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詩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钱万顷(兄万/选) 王毓
  钱万选   张舜卿
淳熙五年姚颖榜
  胡坦    周日严    吴仁杰
淳熙八年黄由榜
  黄由(状元/)  王保大(有大弟/裳孙)蒋南金 (第 12b 页)
 (复斋/碑录)
唐尊胜经宝胜幢赞
 胡季良纂并书(诸道石/刻录)
唐下山普广寺养山记
 唐吴国怦撰吴士良行书 吴仁杰
篆额元和十四年
 三月二十日建(复斋/碑录)
唐大明寺贤圣冥道斋记
 沙门鸿本书僧良建篆额大和元年十 (第 32b 页)
 音训则其门人王莘叟笔受朱晦庵刻之于临漳会
 稽益以程氏是正文字及晁氏说其所著本义据此
 本也
古周易十二卷
 国子录吴郡 吴仁杰斗南
所录以爻为系辞今之系 (第 3a 页)
 (是使侍中传诏中书刊正之攽为学官遂刋其误刘/氏书凡四卷赵希弁读书附志止云东西汉各一卷)

  (吴仁杰
两汉刋误补遗补刘氏之/遗也此书云其实一书未知何据)公非贡父自号也
 汉书自颜监之后举世宗之未有异其说 …… (第 16a 页)
 国子司业宛丘王来致君撰(案文献通/考作王述)一曰失实二
 曰引古三曰异言四曰杂證五曰注释
西汉刊误补遗十七卷(案宋史艺文/志作十卷)
 国子博士 吴仁杰斗南
撰补三刘之遗也
  别史类
南史八十卷北史八十卷
 唐崇贤馆学士邺李延寿撰初延寿父大师多识旧 (第 17b 页)
 晋彭泽令浔阳陶潜渊明撰或云渊明字元亮大司
 马侃曾孙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徵士
陶靖节年谱一卷年谱辨證一卷杂记一卷
 吴郡 吴仁杰斗南
为年谱蜀人张演季长辨證之又 (第 5b 页)
   离骚章句一卷
右吕成公所分也以离骚经一篇为十六章公谓王逸
尝言刘向典校分离骚为十六卷班固贾逵各作离骚

章句惟一卷传焉馀十五卷阙而不录今观屈平所作
凡二十有五各有篇目独此一篇谓之离骚切意刘向
所分即此篇犹一篇之中有数章焉故尝因逸之言即
离骚一篇反复求之考其文之起㐲意之先后固有十
六章次第矣因而分之为十六章东莱集中不载   离骚草木疏四卷
右通直郎行国子录河南 吴仁杰
撰庆元间自序
  别集类一 (第 69b 页)
  (考成诸书实足/为天下后世法)全图庚鼎足冠冕(吕大临考古图铜/辑绘三代秦汉)
  (玉古器首/载庚鼎)杂记金壶颇博详(宋释适之/金壶记)屈子志宁在
  草木 (吴仁杰
离/骚草木疏)
   刘郎词早叶笙簧(刘宾客/外集)友朋辋水言都妙(王摩/诘集) (第 8a 页)
  琴川毛氏钞本

 
 
 影宋钞集部
离骚草木疏(一函/二册)
   宋吴仁杰
撰四卷后 (第 25a 页)
仁杰
自记宋方灿跋
  宋史艺文志及晁公武陈振孙马端临诸人所纂
  书目皆不载是书惟明焦竑经籍志有 (第 25a 页)
吴仁杰

  骚草木虫鱼疏二卷今观是书标题为草木疏而 (第 25a 页)
  书中亦不及虫鱼且 仁杰
后记称离骚以芗草为
  忠正莸菖为小人荪芙蓉以下凡四十有四种犹
  青史氏忠义独行之有全传也薋菉葹之 (第 25b 页)
类十一
  种传著卷末犹佞幸奸臣传也云云是 仁杰
之疏
  草木正以沅湘香草骚之寄托故作此以逆灵均
  之意耳焦竑所载祇二卷此为四卷亦不相符钱
  曾 …… (第 25b 页)
  鱼疏者乃甬东屠本畯所撰则知焦竑所载并未

  加考也 仁杰
宋史无传按朱彝尊曝书亭集有吴
  氏两汉刋误补遗跋称 (第 26a 页)
仁杰
字斗南别号蠹隐居
  士本昆山人其称河南者举郡望而然登淳熙进
  士历官国子学录今书中于结衔下亦署河 (第 26a 页)
南其
  衔为国子录俱与彝尊所言相符惟书末结衔称
  免解进士蕲州学正充罗田县县学讲书 吴仁杰
  
校正 (第 26a 页)
仁杰
是书既成刋行之日乃在罗田也方
  灿亦称河南人其始末无考影钞字画结体在欧 (第 26a 页)
 赠扬州大都督萧昕碑(撰并书十贺拔恕篆额/ 元和 三年 京兆)
 题名(九疑山无/为洞 道)
贺拔恕
 萧昕碑(注见/上)
吴士良  吴仁杰
 卞山普广寺养山记(吴国怦撰和士良行书月仁杰/篆额 元 十四年三 二十)
 (日建/ 湖) (第 17a 页)
  宙字号第二厨书目
十二国史一部一册   何辅西汉补遗一部一册
洪迈西汉法语一部四册 洪迈西汉法语一部二册
西汉会要一部十册   西汉会要一部十册
西汉会要一部十册   西汉会要一部八册
王益之西汉鉴论一部(八/册) 洪迈东汉精语一部二册
洪迈东汉精语一部二册 东汉会要一部八册
东汉会要一部八册   东汉会要一部七册 吴仁杰
两汉刋误补遗(一部/一册)  (第 13a 页)
吴仁杰
两汉刋误补遗(一部/一册)
两汉博闻一部二册   钱时两汉笔记一部四册
七制三宗史编句解(一部/三册 (第 13a 页)
  四幡之助
大父自甲子既周之后遇生朝则舍一大幡于宝积寺
刹柱岁率以为常时曾王妣之越上留其婿顾沂大夫

家大父往省之夜宿于萧山渡系舟于一古柳之下终
夕为之安寝拂晓舟师大惊四顾皆巨浸舟齐于朩之
杪须臾水退独免漂溺是夕王妣梦舣舟之地有四黄
幡覆其上方有疑于心王父既归言其事因屈指计之
已历四生朝矣
  吴仁杰
云龚浩字子正往萧山访顾沂舟值水发比
 到家其妻云向梦有黄幡六首罩一舟龚问其日正
 水发之夕也盖尝以生 …… (第 13a 页)
  履众所师法而穷居在下先是淳熙二年庆寿赦
  文内孝行节谊著于乡闾仰长吏保明当议旌录
  时参政钱良臣谓明之无吏考难之 吴仁杰
曰公
  试与丞相敷陈必能动上听良臣问故 (第 27b 页)
仁杰
曰龚
  君顷以至行能动上帝是以知今日必能动人主
  因具言其事良臣为之竦然果得旨超授宣教郎 (第 27b 页)
 指掌图序实治平四年光继丁度等纂辑而书始
  成则非尽出丁度等也
  宋倪思班马异同熊方补后汉书年表 吴仁杰

  汉刋误补遗三书皆正史之支流当入正史钱曾
  述古堂书目误列杂史今校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应 (第 9a 页)
二礼雅言     五礼考亡
续礼义      庙议释疑
朱子发庙议    王普庙议 吴仁杰
禘祫议   帝王经世图谱
陆右丞相礼象图  王文公周礼新经
李格非礼记精义
  乐类
乐髓新经    (第 7b 页)
  古今乐录

历代乐议      乐苑
大乐令壁记     乐本书
大乐图义      大乐指掌
三均手法      乐要
补亡乐书      乐府杂录
乐府解题      胡瑗乐议
皇祐广乐记     景祐广乐图记
皇祐景乐议     元丰大乐记

大晟乐书       吴仁杰
乐舞新书
琵琶录       乐府古题要解
续乐府解题     元祐乐议
元祐祀典乐歌    琴经 (第 8b 页)
景/春妻高氏均嘉庆年间/旌)孙坤妻魏氏(巩县人/夫亡守)
(节同县烈妇马绍举妻/牛氏均嘉庆年间/旌) 吴南英
妻岳氏(孟津人夫/亡守节同)
(县方文同妻马氏王德备/妻雷氏均嘉庆年间/旌)王朝拔妻朱氏(登封人/夫 (第 63a 页)
岁为嘉禾守杨复访
之则峰益高麋尝历御史主簿袐书郎春秋几七十年
矣然才至左司郎中卒于乙卯(夷坚/志) 吴仁杰
(第 26a 页)
斗南
其先洛阳人居吴中父信举进士官至
国子学录弟仁辅子樗 (第 26a 页)
  牙门三       胎息

  郎君       使匈奴
    (臣/)等谨案两汉刊误补遗 宋吴仁杰
(第 8a 页)
仁杰
    
(第 8a 页)
斗南
一字 (第 8a 页)
南英
别号 (第 8a 页)
蠹隐居士
昆山人其
    称河南者举郡望也淳熙中登进士官国子
    学录是书前有淳熙己酉曾绛序称 (第 8a 页)
仁杰

    罗田县时自刋板又卷末有庆元己未林瀛
    跋称陈虔英为刋于全州郡斋殆初欲刋而
     …… (第 8a 页)
    至别本乃以攽书为主而敞奉世说附入之
    故仍题刊误之名则陈振孙所记是也厥后
    遂以东汉刊误并附以行而两汉刊误名焉
     仁杰
之兼补三刘盖据后来之本而其名则
    未及改也文献通考载是书十七卷宋史艺
    文志则作十卷今考 …… (第 9b 页)
    悬殆修宋史时已佚其七卷以不完之本著
    录欤刘氏之书于旧文多所改正而随笔标
    记率不暇剖析其所以然 仁杰
是书独引据
    赅洽考證详晰元元本本务使明白无疑而
    后已其淹通实胜于原书虽中间以麟止为 (第 10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两汉刊误补遗卷一
             宋 吴仁杰 

  沛丰邑中
高纪沛丰邑中刊误曰沛丰郡县名史家用汉事纪录
耳仁杰按史记世家列传所载邑里大抵书某县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两汉刊误补遗卷二
             宋 吴仁杰 

  督之
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师古曰督谓察视责
罚也丙吉传坐养皇曾孙不谨督笞师古曰督谓察视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两汉刊误补遗卷三
             宋 吴仁杰 

  前元年一
蓼侯孔丛侯状云以执盾前元年从砀师古曰前前元
年谓初起之年即秦胡亥元年后皆类此仁杰曰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两汉刊误补遗卷四
             宋 吴仁杰 

  柏封
表列柏封与羲和同在第八仁杰按天问帝降夷羿革
孽夏民又云鸣珧利决封豨是射封豨谓伯封也左传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