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詩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足深诮而郑玄虞翻之流穿凿附会象既支离理滋
 晦蚀王弼承其后遽弃象不论后人乐其说之简且
 便也故汉儒之学尽废而弼之注释独存于今
  吴仁杰
曰王弼易用康成本谓孔子赞易之辞本以
 释经宜相附近乃各附当爻每爻加象曰以别之谓
 之小象又移文言附于 …… (第 12b 页)
 哉学者惟弼是从竟莫敢移动吕汲公王原叔晁以

 道李巽岩吕东莱朱紫阳皆以分经合传非古 吴仁
 杰
税汝权编周易古经亦皆极论弼之失读易者要
 当审其是不可纽以旧说而以彖传为彖也
 吴源曰五经惟易最古至 (第 16b 页)
 王应麟曰王昭素谓序卦有离者丽也丽必有所感
 故受之以咸咸者感也凡十四字晁以道古易取此
 三句增入正文谓后人妄有上下经之辨 吴仁杰

 从王晁之论
 胡一桂曰此书专辨注疏同异往往只是文义之学
 而朱文公语录云太祖一日问昭素乾九五飞 (第 8a 页)
 乎自欺矣然谓得之异人盖指希夷而言也
 晁公武曰姚嗣宗谓刘牧之学授之吴秘秘授之夬
 邵雍言夬窃其学于王豫沈括亦言夬之学似雍云
  吴仁杰
曰郑夬以序卦为文王六十四卦杂卦为伏
 羲六十四卦其说非是
 马中锡曰夬著书谈易变曰乾一变生复得一阳二 …… (第 14a 页)
 士哲宗即位召知制诰翰林学士拜尚书左仆射兼
 门下侍郎绍圣初谪授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未
 踰岭卒古经凡十二篇别无解释
 尤袤与 吴仁杰
书曰顷得吕东莱所定古易一编朱
 元晦为之跋尝以板行乃与左右所刋吕汲公古经
 无毫发异而东莱不及微仲尝 (第 21a 页)
 公作而非文王盖箕子之囚在文王羑里之后方演
 易时箕子之明未夷也李隆山深然其说
 何孟春曰厚斋冯氏辑易注本 吴斗南
颇与朱子异
 杨时乔曰汉初得说卦三篇后以上下二篇混作系
  (第 23b 页)
宋吴仁杰
以今系辞上篇为说卦上系辞下篇为
 说卦中今说卦为说卦下冯椅易辑如之说卦始全
 而以俗所作大象上下者复 (第 23b 页)
 传六文言传七说卦传八序卦传九杂卦传十合王

 肃本朱子本义用之 吴斗南
又谓说卦三篇汉初出
 于河内女子今止存其一而又有系辞上下二篇夫
 系辞者文王之经而非传也意后人以其间 (第 19b 页)
 参议于是独取王弼不本正义者以为异说于是后
 学惟弼是从莫敢移动吕汲公王原叔晁以道李巽
 岩吕伯恭朱元晦皆以分经合传为非古 吴仁杰

 与权编周易古经亦皆极论王弼之失愚故别异经
 传以还田何之旧窃谓夫子之注易备矣学者因而 (第 15b 页)
 鸣次及小雅是也其类则有当广者如草木之外而
 有竹榖羽毛之外而有鳞介是也如马之外则有骐
 骝犬之类而有卢厖是也其体则本 吴仁杰
离骚草
 木疏而为之也其用则本五雅及本草證类诸儒注
 疏而为之也今博采诸家仍存名氏则本吕伯恭读
 诗 (第 18b 页)
   佚
吴氏(仁杰/)礼记解

   佚
 朱子曰 吴斗南
说礼不王不禘王如来王之王要荒
 之君世见中国一世王者立则彼一番来朝故王者
 行禘礼以接之彼本国之君一 (第 2b 页)
 而闻欤又一阳一阴者玄相错之法也然养为阳而
 中不为阴水火木金土者玄相传之法也然𤕠为金
 而羡不为土其自相戾类如此岂得无说也哉
  吴仁杰
曰太玄以方州部家为首仿易六画而成卦
 也以初一至上九为赞仿易六位而成章也首之数 (第 15a 页)
 甲戌吴常遇春兵至长兴李伯升弃营遁遇春追击
俘斩五千馀人 是月察罕特穆尔李思齐遣兵围鹿
台攻张良弼诏和解之俾各还信地兵乃解 十二月

己亥陈友谅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平章祝宗遣宣使
郑仁杰诣江州纳降于 吴仁杰
言廷瑞之意以将校久
居部曲人情相安既降之后愿不以改属他人吴国公
许诺以书报之 是岁京师大饥屯田成收粮 (第 14b 页)
  (程颐郑居中朱熹黄干蔡元定王柏范寅宾郑樵/史定之张维叶克陈旸陈祥道陆佃王普李如圭)
  (史浩马希孟方悯陈傅良汪应辰项安世杨复真/德秀魏了翁李心傅王应麟 吴仁杰
刘彝孙奭周)
  (端朝辽有王鼎耶律俨金有韩企先张玮张行简/元好问元有曾巽申申屠致远袁桷李好文虞集) (第 4a 页)
   向朗集
蜀志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少师事司马德操与徐元
直韩德庞士元皆亲善仕诸葛丞相长史随征汉中以

马谡逃亡朗与之善知情不举免还成都少时涉猎文
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见称自去官优游无事垂三十
年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踰八十犹手自校书刋
定谬误积聚篇卷于时最多开门纳宾诱纳后进但讲
论古义而已
   陶靖节年谱一卷 年谱辩證一卷 杂记一
   卷
陈氏曰 吴仁杰斗南
为年谱张演季长辩證之又杂记 (第 6a 页)
  皆在殿北○汉则直在殿中中丞皆以未有外台
  时为准而名官以中也御史台常与秘书为邻唐
  世藏书皆具数申御史台盖故则也
   吴仁杰
两汉刋误补遗百官表御史大夫更名大
  司空置长史如中丞官职如故刋误曰多一如字
   (第 17b 页)
仁杰
曰此言是也表称御史大夫有两丞一曰中
  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
  御史十五人受公卿 …… (第 17b 页)
   不言其受公卿奏事故史记三王世家所载大
   司马上疏其受以奏未央宫者有御史臣光之
   名而不及中丞(说详通/政司篇) 吴仁杰
据汉纪以为当 (第 19a 页)
果得其母于仙井时绍熙庚
戌相失四十馀年至是母子如初相持感泣吏卒为之
出涕李氏时年八十三韩亦七十矣洛阳 吴仁杰斗南
赋诗以美之详见夷坚志宣问寻改秩知蕲春县
陶子锵张松张常洧徐铉李华潘祺钱戬并互见耆旧

  节义传 (第 8b 页)
 记

五柳园在涂松镇隐士胡峄游憩之所今废
玩芳亭 国子学录吴仁杰斗南
所筑有记陆游杨万里
 有诗又风月亭颜傃作闻在昆山
峿山亭赵詶大猷所筑在马鞍山阳 (第 23a 页)
吴斗南
取元次山
 溪以浯名旌吾独有之语为名
定轩在震泽镇宋工部侍郎杨绍云所居有桃源洞广
 数亩异石林立刘文 …… (第 23a 页)
 (取时时/罩碧纱)
松竹林在昆山县治南宋知县项公泽所居
谭氏园在嘉定月浦上花卉奇绝亭馆华丽今废

郑氏园在马鞍山前郑竦所筑叶丞相扁为玉峰佳处
 西偏有道院植牡丹数百本又作止足堂亦叶丞相
 书
南园昆山瞿惠夫所居杨廉夫为记
翁氏园在昆山县治西 吴斗南
有赏木芙蓉诗
松石轩在吴城中参政宋廷珍之第轩前古松蛟腾怪
 石鹄峙鄱阳周伯琦扁曰松石有诗咏之(郑元祐 (第 25b 页)
 居在下先是淳熙二年庆寿赦文内孝行节谊著于
 乡闾仰长吏保明当议旌录时参政钱良臣谓明之
 无吏考难之 吴仁杰
曰公试与丞相敷陈必能动上
 听良臣问故 (第 17a 页)
仁杰
曰龚君顷以至行能动上帝是以
 知今日必能动人主因具言其事良臣为之竦然果
 得旨超授宣教郎致仕仍赐绯衣 (第 17a 页)
 (仿苏蕙织锦迥回文体帝以其文字/纵横不可辨识令图写正文再上)
白鹊赋颂集一卷(嘉靖十年郑王进白鹊一双辅/臣翟銮李时及群臣所为赋颂)
奉国将军拱槄圣嗣颂一卷(嘉靖十五年/同赋进呈)
廖道南宗庙禋颂二卷
新乐王载玺洪武圣政颂一卷(凡十/五章)

又明政要颂一卷
帅机平西夏颂
又皇太子出阁讲学颂(万历/中进)
 补
  宋 吴仁杰
离骚草木虫鱼疏四卷
杨万里天问解一卷
高似孙骚略三卷 (第 6b 页)
至比景县日中头上影当身下与影为
比如淳曰故以比影名县阚骃曰比读荫庇之庇影
在已下言为身所庇也(全氏曰 吴仁杰
曰考古编云旧唐志景州北景县晋将灌 (第 28b 页)
迎致果得之云)时绍熙庚戌相失四十馀
年母子复如初相持悲泣吏卒为之出涕李氏时年八
十三韩亦七十矣(洛阳 吴仁杰斗南
赋/诗美之详见夷坚志)宣问寻改秩知
蕲春县
陶子锵张松张常洧徐铉李华潘祺钱戬各见后耆旧
(第 56b 页)
    较为详密至所作考异于一切年月舛误纪
    载异同名地错出之处无不参稽互覈折衷
    一是多出二刘刋误 吴仁杰
补遗之外尤通
    鉴考异所未及其考證亦可谓精审矣今依
    益之自序目次釐为三十卷其考异亦即从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