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曲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續道藏
半驰出城邺人见彦琼无故夜驰出因惊传曰 刘皇后
怒崇韬之杀继岌也已弑帝而自立急召彦琼计事邺
都大恐贝州人有来邺者传此语以归戍卒皇甫晖闻
之由此劫赵在 (第 6a 页)
发其后朱友谦叛梁取同州晋
王以兵援友谦而趋华原韬惧求徙佗镇遂徙忠武庄
宗灭梁韬自许来朝因伶人景进纳赂 刘皇后皇后

言之庄宗待韬甚厚赐姓名曰李绍冲郭崇韬曰此劫
陵贼耳罪不可赦庄宗曰巳宥之矣不可失信遽遣还
镇明宗入 (第 14b 页)
趋遣人掖扶而登宴犒尽欢命皇子继岌
皇弟存纪等皆兄事之全义因去梁所赐名请复其故
名而全义犹不自安乃厚赂 刘皇后
以自托初梁末帝
幸洛阳将祀天于南郊而不果其仪仗法物犹在全义 …… (第 3a 页)
其资数十万赂唐将相伶官宦者及 刘皇后
等由是内
外翕然称其为人庄宗待之甚厚赐姓名为李绍安改
宣武军为归德军曰归德之名为卿设也遣之还镇是
岁 …… (第 8b 页)
故梁
奸人赵岩张汉杰等十馀人侮弄权柄残害生灵请皆
族之凝出入唐朝无愧色见唐将相若倡优因伶人景
进纳赂 刘皇后
以求恩宠庄宗甚亲爱之赐姓名曰李
绍钦以为泰宁军节度使居月馀用库钱数十万有司
请责其偿庄宗释之郭崇韬固 (第 11b 页)
校常从庄宗征伐先登力战金疮满体庄宗壮之以为
帐前黄甲二十指挥步军都虞候魏博三城巡检使是
时庄宗在魏以 刘皇后
从行刘氏多纵其下扰人为不
法人无敢言者廷蕴辄收而斩之李继韬叛于潞州庄
宗遣明宗为招讨使元行钦为都部署 (第 12b 页)
 唐主为庶人(唐主议复向河阳将校皆已飞状迎晋/主矣晋主虑唐主西奔遣契丹千骑扼)
 (渑池唐主与曹太后 刘皇后
雍王重美及宋审虔等/携传国宝登玄武楼自焚皇后欲烧宫室重美谏曰)
 (新天子至必不露居他日重劳民力死而 (第 20a 页)
 ○三月皇太后刘氏崩(后有疾帝为大赦天下甲午/后崩帝见左右泣曰太后疾)
 (不能言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薛奎曰其在衮/冕也服之岂可见先帝于地下帝悟遂止以后服敛)
 (谥曰 庄献明肃
旧制后皆二谥称制加四谥自此始/后称制十二年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
 (下左右近习少所假借宫掖 …… (第 11b 页)
 诏求直言○八月以宋绶为端明殿学士(复文明为/端明置学)
 (士在翰林侍讲学士之上以待/学士之久次者首以绶为之)冬十月葬 庄献明肃

 皇太后
○张士逊杨崇勋免(士逊为首相无所建明会/群臣诣洪福院上庄懿太)
 (后册退而入慰士逊与同列过杨崇勋 (第 13a 页)
 右军书堂及画像至今皆在或谓仁宗书此额时本
 书真宗御集阁为天章之阁既成圣意未惬再书之
 前本遂不用有内侍奏 章献明肃皇太后
言越州天
 章寺天下名山今欲乞皇帝更书一寺字易阁字以 (第 34b 页)
  代梁有天下是为庄宗
庄宗 以周德威为平章境内大治连年出征政事一
 委张承业饷馈不乏 郭崇韬决策灭梁平蜀 然
 内畏 刘皇后
外惑宦官伶人克敌后志意骄满沈湎
 声色 明宗兵至为伶人郭从谦流矢所中殂鹰坊
 人善友敛乐器覆尸焚之 …… (第 6a 页)
  (前厉声色上不悦诲不与重诲歌妓益/相恶 退居磁重 诬其反杀之)
 赵凤(髡为僧以避为兵父好直言笺性刚强没极言 刘皇后
拜全义为 不为草 諌藉 张全)
  (义养子赀凤安重诲不知书始置端明殿学士于/上左右以 …… (第 11a 页)
 相里金(率诸州皆武人多以部曲主场务私其利/金独禁部曲不与事 首应从珂之檄)

 张廷蕴 (刘皇后
从庄宗在魏纵下不法廷蕴斩之破/与明宗讨潞州元行钦廷蕴先一日登城)
  (之得所识仅数字而平生重文士破 (第 29b 页)
 虔曰何地不可战谁肯立于此乃还庚辰唐主又与
 四将议复向河阳而将校皆已飞状迎帝帝虑唐主
 西奔遣契丹千骑扼渑池辛巳唐主与曹太后 刘皇

 后
雍王重美及宋审琦等携传国宝登元武楼自焚
 皇后积薪欲烧宫室重美諌曰新天子至必不露居
 它日重劳民力死 (第 28b 页)
意而有应天之命太后崩诏绶定 章献明肃
章懿二太
后祔庙礼绶援春秋考仲子之宫唐仪坤故事请别立
章懿太后庙建名奉慈以安神主上从其议绶又言帝
(第 11a 页)
 菩萨堂
唐主从珂命河阳节度使苌从简与赵州刺史刘在明
守河阳南城遂断浮梁归洛阳杀人皇王托云于其第
晋主至河阳苌从简迎降舟楫已具唐主议复向河阳

将校皆已飞状迎晋主晋主虑唐主西奔遣我兵千骑
扼渑池唐主与曹太后 刘皇后
并子雍王重美及宋审
虔等携传国宝登元武楼唐主自焚年五十一 (第 11a 页)
刘皇后
欲烧宫室重美谏曰新天子至必不露居他日重劳民
刀死而遗怨乃止后与重美俱死是日晚晋主入洛阳
唐兵皆解甲待 (第 11a 页)
 嘉祐(八/)

  欧阳修归田录曰仁宗即位改元天圣时 章献明
  肃
太后临朝称制议者谓撰号者取天字于文为
  二人以为二人圣者悦太后尔至九年改元明道
  又以为明字于文 (第 20a 页)
  冥漠君墓
宋书云元嘉七年彭城王义康修东府城城堑中得古
冢为之改葬使法曹参军谢惠连为祭文其略云东府
掘城北堑入丈馀得古冢上无封域不用砖甓铭志不
存世代不可得而知也公命城者改埋东冈祭之以豚
酒既不知其名字远近故假为之号曰冥漠君云尔
  齐明钦 刘皇后
(第 61b 页)
南史齐明钦 刘皇后
高帝为明帝纳之永明七年葬江
乘县张山今𨽻淳化镇之北
  齐献武公墓
在栖霞寺侧有碑额云齐故侍中尚书 (第 62a 页)
远贬】初贬雷州/司户。移道州司马。【中宫】刘后。【太子】真宗。第六子。)
〔仁宗皇帝〕名禎。母李氏。 章献明肃刘皇后
子之。真宗得皇
子已晚。始生昼夜啼不止。有道人言。能止儿啼。召入。则曰。莫
叫莫叫。何似当初莫笑。啼 …… (第 056a 页)
在宫中好赤脚其验也。自升王为太子。年十三即位。刘太后
垂帘同听政。(【李氏】帝所生母。【 刘皇后
】真宗正后。/【子之】养为子。【吁】音喻。和也。【好】去声。)丁谓用事。窜寇
准为雷州司户。参政王曾 (第 057a 页)
弟敬德其从弟德威亦自杀)
促其叛哉敬瑭于是请兵契丹(五月反讨之七/月求援契丹)策马渡河潞
王曹太后 刘皇后
等携傅国宝登玄武楼而自焚矣(八月大/败于契)
(丹十月/自焚)后唐有国四主三姓一十二年(起甲申/终乙 (第 15a 页)
亭台山像若亭台状溪边有盐井即不桶井 吉州刘
立之通判泸州州有盐井蜀大姓王蒙正者请岁倍输以自占蒙正
庄献明肃
太后连姻转运使等皆不敢予夺君曰倍输于国家犹
秋毫耳奈何使贫民失业遂执不与见欧阳修传华阳国志定笮县
(第 32b 页)
 已先亡矣
唐家人傅

  庄宗 刘皇后
四事
自下魏博战河上十馀年独以刘氏从
 今按本纪梁末帝贞明元年(岁次/乙亥)魏博诸州入于晋
 至龙德 (第 17a 页)
 二也继韬傅云继韬反遣其弟继远入梁末帝即拜
 继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数月庄宗灭梁继韬将
 走契丹会赦至乃已因随其母朝于京师 刘皇后

 言宜蒙恩贷由是庄宗释继韬此则继韬之叛始末
 甚明并无明宗元行钦张廷蕴攻潞州破城之事此
 其三也 (第 6a 页)
而有应天之命太后崩诏绶定 章献明肃
章懿三太后
祔庙礼绶举春秋考仲子之宫唐仪坤故事请别立章
懿太后庙建名奉慈以安神主上从其议绶又言帝王 (第 12b 页)
 妃乎(行/状)

仁宗崩 英宗以哀毁致疾 慈圣光献太
 后同听政公首上疏言  章献明肃
太后
 保佑 先帝进贤退奸有大功于赵氏特
 以亲用外戚小人故负谤天下今 太后
 初摄大政大臣忠厚如王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