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曲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續道藏
亭台山像若
亭台状溪边有盐井即木桶井
吉州刘立之通判泸州州有盐井蜀大姓王蒙正者请
岁倍输以自占蒙正与 庄献明肃
太后连姻转运使等
皆不敢予夺君曰倍输于国家犹秋毫耳奈何使贫民 (第 13b 页)
 三十年葬建康之幕府山
宋明帝陵在幕府山西与王导坟相近今山前有坟垄
晋穆帝陵在山南或以西为明帝之墓
 考證明帝泰豫元年葬高宁陵𨽻临沂县
齐明钦皇后陵在今淳化镇之北
 考證南史齐明钦 刘皇后
永明七年葬江乘县张山
梁昭明陵在城东北四十五里贾山前与齐文惠太子
同处排陵并葬 (第 4a 页)
   后晋高祖至河阳唐潞王登楼自焚

天福元年唐主命指挥使宋审虔等将千馀骑至白马
阪行战地诸将谓审虔曰何地不可战谁肯立于此乃
还唐主又与四将议复向河阳而将校皆已飞状迎高
祖高祖虑唐主西奔遣契丹千骑扼渑池唐主与曹太
刘皇后
雍王重美及宋审虔等携传国宝登玄武楼
自焚皇后积薪欲烧宫室重美谏曰新天子至必不露
居它日重劳民力死而遗 (第 40a 页)
 官吏多失其序常为尚书郎萧希甫驳正革颇憾之

 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革以说能知前朝事
 故引以佐已而说亦无学术徒以流品自高是时庄
 宗内畏 刘皇后
外惑宦官伶人郭崇韬虽尽忠于国
 而亦无学术革说俯仰默默无所为唯诺崇韬而已
 欧阳修曰予读梁宣底见敬翔 (第 2a 页)
司初三司以用度不足告于上上曰国家禁钱本
无内外盖以助经费也自是岁歉或调发则出内藏以
济之冬十月丁酉葬 庄献明肃皇后
于永定陵戊午张
士逊杨崇勋罢吕夷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曙枢密
使宋绶参知政事王德用蔡齐枢密副使十一月癸 (第 8a 页)
任内官仁宗春秋高犹不知为宸
妃所出终后之世无豪发间隙盖仁宗能尽孝而后亦
慈爱保护之至也崩年六十四谥曰 章献明肃
国朝皇
后二谥称制者则加四谥葬于定陵之西北于是泰宁 …… (第 8a 页)
军节度使同平章事钱惟演请以 章献明肃
章懿与章
穆并祔真宗之室诏礼院议礼官以章穆祔食真宗斯
为正礼章献母仪天下与明德例同章懿帝母之尊与
元 …… (第 8b 页)
庙室或祀别庙惟上裁之诏三省与礼院更议皆以为
章穆皇后位崇中壸与懿德无异已祔真宗庙室自叶
一帝一后之文 章献明肃
处坤元之尊章懿感日符之
贵皆功德莫与为比谓宜崇建新庙同殿异室岁时荐 (第 8b 页)
章献意改龙图阁学士出知应天府章献崩仁宗记其
忠且欲大用之为宰相张士逊所抑复入翰林为学士
兼侍读诏绶定 章献明肃
章懿二后祔庙礼绶援春秋
考仲子之宫唐仪坤故事请别立章懿庙建名奉慈以
安神主仁宗从其议加端明殿学士端明 (第 2a 页)
 (势倾中外至是后崩帝见左右泣曰太后疾不能言/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薛奎曰其在衮冕也服)
  (之岂可见先帝于地下帝悟遂以后服敛谥曰 庄献/明肃
旧制后皆二谥称制加四谥自此始太后遗诰)
 (尊太妃为皇太后与皇帝同议军国事閤门趣百僚/贺御史中丞蔡齐 …… (第 19a 页)
  (皆在其中天下之人自是改视易听一洗旧染后/世踵为故事自我作古不亦善乎书之于册足为)
  (千古/之美)
冬十月葬 庄献明肃皇后
庄懿皇后于永定陵
 (作奉慈庙以/奉二神主)
张士逊杨崇勋免以吕夷简同平章事宋绶参知政事
王曙为枢密 (第 21b 页)
后皇后
无出再行册立锡爵复疏曰昔汉明帝取宫人贾氏子
命马皇后养之唐玄宗取杨良媛子命王皇后养之宋
真宗 刘皇后
取李宸妃之子为子与其旷日迟久待将 (第 5b 页)
注也帝顾准遂衰明年罢知陜州天禧元年复拜同平
章事三年帝得风疾 刘皇后
预政准请间曰皇太子人
所属望愿陛下思宗社之重传以神器择方正大臣为
羽翼丁谓钱惟演佞人也不可以辅少主帝 …… (第 5b 页)
知应天府民间讹言妖起自京师以南人皆恐曾令夜
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徙天雄军复参知政
事真宗不豫 刘皇后
讽宰臣丁谓欲临朝中外汹汹无
敢言者钱惟演后戚也曾密语惟演曰太子幼非中宫
不能立公后之肺腑何不入白皇后 (第 20a 页)
 纸束置屋梁间
升应天府为南京
作鸿庆宫
二月上至自亳州
恭谢东郊
大赦
令益州铸当十铁钱
三月皇子受益封庆国公

 旧制国公食邑三千户今止千户有司之误也皇子
 即后宫李氏所生于是五年矣 刘皇后
以为已子使
 杨婉仪保视之故仁宗尝呼后为大娘娘婉仪为小
 娘娘
五月刻天书
 以王旦为刻玉使王钦若等 (第 10b 页)
 更贷而明道距今才四年所贷钱帛凡九百馀万请
 以旧诏申饬之然三司迫于用度缓急不能无请上
 亦无所吝焉
冬十月葬 庄献明肃皇后
章懿皇后
 祔葬永定陵神主并祔奉慈庙国朝皇后二谥称制 (第 55a 页)
 者则加四谥先是钱惟演请以 章献明肃
章懿并祔
 真宗之室诏礼院议礼官言夏商以来父昭子穆皆
 有配坐每室一帝一后礼之正仪开元肃明皇后始
  …… (第 55b 页)
 代无同日并祔之文惟上裁之诏三省与礼官更议
 皆谓章穆皇后位崇中壸与懿德皇后无异已祔真
 宗庙室自叶一帝一后之文 章献明肃
处坤元之尊
 章懿感日符之贵皆功德莫与为比谓宜崇建新庙
 同殿异室岁时荐享一用太庙之仪仍别立庙名以 (第 56a 页)
   庄献
大中祥符三年夏(阙/)上谓起曰知朕有(阙/)即入禁中怀
金钱出(阙/)刘脩仪庄重寡言(阙/)    玉钗坠心恶之
上私卜钗(阙/)进殊不毁上喜甚已而果生子焉(李氏所/生子后)
(为仁/宗)七年三月丁未以皇子受益为(阙/)将军封庆国公

初宰相屡言皇子未议封建中外系望今朝脩礼成愿
特降制命上虽从之而谦让未加王爵旧国公食邑三千
户令止千户有司之误也皇子即后宫李氏所生于是
五年 刘皇后
以为己子使杨婉仪保视之故仁宗常呼
后为大娘婉仪为小娘娘
天禧二年二月丁卯命寿春郡王为节度使加太保封 (第 1b 页)
诏仲淹知苏州二年三月己酉知莱州左
司谏秘阁校理范仲淹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侍直太
常礼院言侍御史刘夔请去 庄献明肃
太后庄懿太后 (第 38b 页)
庄宗再幸汜水徙存霸北京留守存渥河中
节度使宣麻未讫郭从谦反攻兴教门存渥从庄宗拒
贼庄宗中流矢崩存渥与 刘皇后
同奔于太原行至风
谷为部下所杀存霸闻京师乱亦自河中奔太原比至 …… (第 12b 页)
庄宗五子长曰继岌其次继潼继嵩继蟾继峣继岌母
刘皇后
其四皆不著其母名号庄宗即位继岌为北
都留守判六军诸卫事迁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豆卢革为相建言唐故 …… (第 13b 页)
向延嗣趣继岌班
师延嗣至成都崇韬不出迎及见礼益慢延嗣怒从袭
等因告延嗣崇韬有异志恐危魏王延嗣还具言之
皇后
涕泣请保全继岌庄宗遣宦官马彦圭往视崇韬
去就是时两川新定孟知祥未至所在盗贼亡聚山林
崇韬方遣任圜等分 …… (第 15a 页)
彦圭将行见 刘皇后
曰臣见延嗣言蜀中事势已不可
祸机之作间不容发安能三千里往复禀命乎 (第 15b 页)
刘皇后
以彦圭语告庄宗庄宗曰传言未审岂可便令果决皇
后不得请因自为教与继岌使杀崇韬明年正月崇韬
留任圜守蜀以 (第 15b 页)
师京师震恐居民皆出城以
藏窜门者禁止之重美曰国家多难不能与民为主而
欲禁其避祸可乎因纵民出及晋兵将至 刘皇后
积薪
于地将焚其宫室重美曰新天子至必不露坐但佗日
重劳民力取怨身后耳后以为然废帝自焚后及重美
与俱死 (第 2b 页)

全义为尹县令多出其门全义厮养畜之及贯为之奉
全义不屈县民恃全义为不法者皆按诛之全义大怒
尝使人告 刘皇后
从容为白贯事而左右日夜共攻其
短庄宗未有以发皇太后崩葬坤陵陵在寿安庄宗幸
陵作所而道路泥涂桥坏庄宗止 …… (第 6b 页)
得止
于此邪延嗣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
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圭至蜀视崇韬去就彦
圭以告 刘皇后
刘皇后教彦圭矫诏魏王杀之崇韬有
子五人其二从死于蜀馀皆见杀其破蜀所得皆籍没 (第 8b 页)
于此邪延嗣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
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圭至蜀视崇韬去就彦
圭以告刘皇后 刘皇后
教彦圭矫诏魏王杀之崇韬有
子五人其二从死于蜀馀皆见杀其破蜀所得皆籍没 …… (第 8b 页)
 五代史卷二十四


 五代史卷二十四考證
郭崇韬传臣见长安全盛时大明兴庆宫楼阁百数○
 大监本讹太今改正
彦圭以告 刘皇后
○圭监本讹珍今从上文遣宦官马
 彦圭改正
安重诲传遣人矫诏驰至其家杀圜而后白○(臣文清)
 按袁枢通 (第 18a 页)
 五代史卷二十四


 五代史卷二十四考證
郭崇韬传臣见长安全盛时大明兴庆宫楼阁百数○
 大监本讹太今改正
彦圭以告 刘皇后
○圭监本讹珍今从上文遣宦官马
 彦圭改正
安重诲传遣人矫诏驰至其家杀圜而后白○(臣文清)
 按袁枢通 …… (第 17a 页)
罢会不乐
明日即拜行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此不召群臣入
内殿但宴武臣而已赵在礼反于魏庄宗方选大将击
刘皇后
曰此小事可趣绍荣指挥乃以行钦为邺都
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行钦攻邺南门以诏书招
在礼在礼送羊酒犒军登 (第 33a 页)
 五代史卷二十八
宋   欧   阳   修   撰

唐臣传第十六
豆卢革父瓒唐舒州刺史豆卢为世名族唐末天下乱
革避地之中山唐亡为王处直掌书记庄宗在魏议建
唐国而故唐公卿之族遭乱丧亡且尽以革名家子召
为行台左丞相庄宗即帝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革
虽唐名族而素不学问除拜官吏多失其序常为尚书

郎萧希甫駮正革颇患之庄宗巳灭梁革乃荐韦说为
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
侍郎革以说能知前朝事故引以佐已而说亦无学术
徒以流品自高是时庄宗内畏 刘皇后
外惑宦官伶人
郭崇韬虽尽忠于国而亦无学术革说俯仰默默无所
为唯诺崇韬而已唐梁之际仕宦遭乱奔亡而吏部铨 …… (第 1b 页)
官守奇卒凤去为
郓州节度判官晋取郓州庄宗闻凤名得之喜以为扈
銮学士庄宗即位拜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庄宗及
皇后
幸河南尹张全义第酒酣命皇后拜全义为父明
日遣宦者命学士作笺上全义以父事之凤上书极言 (第 9b 页)
绝杨氏之积盖有助焉至是乃赍银数至京师
厚赂宦官伶人宦官伶人皆言继韬初无恶意为奸人
所误耳夫人亦以赂谒 刘皇后
(第 5a 页)
刘皇后
为言嗣昭功
臣宜蒙恩贷由是庄宗释继韬数召继韬从猎宠倖无
间李存渥尤切齿数诋责之继韬怀不自安复赂宦官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