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易類
經解類
孝經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法制類
史評類
地理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典谟之书须经史官润色来如周诰等篇恐只如今
榜文晓谕俗人方言俚语各自不同
高宗旧学于甘盘至此方言学字
大诰一篇不可晓其意思缓而不切
看二典之书尧舜所以卷舒作用直如此熟
康诰三篇是武王书无疑其中分晓说王若曰孟侯朕
其弟小子封五峰 吴才老 皆说是武王书
尚书诸命皆分晓盖如今制诰是朝廷做底文字诸诰
皆难晓盖是当时与民说话后来追录而成(并文公 (第 28a 页)
榜文晓谕俗人方言俚语各自不同
高宗旧学于甘盘至此方言学字
大诰一篇不可晓其意思缓而不切
看二典之书尧舜所以卷舒作用直如此熟
康诰三篇是武王书无疑其中分晓说王若曰孟侯朕
其弟小子封五峰 吴才老 皆说是武王书
尚书诸命皆分晓盖如今制诰是朝廷做底文字诸诰
皆难晓盖是当时与民说话后来追录而成(并文公 (第 28a 页)
月半
今人谓十五为月半盖古经已有之仪礼士丧礼月半
不殷奠礼记祭义朔月月半君巡牲周礼大司乐王大
食三侑注大食朔月月半以乐侑食时也晋温峤与陶
侃书尅后月半大举然亦有以上下弦为月半者刘熙
释名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弦
也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
西遥相望也是则所谓月半者弦也礼经之所谓月半
者望也弦曰半以月体而言之也望曰半以日数而言
之也(岑参诗凉州三月半犹未脱春衣韩愈诗南方二/月半春物亦已少李商隐诗白日当天三月半)
巳 吴才老 韵补古巳午之巳亦谓如已矣之已汉律历志
振美于辰巳盛于巳史记巳者言阳气之已尽也郑玄
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 (第 6b 页)
今人谓十五为月半盖古经已有之仪礼士丧礼月半
不殷奠礼记祭义朔月月半君巡牲周礼大司乐王大
食三侑注大食朔月月半以乐侑食时也晋温峤与陶
侃书尅后月半大举然亦有以上下弦为月半者刘熙
释名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弦
也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
西遥相望也是则所谓月半者弦也礼经之所谓月半
者望也弦曰半以月体而言之也望曰半以日数而言
之也(岑参诗凉州三月半犹未脱春衣韩愈诗南方二/月半春物亦已少李商隐诗白日当天三月半)
巳 吴才老 韵补古巳午之巳亦谓如已矣之已汉律历志
振美于辰巳盛于巳史记巳者言阳气之已尽也郑玄
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 (第 6b 页)
按大全引朱子曰看来文王只是不伐纣耳其他事
亦是都做了如伐崇戡黎之类或问西伯戡黎惟陈
少南吕伯恭薛季隆以为武王 吴才老 亦言乘黎恐
是伐纣时事然史记又谓文王伐崇伐密须败耆国
耆即黎也音相近二说未知孰是曰此等无證据姑 (第 26a 页)
亦是都做了如伐崇戡黎之类或问西伯戡黎惟陈
少南吕伯恭薛季隆以为武王 吴才老 亦言乘黎恐
是伐纣时事然史记又谓文王伐崇伐密须败耆国
耆即黎也音相近二说未知孰是曰此等无證据姑 (第 26a 页)
非也考工记曰秦无庐郑注秦多细木善作矜柲贾
氏曰矜柲者竹攒柲也攒谓柲之入銎处柲即柄也
方言矛骹谓之銎注曰即矛刃下口是也 吴棫 韵补
曰矛冒也刃下矜也是矜当音銎矣正字通于矛字
注乃云吴氏说非不知其本于方言也
蚳注云旧注音池蚁 (第 3a 页)
氏曰矜柲者竹攒柲也攒谓柲之入銎处柲即柄也
方言矛骹谓之銎注曰即矛刃下口是也 吴棫 韵补
曰矛冒也刃下矜也是矜当音銎矣正字通于矛字
注乃云吴氏说非不知其本于方言也
蚳注云旧注音池蚁 (第 3a 页)
声韵赵克继广古文四声韵
郭忠恕佩觿集郑樵字始连环郑樵象类书温公切韵
指掌图孟昶书林韵会黄公绍韵会举要 吴棫 韵补颜
元孙干禄字书娄机广干禄字书周琦六书正讹王隆
小学篇说文字原刘士明动静字音唐蒙博物记李肩
吾字 (第 3a 页)
郭忠恕佩觿集郑樵字始连环郑樵象类书温公切韵
指掌图孟昶书林韵会黄公绍韵会举要 吴棫 韵补颜
元孙干禄字书娄机广干禄字书周琦六书正讹王隆
小学篇说文字原刘士明动静字音唐蒙博物记李肩
吾字 (第 3a 页)
花路随意閒看雪后山(黄沙/道中)中自序有易类象三卷书
传补遗十卷通鉴纲自测海三卷通书问一卷 吴才老
叶韵一卷六书纲领一卷补六书故三十二卷蓟邱述
游录一卷支颐录十卷知非堂稿十七卷外稿十六卷
今诗稿止十六 (第 13a 页)
传补遗十卷通鉴纲自测海三卷通书问一卷 吴才老
叶韵一卷六书纲领一卷补六书故三十二卷蓟邱述
游录一卷支颐录十卷知非堂稿十七卷外稿十六卷
今诗稿止十六 (第 13a 页)
十一月造墨又云兖墨
以不用药为贵
广东香山县监生杨(锡/震)自言得沈约四声韵谱古本于
庐山僧今帾因合 吴棫 韵补详考音义博徵载籍为古
今诗韵注凡二百六十一卷赴通政司疏上之奉
旨付内阁与毛简讨奇龄所进古今通韵订 (第 14a 页)
以不用药为贵
广东香山县监生杨(锡/震)自言得沈约四声韵谱古本于
庐山僧今帾因合 吴棫 韵补详考音义博徵载籍为古
今诗韵注凡二百六十一卷赴通政司疏上之奉
旨付内阁与毛简讨奇龄所进古今通韵订 (第 14a 页)
常棣叶韵
诗常棣兄弟阋于墙外禦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刘
原父七经小传云戎疑当作戍戍亦禦也 吴才老 补音
云务字古人读作蒙疑侮当作雺以叶戎童子问载朱
子云戎汝二字古人通用是叶音汝也如南仲太祖太
师皇父 (第 11b 页)
诗常棣兄弟阋于墙外禦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刘
原父七经小传云戎疑当作戍戍亦禦也 吴才老 补音
云务字古人读作蒙疑侮当作雺以叶戎童子问载朱
子云戎汝二字古人通用是叶音汝也如南仲太祖太
师皇父 (第 11b 页)
承天裴松之顾野王萧子显唐王勃颜籀韩愈李翱
卢仝刘轲宋欧阳修司马光三王(安石/回敷)三苏(眉/山)二刘
(敞/攽)二叶(梦得/适)李觏 吴棫 宋祁陆佃郑樵董逌陈傅良
杨万里元吴澄吴莱刘因柳贯黄溍赵汸胡长孺吴
师道等虽浅深纯驳造诣各殊皆著述 (第 10b 页)
卢仝刘轲宋欧阳修司马光三王(安石/回敷)三苏(眉/山)二刘
(敞/攽)二叶(梦得/适)李觏 吴棫 宋祁陆佃郑樵董逌陈傅良
杨万里元吴澄吴莱刘因柳贯黄溍赵汸胡长孺吴
师道等虽浅深纯驳造诣各殊皆著述 (第 10b 页)
不以学显然欧于诗苏于书易皆有传注世共推之
亦前代文人所无介甫元晦自是学士不得以所长
没之(韩韵学见 吴棫 韵补)
古今博洽之士有称府者(傅昭刘显/俱称学府)有称库者(杜预号/武库房)
(晖远号五经库谷/那 (第 3a 页)
亦前代文人所无介甫元晦自是学士不得以所长
没之(韩韵学见 吴棫 韵补)
古今博洽之士有称府者(傅昭刘显/俱称学府)有称库者(杜预号/武库房)
(晖远号五经库谷/那 (第 3a 页)
在黎阳之地而非上党壶关之黎武王伐商兵
渡孟津道过黎阳先戡黎而后至纣都如齐桓伐楚先
溃蔡而遂入楚境也引 吴才老 戡黎伐纣时事为證余
按纣都朝歌今在卫辉府淇县北黎阳故城在大名府
浚县西南三里武王以正月二十八日次孟津 (第 27a 页)
渡孟津道过黎阳先戡黎而后至纣都如齐桓伐楚先
溃蔡而遂入楚境也引 吴才老 戡黎伐纣时事为證余
按纣都朝歌今在卫辉府淇县北黎阳故城在大名府
浚县西南三里武王以正月二十八日次孟津 (第 27a 页)
何太虚
元季诗人踵出知名者无论已予家藏何中知非集六
卷佳句叠见如燕来春已去花少雨偏多汉殿金人别
唐陵石马嘶落花萦树转幽鸟过林鸣山围双鹭晓门
闭一蝉秋鸟语前林日鸡鸣曲巷烟年华流水在春事
落花知日明山气改江静水痕归七言如赤壁惊乌飞
夜月衡阳归雁落秋风两涧寒声通法席数峰秋影上
香台隔水归樵分路散冲岚飞鸟认林还水寒古道鸣
驼外雪暗空村落雁边马嘶平野呼鹰吏犬吠寒沙射
雁人中字太虚临川人集中所往还者吴澄刘会孟揭
傒斯程钜夫诸人至大皇庆间寄寓闽中赋诗颇多所
著有易类象二卷书傅补遗十卷通鉴测海一卷通书
问一卷 吴才老 叶韵补疑一卷六书纲领一卷补逸六 (第 22a 页)
元季诗人踵出知名者无论已予家藏何中知非集六
卷佳句叠见如燕来春已去花少雨偏多汉殿金人别
唐陵石马嘶落花萦树转幽鸟过林鸣山围双鹭晓门
闭一蝉秋鸟语前林日鸡鸣曲巷烟年华流水在春事
落花知日明山气改江静水痕归七言如赤壁惊乌飞
夜月衡阳归雁落秋风两涧寒声通法席数峰秋影上
香台隔水归樵分路散冲岚飞鸟认林还水寒古道鸣
驼外雪暗空村落雁边马嘶平野呼鹰吏犬吠寒沙射
雁人中字太虚临川人集中所往还者吴澄刘会孟揭
傒斯程钜夫诸人至大皇庆间寄寓闽中赋诗颇多所
著有易类象二卷书傅补遗十卷通鉴测海一卷通书
问一卷 吴才老 叶韵补疑一卷六书纲领一卷补逸六 (第 22a 页)
春秋命历叙曰神农甄四海白阜脉山川白阜人名甄
注音稽锦带书云神农更生轩辕承纪甄野画彊爰封
众子佛经甄明之甄亦音稽此字集韵不收 吴才老 韵
补亦遗之
斗音主
古文易日中见斗斗作主郑玄注诗酌以大斗斗亦音
主仪礼司宫设罍于洗东有 (第 8b 页)
注音稽锦带书云神农更生轩辕承纪甄野画彊爰封
众子佛经甄明之甄亦音稽此字集韵不收 吴才老 韵
补亦遗之
斗音主
古文易日中见斗斗作主郑玄注诗酌以大斗斗亦音
主仪礼司宫设罍于洗东有 (第 8b 页)
甄彻字见独登进士时林掳为枢密当唱名读为坚音
上以为真音掳辩不逊遂坐贬后见姓谱云舜子商均封
虞周封陈楚烈王时有陈通奔周周以舜居陶甄之职
命为甄氏按说文甄陶也从瓦堙居延反吴书孙坚入
洛屯军城南甄宫井上旦有五色气人入井探得传国
玺以甄与己名音叶以为受命之符则三国以前未有
音为之人切者矣孙权即位尊坚为帝江左诸儒为吴
讳故改音真说文颠蹎阗以真为声烟咽以甄为声驯
紃以川为声诜以先为声此皆先真韵中互以为声也
其后秦为苻坚讳隋为杨坚讳皆暂避其音耳嘉祐中
王陶作甄氏墓铭云甄以耳陶氏出于陈避吴符隋时
以为甄南北溷讹姓音莫分本之于古乃识其真
吴才老 诗经叶韵下民有严协不怠皇云避汉明帝讳
朱子云避讳之说却无道理严字当叶作昂此间乡音
严作户刚切愚按严字 (第 7b 页)
上以为真音掳辩不逊遂坐贬后见姓谱云舜子商均封
虞周封陈楚烈王时有陈通奔周周以舜居陶甄之职
命为甄氏按说文甄陶也从瓦堙居延反吴书孙坚入
洛屯军城南甄宫井上旦有五色气人入井探得传国
玺以甄与己名音叶以为受命之符则三国以前未有
音为之人切者矣孙权即位尊坚为帝江左诸儒为吴
讳故改音真说文颠蹎阗以真为声烟咽以甄为声驯
紃以川为声诜以先为声此皆先真韵中互以为声也
其后秦为苻坚讳隋为杨坚讳皆暂避其音耳嘉祐中
王陶作甄氏墓铭云甄以耳陶氏出于陈避吴符隋时
以为甄南北溷讹姓音莫分本之于古乃识其真
吴才老 诗经叶韵下民有严协不怠皇云避汉明帝讳
朱子云避讳之说却无道理严字当叶作昂此间乡音
严作户刚切愚按严字 (第 7b 页)
南平王刘烁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云兹山蕴灵诡凭
览趣亦赡九峰相接连五渚逆迎浸层阿疲且引绝嵓
畅方禁溜泉夏更寒林交昼长荫伊余久缁涅复得味
苦淡愿逐安期生于焉惬高枕赡音慎淡枕与浸荫皆
相叶为韵盖用古韵也又庾信喜晴应诏诗云御辩诚
膺箓维皇称有建柏梁骖四马高陵驰六传河堤崩故
柳秋水高新堰王城水斗息洛浦河图献伏泉还习坎
阴风已回巽桐枝长旧围蒲节抽新寸山薮欣藏疾幽
栖得无闷有庆兆民同论年天子万亦古韵也 吴才老
韵补自谓博极群书而不引此何邪○刘铄字休玄文
选载其拟古二首其别诗惟见此首耳湛长史名茂之
其酬休玄诗云 (第 16b 页)
览趣亦赡九峰相接连五渚逆迎浸层阿疲且引绝嵓
畅方禁溜泉夏更寒林交昼长荫伊余久缁涅复得味
苦淡愿逐安期生于焉惬高枕赡音慎淡枕与浸荫皆
相叶为韵盖用古韵也又庾信喜晴应诏诗云御辩诚
膺箓维皇称有建柏梁骖四马高陵驰六传河堤崩故
柳秋水高新堰王城水斗息洛浦河图献伏泉还习坎
阴风已回巽桐枝长旧围蒲节抽新寸山薮欣藏疾幽
栖得无闷有庆兆民同论年天子万亦古韵也 吴才老
选载其拟古二首其别诗惟见此首耳湛长史名茂之
其酬休玄诗云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