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史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時令類
雜史類
器用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農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放谓禁绝之郑声郑国之音佞人卑谄辨给之人殆
危也 程子曰问政多矣惟颜渊告之以此盖三代
之制皆因时损益及其久也不能无弊周衰圣人不
作故孔子斟酌先王之礼立万世常 行之道
𤼵此以
为之兆耳由是求之则馀皆可考也张子曰礼乐治
(去声下同)之法也放郑声远佞人法外意也一日不谨则 (第 9b 页)
法坏矣虞夏君臣更(平声)相戒饬(音敕)意盖如此又曰法
立而能守则德可久业可大郑声佞人能使人丧
(去声)其所守故放远之尹氏曰此所谓百王不易之大
法孔子之作春秋盖此意也孔颜虽不得 行之
于时
然其为治之法可得而见矣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苏氏曰人之所履者容足之外皆为无用之 (第 10a 页)
 (升自陑或谓出其不意岂王者之师哉或谓汤得人/和不必地利亦非人情也王者固仁义之兵然利害)
 (向背亦必决择升自陑必用/师当 行之道
夏之可攻处也) (第 10b 页)
   古文皆有(董氏鼎曰篇题下每书古今文有无/者孔壁伏生二书之分耳非以字画)

   (言辞/论也)
   集说(孔氏安国曰言尧可为百代常 行之道
○/孔氏颖达曰舜登庸由尧故追尧作典○)
   (经之与典俱训为常名典不名经者以经是总/名包殷周以上皆 (第 2b 页)
可为后代常法故以经为名)
   (典者经中之别特指尧舜之德于常 行之
内道/最为优故名典不名经也○程子曰上古世淳)
   (人朴顺事而为治耳至尧始为治道因事制法/著见功迹 …… (第 2b 页)
 是也(汉天文志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
 (发于天者也○张子曰五纬五 行之
精气○/朱子曰纬星是阴中之阳经星是阳中之阴)辰以日
 月所会分周天之度为十二次也(陆氏德明曰日月/所 …… (第 8a 页)
 (度分以纪之也又次及于辰邵子云天无星处皆辰/盖辰者日月所会五纬所经分周天为十二辰所以)

 (纪日月五纬推 行之
次也后世又参以地圆之理地/心地面之说而因地以测诸差法益加密焉是故历)
 (象日月星辰为作历之纲绸既定 …… (第 11b 页)
 (行而至于辰为冬至故春分秋分日皆出卯昼夜皆/五十刻而气候亦得寒温之中也○朱鸟七宿一行)
 (撰开元大衍历中星者所以正四时日 行之
所在昏/中则夕见于地之正南方旦中则晨见于地之正南)
 (方月令记昏旦二中尧典止记昏中古者玉衡之器/以 …… (第 14b 页)
 (刻数之则如是尔以景量之夏至日极北而在东井/其景尺有五寸冬至日极南而在牵牛其景丈有三)
 (尺以为长短之极则与此异矣盖刻之长短由日出/之早晚景之长短由日 行之
南北故也○林氏之奇)
 (曰敬致者孔氏谓敬行其教以致其功则何独于南/方言之周官冬夏致日左氏曰日官居卿 …… (第 17a 页)
 (时行曰敬致与寅宾寅饯不同盖夏至之日既行于/北陆而不同于春秋之晷测候之所又在于南方而)
 (不同于出入之处故于夏至之午立土圭之法伺日 行之
中天而察其晷影之长短此所谓敬致也○潘)
 (氏士遴曰夏至午时立八尺表表下横置尺五之土/圭伺日行至中天 …… (第 17b 页)
 之中也夷平也暑退而人气平也毛毨鸟兽毛落更
 生润泽鲜好也
 集说(孔氏颖达曰又分命和氏而字仲者○谷者日/所 行之
道故谓日入之处为昧谷非实有谷而)
 (日入也○三时皆言日惟秋言夜明日中宵亦中宵/中日亦中春之与秋日夜 …… (第 19a 页)
 (之间不出乎我此虚宽之大数纵有差忒皆可推而/不失矣何者以我法之有定而律彼之无定自无差)

 (也季通言非是天运无定乃其行度如此其 行之
差/处亦是常度但后之造历者为数窄狭而不足以包)
 (之耳○尧时昏卫星中于午月令差于未汉晋以来/又差今 …… (第 22a 页)
 (分日之一也○胡氏方平曰天一度有九百四十分/岁一日亦有九百四十分均以四分分之每分计二)
 (百三十五分是天与/日所 行之
馀分也)而与天会是一岁日 (第 24b 页)
行之
数也
 月丽天而尤迟一日常不及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
 七(胡氏方平曰十九分度之七者以九百四十分分/为十 …… (第 24b 页)
 (得六/日也)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陈氏师凯曰即/上除不尽之数)
 (计四时令三十四/分三分分之二也)是一岁月 行之
数也岁有十二月
 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者一岁之常数也(陈氏师凯/曰历家设) …… (第 25a 页)
 (右行且曰日行迟月行速○历家只算所退之度却/云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此乃截法故有日月)
 (五星右 行之
说其实非右行也横渠云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此说最好○闰馀生于朔)
 (不尽周天之气周天之气 …… (第 28a 页)
 (著其功惟是言行相违表里不一任以大事必至倾/覆耳○王氏肯堂曰事而曰若者凡事莫不有当然)
 (不易之理遵而 行之
无所违悖是之谓顺/知此则虽通变宜民亦行其所无事也)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下民 (第 32a 页)
 (九十/一度)是也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
 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并黄道为九
 行也(孔氏颖达曰月 行之道
与日道相近交路而过/半在日道之里半在日道之表其当交则两道) …… (第 50b 页)
 (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盖日星从天而属阳四时日星之所经也山)

 (川从地而属阴五行山川之所主也然五 行之
气实/上播于四时之间是天地阴阳之和合也和合故月)
 (生焉阴精阳气会于太虚而成象生之谓也古今说/者皆 …… (第 53b 页)
 (先后与夫粗精小大之际可谓尽矣自五事至于六/极皆言用而五行不言用者自五事至于六极皆以)
 (顺五行则五 行之
用可知也虞书于六府言修则箕/子于五行言其所化之因于人者是也虞书于六府) …… (第 56a 页)
 (者孰举之哉○真氏德秀曰尧忧洪水使鲧治之鲧/不能因性顺导顾乃堤而塞之以激其势水既失性)
 (火木金土从而汨乱盖水者五 行之
首一行乱则五/者皆乱矣五行天之道鲧汨而乱之则逆乎天矣故)
 (天动威怒而不与以大法九畴禹继而随山浚川 …… (第 56b 页)
 (言之从视之明听之聪思之睿皆性之本然也必以/敬用之则能保其本然之性五者治身治心之要以)
 (人事而言莫切于此故居五 行之
次身心既治然后/可施之有政食货生民之本衣食既足不可忘本故)
 (有祀焉司空居民既得其安矣又有司徒之教 (第 57a 页)
易平地也注)如素富贵则富贵所当 行之道
乃我安稳田地贫贱患难夷狄皆然指分内事言俟命指那穷通得丧处君子无心计较也是俟命也
小人行险以徼倖徼旧作 …… (第 52b 页)
君子之道四字宜连带下面辟如行远必自迩读之不可于道字断了故或问一则曰二句二则曰二句以见不可以君子之道 行之
必以渐为言今人是作三句读了盖不以道字为理之当然而以死字看了 …… (第 53a 页)
明君子之道费而隐者也迩者卑者下学入德之事高者远者圣人成德之域也总不外知行二者自知之始而渐至于知之尽自 行之
始而渐至于 (第 53b 页)
行之
极然要之迩者此道也而远者亦不出乎迩之外卑者此道也而高者要亦不出乎卑之中
子曰鬼神之为德也其盛矣乎芟九 …… (第 53b 页)
也盖即气机之动静而已故曰二气之良能也曰阴之灵也曰阳之灵也盖天地无心而成化者也此章鬼神以往来屈伸者言流 行之
阴阳也所谓阴精阳气魂游魄降乃是对待之阴阳非 …… (第 55b 页)
此章之本旨若夫阴精阳气聚而成物则为神之伸矣魂游魄降散而为变则为鬼之归矣合则为来而伸散则为往而屈流 行之
义也如日月寒暑春夏秋冬风云雨露山川陵谷禽虫草木之属要皆是鬼神之传舍也小注云功用只是论发见者如寒来暑往 (第 56a 页)
夫将有所得者将得乎体之一也
子出门人问曰芟十二条减一百一字更定次序)

曾子告门人依旧只是随事精察而力 行之道
理忠恕而已矣不是正言忠恕只是借忠恕二字贴出一贯底道理曾子通身不肯说一贯意思出一 …… (第 82a 页)
贯与忠恕间架规模总一般但有生熟之异耳一个忠做出许多恕便是一理贯通乎万事子贡问一言而可以终身 行之
者乎子曰其恕乎可见忠恕之为一以贯天下之道矣觉轩曰须是此心发得十分尽方是忠若留得一分未尽便不得谓之忠尽 …… (第 82b 页)
宰予能言其平日所言必皆志学勤笃之事今也昼寝则是 行之
不逮处故夫子既责其昏惰复以其行不掩言者并责之所以重警之也言昔者吾于人也听其言如是则信其行亦如是而今已 (第 95b 页)
往吾于人也听其言如是不遽信其行如是必观其行焉我之所以改是听言信 行之
失者盖于予之事而改之看来听言观行圣人不待是而后能亦非缘此而尽疑学者特以宰予能言之故而重警之云耳 (第 95b 页)
人勉其所未至
子曰中人以上
中人以上者语之以上则其言易入而不为躐等中人以下者不语之以上而仅语以日用常 行之道
则其言亦易入而不至于躐等须看可以二字言此等可语上又一等不可语上兼天资学力说
樊迟问知 …… (第 16b 页)
曰亦可以弗畔矣夫文有千端万绪慱之极费工夫到约礼时件件都择其精要者 行之
须味守欲其要字面文与礼一理也就文物上为文就吾身之行处说便是礼博文者究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也约礼者动 …… (第 20b 页)
易书学易则有以明之分而言则吉凶消长天时也进退存亡人事也胡氏注及会讲都认差圣人生知其心自与易理相契安而 行之
其身自 …… (第 36a 页)
哉天字以主宰言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芟二条)

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企及而今所以教吾徒者不过只是日用常 行之
际威仪文辞之间而已是必于其高深者有所隐而不以教人也故夫子释 …… (第 41a 页)

行之
难言易在所缓行难不可缓也欲人之勉其实实者言之实躬行君子是也莫疑辞犹俗言无分晓辞则自谦意则欲人知言 (第 49a 页)
行之
难易缓急而勉其
实也
若圣与仁芟二条减二十二字)

当时有称夫子圣且仁者以故夫子辞之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 (第 49a 页)
觉得此句对上四句独以行言力 行之
事多而独以不校言者于此逆境尚能善处是为能行人所不能行则其他可知矣此曾子之善立言也惟知义理之无穷不见物 …… (第 60b 页)
以见其任之重而道之远盖仁者人心之全德大而三纲五常小而百行万善无一之不统于是而以为己任必欲身体而力 行之
此其任不亦重乎且其身任是仁也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直到死而后已此其道不亦远乎看集注必字及不容字后四句全 …… (第 63a 页)
涤其邪秽去其物欲之污也消融其查滓又使道理之勉强而未纯熟者皆消融而无馀迹也义精知之至也仁熟 行之
至也和顺于道德从容不待勉强也仁义以人性言道德以仁义之本原言天道也此三句大学终身所得之难易先后浅深也难 …… (第 66a 页)
最长若依会讲则是国有道不是天下有道矣邦有道贫且贱焉非甘贫贱也人自不我用不得不贫贱也故可耻耻者耻其无可 行之
道也邦无道富且贵焉希世投合而已亦耻也耻其无能守之节也上邦字指 …… (第 70b 页)
国对天下此邦字单言指一世而兼国无可 行之
道无能守之节以出处言而去就在其中不入不居则见则隐此惟有学有守者能之若邦有道贫且贱焉邦无道富且贵焉则是 …… (第 71a 页)
乱邦不居无道则隐非但有守亦是有
学而见得透也天下有道则见非但有学亦是有守而果于行也以此见得世治而无可 行之
道不可专为无学世乱而无能守之节不可专为无守盖此两 (第 71a 页)
与上句民字相对夫子之从先进正欲复文武周公之旧所谓郁郁乎文哉者也如得位以用礼乐则又将损益四代以为万世常 行之道
矣岂特从先进而已哉 …… (第 2b 页)
为不能改其行 行之
故耳非夫子所为子路谋之初心也孔子发此言时其本心只欲其言之不中而其言卒中者则子路之咎也此处不可露出行行 …… (第 13a 页)
然纣为北鄙之声而身弑国亡子路以行 行之
气而不得其死人之所养可不慎乎刚勇中和皆分体用
门人不敬子路芟二条减一百二十六字)

门人盖孔子门人也夫 …… (第 15b 页)
于中圣人造化二子之心于是昭矣冉有问闻斯 行之
是必疑其不可子路问闻斯 (第 24a 页)
行之
是必疑其为可而亦未甚安耳所问虽同而所以问则不同圣人固不得不异其所答
子畏于匡芟二条)

颜渊后谓后至也 …… (第 24a 页)
也虽今之三月若非温泉恐亦未可浴故集注又附以地志温泉之说有剂量矣风乎舞雩三月似亦非乘凉之景盖和煦之时游 行之
馀兼以温泉之浴宜暂就高燥以取凉也暮春者春服既成一段场中若出此题篇末当发出异乎三子者之撰意思以缴之盖春 …… (第 32a 页)
言便晓此意知其事之难济而仕之不谐也故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一句读言子乃若是其迂哉夫为政者惟取其今日所宜者而 行之
可矣奚必拘拘于名之正耶
子曰野哉由也
夫为政必先正名此子路之所不知也便当且阙其疑未可便道孔子不是今子 …… (第 77b 页)
顺则事不成故君子言之必可行也名之言之二字虚如云 行之
有常言之有实之之字名之必可言也总是名要正言之必可行也总是言要顺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只是言名不可不正 …… (第 80a 页)
行不行不当行而行或 行之
而栽处不当皆不达也非谓不晓知而已就行上说使有正有介正使不能对则众介助之专对是能不用众介之助也多三百也 …… (第 84a 页)
文帝而文帝在其中尊师重傅师道之教诲傅传之德义三老只一人做五更亦一人做三老老人知三才之道者五更老人知五 行之
事者
苟有用我者章减五十二字更定次序)
…… (第 87b 页)
者可以裁抑其知之过激厉其 行之
不及而使进于道有是节者可以激厉其知之不及而裁抑其守之过而使进于道孔子以是取之非止取其志节而已也故注曰 (第 99a 页)
夫将有所得者将得乎体之一也
子出门人问曰芟十二条减一百一字更定次序)

曾子告门人依旧只是随事精察而力 行之道
理忠恕而已矣不是正言忠恕只是借忠恕二字贴出一贯底道理曾子通身不肯说一贯意思出一 …… (第 82a 页)
贯与忠恕间架规模总一般但有生熟之异耳一个忠做出许多恕便是一理贯通乎万事子贡问一言而可以终身 行之
者乎子曰其恕乎可见忠恕之为一以贯天下之道矣觉轩曰须是此心发得十分尽方是忠若留得一分未尽便不得谓之忠尽 …… (第 82b 页)
宰予能言其平日所言必皆志学勤笃之事今也昼寝则是 行之
不逮处故夫子既责其昏惰复以其行不掩言者并责之所以重警之也言昔者吾于人也听其言如是则信其行亦如是而今已 (第 95b 页)
往吾于人也听其言如是不遽信其行如是必观其行焉我之所以改是听言信 行之
失者盖于予之事而改之看来听言观行圣人不待是而后能亦非缘此而尽疑学者特以宰予能言之故而重警之云耳 (第 95b 页)
人勉其所未至
子曰中人以上
中人以上者语之以上则其言易入而不为躐等中人以下者不语之以上而仅语以日用常 行之道
则其言亦易入而不至于躐等须看可以二字言此等可语上又一等不可语上兼天资学力说
樊迟问知 …… (第 16b 页)
曰亦可以弗畔矣夫文有千端万绪慱之极费工夫到约礼时件件都择其精要者 行之
须味守欲其要字面文与礼一理也就文物上为文就吾身之行处说便是礼博文者究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也约礼者动 …… (第 20b 页)
易书学易则有以明之分而言则吉凶消长天时也进退存亡人事也胡氏注及会讲都认差圣人生知其心自与易理相契安而 行之
其身自 …… (第 36a 页)
哉天字以主宰言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芟二条)

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企及而今所以教吾徒者不过只是日用常 行之
际威仪文辞之间而已是必于其高深者有所隐而不以教人也故夫子释 …… (第 41a 页)

行之
难言易在所缓行难不可缓也欲人之勉其实实者言之实躬行君子是也莫疑辞犹俗言无分晓辞则自谦意则欲人知言 (第 49a 页)
行之
难易缓急而勉其
实也
若圣与仁芟二条减二十二字)

当时有称夫子圣且仁者以故夫子辞之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 (第 49a 页)
觉得此句对上四句独以行言力 行之
事多而独以不校言者于此逆境尚能善处是为能行人所不能行则其他可知矣此曾子之善立言也惟知义理之无穷不见物 …… (第 60b 页)
以见其任之重而道之远盖仁者人心之全德大而三纲五常小而百行万善无一之不统于是而以为己任必欲身体而力 行之
此其任不亦重乎且其身任是仁也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直到死而后已此其道不亦远乎看集注必字及不容字后四句全 …… (第 63a 页)
涤其邪秽去其物欲之污也消融其查滓又使道理之勉强而未纯熟者皆消融而无馀迹也义精知之至也仁熟 行之
至也和顺于道德从容不待勉强也仁义以人性言道德以仁义之本原言天道也此三句大学终身所得之难易先后浅深也难 …… (第 66a 页)
最长若依会讲则是国有道不是天下有道矣邦有道贫且贱焉非甘贫贱也人自不我用不得不贫贱也故可耻耻者耻其无可 行之
道也邦无道富且贵焉希世投合而已亦耻也耻其无能守之节也上邦字指 …… (第 70b 页)
国对天下此邦字单言指一世而兼国无可 行之
道无能守之节以出处言而去就在其中不入不居则见则隐此惟有学有守者能之若邦有道贫且贱焉邦无道富且贵焉则是 …… (第 71a 页)
乱邦不居无道则隐非但有守亦是有
学而见得透也天下有道则见非但有学亦是有守而果于行也以此见得世治而无可 行之
道不可专为无学世乱而无能守之节不可专为无守盖此两 (第 71a 页)
与上句民字相对夫子之从先进正欲复文武周公之旧所谓郁郁乎文哉者也如得位以用礼乐则又将损益四代以为万世常 行之道
矣岂特从先进而已哉 …… (第 2b 页)
为不能改其行 行之
故耳非夫子所为子路谋之初心也孔子发此言时其本心只欲其言之不中而其言卒中者则子路之咎也此处不可露出行行 …… (第 12a 页)
然纣为北鄙之声而身弑国亡子路以行 行之
气而不得其死人之所养可不慎乎刚勇中和皆分体用
门人不敬子路芟二条减一百二十六字)

门人盖孔子门人也夫 …… (第 14b 页)
于中圣人造化二子之心于是昭矣冉有问闻斯 行之
是必疑其不可子路问闻斯 (第 23a 页)
行之
是必疑其为可而亦未甚安耳所问虽同而所以问则不同圣人固不得不异其所答
子畏于匡芟二条)

颜渊后谓后至也 …… (第 23a 页)
也虽今之三月若非温泉恐亦未可浴故集注又附以地志温泉之说有剂量矣风乎舞雩三月似亦非乘凉之景盖和煦之时游 行之
馀兼以温泉之浴宜暂就高燥以取凉也暮春者春服既成一段场中若出此题篇末当发出异乎三子者之撰意思以缴之盖春 …… (第 31a 页)
言便晓此意知其事之难济而仕之不谐也故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一句读言子乃若是其迂哉夫为政者惟取其今日所宜者而 行之
可矣奚必拘拘于名之正耶
子曰野哉由也
夫为政必先正名此子路之所不知也便当且阙其疑未可便道孔子不是今子 …… (第 76b 页)
顺则事不成故君子言之必可行也名之言之二字虚如云 行之
有常言之有实之之字名之必可言也总是名要正言之必可行也总是言要顺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只是言名不可不正 …… (第 79a 页)
行不行不当行而行或 行之
而栽处不当皆不达也非谓不晓知而已就行上说使有正有介正使不能对则众介助之专对是能不用众介之助也多三百也 …… (第 83a 页)
文帝而文帝在其中尊师重傅师道之教诲傅传之德义三老只一人做五更亦一人做三老老人知三才之道者五更老人知五 行之
事者
苟有用我者章减五十二字更定次序)
…… (第 86b 页)
者可以裁抑其知之过激厉其 行之
不及而使进于道有是节者可以激厉其知之不及而裁抑其守之过而使进于道孔子以是取之非止取其志节而已也故注曰 (第 98a 页)
嫂溺不援是豺狼也芟二条减一百十四字)
豺狼无人心者忍也髡前所问者礼也后所难者礼之变也变斯用权矣礼是常 行之道
权是处变时所 (第 32b 页)
行之
道权与经固有辨而实则非相背者礼与权二字有正道邪说之分盖权与经虽有辨其 …… (第 32b 页)
有不辞之为礼有受之为义而亦有不受之为义或今日 行之
则为礼明日 (第 56b 页)
行之
则非礼惟义亦然此难以悉举要在察理之精而已此章之义惟张子与晦翁二说与大注意正合若程子之说似未切当云峰谓 …… (第 56b 页)
注)大要不出慱学审问慎思明辨笃 行之
次第深造之以道犹云以道而深造之也凡深造须是以道强探力取不得
欲其自得之也减十六字)

自自然也惟其得之 …… (第 61b 页)
者即是仁义而所谓庶物人伦者亦非仁义外物也明庶物察人伦由仁义行当分知行不可分先后盖圣人生知安行无先知后 行之

孟子曰禹恶旨酒章芟一条略更次序)
…… (第 72a 页)
建贡助彻之异赋之类周公于上四事则须兼而 行之
其所不合者则勤于思而急于行此皆可以见其有忧勤惕厉之心也不可专重下段而于兼行处或略之注云思而得之则其理 (第 75a 页)
 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故谓之底柱

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无垢曰言河所 行之道
也河自孟津东过洛汭迤逦
 至于大伾也洛汭入河处正在河南巩县东大伾之
 说不一论伾之义当从尔雅之说而河 (第 4a 页)
行之
势又不
 可不细考也
北过降水至于大陆
 无垢曰河自大伾北过降水迤逦至于大陆也大陆
 又在降水之北故 (第 4a 页)
 升自陑或以为出其不意或以为汤得人和不必地
 利升陑而战皆不可用谓之出其不意固非谓之得
 人和亦非王者固仁义之兵然利害向背亦须决择
 必是师当 行之道
夏之可攻处也
 杨氏曰商书之首曰伊尹相汤伐桀成汤君也伊尹 …… (第 2b 页)
 无垢曰夫民既有予及汝皆亡之言是伐桀者民之
 心也而汤犹以大赉诱之孥戮恐之使之有所畏慕
 何也岂此行非民之本心乎曰军事尚严虽此举因
 民心 行之
然而不有赏罚以耸动焉恐于号令之间
 有所乖违以至败事不得不为之豫备也
 张氏曰汤之伐桀其誓众士赉必曰 …… (第 7a 页)
 表正万邦之民使之有所宗缵承五服之旧使之有
 所统故区区以靖乱之事而托之于汤者天意也汤
 不过率循大禹常 行之
典奉承上天不言之命反诸 (第 17b 页)
 业岂可留惭忸之念
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
 无垢曰大德谓广大不自狭之德也恐其每事如征
 伐之太过故戒之以建中于民欲其为可常 行之道
 
也恐其处事尽如征伐故戒之以以义制事恐其尽
 变前日不迩不殖之戒故戒之以以礼制心夫汤之 (第 11a 页)
 征伐以济一时之务可也岂可以垂裕后昆乎垂裕
 后昆必其造广大之地为可 行之
事必处事以义理
 而不任情必处心以礼法而不纵欲可也傥惟一事
 有悖于此开基创业既已不正子孙其何所不为 (第 11b 页)
 林氏曰人子之心惟欲法父之所行所为者也然继
 其父之可法者人子之幸也继其父之有过者人子
 之不幸也人子于此宜如何耶其父不善而其祖善
 遵其祖常 行之道
而盖其父不善之愆则向之所幸
 者乃所以为深不幸也
 临川曰命公义之大者也讳私恩之小者也私恩之
 小不 …… (第 19b 页)
 无不锐于始而工于初至其中而稍怠卒则漫澶而

 不振盖不思其可继之道故其未必至于斯也惟能
 尽戒慎于其始而又思其所以为可继之道则自初
 及终 行之
不倦用之有常其效又岂止于旦暮之暂
 而不可延于岁月之久哉苟惟图于始而不图于终
 是虽有一时之功而非所 …… (第 23b 页)
 意孰肯非古是今而乱先王之典章者乎视听不可
 不审也惟审视听则公心益持而私意不夺妄言虽
 欲惑我而未尝有轻用之失孰肯厌常弃故而更其
 常 行之
度者乎为诸侯者苟能尽心于此则其称职
 足以慰天下之所望也天子得不深嘉而褒扬之哉
 张氏曰民劳而未息必 (第 26b 页)
元和志云太行陉在怀州北阔三步长四


十里羊肠所经瀑布悬流实为险隘今按蔡泽谓


应侯决羊肠之险塞太 行之道
刘歆遂初赋曰驰


(第 20a 页)
行之
险峻入天井之高关曹孟德乐府诗曰北


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则太行亘绝东西天井 …… (第 20a 页)
天下之山莫大于太行然亦必有所止经曰太行


恒山至于碣石决无越恒山而仍为太 行之
理元


和志云连山中断曰陉述征记曰太行首始于河


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第一轵关陉第二


太 …… (第 22b 页)
兆于晋阳盖并邺往来斯为孔道矣历


观传记所载齐桓公县车束马踰太行庄公入孟


门登太行范睢曰北断太 行之
道则上党之师不


下蔡泽曰决羊肠之险塞太 (第 23b 页)
行之
道韩桓惠王十


年秦击韩于太行上党降赵秦昭王四十四年白


起攻太行道绝而韩之野王降郦食其曰塞成皋 (第 23b 页)
之险杜太 行之
道后汉永平十三年登太行幸上


党元和二年北登太行山至天井关隋大业三年 …… (第 23b 页)
伏羌县西南三十里山色带红石勒四大字曰禹


奠朱圉余因思禹导山本为治水唯大川出入经


过之处则 行之
非是则虽有名山弗由也岱为四 (第 45a 页)
 一变盖在此时矣元大一统志残缺仅存十之一二
 河之所经不可得详(大抵初由涡至怀远入淮如明正统十三年决河所 行之道
后)
 (三十馀岁为泰定元年始行汴渠至徐城东北合泗入淮)谨摭近志各州县界中
 见 (第 174a 页)
行之
河铨次如左黄河自武陟县南东径原武县
 北(原武在开封府西北一百二十里河去县二十里获嘉新志云河旧在获嘉 …… (第 174a 页)
丘河益东南流荆隆口直东则经长垣


东明出曹濮直趋大清河矣较之出徐沛合淮泗


以入海者道为径易夫河 行之
道宜直不宜纡入


海之口宜近不宜远河之两岸宜阔而归流宜深


(归流即俗语所谓落槽也)平水则宜置斗 (第 187a 页)
凡庸不
能用无仁义则无修道之教矣天下后世焉能尽率性
为道者乎此所以亦不可以成己成物为圣贤凡庸共
可知 行之道
也至于陆王之学在吾儒中立异祗是矫
正俗学从事口耳不用心思之弊耳圣贤之学未尝不
弃道听涂说也未尝不轻多 …… (第 32a 页)
汇于一以便寻省如淳于俊之说未尝不可明经传之
象义况乾卦编次十二篇之数己昭然即照今本编次
可也
尝闻五 行之
理惟水为阳之清火为阴之清乃自阴阳
二仪首化为有形无质之物所以不能自成其物必藉 …… (第 35b 页)
也木所以不能离水土
金所以虽能离土而究不能离火一以三阴聚而阳在
中一以一阴二阳参其间生阳也成阴也此五 行之

以生成也原其始也有天地之阳即有水有水即有木 …… (第 37a 页)
生一有无不有而原其次第相生之义如此未
可为常言五行相生者同日而论焉○常言五行相生
后天之流行也前论五 行之
生成先天之对待也天与
地对待水与火对待金与木对待地即土也合于天
而生乎四行也既有先天五行必流行焉所以 …… (第 37b 页)
土而兼资火非土不生形非火
不成质也水何以附乎土无土无所范矣火何以附乎
木无木无所离矣必以对待言方是五 行之
始也至于
后天流 (第 38a 页)
行之
五行固人人知之而亦有不尽之义焉金
之生水甚难言也山泽通气水出高源山者水之源也
而山为艮泽为兑山之气上 …… (第 38a 页)
其于流 行之
理气更著明矣再者五运之中亦无时无
五行如十干十二支为周轮以六十时成五日五日成
一候以三候为一气以二十 …… (第 39a 页)
体以言用也文王卦图又
就先天圆图之用以为之体而复明其用也知此三层
体用可以言五行八卦矣○就人物论之五 行之
对待
一生俱生者则周子所谓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气以成
形而理亦赋焉者也五行之流行者则以呼吸初通于 …… (第 40b 页)
  阴阳扶抑论
阳与阴在太极中本是一气既判两仪后以阳统阴然
阳未尝不根于阴一根一统原是均平无须扶抑矣至
互根互生往来出入亦至均平其间有太过不及者气
化运 行之
变失其中和然不过其暂变离常若会通计
之仍适均平耳圣人虽有裁成之能调燮之事亦是天
地气化阴阳偏胜之极当 (第 43a 页)
 言应四于阴中变阳自成其中行独复也象传曰以
 从道也道即反复其道之道也阴阳自然之道也在
 四独复则以人心合乎天 行之道
于复之时也与之
 之辞也此爻贞悔相应亦甚明切○下经解卦四爻 (第 6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