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易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詔令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虑而启之有时非体仁宏多应用高朗曷以越前所
 未暇逮今而行其志哉则史之决渠书之涤源以流
 其恶润彼稻 田况
山川襟带之广林盐沃饶之资规
 同九州殷列七县其提刑底绩固良二千石之能惟
 李公敏于直方精在损益为信安 (第 2b 页)
(蜀之人咸赴从道士受秘箓 田况
三月三日登学射山/诗丽日照芳春良会重元已阳滨修祓除华林程射技)
(所尚或不同兹俗亦足喜门外盛车徒山半 (第 18b 页)
会要天宝十载四月二/十一日兴庆宫造交泰殿成)
葺太学讲殿(增玉海庆历四年四月壬子二十一日判/监王拱辰 田况
王洙余靖等言首善当自)
(京师汉太学二百四十房千八百馀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今取才养士之法盛 (第 27a 页)
学士知(阙/)上言略(阙/)可未(阙/)申馀(阙/)萌也(阙/)而仲淹安
抚河东秦(阙/)固执行之 田况
奏欲汰冗兵(见远/略门)欧阳修
言朝廷施行变更富范举官之议又言富弼尽忠被黜
不报韩琦论富弼责补閒郡何 (第 14a 页)
祖宗之安其仁厚十二月庚子以益州乡贡进士房庶为
试校书郎庶成都人宋祁尝上所著乐书补亡二卷
自蜀还亦言其知音既召赴阙庶自言尝得古本汉
志云度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起积
一千二百黍之广 …… (第 4b 页)
致甚败奏至上深悼焉夏六
月诏陜西诸路部署司自今西贼犯塞方且出兵掩击
诸族以牵其势自馀毋得擅行侵掠始用 田况
之言也
秋七月元昊寇麟府州八月戊寅诏鄜延部署许怀德 (第 44b 页)
候控扼要害为制禦之全策因条上其策名曰
备边要览癸亥鄜延钤辖张亢手疏言禦贼之策其后
遂多施行者八月乙酉 田况
为陜西经略安抚司判官
胡瑗为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况从夏竦瑗从仲淹辟
也庚戌仲淹兼知延州先是有诏分边兵部 …… (第 13a 页)
不得与边人市易既劫掠无所通则其
势必日蹶如益更练将卒俟其衅隙可乘然后大举庶
几有万全之策陜西签书判官 田况
言不可出兵者七 …… (第 16b 页)
道后呈
首露犹环去就仲淹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
阅其人马立条约诸羌受命悦服自是始为汉用签书
判官 田况
上兵策十四事一罢行族以严守备二募民
兵以增屯戍三择大将以明部分四募死士以去贼手
足五宽盐禁以招抚属户 …… (第 19a 页)
知兵自元昊
叛逆以来民力彫疲边机军政措置未得其宜陈所宜
十事不报命蒋偕与环庆都监王怀端同招抚蕃落用 田况
之言也辛卯范讽知陜州入见上言元昊不可击
独以兵守要害捍侵掠久当自服倘内修百度躬节俭
如祖宗故事则疆事 …… (第 20b 页)
军事二徙麟州三以便宜从事四黜冗帅五募武
士六专补授且曰能用臣言则受命不然则已朝廷难
之奏不上罢知邢州 田况
欲于镇戎原渭之地大兴营
田以纾边计是月梁适自陜而还仲淹附攻守二议攻
则欲进筑城寨以据其地守则欲兴屯田 …… (第 23b 页)
济大事
庶免后难谏官孙甫言切观西人议和其利一而其害
有四利害之机安危之计愿陛下熟图之乙酉陜西宣
抚使 田况
言自冬初诸路得谍者皆声言西界迤逦遇
乞刚娘嵬等诸腹心谋叛贼事觉被诛国中大乱臣窃 …… (第 34a 页)
无良将与去兵同祖宗朝养兵不多而取胜于夷
者有良将也今日养兵多而未常胜者非无将也不知
其才而任之也韩琦 田况
近皆远自陜西边将之才无
容不知请诏琦等条四路将臣能否其最下者黜之庶
几将帅得人而胜可取也夏五月枢密副 …… (第 36a 页)
之意且曰愿陛下坐薪
尝胆不忘修德上许之焉
  仁宗经制契丹要略
庆历四年初边奏契丹修天德城及多建堡寨 知制诰
田况
意敌畜奸谋乃上疏曰朝廷予契丹金帛岁五十 (第 58b 页)
力久困
琦乃蠲赋役察官吏能否者升黜之又以兵数虽多杂
以疲老耗用度选禁军不堪征战者停放一万二千馀
人后 田况
乞选诸路军不堪战者为厢军云或谓兵骄
久一旦澄汰恐致乱则去年韩𤦺汰边兵万馀岂闻有 …… (第 8a 页)
乱者哉庆历五年春先是 田况
用事言比来灾咎频仍
蝗旱继作陛下责躬引慝不遑宁处以至躬祈道佛并
走群望薰祓之意可谓至矣然常详观当世之 …… (第 8b 页)
固者莫如范仲淹谙古今故事者莫如夏竦议论之
敏者莫如郑戬方面之才严重有纪律者莫如韩琦临
大事能断者莫如 田况
刚果无顾避者莫如刘涣宏达
有方略者莫如孙沔至于将领偏裨贵能坐运筹策不 …… (第 15a 页)
降者计未决而诸路各进军来讨遂复固守拒命遣入
内供奉官刘保信驰往视之命 知制诰田况
知成德军
充真定府定州路安抚使住保州城下相度处置仍听
便宜从事赐保州投来人员兵士特支钱降敕榜招安
况 …… (第 42b 页)
惟陛下
特发睿断而行之而朝议以诸道兵集保州城下未有
统领因诏宣抚使富弼促行往节制之再降敕榜招安
仍令 田况
等且退兵选人赍敕入城若遂开门即入招
抚存之如尚拒命则益进攻其在营同居骨肉无老幼
皆戮之先是知定州王果 …… (第 43b 页)
军谓昭亮是日昭亮至与 田况
同谕贼贼终未信石侍
禁郭达径踰壕诣城下谓贼曰我班行也改下索我就
汝语贼乃下索授之登城谓贼曰我班行也岂 (第 44a 页)
谏科二人 (田况
又/张方平)茂材异等邵亢亢以与张士逊连姻
报罢实录云亢策字数少不合格今从亢本传亢墓铭
亦云范仲淹荐应 …… (第 31b 页)
满王拱辰安
抚两川遗书欲起之托疾不往见杨日岩知益州又荐
之遂致仕谢绝诸生著周易旨要佛老杂说十篇于是 翰林学士田况
上其书诏优加两官渊晚年日菜食巾
褐山水间自号虚一子长吏岁时致问澹然与对略不
及私 (第 51b 页)
春丙寅命资政殿学士晏殊同知礼部贡举三月御
崇政殿亲试进士王拱辰等二百四十九人并赐及第
(刘沆孙材蔡襄 田况
石介欧阳修二甲/田师锡元绛刘元俞孙甫唐介尹原)上三名并签判 (第 25b 页)
路运副只理提刑资序所贵擘划盐
会详新法比较旧法二年给增钱五十一万六千贯有
零望允臣所奏庶沿边军储足备 三司使田况
亦请久 (第 33a 页)
三司保明当议升陟之权发遣三司判官始此戊戌诏
谏官日赴内朝先是 知制诰田况
上言有唐两朝自谏
议大夫以上至拾遗补阙共二十二人每遇宰相奏事
谏官随而入有所阙失即时规正其实皆中书门 …… (第 52a 页)
德用出镇滁州密院
不复兼领群牧置制使及实乃复之余靖奏任子不拘
年甲以广常延之典从之八月起居舍人知秦州 田况

遭父丧辛酉诏起复况固辞又遣内侍持手诏谆谕况
不得已乞归葬事杨翟托边事求见泣请终丧上恻然
许之帅臣得终 …… (第 56b 页)
封驳事
时封驳职久废郯上言本朝设此司实代给事中之职
乞准王曾王嗣宗故事凡有诏𠡠并由银台司从之五
枢密使田况
十上章求去位丙辰罢为尚书右丞提
举景灵宫故事枢密使出入皆降麻自皇祐五年高若
讷罢始舍人院降制今复失之 (第 69a 页)
  使殊同平章事为使如故○初命宰臣吕夷简判
  枢密院事既宣制黄雾四塞风霾终日朝论甚喧
  参政王举正言二府体均判名太重不可不避也
   右正言田况
复以为言夷简不敢当改兼枢密使 (第 86b 页)
  职故有是命(拜罢/录)
同日王德用枢密使(自检校太师同平章事兼群牧制/置使判郑州冀国公授依前官充)

  (枢密使河阳/三城节度使) 田况枢密副使(自三司使礼/部侍郎除)
德用枢密使制曰内枢之地上范于斗宫前箸之筹参
寄于人杰以经常武之事是号本兵之司图冠厥名畴
总予务乃眷 …… (第 74a 页)
维君臣之谟明有夙夜之基命朕尝登
进时杰赞襄大猷以遵万几之中以合九德之会匪至
公之进曷群听之归(具官 田况)
器识宏深业履端厚明达国
家表里之体学贯天人精祲之交而自膺宝册于大廷 …… (第 75a 页)
  女谒指贾氏也
同日宋庠枢相(自观文殿大学士授依前行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兼群牧制置使充) 田况枢密使(自枢密副使礼部/侍郎检校太傅充)
张昪枢密副使(自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除)
庠拜枢相制曰仰法斗宫崇建枢省翼万微而置使必
取杰才联三 …… (第 101b 页)
  御史中丞时富弼为相欧阳修为翰林学士士大
  夫以为得人是年拜枢密副使
  嘉祐四年(己亥/)
五月丙辰 田况
罢枢密使(自礼部侍郎罢为尚书右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
  (士提举景/灵宫事)
  况自至和元 …… (第 102b 页)
  上章求去位故有是命故事枢密使出入皆降麻
  自皇祐五年高若讷罢止舍人院降制今复失之
  八年太子少傅致仕 田况
卒赠太子太保谥 (第 103a 页)
宣简
  况
宽厚明敏有文武才与人若无不可至其有所
  守人亦不能移也其论天下事甚力至并枢密院
  于中书以一政本 (第 103a 页)
  月诏枢密院陈升之提举马军司以知审刑院崔

  台符等言缘军政事重仁宗时命 枢密使田况

  举乞依故事以枢臣总领故也
  熙宁六年(癸丑/)
四月己亥文彦博罢枢密使(自剑南西川节度使守 (第 2b 页)
 (鄜延密迩灵夏西羌必游之地第按兵不动以观其/衅许臣稍以恩信招徕之不然情意阻绝臣恐偃兵)
 (无期矣经略判官 田况
亦请严设边备若有侵掠即/出兵邀击或贼界谨自守备不必先用轻举如此则)
 (全威制胜有功无患也帝从二议由 …… (第 27a 页)
 (谋国何谏官欧阳脩余靖亦论举正懦默不任事范/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而用仲淹帝然之举正遂罢)
 八月诏谏官日赴内朝(从 知制诰田/况
之请也)以范仲淹参知
 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帝以欧阳脩之言拜仲淹参/知政事仲淹日执政可由谏)
 (官 (第 39a 页)
 (高嘉努让之元昊不听命党项等部及夹山部落呆/儿族一百户与山西部族节度使库哩皆叛契丹降)
 (于元/昊)夏四月作太学五月帝谒孔子(判国子监王拱/辰 田况
王洙余)
 (靖等言汉太学二百四十房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而国子) …… (第 2a 页)
 (此涅耳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帝益重之至是/自知延州召拜副使台諌王举正等谏其不可帝不)
 (听/)秋七月契丹主追帝其远祖(追尊伊德实为玄祖/简献皇帝色勒迪为)
 (德祖 宣简
皇帝妣皆为后/复加谥太祖以下帝后)侬智高自广州寇昭州陷
 之(智高围广两月知不可拔乃引众去钤辖张忠与 …… (第 15b 页)
 (职也陛下若以臣沔读册则可以枢密副使读册则/不可遂求罢乃知杭州时陈执中为首相奉行唯谨)
 (且引洙为员外翰林学士全斌/领观察使士论由是争咎执中) 田况
为枢密副使
 ○三月王贻永罢(贻永尚真宗女郑国公主自以祖/宗来无外姻辅政者恒惧宠禄过)
 (盛故在枢 …… (第 18b 页)
 (官有矫制者枢密院释不治昌朝竟出判许州昌云/朝在侍从中多得名誉及执政始不为正人所与) 以
 韩𤦺平章事宋庠 田况
为枢密使张昪为副使(时/帝) …… (第 27b 页)
 崇义公(给田十顷以奉周祀从/著作佐郎何鬲之请也)以范镇知制诰(镇入谢首言建/储事且曰陛下)
 (许臣今三年矣愿早定大计复/献祫享赋以讽焉帝犹未许) 田况
(况宽厚明敏有文武/材好论天下事言甚) (第 29b 页)
 (门而漕过于宪夔路郡守监司帅臣皆在三路/之下独漕为八监司之最盖专一路盐利故也)
事要郡名锦城 锦里 西川 龟城(张仪之初筑城/也屡筑屡颓忽)
(有大龟出于江仪异之以问巫/巫曰随龟筑之功果就故名)成都(盖取史记所谓/三年成都之义)
(风俗记疆壤益广故号益州/释名曰隘阨也言其险阨)风俗民性循柔 (田况
四/蜀蕃夷)
(图序云云喜文而畏兵○华阳志云/益州之俗文多于质故其民柔弱)其俗好文(寰宇记/其人尚) …… (第 6b 页)
夥金缯纻絮天洒地发装馈/日报舟浮辇走以给中府以赡诸塞号居大农所调之)
(半县官倚/之为云云)乐国丰壤 (田况
序蜀视四方云云珍产/纚连而错出其间无所不足)万商
之渊(蜀都/赋)夜市三鼓(成都志载古诗云锦江丨丨 …… (第 7a 页)
(许以金城之便宜/尽护玉关之疆埸) (仰止高才/屹然方面) (帝念岷峨/地连关陕) (井鬼名疆/岷峨 会府)

(况
从汉栈之嚣阗/不见秦兵之耐战) (维蜀一方/去天万里) (扪参历井/挹斗翕箕) (梦协三刀/恩覃两剑 (第 22a 页)
 (今领县一/治三泉)
事要郡名龙门风俗纯朴好勇(郡志其/民云云)务农习猎(同上/云云)
形胜东北通秦陇(图经/云云)西南控川蜀(同上/云云)介居二大国
(同上曰云云冠/盖往来之冲)栈道连空(同上云云极天下之至险/兴利州至三泉县桥阁共)
(一万九千三百十八间护险偏/栏共四万七千一百三十四间)州宅如在山林(相业堂/记云云)

山川龙门山(去军城五里官道之旁悬壁环合上透碧/虚中敞大洞下漱清泉宛然天造水帘悬)
(夏冰柱凝冬真异境也文潞公诗壶中别有境天下更/无奇宋景文赵清献王素韩绛 田况
吕公弼吕大防诸)
(公皆有留题行三里又有后洞苏元老龙洞记自利至/兴行五百里几半蜀道而岩洞之可喜者莫如 (第 13b 页)
     曾肇
   徐绩       唐介
   杨察       孙甫
   沈遘        田况
   程颢       苏颂
   范仲淹(子纯/仁)    陈靖
   吕夏卿      周邦彦 …… (第 42a 页)
不阿至崇文院校书改著作佐即秘阁校理为吕惠卿
所中放归田里岁馀卒有文集二子旊字 元均
任将作
少监知滑州寿春府赠朝议大夫斿字元龙知滑州京
西路提点刑狱元丰元年旊斿言亡父安国冤抑诏元
祐旨 (第 170b 页)
 治也但与田相通极目无际所以风涛一作回环四
 合无非全积之水亦有可治之田潴泻之馀其浅淤
 者皆可修治永为良 田况
五县积水中所谓湖瀼陂
 渰若湖则有淀山湖练湖阳城湖巴城湖昆湖承湖
 尚湖石湖沙湖瀼则有大泗瀼斜塘瀼江 (第 4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