河北戊戌保州军乱九月辛卯 田况 以李
昭亮平保州庚午晏殊罢甲申杜衍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兼枢密使贾昌朝枢密使陈执中参知政事冬十一
月壬寅 …… (第 5a 页)
巳合祭天地于圜丘大赦天下
至和元年春正月癸酉贵妃张氏薨三月己巳王贻永
孙沔罢王德用枢密使 田况 副使庚申改元夏四月甲
申朔日有食之秋七月丁卯程戡参知政事戊辰梁适
罢八月丙午刘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冬十 …… (第 9b 页)
贾昌朝罢宋庠 田况枢密使 张昪副使乙亥交趾献异
兽秋八月己未王尧臣薨冬闰十二月丁丑诏曰朕惟
国之取士士之待举皆不可以旷久亦不可 …… (第 11a 页)
人封崇义公与河南郑
州差遣给公田十顷以奉周祀至知州资叙即别与差
遣却取以次近亲人袭爵永为定式五月丙辰 田况 罢
六月辛亥放宫女二百一十四人冬十月癸酉祫祭于 (第 12a 页)
陜西河东癸未契丹遣邪律元衡来告举兵攻夏州八
月富弼宣抚河北戊戌保州军乱九月辛卯 田况 以李
昭亮平保州庚午晏殊罢甲申杜衍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兼枢密使贾昌朝枢密使陈执中参知政事冬十一
月壬寅 …… (第 5a 页)
巳合祭天地于圜丘大赦天下
至和元年春正月癸酉贵妃张氏薨三月己巳王贻永
孙沔罢王德用枢密使 田况 副使庚申改元夏四月甲
申朔日有食之秋七月丁卯程戡参知政事戊辰梁适
罢八月丙午刘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冬十 …… (第 9b 页)
贾昌朝罢宋庠 田况枢密使 张昪副使乙亥交趾献异
兽秋八月己未王尧臣薨冬闰十二月丁丑诏曰朕惟
国之取士士之待举皆不可以旷久亦不可 …… (第 11a 页)
人封崇义公与河南郑
州差遣给公田十顷以奉周祀至知州资叙即别与差
遣却取以次近亲人袭爵永为定式五月丙辰 田况 罢
六月辛亥放宫女二百一十四人冬十月癸酉祫祭于 (第 12a 页)
会其夜雪大作贼遂退雍挟用章陷百姓之言而
诬以罪用章遂窜雷州其后范仲淹经略延州知用章
以忠获罪奏雪于朝 田况 亦以为言起监随州酒明年
复故官用章后知龚州终都官员外郎雍子宗杰至兵
部员外郎直史馆孙子奇绍圣间为吏部 (第 6b 页)
诬以罪用章遂窜雷州其后范仲淹经略延州知用章
以忠获罪奏雪于朝 田况 亦以为言起监随州酒明年
复故官用章后知龚州终都官员外郎雍子宗杰至兵
部员外郎直史馆孙子奇绍圣间为吏部 (第 6b 页)
(皆叛契丹/降于元昊)
宜州蛮欧希范作乱讨平之○夏四月作太学五月帝
谒孔子
(判国子监王拱辰 田况 王洙余靖等言汉太学二百/四十房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
(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而国子监才 …… (第 3a 页)
(度支缗钱数十百万乃画策以献遂命制置其事使/推行之论者争言其非是遣户部使包拯驰视还言)
(其便论者犹籍籍驿召祥至与三司杂议皆是祥所/建诏从之 田况 请久任祥以专其事乃擢祥为转运)
(使于是旧禁盐地一切通商听盐入蜀罢九州军入/中刍粟令入实钱偿以盐授 …… (第 33b 页)
(内出犀角二令太医和药以疗民其一通天犀也左/右请留供奉御帝曰吾岂贵异物而贱百姓哉立命)
(碎/之)
以 田况 为枢密副使三月王贻永罢以王德用为枢密 …… (第 38b 页)
(谒建大第别创客位以待宦者宦官有矫制者枢密/院释不治昌朝竟出判许州昌朝在侍从中多得名)
(誉及执政始不/为正人所与)
以韩琦同平章事宋庠 田况 为枢密使张昪为副使
(时群臣皆以建储为言帝依违不决琦既相乘间进/曰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 …… (第 51b 页)
发明(月食者阴道之亏仁宗以月食几尽修阴教/以应天变前后出宫女几五百人则其应天)
(之变为如何哉大/书特书盖予之也) 田况 罢 (第 54a 页)
宜州蛮欧希范作乱讨平之○夏四月作太学五月帝
谒孔子
(判国子监王拱辰 田况 王洙余靖等言汉太学二百/四十房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
(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而国子监才 …… (第 3a 页)
(度支缗钱数十百万乃画策以献遂命制置其事使/推行之论者争言其非是遣户部使包拯驰视还言)
(其便论者犹籍籍驿召祥至与三司杂议皆是祥所/建诏从之 田况 请久任祥以专其事乃擢祥为转运)
(使于是旧禁盐地一切通商听盐入蜀罢九州军入/中刍粟令入实钱偿以盐授 …… (第 33b 页)
(内出犀角二令太医和药以疗民其一通天犀也左/右请留供奉御帝曰吾岂贵异物而贱百姓哉立命)
(碎/之)
以 田况 为枢密副使三月王贻永罢以王德用为枢密 …… (第 38b 页)
(谒建大第别创客位以待宦者宦官有矫制者枢密/院释不治昌朝竟出判许州昌朝在侍从中多得名)
(誉及执政始不/为正人所与)
以韩琦同平章事宋庠 田况 为枢密使张昪为副使
(时群臣皆以建储为言帝依违不决琦既相乘间进/曰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 …… (第 51b 页)
发明(月食者阴道之亏仁宗以月食几尽修阴教/以应天变前后出宫女几五百人则其应天)
(之变为如何哉大/书特书盖予之也) 田况 罢 (第 54a 页)
示仲淹庞籍亦言臣度朝议以屯兵已久上费国力
欲决于攻取或且汰去冗兵只留精锐在边则数少
而费宽然后乘衅大举庶有万全之策陜西经略判
言 田况 亦言两路大举必招大悔其不可者有七乞
召大臣定议但令严边备不必先有轻举乃罢出师 …… (第 20b 页)
雍卒于庆历六年谥曰忠献雍为治尚恕好谋而少
成然知人喜荐士后多至公卿者守延安时狄青为
小校坐法当斩雍贷之
诏西边严备
初陜西经略判官 田况 上兵策十四事略曰内帑之
积祖宗本为用兵臣愿朝廷发内帑之财募陜西河
东强壮之民五七万屯鄜延环庆泾原 …… (第 25a 页)
上乃诏内侍以先帝及先圣初籍较近岁禁中用度
增损外则命中丞贾昌朝 谏官田况 张方平等与三
司议议者寻减皇后宗室妇郊赐之半又诏皇后嫔
御进奉乾元节回赐权罢于是皇后嫔御各上俸钱 (第 38a 页)
欲决于攻取或且汰去冗兵只留精锐在边则数少
而费宽然后乘衅大举庶有万全之策陜西经略判
言 田况 亦言两路大举必招大悔其不可者有七乞
召大臣定议但令严边备不必先有轻举乃罢出师 …… (第 20b 页)
雍卒于庆历六年谥曰忠献雍为治尚恕好谋而少
成然知人喜荐士后多至公卿者守延安时狄青为
小校坐法当斩雍贷之
诏西边严备
初陜西经略判官 田况 上兵策十四事略曰内帑之
积祖宗本为用兵臣愿朝廷发内帑之财募陜西河
东强壮之民五七万屯鄜延环庆泾原 …… (第 25a 页)
上乃诏内侍以先帝及先圣初籍较近岁禁中用度
增损外则命中丞贾昌朝 谏官田况 张方平等与三
司议议者寻减皇后宗室妇郊赐之半又诏皇后嫔
御进奉乾元节回赐权罢于是皇后嫔御各上俸钱 (第 38a 页)
败矣诏问辅翊之能方面之才与夫帅领偏裨孰可
任者臣以为不患无人患有人而不能用耳今辅翊
莫如富弼范仲淹夏竦郑戬方面莫如韩琦 田况 刘
涣孙沔帅领则王德用庞籍偏裨则狄青范金蒋楷 …… (第 2b 页)
度使以上立三庙馀官祭于寝凡得立庙者许嫡子
孙袭祭以主祭至是班其制而议者不一遂终不果
行
三司上会计录
三司使田况 约景德会计录以今财赋所入较多于 …… (第 20a 页)
用委祥推行而御史知杂何剡复以为言遣户部使
包拯驰视还言行之便至是磨勘司李徽之犹以为
不便驿召祥至与三司杂议皆是祥所建诏从之于
是 三司使田况 请久任祥以专其事就擢祥为转运
使以宠之祥初言岁入缗钱可二百三十万是年入
二百二十万明年二百十五万 (第 26b 页)
任者臣以为不患无人患有人而不能用耳今辅翊
莫如富弼范仲淹夏竦郑戬方面莫如韩琦 田况 刘
涣孙沔帅领则王德用庞籍偏裨则狄青范金蒋楷 …… (第 2b 页)
度使以上立三庙馀官祭于寝凡得立庙者许嫡子
孙袭祭以主祭至是班其制而议者不一遂终不果
行
三司上会计录
三司使田况 约景德会计录以今财赋所入较多于 …… (第 20a 页)
用委祥推行而御史知杂何剡复以为言遣户部使
包拯驰视还言行之便至是磨勘司李徽之犹以为
不便驿召祥至与三司杂议皆是祥所建诏从之于
是 三司使田况 请久任祥以专其事就擢祥为转运
使以宠之祥初言岁入缗钱可二百三十万是年入
二百二十万明年二百十五万 (第 26b 页)
及早播种庶可收穫尔等谨识朕言克勤毋怠
十月己卯
上谕大学士等曰闻山东今年田收之后九月中蝗螟丛
生遗种在 田况 值今岁多雨来春少旱蝗则复生未可
知也先事预图可不为之计与乘时竭力尽耕其田庶
几蝗种瘗于土而糜烂不 (第 11a 页)
十月己卯
上谕大学士等曰闻山东今年田收之后九月中蝗螟丛
生遗种在 田况 值今岁多雨来春少旱蝗则复生未可
知也先事预图可不为之计与乘时竭力尽耕其田庶
几蝗种瘗于土而糜烂不 (第 11a 页)
事不可一例而言低乡田岸狭小河港深阔湖泖漾
水面相接加之风波冲荡击损岸塍及夏雨之际全
仗茭蒲障护岸塍若高乡近于江海潮水出入赖以
灌 田况 潮水之河浅狭必一年一浚若亦种茭阻遏
水利害民不小治水者当责令耆塘粮里将低乡去
处照旧种茭其高乡潮 (第 5b 页)
水面相接加之风波冲荡击损岸塍及夏雨之际全
仗茭蒲障护岸塍若高乡近于江海潮水出入赖以
灌 田况 潮水之河浅狭必一年一浚若亦种茭阻遏
水利害民不小治水者当责令耆塘粮里将低乡去
处照旧种茭其高乡潮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