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四書類
孟子類
地理類
傳記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簡帛類
編年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道家類
術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洞神部
山阴陆氏曰和而不流柳下惠是与中立不倚伯夷
是与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伊尹是与
三圣人者皆有矫焉故曰强哉矫若孔 子集大成 者
也无矫也无弊也
广安游氏曰彊者强力也犹言坚强而不可变也喜
怒哀乐者气也治气者心也治心者强也 (第 26b 页)
是与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伊尹是与
三圣人者皆有矫焉故曰强哉矫若孔 子集大成 者
也无矫也无弊也
广安游氏曰彊者强力也犹言坚强而不可变也喜
怒哀乐者气也治气者心也治心者强也 (第 26b 页)
而于兼行处或略之注云思而得之则其理初不异矣此句不可苟且看过此是异中之同处周公思兼三王不可依小注谓是孔 子集大成
意如此则三王各居其一莭周公独会其全体高了周公固无害卑了三王柰何要当思其时何如耳此章五条事都是举其 (第 75a 页)
不全也金声玉振始终条理疑
古乐经之言故儿宽云惟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金声而玉振之亦此意也○集疏曰问孔 子集大成 朱 …… (第 3a 页)
明辨大学物格知至这是始条理如笃行与诚意正心以下是终条理又曰智是见得彻
圣是行得到问夫子所以能集三子而 大成 者由其始焉知之深也盖知之至行之必至三子之智始焉知之未
尽故其行之虽各极其至终未免各失一偏非终条理者未 …… (第 3b 页)
智巧力兼全故箭箭中红心三子则各人各中一
边缘他当初见得偏故至处亦偏问如此则三子不可谓之圣曰不可谓圣人 大成 毕竟他清是圣之清和是
圣之和虽使圣人清和亦不过如此颜子则巧处工夫已至但只是力不至耳模亦尝妄以射譬之孔 …… (第 5a 页)
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乎)
孟 子集 疏卷十 (第 18b 页)
古乐经之言故儿宽云惟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金声而玉振之亦此意也○集疏曰问孔 子集大成 朱 …… (第 3a 页)
明辨大学物格知至这是始条理如笃行与诚意正心以下是终条理又曰智是见得彻
圣是行得到问夫子所以能集三子而 大成 者由其始焉知之深也盖知之至行之必至三子之智始焉知之未
尽故其行之虽各极其至终未免各失一偏非终条理者未 …… (第 3b 页)
智巧力兼全故箭箭中红心三子则各人各中一
边缘他当初见得偏故至处亦偏问如此则三子不可谓之圣曰不可谓圣人 大成 毕竟他清是圣之清和是
圣之和虽使圣人清和亦不过如此颜子则巧处工夫已至但只是力不至耳模亦尝妄以射譬之孔 …… (第 5a 页)
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乎)
孟 子集 疏卷十 (第 18b 页)
万章两篇皆论圣贤之行大率皆以孔子折衷之上
篇前五章言舜六章言大禹固无间矣七章则言
伊尹故八章以夫子之出处继其后九章论百里
奚次篇之首又言三圣人而以孔 子集大成 断之
三章问友而上及尧舜四章言交际又继以孔子
五章为贫而仕又言孔子下二章论君馈与见诸
侯而又及孔子盖 (第 14a 页)
篇前五章言舜六章言大禹固无间矣七章则言
伊尹故八章以夫子之出处继其后九章论百里
奚次篇之首又言三圣人而以孔 子集大成 断之
三章问友而上及尧舜四章言交际又继以孔子
五章为贫而仕又言孔子下二章论君馈与见诸
侯而又及孔子盖 (第 14a 页)
如此条理字字相连如贯珠无有生涩间断若先击镈钟后击特磬何难之有况镈钟特磬古无是器而乐之起止乃是柷敔也孔 子集大成
集三子之成条理者清任和便是条理也始条理清任和之脉络分明终条理清任和浑然无迹到得浑然无迹方谓之成然非始 (第 50a 页)
处亦皆过如射者皆中而不中鹄问既是如此何以
为圣人之清和曰却是天理中流出无驳杂虽是过当直是无纤毫查滓孔 子集大成 无所不该非特兼
三子所长而已但与三子比并说时是兼其所长曰三子是资禀如此否曰然○问如伯夷之清而不念 …… (第 4a 页)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
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
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此言孔 子集 三圣之事而为一大圣之事犹作乐者 (第 5a 页)
集众音之小成而为一 大成 也成者乐之一终书所
谓箫韶九成是也(书益稷篇注箫古文作箾箾韶盖舜乐之总名也九成者犹周礼所
谓九变也) …… (第 5b 页)
以收其韵(新安陈氏曰特专也单击磬曰特磬)宣以始之收以终
之二者之间脉络贯通无所不备则合众小成而为
一 大成 犹孔子之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也金声玉 …… (第 6a 页)
此复(扶又反)以射之巧力发明圣智二字之义见孔子
巧力俱全而圣智兼备三子则力有馀而巧不足是
以一节虽至于圣而智不足以及乎时中也(张子曰夷惠智
不明于至善故偏入于清和然而卒能成性故虽圣而不智孔子智既明于至善故集大成如清和时任
皆有之无不曲当也故圣且智金声而玉振也○龟山杨氏曰伯夷伊尹柳下惠于清任和处已至圣人
但其他处未必皆中其至与孔子同而其中与孔子异只为不能无偏故也若隘与不恭其所偏欤○问
以智比圣智固未可以言圣然孟子以智譬巧以圣譬力力既不及于巧则是圣必由于智也明矣而尹
和靖乃曰始条理者犹可以用智终条理则智不容于其间矣则是以圣智浅深而言与孟子之意似相
戾惟伊川引易知至至之知终终之其意若曰夫子所以能集三子而 大成
者由其始焉知之之深也盖
知之至行之必至三子之智始焉知之未尽故其后行之虽各极其至终未免各失于一偏非终条 …… (第 8b 页)
中红心三子则每人各中一边缘他当初见得偏故至处亦偏曰如此则三子不可谓之圣曰不可谓之
圣之 大成 毕竟那清是圣之清和是圣之和虽使圣人清和亦不过如此颜子则巧处工夫已至点点皆
可中但只是力不至耳使颜子力 (第 9a 页)
为圣人之清和曰却是天理中流出无驳杂虽是过当直是无纤毫查滓孔 子集大成 无所不该非特兼
三子所长而已但与三子比并说时是兼其所长曰三子是资禀如此否曰然○问如伯夷之清而不念 …… (第 4a 页)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
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
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此言孔 子集 三圣之事而为一大圣之事犹作乐者 (第 5a 页)
集众音之小成而为一 大成 也成者乐之一终书所
谓箫韶九成是也(书益稷篇注箫古文作箾箾韶盖舜乐之总名也九成者犹周礼所
谓九变也) …… (第 5b 页)
以收其韵(新安陈氏曰特专也单击磬曰特磬)宣以始之收以终
之二者之间脉络贯通无所不备则合众小成而为
一 大成 犹孔子之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也金声玉 …… (第 6a 页)
此复(扶又反)以射之巧力发明圣智二字之义见孔子
巧力俱全而圣智兼备三子则力有馀而巧不足是
以一节虽至于圣而智不足以及乎时中也(张子曰夷惠智
不明于至善故偏入于清和然而卒能成性故虽圣而不智孔子智既明于至善故集大成如清和时任
皆有之无不曲当也故圣且智金声而玉振也○龟山杨氏曰伯夷伊尹柳下惠于清任和处已至圣人
但其他处未必皆中其至与孔子同而其中与孔子异只为不能无偏故也若隘与不恭其所偏欤○问
以智比圣智固未可以言圣然孟子以智譬巧以圣譬力力既不及于巧则是圣必由于智也明矣而尹
和靖乃曰始条理者犹可以用智终条理则智不容于其间矣则是以圣智浅深而言与孟子之意似相
戾惟伊川引易知至至之知终终之其意若曰夫子所以能集三子而
知之至行之必至三子之智始焉知之未尽故其后行之虽各极其至终未免各失于一偏非终条 …… (第 8b 页)
中红心三子则每人各中一边缘他当初见得偏故至处亦偏曰如此则三子不可谓之圣曰不可谓之
圣之 大成 毕竟那清是圣之清和是圣之和虽使圣人清和亦不过如此颜子则巧处工夫已至点点皆
可中但只是力不至耳使颜子力 (第 9a 页)
孙礿(东阳人知/黄州军) 叶蓁(义乌人转/运判官)
徐侨(义乌人工部侍/郎宝谟阁待制) 康仲颖(义乌人尚书/吏部郎中)
吴大成(义乌/人) 叶南夫(武义/人)
沈忱(西安/人) 吴蕴中(西安/人)
李楠(西安/人 (第 17a 页)
徐侨(义乌人工部侍/郎宝谟阁待制) 康仲颖(义乌人尚书/吏部郎中)
吴大成(义乌/人) 叶南夫(武义/人)
沈忱(西安/人) 吴蕴中(西安/人)
李楠(西安/人 (第 17a 页)
王煚(钱塘人以下十/四人顺天中式) 汪德容(钱塘人甲/辰探花)
谢绪恒(镇海/人) 吴大成(湖州/人) 叶新(金华人大/竹知县) 杨汝楩(仁和人辛/丑进士)
范卜年(会稽人辛/丑进士) 唐 (第 43b 页)
谢绪恒(镇海/人) 吴大成(湖州/人) 叶新(金华人大/竹知县) 杨汝楩(仁和人辛/丑进士)
范卜年(会稽人辛/丑进士) 唐 (第 43b 页)
广昌之东园有祠曰东平王庙者宋咸淳中县令朱汝
贤所立以祀唐忠臣张睢阳也按史王讳巡举进士累
官真源令禄山之乱起兵讨贼与贼将令狐潮尹子奇
等大小四百馀战屡挫贼锋后以孤城援绝力不敌以
身死之当是时逆氛起河朔蹂躏河华兵祸蔓延几遍
天下而王以区区睢阳扼其冲贼死咋终不敢越西南
江淮之间晏然不识兵革者王之功也王之将死也西
向再拜曰臣生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道家
者流遂谓王受命上帝为瘟部帅察民善恶而赏罚焉
其说窈冥盖不可究然江淮之民慕王之忠烈且信道
流之说故所在立庙水旱疠疫必祷焉其应如响东园
之祠其一也永乐甲申庙圮于水正统庚申邑民始修
复之时先公为刑部侍郎记之甚详岁久滋敝天顺八
年冬十一月予从兄本坚弟乔福暨耆民 吴大成居士
揭仲雍大觉寺僧道霖等始合众力而新之中为正殿
后为寝室前为饮福之亭越明年夏六月庙成檐楹翚
骞金碧绚丽梐 …… (第 27a 页)
来倕茧携徒而至因曲
就势小大不遗画栋于墙奂轮如见钩绳初下剞削频
加人影偨池斧斤雷动喧声哤䀨畚挶云屯抗 大成 之 …… (第 84b 页)
厨湢无
不毕具乃缭以朱垣覆以翠瓦瓴甋犀齐垠坻磐互非
止金堤之百堵有同飞磴之九筵包络既完总表华阙
号曰 大成 之坊而新宫之规制大备权舆于壬戌之冬
凡再阅寒暑落成穷奇极妙上宪觜陬山镇星连下扶
鳌极髹彤相间木尽缇文 (第 86a 页)
贤所立以祀唐忠臣张睢阳也按史王讳巡举进士累
官真源令禄山之乱起兵讨贼与贼将令狐潮尹子奇
等大小四百馀战屡挫贼锋后以孤城援绝力不敌以
身死之当是时逆氛起河朔蹂躏河华兵祸蔓延几遍
天下而王以区区睢阳扼其冲贼死咋终不敢越西南
江淮之间晏然不识兵革者王之功也王之将死也西
向再拜曰臣生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道家
者流遂谓王受命上帝为瘟部帅察民善恶而赏罚焉
其说窈冥盖不可究然江淮之民慕王之忠烈且信道
流之说故所在立庙水旱疠疫必祷焉其应如响东园
之祠其一也永乐甲申庙圮于水正统庚申邑民始修
复之时先公为刑部侍郎记之甚详岁久滋敝天顺八
年冬十一月予从兄本坚弟乔福暨耆民 吴大成居士
后为寝室前为饮福之亭越明年夏六月庙成檐楹翚
骞金碧绚丽梐 …… (第 27a 页)
来倕茧携徒而至因曲
就势小大不遗画栋于墙奂轮如见钩绳初下剞削频
加人影偨池斧斤雷动喧声哤䀨畚挶云屯抗 大成 之 …… (第 84b 页)
厨湢无
不毕具乃缭以朱垣覆以翠瓦瓴甋犀齐垠坻磐互非
止金堤之百堵有同飞磴之九筵包络既完总表华阙
号曰 大成 之坊而新宫之规制大备权舆于壬戌之冬
凡再阅寒暑落成穷奇极妙上宪觜陬山镇星连下扶
鳌极髹彤相间木尽缇文 (第 86a 页)
王祚垣(蒲圻人/) 张之溢(钟祥人/) 李愈炳(江陵人/)
张仲经(黄冈人/) 吴大成(江夏人/) 钱奇才
胡思樊(黄冈人/) 瞿之俊(兴国人/) 黄嘉应(江夏籍/黄冈人)
张 宾(孝感人/) (第 15a 页)
张仲经(黄冈人/) 吴大成(江夏人/) 钱奇才
胡思樊(黄冈人/) 瞿之俊(兴国人/) 黄嘉应(江夏籍/黄冈人)
张 宾(孝感人/) (第 15a 页)
朱之津(沧州人) 张 纶(沧州人) 王 纯(沧州人)
陆宗洵(沧州人) 姜任修(沧州人) 吴大成(沧州人) 解 枚(沧州人) 宋应元(沧州人) 杨 佩(盐山人)
李 坦(庆云人) 励宗万(静海人 (第 63a 页)
陆宗洵(沧州人) 姜任修(沧州人) 吴大成(沧州人) 解 枚(沧州人) 宋应元(沧州人) 杨 佩(盐山人)
李 坦(庆云人) 励宗万(静海人 (第 63a 页)
廉献陈和仲先生景肃
陈景肃字和仲漳浦人唐将军元光裔孙也师事高登
有学行尝同秦桧出使燕赵归表为祈请使不拜归讲
学于仙人峰下登绍兴进士令仙游旌孝义𠞰宿盗多
美政寻提举湖南除知南恩州诏入知制诏诰以秦桧
故不拜出知台湖等州以题咏多讥刺桧党恶之乞归
与门人杨仕训 吴大成 等讲学渐山桧死议均役复知
制诏诰致仕时已八十馀矣适南恩州叛服不常择使 …… (第 1b 页)
进士陈㝱立先生植(以下/家学)
陈㝱立名植以字行漳浦人公幼学于世父安卿十入
以祖泽补太学生调龙溪令转漳州司理淳祐四年登
进士提督岭南海路兵马帝炳浮海公提岭海舟见事
危断维出港自以六舟泊海岭收亡命驰檄诸闽图立
宋后闻张公世杰覆舟元人索捕急遂变姓名匿于大
芹白华九侯间临终命葬海滨南望崖山弟格为舟监
簿从容殉节忠义形于六咏今漳浦人并祀之(闽书源/道南)
(委/)
杨国光先生耿(以下/学派)
杨耿字国光绍兴中在太学与 吴大成 郑柔薛京齐名
秦桧柄国耿等相率乞归从陈景肃讲学渐山石屏书
院辟精一堂于修竹里讲明经术从子士训士谦皆从 (第 2b 页)
之所著诗多寓言而忠爱之意宛然如见
吴子集先生大成
(第 3a 页)
吴大成 字 (第 3a 页)
子集 漳浦人闻陈景肃师事高登学有渊源
往受业焉尝游太学论旧相张浚清忠与秦桧忤及廷
对语多侵时宰桧益恶之落第 (第 3a 页)
陈景肃字和仲漳浦人唐将军元光裔孙也师事高登
有学行尝同秦桧出使燕赵归表为祈请使不拜归讲
学于仙人峰下登绍兴进士令仙游旌孝义𠞰宿盗多
美政寻提举湖南除知南恩州诏入知制诏诰以秦桧
故不拜出知台湖等州以题咏多讥刺桧党恶之乞归
与门人杨仕训 吴大成 等讲学渐山桧死议均役复知
制诏诰致仕时已八十馀矣适南恩州叛服不常择使 …… (第 1b 页)
进士陈㝱立先生植(以下/家学)
陈㝱立名植以字行漳浦人公幼学于世父安卿十入
以祖泽补太学生调龙溪令转漳州司理淳祐四年登
进士提督岭南海路兵马帝炳浮海公提岭海舟见事
危断维出港自以六舟泊海岭收亡命驰檄诸闽图立
宋后闻张公世杰覆舟元人索捕急遂变姓名匿于大
芹白华九侯间临终命葬海滨南望崖山弟格为舟监
簿从容殉节忠义形于六咏今漳浦人并祀之(闽书源/道南)
(委/)
杨国光先生耿(以下/学派)
杨耿字国光绍兴中在太学与 吴大成 郑柔薛京齐名
秦桧柄国耿等相率乞归从陈景肃讲学渐山石屏书
院辟精一堂于修竹里讲明经术从子士训士谦皆从 (第 2b 页)
之所著诗多寓言而忠爱之意宛然如见
吴子集先生大成
(第 3a 页)
吴大成 字 (第 3a 页)
子集 漳浦人闻陈景肃师事高登学有渊源
往受业焉尝游太学论旧相张浚清忠与秦桧忤及廷
对语多侵时宰桧益恶之落第 (第 3a 页)
语等书武宗正大间其族
子淀为建明经书院以处四方来学者儒风之盛甲东
南世号云峰先生
论曰易与四书自朱 子集大成 而阐定之如日月经
天江河行地矣后之著述者或且支离附会不足与
朱子相发明道不足而强言之无当也炳文沈 (第 21b 页)
子淀为建明经书院以处四方来学者儒风之盛甲东
南世号云峰先生
论曰易与四书自朱 子集大成 而阐定之如日月经
天江河行地矣后之著述者或且支离附会不足与
朱子相发明道不足而强言之无当也炳文沈 (第 21b 页)
兵家类
刘寅孙子直解三卷(太原/人)
又吴子直解三卷
又尉缭子直解五卷
又司马法直解三卷
又六韬直解六卷
又三略直解三卷
又李卫公问对直解三卷
阎禹锡孙子集解二卷
又 吴子集 解二卷
又司马法集解二卷
又尉 (第 1b 页)
子集 解五卷
又李卫公问对集解三卷 (第 1b 页)
王圻武经经传句解十卷
张楷武经小学
朱升孙子旁注
黄润玉注孙子
陈琦孙子断注二卷(字希白钱塘人弘治/庚戌进士大理寺卿)
赵鹤孙武子十三篇定本
苏佑孙子 吴子集 解
王崇献孙子释疑 …… (第 2a 页)
五行类
刘基玉洞金书一卷
胡宏周易黄金尺一卷(正统间/鄞县人)
许本清周易占法节要二卷(景泰/间人)
又策数一卷
卢(缺/) 中庵签易一卷
周恭卜史(字寅之昆山人/号梅花主人)
季本蓍法别传一卷
张选卜筮范占(字舜举无锡人嘉靖己/丑进士通政司右参议)
杨元纳甲图(字务本/永昌人)
又九圭数
周瑞文公断易奇书三卷(长沙/人)
蔡玄谷神易数一卷
张其堤易卦类选 大成 四卷
王宇周易占林四卷
李新芳神易断意(字元德潞州人/进士官御史) …… (第 24b 页)
都天一卷
禽星直指一卷
流光玉历八卷
胡(缺/) 武侯八门神书一卷(绩溪/人)
遁甲钩玄集
奇门 大成
紫庭秘诀
玄女统甲子六十将军伐卤一宝符秘诀四卷 …… (第 28b 页)
选择赛成书十四卷
洪理历府 大成 二十二卷
历法便览时用通书四十卷
刘基三命奇诀滴天髓一卷
欧阳忠星命秘诀望斗真经三卷
杨源星学源流二 …… (第 33a 页)
李钦渊海子平大全六卷
万民育三命会通十二卷
陆位星学纲目正传二十卷
又星学 大成 十八卷
又张果星宗命格十卷
又文武星案六卷
西窗老人兰台妙选十卷
陆昂兰台金匮玄机素要书 …… (第 33b 页)
邓史乔拗星论一卷
星平会海十卷(以下不/知撰人)
星平总会十卷
果老子平 大成 三卷
星学全书三十卷
五星玉镜四卷
中天八卦数命一卷
河洛神数六卷(三/命) (第 34a 页)
刘寅孙子直解三卷(太原/人)
又吴子直解三卷
又尉缭子直解五卷
又司马法直解三卷
又六韬直解六卷
又三略直解三卷
又李卫公问对直解三卷
阎禹锡孙子集解二卷
又 吴子集 解二卷
又司马法集解二卷
又尉 (第 1b 页)
子集 解五卷
又李卫公问对集解三卷 (第 1b 页)
王圻武经经传句解十卷
张楷武经小学
朱升孙子旁注
黄润玉注孙子
陈琦孙子断注二卷(字希白钱塘人弘治/庚戌进士大理寺卿)
赵鹤孙武子十三篇定本
苏佑孙子 吴子集 解
王崇献孙子释疑 …… (第 2a 页)
五行类
刘基玉洞金书一卷
胡宏周易黄金尺一卷(正统间/鄞县人)
许本清周易占法节要二卷(景泰/间人)
又策数一卷
卢(缺/) 中庵签易一卷
周恭卜史(字寅之昆山人/号梅花主人)
季本蓍法别传一卷
张选卜筮范占(字舜举无锡人嘉靖己/丑进士通政司右参议)
杨元纳甲图(字务本/永昌人)
又九圭数
周瑞文公断易奇书三卷(长沙/人)
蔡玄谷神易数一卷
张其堤易卦类选 大成 四卷
王宇周易占林四卷
李新芳神易断意(字元德潞州人/进士官御史) …… (第 24b 页)
都天一卷
禽星直指一卷
流光玉历八卷
胡(缺/) 武侯八门神书一卷(绩溪/人)
遁甲钩玄集
奇门 大成
紫庭秘诀
玄女统甲子六十将军伐卤一宝符秘诀四卷 …… (第 28b 页)
选择赛成书十四卷
洪理历府 大成 二十二卷
历法便览时用通书四十卷
刘基三命奇诀滴天髓一卷
欧阳忠星命秘诀望斗真经三卷
杨源星学源流二 …… (第 33a 页)
李钦渊海子平大全六卷
万民育三命会通十二卷
陆位星学纲目正传二十卷
又星学 大成 十八卷
又张果星宗命格十卷
又文武星案六卷
西窗老人兰台妙选十卷
陆昂兰台金匮玄机素要书 …… (第 33b 页)
邓史乔拗星论一卷
星平会海十卷(以下不/知撰人)
星平总会十卷
果老子平 大成 三卷
星学全书三十卷
五星玉镜四卷
中天八卦数命一卷
河洛神数六卷(三/命) (第 3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