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詩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内阁中书翟均廉撰
象下傅
 吕大防作象下四程迥作下象四吕祖谦作小象传
 四(朱子/从之) 吴仁杰
以下经小象为系辞传次第四俞琰
 以下经小象为爻傅下次第四
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第 1a 页)
 □依字应作词 系辞司马迁引作易大传(李心傅/曰汉儒)
 (或以此篇为易大传未知所据廉按迁受易/杨何称孔子所作曰易大传以别杨何之传) 吴仁杰

 
作说卦上(按 (第 1a 页)
仁杰
以今小象为系辞传以今系辞上/下传为说卦上中以今说卦为说卦下)
 (冯椅/同)韩伯作系辞上(无传字次第 …… (第 1b 页)
 马融荀爽虞翻姚信周氏孔颖达程子郭雍朱震吕
 祖谦朱子李心傅王宗傅董楷王申子吴澄惠栋自
 圣人设卦至此为第二章
 陆德明 吴仁杰
自天尊地卑至无不利为第一章 …… (第 5a 页)
 程子郭雍朱震吕祖谦朱子李心传王宗傅董楷王
 申子吴澄惠栋自彖者言乎象者也至此为第三章
 (吕云从/晁说之)
  吴仁杰
自彖者至此为第二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吴澄易(句/) 弥陆德明本作弥(云又作弥京/房荀爽 …… (第 6a 页)
 (从/之)

 郭雍自一阴一阳至鲜矣为第六章
  吴仁杰
自易与天地准至鲜矣为第三章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
矣哉
 藏郑玄作臧(善也臧晁 …… (第 8b 页)
 五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禦以言乎迩则静而正
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迩陆德明本作迩(云本又作迩/迩今本作迩) (吕祖谦曰/惠栋从迩)
  吴仁杰
自显诸仁至则备矣为第四章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
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 (第 9b 页)
 程子吕祖谦朱子李心传董楷王申子惠栋自子曰
 易其至矣乎至道义之门为第七章
 郭雍自生生之谓易至此为第八章
  吴仁杰
自夫乾其静也专至此为第五章
 吴澄自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至此为第七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 …… (第 11a 页)
 程子吕祖谦朱子董楷惠栋自圣人有以见天下之
 赜至盗之招也为第八章(吕云从/晁说之)
 郭雍自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至此为第九章
 朱震王宗傅 吴仁杰
自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至此
 为第六章(朱云王昭素合初六/通为一章今从之)
 李心傅自初六至此为第九章 …… (第 17a 页)
 (犹未错也引毛奇龄曰班/志元苞此 经偶参错处)马融荀爽虞翻姚信周氏
 韩伯陆德明孔颖达李鼎祚此节在子曰夫易何为
 者也之上(朱子𤼵李衡张浚王宗傅 吴仁杰
毛奇龄惠栋从之)程子吕祖谦移 …… (第 17b 页)
 总加大衍节上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
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

神也
 马融荀爽虞翻姚信韩伯周氏陆德明孔颖达李鼎
 祚此节在大衍节后(朱子𤼵李衡张浚王宗/傅 吴仁杰
毛奇龄从之)程子仍
 在大衍节后加天一节于此之上(吕祖谦本同/郭雍从此说) 苏
 轼朱子移此节于大衍 …… (第 18b 页)
 章(朱子曰门人加子曰以别上文子吴/澄曰后人别此节属下章妄增 曰)
 李心传王申子自大衍之数五十至其知神之所为
 乎为第十章
  吴仁杰
自大衍之数五十至其知神之所为乎为第
 七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 …… (第 21a 页)
 至此为第十章(吕云从程/子晁说之)
 李心傅王申子自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至此为第十
 一章(李云在韩/本为第八)
  吴仁杰
自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至此为第八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 (第 23b 页)
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
断天下之疑
 马融荀爽虞翻姚信韩伯陆德明周氏孔颖达李鼎
 祚此节之前有天一至地十二十字(朱震李衡张浚/王宗傅 吴仁杰)
 (
毛奇龄/惠栋同)李心傅王申子此节前仍韩本有天一至地
 十二十字又移天数五一节于天一节后合一章为
 第 …… (第 24a 页)
 合书不尽言为一章

 吕祖谦朱子董楷自子曰夫易何为者也至所以断
 也为第十一章(吕云从/晁说之)
  吴仁杰
自天一至地十子曰夫易至所以断也为第
 九章
 李心傅自子曰夫易至所以断也为第十三章(李云/韩本) …… (第 28a 页)
 周氏孔颖达自是故易有太极至无不利也为第十
 一章
 朱震王宗傅自天一至无不利也为第九章
 吕祖谦此节为第十二章(吕云从/晁说之)
  吴仁杰
以此节为第十章
 李心傅此节为第十四章
 惠栋自天一至地十子曰夫易至无不利也为第十 …… (第 29b 页)
 吕祖谦以此节为第十三章(吕云从/晁说之)

  吴仁杰
此节为十一章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
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 …… (第 30b 页)
 吕祖谦自乾坤其易之缊邪至末为第十四章(云从/晁说)
 (之/)
 朱子董楷自子曰书不尽言至末为第十二章
 李心傅自子曰书不尽言至末为第十五章
  吴仁杰
自乾坤其易之缊邪至末为第十二章 (第 32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章句證异卷八
           内阁中书翟均廉撰
系辞下傅
  吴仁杰
作说卦中(见上冯/椅说)韩伯作系词下(无傅字次/第八 陆)
 (德明孔颖达周燔张浚李衡同张胡旦胡瑗 …… (第 1a 页)
 胜姚信作称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
夫一者也

  吴仁杰
自八卦成列至贞夫一者也为第一章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确许慎作鹤(高至也/惠栋同) 隤 …… (第 2a 页)
 栋自八卦成列至曰义为第一章

  吴仁杰
自夫乾确然至曰义为第二章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
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 …… (第 3b 页)
 吕祖谦项安世自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至悔吝
 著也为第二章(云从晁/说之)
 朱子董楷惠栋自是故易者至悔吝著也为第三章
  吴仁杰
自是故易者至悔吝著也为第三章 …… (第 7b 页)
 第三章(朱云从胡旦龚原分章/吕云从晁说之分章)
 朱子董楷惠栋自易曰憧憧往来至立心勿恒凶为
 第五章
 黄震自是故易者至立心勿恒凶为第三章
  吴仁杰
自阳卦多阴至立心勿恒凶为第四章
 项安世王申子自易曰憧憧往来至立心勿恒凶为
 第四章 …… (第 14b 页)
 吴澄省子曰字 门邪陆德明又作门户邪颜之推
 家训引作门户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越许慎作□
 吕祖谦 吴仁杰
自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至衰世之
 意邪为第四章(云从晁/说之) …… (第 15a 页)
 周氏庄氏孔颖达项安世自乾坤其易之门邪至以
 明失得之报为第五章
 朱震王宗傅黄震自乾坤其易之门邪至以明失得
 之报为第四章
 吕祖谦 吴仁杰
自夫易彰往而察来至以明失得之
 报为第五章(云从晁/说之)
 朱子董楷惠栋自乾坤其易之门邪至以明失得 …… (第 16a 页)
 朱震自二与四同功至其刚胜邪为第八章(云龚本/原始要)
 (终合易之为书也为/一章误矣今从故本)
 吕祖谦项安世 吴仁杰
王申子自易之为书也原始
 要终至其刚胜邪为第八章
 朱子董楷惠栋自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至其刚胜
 邪为 …… (第 20a 页)
 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才石经作材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
当故吉凶生焉
 吕祖谦项安世王申子 吴仁杰
自易之为书也广大 …… (第 20b 页)
 章

 吕祖谦项安世王申子 吴仁杰
自易之兴也至易之
 道也为第十章(云从晁/说之)
 朱子董楷惠栋自易之兴也至易之道也为第十一
 章 …… (第 22a 页)
 祥李鼎祚亦作详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神百姓与能

  吴仁杰
自夫乾天下之至健也至百姓与能为第十
 一章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第 23a 页)
吴仁杰
自八卦以象告至而吉凶可见矣为第十二
 章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
近相取而悔吝生 (第 23a 页)
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
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王弼李鼎祚则凶(句/)
  吴仁杰
自变动以利言至悔且吝为第十三章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
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 …… (第 23b 页)
 朱子董楷惠栋自夫乾天下之至健也至末为第十
 二章
 王宗傅自易之兴也至末为第七章
 吴澄自易之兴也至末为第八章
  吴仁杰
自将叛者至其辞屈为第十四章 (第 24a 页)
 为一篇(析乾文言为第四坤文言为第五在小象后/上系前 胡瑗合乾坤文言次第五在小象)
 (后上系前为程迥次同惟象分上下/惟以小象 系词下以系词为说卦)  (吴仁杰
亦同/邵子晁说之)
 (次第四在象后系词前谦吕大防连二经次第九在/小系后说卦前 吕祖 次第七在系 (第 1b 页)
 防在文言后(连二经/次第十)吕祖谦作说卦傅在文言傅后
 (次第八俞朱子诸儒/从之 琰次第九) 吴仁杰
作说卦下(次第八以上/系为说卦上)
 (以下系为说卦/中 冯椅同)郑玄无说卦(云后人/所作)
昔者 …… (第 1b 页)
 孔颖达朱震郭雍李衡朱子项安世吕祖谦吴澄王

 宗傅 吴仁杰
自昔者至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为第一
 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
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 …… (第 2b 页)
 (栋从/画)

 孔颖达朱震郭雍李衡朱子吕祖谦吴澄项安世王
 宗傅 吴仁杰
自昔者至六位而成章为第二章
 王申子惠栋自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
 生蓍至六位而成章为第一章 …… (第 3a 页)
 射虞翻陆绩姚信董遇王肃音亦(厌/也)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孔颖达朱震郭雍朱子李衡吕祖谦吴澄王宗傅

 仁杰
自天地定位至易逆数也为第三章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兑
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 (第 3a 页)
 作暄(疑/误) 君郭京作居(云居误作君此节明八卦长/养万物之功无君臣父子之)
 (义/)
 王申子惠栋自天地定位至坤以藏之为第二章
 朱子李衡郭雍吕祖谦王宗傅 吴仁杰
自雷以动之 …… (第 3b 页)
 (作/成) 故水火相逮陆德明作水火不相逮(郑玄宋衷/陆绩王廙)
 (李鼎祚诸儒皆无不字奇董楷有不字者吴/澄云无不字者非 毛 龄云有不字 误)
  吴仁杰
自帝出乎震至妙万物而为言者也为第五
 章自动万物者至既成万物也为第六章
 李衡自万物至妙万物而为言者 …… (第 5b 页)
 孔颖达自乾健也至兑说也为第六章

 朱震自乾健也至兑说也为第五章
 朱子郭雍吕祖谦吴澄 吴仁杰
王宗傅自乾健也至
 兑说也为第七章
 李衡自乾健也至兑说也为第八章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 …… (第 6b 页)
 孔颖达自乾为马至兑为羊为第七章

 朱震王申子自乾为马至兑为羊为第六章
 郭雍王宗傅吕祖谦朱子 吴仁杰
吴澄自乾为马至
 兑为羊为第八章
 李衡自乾为马至兑为羊为第九章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 …… (第 7a 页)
 孔颖达自乾为首至兑为口为第八章

 朱震王申子自乾为首至兑为口为第七章
 郭雍王宗傅吕祖谦朱子 吴仁杰
吴澄自乾为首至
 兑为口为第九章
 李衡自乾为首至兑为口为第九章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 …… (第 7b 页)
 孔颖达自乾天也至故谓之少女为第九章
 朱震王申子自乾天也至故谓之少女为第八章
 郭雍吕祖谦朱子王宗傅 吴仁杰
吴澄自乾天也至
 故谓之少女为第十章
 李衡自乾天也至故谓之少女为第十一章
 项安世自乾健也至故谓之 …… (第 8a 页)
 荀九家此下有为龙为直为衣为言
 孔颖达自乾为天至为木果为第十章
 朱震王申子自乾为天至为木果为第九章
 吕祖谦王宗傅 吴仁杰
吴澄自乾为天至为木果为
 第十一章
 李衡自乾为天至为木果为第十二章 …… (第 8b 页)
 朱震王申子自坤为地至其于地也为黑为第十章

 吕祖谦王宗傅 吴仁杰
吴澄自坤为地至其于地也
 为黑为第十二章
 李衡自坤为地至其于地也为黑为第十三章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 …… (第 9b 页)
 (文也吴澄作圭云误作玉鹄朱震曰古鹤字震为鹤/阳鸟也 项安世亦云古鹤字 吴澄曰鹤误作鹄)

 孔颖达自震为雷至为蕃鲜为第十二章
 朱震王申子自震为雷至为蕃鲜为第十一章
 吕祖谦王宗傅 吴仁杰
吴澄自震为雷至为蕃鲜为
 第十三章
 李衡自震为雷至为蕃鲜为第十四章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 …… (第 10b 页)
 (氏不知/何据)
 孔颖达自巽为木至其究为躁卦为第十三章
 朱震王申子自巽为木至其究为躁卦为第十二章
 吕祖谦王宗傅 吴仁杰
吴澄自巽为木至其究为躁 …… (第 11a 页)
 朱震王申子自坎为水至其于木也为坚多心为第

 十三章
 吕祖谦王宗傅 吴仁杰
吴澄自坎为水至其于木也
 为坚多心为第十五章
 李衡自坎为水至其于木也为坚多心为第十六章
离为火为日 …… (第 12b 页)
 荀九家此下有为牝牛(朱氏震/作牧牛)
 孔颖达自离为火至为科上槁为第十五章
 朱震王申子自离为火至为科上槁为第十四章
 吕祖谦王宗傅 吴仁杰
吴澄自离为火至为科上槁
 为第十六章 …… (第 13a 页)
 荀九家此下有为鼻为虎为狐
 孔颖达自艮为山至为坚多节为第十六章
 朱震王申子自艮为山至为坚多节为第十五章
 吕祖谦王宗傅 吴仁杰
吴澄自艮为山至为坚多节
 为第十七章
 李衡自艮为山至为坚多节为第十八章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 …… (第 14a 页)
 (奇象通帛下垂上/一耦象分系于扛)

 孔颖达自兑为泽至为羊为第十七章
 朱震王申子自兑为泽至为羊为第十六章
 吕祖谦王宗傅 吴仁杰
吴澄自兑为泽至为羊为第
 十八章
 李衡自兑为泽至为羊为第十九章
 朱子自乾为天至末为第十一章
 项 (第 15a 页)
  禘之说是追远之中又追远报本之中又报本如祖考
与自家身心未相辽绝似尚易感至如郊祀天地犹有
天地之显然者不敢不尽其心禘则阔远渺茫难尽感
格之道苟非察理之精微诚意之极至安能与于此哉

故知此则于治天下不难也(木之)○问理无不明诚无不
格曰此尚明得何况其他此尚格得何况其他(节)
斗南
说礼不王不禘王如来王之王要荒之君世见中
国一世王者立则彼一朝王者行禘礼以接之彼国之
君一世继立则亦一 (第 7b 页)
 (无于时作为为诈伪左传伪字亦有作为者/定十二年传云子伪不知释文作为读为伪)
拘臧氏老 服虔曰老臧氏家之大臣
万者二人其众万于季氏  吴仁杰
曰淮南书亦云祷
 于襄庙舞者二人案传氏言四人为列尚不成乐况
 二人乎人当作八传文误也
请以五乘亡 服 (第 2b 页)
 次第相为贯通有秩然而不可紊乱者也

   吴斗南
云易以坎为水北方之卦也又曰雨以润
  之则雨为水矣离为火南方之卦也又曰日以晅
  之则𤾉为火矣小明 …… (第 25a 页)
  一恒必失二时有二恒必失四时五徵并见不足
  奇也合而言之统乎一心分而言之各有其应箕
  子岂欺我哉
  朱子虽从 吴斗南
之说以五事分配五行如初畴
  之序而后人未之深信故于五徵之分配卒不能
  了然于心此无他就肃乂狂僭等 (第 30b 页)

则宜亦有毒而不得为苦苣矣如荠如饴乃诗人甚言
周原之美旧室之悲如易之载鬼诗之童羖非荼实能
甘也(荅 吴/斗南)
爰契我龟乃刀刻龟也古人符契亦是以刀刻木而合 (第 21b 页)
(缺少也叙者应节侯也五者备而不失其叙庶草且蕃/庑矣则其他可知也雨属水旸属火燠属木寒属金风)
(属土 吴仁杰
曰易以坎为水北方之卦也又曰雨以润/之则雨为水矣离为火南方之卦也又曰日以烜之则)
(旸为火矣小明之诗首 (第 26a 页)
郡吕大防所录又有古周易八卷清丰晁氏说之所录
又有古易十二卷音二卷东莱吕祖谦所定又有古易
十二卷吴郡 吴仁杰
所录又有九江周燔所次附见吴
氏书篇末又有沙随程迥古易考十二篇按汉世传易
者施孟梁丘京费费最晚出不得立 …… (第 10a 页)
三卷绍兴十六年表上论初上不可谓无位互体不
可废辨周公作爻辞之疑證纣东邻文王西邻之失多
有𤼵明
河南 吴仁杰
撰易图说三卷又集古周易费直易郑康
成易王弼易萃为一书后有吕大防古易晁说之古易
王洙古易吕祖谦古易周燔 (第 30a 页)
虽未称王既为西伯宁非人/君乎自应当方来应矣且考洪范五行之配五事听是)
(金言是火貌是水视是木思是土此 吴仁杰
之说朱子/信之而蔡氏从之者也则言又未尝属金而哀公十四)
(年之麟见未必为孔/子作春秋而来矣)其说本于 (第 45b 页)
 (貌者屈道人也郑注/谓屈道事闇朝也)所谓有貌无实者指此爻言

(艮下/震上) 聚卦(上下/环聚)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
下大吉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
是以小事吉也(郭京本作是以可小/事吴澄据石经本同)刚失位而不中是
以不可大事也有飞鸟之象焉(程傅以此句系解者之/词误入彖中 吴仁杰
伪)
(造古文易经阴承其意遂去此句及明陈氏作/捷解则直注曰古文无矣圣经之遭阨如此)飞鸟遗
之音不宜上 (第 12a 页)
  图不载按朱子揲法其分二之后挂一是用一也
  揲四而扐是用四十八也合之是用四十九也所
  谓挂本作悬之以用解 吴斗南
谓虽挂而实未尝
  挂可以挂可以无挂者其言误矣周氏于五十围
  而挂一不用用四十九揲之不合挂一之一数 (第 29b 页)

  则为挂作置之不用解而其所得但有五而已无
  他也是初揲可以不揲矣 斗南
称其说为自然殆 (第 29b 页)
  爻皆静无爻𤼵之即以月卦阴阳为占如十一月
  占则决之以复五月占则决之以姤费氏于卦为
  繇辞七章后章为六爻不动者设 吴斗南
云与其
  外求月卦岂若近取诸覆卦之为愈乎于是作六
  十四卦六爻皆不变占覆卦图其辞虽成理终不 (第 33a 页)
 理会处(沈僩录/)

未有文字已有此书谓有此理财可谓有此书则不可
 (荅 吴斗南/
)
昔我抱冰炭从君识乾坤始知太极蕴要妙难名论谓
 有宁有迹谓无复何存惟应酬酢处特达见本根万
 化自此 (第 18a 页)
   上经
(乾下/乾上)
问以乾字为伏羲之文元亨利贞为文王之文固是不
 知履虎尾同人于野亨之类又如何曰此恐是少了
 字或是就上字立辞皆不可考有罗田宰 吴仁杰

 恐都剩了字如乾坤之类皆剩了问曰若乾坤则犹 (第 1a 页)
   系辞上傅
系辞恐并彖辞亦是盖彖系于全卦之下而爻繇分系
 于逐爻之下其经只是连书并在卦下不再画卦如
 今所定之本也(荅 吴仁杰/
)
彖傅释彖辞象傅释爻辞系辞傅则通释卦爻之辞故
 统名之曰系辞傅恐不可以系辞傅为说卦盖说卦 (第 1a 页)
 是说也且如所论以用九为少阳用六为少阴如此
 则当为用七用八矣何九六之有乎此与启蒙陋说
 正相南北不审今当定从何说因笔幸见喻也(答 吴/仁杰)
吕伯恭顷尝因晁氏本更定古易十二篇考订颇详然 (第 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一
 提要        易类
  易图说
    (臣/)等谨案易图说三卷 宋吴仁杰
(第 1a 页)
仁杰

     (第 1a 页)
斗南
昆山人宋史艺文志 (第 1a 页)
仁杰
有古周易十
    二卷易图说三卷集古易一卷今古周易世
    罕传本仅永乐大典尚有全文此书其图说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