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樂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曲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續道藏
日太常寺
言章献明肃皇后崩乙未百官听遗诰丧纪以日易月
在京百官十三日而除祖宗以来皇太后崩故事莫盛
于 章献明肃皇太后 当时遗诰十三日令在京百官除
服今来大行隆祐皇太后崩遗诰亦以十三日而除服 (第 34b 页)
言章献明肃皇后崩乙未百官听遗诰丧纪以日易月
在京百官十三日而除祖宗以来皇太后崩故事莫盛
于 章献明肃皇太后 当时遗诰十三日令在京百官除
服今来大行隆祐皇太后崩遗诰亦以十三日而除服 (第 34b 页)
国史实录并行至十年书成诏以宝训为名其后
进读于迩英今馆阁书目以为二十卷富弼所上
者非也乃政要耳
王氏挥麈录曰仁宗即位方十岁 章献明肃 太后
临朝章献素多知谋分命儒臣冯章靖元孙宣公
奭宋宣献绶等采摭历代君臣事迹为观文览古
一 (第 19a 页)
进读于迩英今馆阁书目以为二十卷富弼所上
者非也乃政要耳
王氏挥麈录曰仁宗即位方十岁 章献明肃 太后
临朝章献素多知谋分命儒臣冯章靖元孙宣公
奭宋宣献绶等采摭历代君臣事迹为观文览古
一 (第 19a 页)
于杀人则可谓孝矣
周恭帝即位尊世宗皇后符氏为皇太后宋太祖既受
禅迁居西宫号周太后太平兴国初入道为尼淳化四
年殂
宋昭宪皇太后杜氏定州安喜人太祖之母帝受禅尊
为皇太后建隆二年六月崩
真宗即位尊太宗明德李后为皇太后居西宫嘉庆殿
景德元年崩
仁宗即位尊真宗 庄献明肃皇后 为皇太后军国大事
权取处分宰相丁谓等请太后所御殿太后曰皇帝视
事当朝夕在侧何须别御一殿于是请太后与帝 (第 12b 页)
周恭帝即位尊世宗皇后符氏为皇太后宋太祖既受
禅迁居西宫号周太后太平兴国初入道为尼淳化四
年殂
宋昭宪皇太后杜氏定州安喜人太祖之母帝受禅尊
为皇太后建隆二年六月崩
真宗即位尊太宗明德李后为皇太后居西宫嘉庆殿
景德元年崩
仁宗即位尊真宗 庄献明肃皇后 为皇太后军国大事
权取处分宰相丁谓等请太后所御殿太后曰皇帝视
事当朝夕在侧何须别御一殿于是请太后与帝 (第 12b 页)
唐亲王
邕王存美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庄宗败不知所终
永王存霸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庄宗败为军卒所杀
薛王存礼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庄宗败不知所终
申王存渥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庄宗败与 刘皇后 同奔
太原为部下所杀
睦王存乂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后以郭崇韬婿为庄宗
所杀
通王存确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庄宗 (第 2b 页)
邕王存美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庄宗败不知所终
永王存霸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庄宗败为军卒所杀
薛王存礼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庄宗败不知所终
申王存渥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庄宗败与 刘皇后 同奔
太原为部下所杀
睦王存乂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后以郭崇韬婿为庄宗
所杀
通王存确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庄宗 (第 2b 页)
以告于帝而纳之)帝性俭约及在位久宫中用度
稍侈重诲每规谏妃取外库锦造地衣重诲切谏引刘
后为戒(谓庄宗 刘/皇后 也)妃由是怨之 高从诲遣使奉表诣
吴告以坟墓在中国(高季兴陜州硖/石人也故云然)恐为唐所讨吴兵
援之 (第 3a 页)
稍侈重诲每规谏妃取外库锦造地衣重诲切谏引刘
后为戒(谓庄宗 刘/皇后 也)妃由是怨之 高从诲遣使奉表诣
吴告以坟墓在中国(高季兴陜州硖/石人也故云然)恐为唐所讨吴兵
援之 (第 3a 页)
李赞华于其第(既而晋主至河阳从/简迎降舟楫已具)
唐主从珂自焚死晋主入洛阳(后唐自庄宗至废帝/亡凡四主合十三年)
唐主议复向河阳将校皆已飞状迎晋主晋主虑唐
主西奔遣契丹千骑扼渑池唐主与曹太后 刘皇后
雍王重美(唐主/之子)及宋审虔等携传国宝登元武楼自
焚皇后欲烧宫室重美谏曰新天子至必不露居他
日 (第 44a 页)
唐主从珂自焚死晋主入洛阳(后唐自庄宗至废帝/亡凡四主合十三年)
唐主议复向河阳将校皆已飞状迎晋主晋主虑唐
主西奔遣契丹千骑扼渑池唐主与曹太后 刘皇后
雍王重美(唐主/之子)及宋审虔等携传国宝登元武楼自
焚皇后欲烧宫室重美谏曰新天子至必不露居他
日 (第 44a 页)
(卑弱愿陛下思祖宗训戒念王业艰难整齐纪纲正/在今日又言驭下之道有三临事贵守当机贵断兆)
(谋贵密能守则奸无由移能断则邪无由惑能/密则事无由变斯安危之所系惟陛下深念之)
冬十月葬 庄献明肃皇后 庄懿皇后于永定陵
诏定祔庙礼翰林侍读学士宋绶援春秋考仲子之
宫故事请别筑宫乃作奉慈庙以奉二后神主 (第 34a 页)
(谋贵密能守则奸无由移能断则邪无由惑能/密则事无由变斯安危之所系惟陛下深念之)
冬十月葬 庄献明肃皇后 庄懿皇后于永定陵
诏定祔庙礼翰林侍读学士宋绶援春秋考仲子之
宫故事请别筑宫乃作奉慈庙以奉二后神主 (第 34a 页)
(非予其降而/书其爵也)
唐主从珂自焚死晋主入洛阳考證(死当作殂○谨按/凡例曰凡无统之)
(帝曰殂唐主从珂在位三年虽以篡得国然无统/之主未有以正立者则皆以殂书故当曰自焚殂)
(唐主议复向河阳将校皆已飞状迎晋主晋主虑唐/主西奔遣契丹千骑扼渑池唐主与曹太后 刘皇后)
( 雍王重美及宋审虔等携传国宝登玄武楼自焚皇/后欲烧宫室重美諌曰新天子至必不露居他日重)
(劳民力死而 (第 81a 页)
唐主从珂自焚死晋主入洛阳考證(死当作殂○谨按/凡例曰凡无统之)
(帝曰殂唐主从珂在位三年虽以篡得国然无统/之主未有以正立者则皆以殂书故当曰自焚殂)
(唐主议复向河阳将校皆已飞状迎晋主晋主虑唐/主西奔遣契丹千骑扼渑池唐主与曹太后 刘皇后)
( 雍王重美及宋审虔等携传国宝登玄武楼自焚皇/后欲烧宫室重美諌曰新天子至必不露居他日重)
(劳民力死而 (第 81a 页)
愿特降制命帝虽从之而
谦让未加王爵旧制国公食邑三千户今止千户有司
之误也皇子即后宫李氏所生于是五年矣 刘皇后 以
为己子使杨婉仪保视之 青州民赵嵩年百一十岁
诏存问之 夏四月庚申三司借内藏库绫十五万疋
帝谓宰 (第 10a 页)
谦让未加王爵旧制国公食邑三千户今止千户有司
之误也皇子即后宫李氏所生于是五年矣 刘皇后 以
为己子使杨婉仪保视之 青州民赵嵩年百一十岁
诏存问之 夏四月庚申三司借内藏库绫十五万疋
帝谓宰 (第 10a 页)
降殿中丞知吉州方仲弓为太子中舍监丰国监初
仲弓请依唐武后故事立刘氏七庙太后见其奏怒曰
吾不作此负祖宗事裂而掷之犹用是得知吉州帝以
累更赦宥止薄责焉 壬戌始御崇政殿 癸亥上大
行皇太后谥曰 庄献明肃 旧制后皆二谥称制加四谥
自此始追尊李太后谥曰庄懿 五月丁卯判河南府
钱惟演请以庄献庄懿皇太后并祔真宗 …… (第 6a 页)
以是累吾先人也卒拒不纳帝思修古忠故优赠之
仍赐其家钱二十万修古无子录其婿刘勋为试将作
监主簿 壬寅名 庄献明肃 太后庄懿太后新庙曰奉
慈 癸卯诏凡除转运使及藩镇边郡守臣自今并许
上殿奏事 甲辰诏中外毋避 (第 13b 页)
庄献明肃 太后父讳
壬子宰臣张士逊等言比诸道旱蝗请用汉故事册免
蒙赐诏不许今陛下既减损尊名愿各降官一等以塞 …… (第 13b 页)
演行诸子皆补外州监当 甲戌幸
洪福院临庄懿太后梓宫丙子壬午临如之 丁丑诏
国忌日罢佛像前设神御 壬午 庄献明肃皇太后 灵
驾发引帝顾辅臣曰朕欲亲行执绋之礼以申孝心乃 …… (第 14b 页)
隅仗转乃还 冬十月知諌院孙祖德言
护国节度使兼侍中张耆建楼于私第下瞰社稷祠坛
请毁撤之诏可 丁酉祔葬 庄献明肃皇太后 庄懿皇
太后于永定陵 甲辰诏两川岁贡绫锦罗绮之属以 (第 15a 页)
仲弓请依唐武后故事立刘氏七庙太后见其奏怒曰
吾不作此负祖宗事裂而掷之犹用是得知吉州帝以
累更赦宥止薄责焉 壬戌始御崇政殿 癸亥上大
行皇太后谥曰 庄献明肃 旧制后皆二谥称制加四谥
自此始追尊李太后谥曰庄懿 五月丁卯判河南府
钱惟演请以庄献庄懿皇太后并祔真宗 …… (第 6a 页)
以是累吾先人也卒拒不纳帝思修古忠故优赠之
仍赐其家钱二十万修古无子录其婿刘勋为试将作
监主簿 壬寅名 庄献明肃 太后庄懿太后新庙曰奉
慈 癸卯诏凡除转运使及藩镇边郡守臣自今并许
上殿奏事 甲辰诏中外毋避 (第 13b 页)
庄献明肃 太后父讳
壬子宰臣张士逊等言比诸道旱蝗请用汉故事册免
蒙赐诏不许今陛下既减损尊名愿各降官一等以塞 …… (第 13b 页)
演行诸子皆补外州监当 甲戌幸
洪福院临庄懿太后梓宫丙子壬午临如之 丁丑诏
国忌日罢佛像前设神御 壬午 庄献明肃皇太后 灵
驾发引帝顾辅臣曰朕欲亲行执绋之礼以申孝心乃 …… (第 14b 页)
隅仗转乃还 冬十月知諌院孙祖德言
护国节度使兼侍中张耆建楼于私第下瞰社稷祠坛
请毁撤之诏可 丁酉祔葬 庄献明肃皇太后 庄懿皇
太后于永定陵 甲辰诏两川岁贡绫锦罗绮之属以 (第 15a 页)
法论而真得法外之意也
以知苏州左司谏范仲淹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
(李焘曰仲淹自外骤居侍从必有故史/无其说或缘富弼上疏也今表而出之) 太常礼院言
侍御史刘夔请去 庄献明肃 太后庄懿太后所加太字
盖入庙称后系于夫在朝称太系于子然二太后奉安
别庙准礼应加太字帝以夔不习故典诏本 (第 7a 页)
以知苏州左司谏范仲淹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
(李焘曰仲淹自外骤居侍从必有故史/无其说或缘富弼上疏也今表而出之) 太常礼院言
侍御史刘夔请去 庄献明肃 太后庄懿太后所加太字
盖入庙称后系于夫在朝称太系于子然二太后奉安
别庙准礼应加太字帝以夔不习故典诏本 (第 7a 页)
丁卯减益州梓州上供绢岁三之一红锦鹿胎半之
壬申太常礼院言奉诏议升祔三后事谨按唐肃明皇
后本中阃之正昭成皇后缘帝母之尊开元中并祔睿
宗之室国朝懿德明德元德三后亦同祔太宗皇帝庙
恭惟 章献明肃皇太后 母仪天下辅成丕业章懿皇太
后诞生圣躬恩德溥大伏请迁祔真宗皇帝庙序于章 (第 12b 页)
穆皇后郭氏之次章惠皇太后虽先朝遗制尝践太妃
之贵然至明道中始加懿号与章怀皇后事体颇同伏
请迁于皇后庙序于章怀之次又太者生事之礼不当
施于宗庙至于 章献明肃皇太后 以顾托之重著临御
之劳欲称别庙则义无所嫌属之配室则礼或未顺况
太庙诸室皇后并无四字之名伏请改上 (第 13a 页)
章献明肃皇
太后 曰章献皇后刘氏章懿皇太后曰章懿皇后李氏
章惠皇太后曰章惠皇后杨氏如此则协李唐之故事 …… (第 13a 页)
秋七月辛
丑贬知潞州尹洙为崇信节度副使坐前在渭州贷公
使钱用也 壬寅翰林学士王尧臣等言礼官议改上 章献明肃 皇太后曰章献皇后章惠皇太后曰章惠皇
后迁于皇后庙序于章怀皇后之次揆诸礼意窃所未
安盖谥告于庙册藏于陵 …… (第 13b 页)
博询典故参质人情有增崇之文无追减之例其 章献
明肃 之号伏请如旧章惠皇太后拥佑圣躬慈均顾复
义专系子礼须别祠请仍称章惠皇太后依旧飨于奉
慈庙乃诏中书门下 …… (第 14a 页)
章懿升配真宗庙室其尊谥如故章惠仍飨奉
慈别庙皆得礼之变顺祀无违乙巳诏循先朝祔元德
故事恭依礼官所议奉 章献明肃 皇太后章懿皇太后
序于章穆皇后之次上致奉先之顺下成继志之美永 (第 14a 页)
壬申太常礼院言奉诏议升祔三后事谨按唐肃明皇
后本中阃之正昭成皇后缘帝母之尊开元中并祔睿
宗之室国朝懿德明德元德三后亦同祔太宗皇帝庙
恭惟 章献明肃皇太后 母仪天下辅成丕业章懿皇太
后诞生圣躬恩德溥大伏请迁祔真宗皇帝庙序于章 (第 12b 页)
穆皇后郭氏之次章惠皇太后虽先朝遗制尝践太妃
之贵然至明道中始加懿号与章怀皇后事体颇同伏
请迁于皇后庙序于章怀之次又太者生事之礼不当
施于宗庙至于 章献明肃皇太后 以顾托之重著临御
之劳欲称别庙则义无所嫌属之配室则礼或未顺况
太庙诸室皇后并无四字之名伏请改上 (第 13a 页)
章献明肃皇
太后 曰章献皇后刘氏章懿皇太后曰章懿皇后李氏
章惠皇太后曰章惠皇后杨氏如此则协李唐之故事 …… (第 13a 页)
秋七月辛
丑贬知潞州尹洙为崇信节度副使坐前在渭州贷公
使钱用也 壬寅翰林学士王尧臣等言礼官议改上 章献明肃 皇太后曰章献皇后章惠皇太后曰章惠皇
后迁于皇后庙序于章怀皇后之次揆诸礼意窃所未
安盖谥告于庙册藏于陵 …… (第 13b 页)
博询典故参质人情有增崇之文无追减之例其 章献
明肃 之号伏请如旧章惠皇太后拥佑圣躬慈均顾复
义专系子礼须别祠请仍称章惠皇太后依旧飨于奉
慈庙乃诏中书门下 …… (第 14a 页)
章懿升配真宗庙室其尊谥如故章惠仍飨奉
慈别庙皆得礼之变顺祀无违乙巳诏循先朝祔元德
故事恭依礼官所议奉 章献明肃 皇太后章懿皇太后
序于章穆皇后之次上致奉先之顺下成继志之美永 (第 14a 页)
天
庆节释放以下情轻者复断屠宰不视事前后各三日
禁乐各五日其后以岁月渐远禁刑不视事各二日禁
乐各三日 章献明肃 太后忌辰前后二日不视事一日
禁屠宰各三日禁乐诏应太忌日行香臣僚并素食(案/王)
(栐燕翼贻谋录云国忌 (第 16b 页)
庆节释放以下情轻者复断屠宰不视事前后各三日
禁乐各五日其后以岁月渐远禁刑不视事各二日禁
乐各三日 章献明肃 太后忌辰前后二日不视事一日
禁屠宰各三日禁乐诏应太忌日行香臣僚并素食(案/王)
(栐燕翼贻谋录云国忌 (第 16b 页)
馀
年今宜掩其小过以全大德帝曰此亦朕所不忍闻也
遂下诏戒饬中外毋得辄言皇太后垂帘日事 冬十
月丁酉葬 庄献明肃皇后 庄懿皇后于永定陵诏定祔
庙礼翰林侍读学士宋绶援春秋考仲子之宫唐坤仪
庙故事请别筑宫遂作奉慈庙以奉二神 (第 39a 页)
年今宜掩其小过以全大德帝曰此亦朕所不忍闻也
遂下诏戒饬中外毋得辄言皇太后垂帘日事 冬十
月丁酉葬 庄献明肃皇后 庄懿皇后于永定陵诏定祔
庙礼翰林侍读学士宋绶援春秋考仲子之宫唐坤仪
庙故事请别筑宫遂作奉慈庙以奉二神 (第 3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