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孟子類
地理類
傳記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簡帛類
編年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道家類
術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洞神部
西,李栗谷,金沙溪,宋尤庵为尤全体大用。嫡统朱子。权遂庵赞尤庵云孔子集群圣而大成。朱子集群贤而大成。 宋子集
群儒 (第 487L 页)
大成。
吾师李华西金重 (第 487L 页)
今欲舍此不学。而独守其本心之灵。思以通天下之务。类万物之情。则虽以帝尧放勋之德。将不得无询于四岳。孔 子集大成
之圣。将不能无问于老聃,剡子。则其下此而有气质物欲之累者。千百其等。举将昏乱而莫遂。乖隔而益甚者。可 (第 220L 页)
大体尽好。无容异议。其中一二处。略试冒禀。以俟财处
 集群儒之大成。
群儒。未知指谁某耶。孟子之言孔 子集大成
也者。以伊尹夷惠各有所偏。故夫 (第 536H 页)
子集
三圣而 (第 536H 页)
大成
也。今此若指一时诸贤而言则可。不然而指退,栗以上诸先正。则得无未安乎。曾见胡文定奏状。称伊川曰。规矩 (第 536H 页)
。盖吾所谓勇者。非别有勇也。勇于知仁也。十一章。言不当强而强。当强而不强。以夫子之不赖勇结之。以明夫 子集大成
之 …… (第 369H 页)
而悬空立此一句。如物之终始之意为言也。前后言诚。终始一意。以心与理分言。恐或未妥也。此章之义。盖明夫 子集
舜文武周公 (第 370H 页)
大成
之义 …… (第 370H 页)
。更无山与齐之句。自有宰相意量。诗人好意匠。不贵浅露语。须念之到此仅可地头。无为自足。立志愈固。期于 大成
就。千万祈祝。譬犹适百里之道。此犹适十里者也。岂可以缓步徐行而至哉。勉之勉之。
答从弟幼吉(丙汉○丙 …… (第 382L 页)
大有得焉。汝亦体念此意。勿为昼卧昏睡。以收敛身心为第一工夫。随分静坐。日看濂洛风雅,记闻录等书。必期 大成
就也。盖收敛则精神内守而不浮。操存则血气循轨而不乱。汝亦以此做工夫。勿为怠惰也。吾坐此山中。得一月閒 (第 383H 页)
夫子与长子书。以训子侄。而尤致意勤谨二字。处乡党。温恭雅饬。不随众俯仰。特立自持。而从游者多。尝谓朱 子集大成
者也。尤庵后朱子也。侮朱子而立新说者乱道也。背尤庵而尊他类者贼德也。抄朱宋两书紧要者三十馀卷。为晚年 (第 510L 页)
张朱列坐西壁而东向。则道统之传益明而孔 子集大成
之功益显矣。号其东庑曰明道殿。以有卜端闵冉南漆曾仲言之十人为十哲。南向列坐后。东则自冉耕止牧皮之诸人 …… (第 212H 页)
极。皆在于中。此易之所以归重于五位者也。统言其数之体则一二三四五。数之初生者故在于内。六七八九。数之 大成
者故在于外。内外相维。表里经纬。此天地至理之所寓也。若以阴阳言之。则九与七为老阳而立焉。六与八为老阴 (第 223L 页)
。操存涵养实。熟玩心欣欣。篇至第十八。俯仰思还纷。所记一何多。圣贤出处云。三仁尽不遇。七逸何离群。夫 子集大成。
祖述华与勋。天下莫能容。季孟亦不分。问津谓知津。植其杖而耘。古乐亦已亡。诸夔散如云。行止各有义。诸夏 (第 32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