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詩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易類
論語類
樂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集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萧望之曰宜待以客礼逊而不臣如其后嗣□逃窜伏
使于中国不为叛臣及孝元时议罢守塞之备侯应以
不可可
谓盛不忘衰安必思危见识远微之明矣若
乃征伐之功秦汉行事严尤论之当矣春秋内诸夏而
外夷狄夷狄之人圣人外 …… (第 17b 页)
上览其说下公卿议皆言不便公孙弘曰秦时尝发三
十万众筑北河终 不可
就已而弃之朱买臣难诎弘遂
置朔方本偃计也(二年) 公孙弘传迁御史大夫时东置
苍海北筑朔方之郡弘数谏以 …… (第 18b 页)
于朝书奏许之)

汉议匈奴

后汉书建武二十四年匈奴薁鞬日逐王比款寨称藩
愿捍禦北虏事下公卿议皆以为 不可
许耿国独曰宜
如孝宣故事受之帝从其议立比为南单于二十七年 …… (第 19a 页)
司空第五伦言 不可
许袁安曰还之便司徒桓虞改议
从安帝从安议章和二年南单于请兵北伐遣窦宪耿
秉往击鲁恭宋意谏永元三年宪欲 …… (第 21a 页)
军之策 不可
者三禹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诩议熹平
六年鲜卑寇边夏育请击之召百官议朝堂议郎蔡邕
议曰守边之术李牧善其略 …… (第 21b 页)
夷区怜等攻象林明年召公卿百官及四府掾属问方
略皆议遣大将发荆扬兖豫四万人赴之大将军从事
中郎李固駮曰 不可
有七宜选勇略仁惠者为刺史太守 …… (第 21b 页)
登陴鼓噪足抗群虏三万
矣三曰纂耦车牛以载粮械计千家之资不下五百耦
牛为车五百两参合钩连以卫其众设使城 不可
固平
行趋险贼所不能干有急徵发信宿可聚四曰计丁课
仗凡战士三千随其便能各自有仗素所服习铭刻由 …… (第 24b 页)
怨亦深以臣料之未若即用彼众之易
也今因民所利导而帅之兵强而敌不戒国富而民不
劳比于优游队伍坐食粮廪者 不可同年
而校矣(文帝不能)
(用)

唐群臣献议

传序唐蛮夷与中国抗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
群臣献议盈廷 …… (第 25a 页)
之极论边政皆切
事机
无不覆载者王德之体内中国外四夷者王道之用以
诸夏而亲外国致金缯之奉首顾居下其策 不可
施也
以外国而朝诸夏位侯王之上乱常失序其礼 (第 38a 页)
不可

也以羌胡而居塞内无出入之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萌猾夏之阶其 (第 38a 页)
不可
长也 (第 38a 页)
    箭竹
尔雅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礼记曰礼之于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
说文曰箭矢竹也
戴凯之竹谱曰箭竹高者一丈节间三尺坚劲中为矢

    桃枝竹
尔雅曰桃枝四寸有节
竹谱曰桃枝竹皮滑而 黄可
以为席山海经曰嶓冢之山嚣水之上多桃枝竹
裴氏广州记 (第 3a 页)
 主溽语其气也水为冽火为炎木为湿金为清而土
 烝无一日而不流行于天地之间无一物而不取足
 于五者之用则二月蘼草死三月而麰麦 黄不可
(第 123b 页)
 为木专主春而无金之主杀也八月而种菘九月而
 种麦 不可
以为金专主秋而无木之主生也盛夏之
 时寸云上腾大雨时行 (第 124a 页)
不可
以为水专主冬而夏之
 水不健旺也隆冬之时井气皆温田间野马絪缊如
 故 (第 124a 页)
不可
以为火专主夏而冬之火遂死绝也四物之
 质无土何附有生之类无土何依则又 (第 124a 页)
不可
以土只
 寄王于四季各十八日也大抵五行为造化之本吾
 则不可以强探五行为日用之常吾则不可以不修 …… (第 124a 页)
 火阴在内故不生也水火独一种金木多品何以为
 南北阴阳之极也得其极故一也东西非其极也故
 非一也水木可食金火土 不可
食何木者阳阳者施
 生故可食火者阴在内金者阴啬吝故 (第 132b 页)
不可
食水火
 所以杀人何水盛气也故入而杀人火阴在内故杀 (第 132b 页)
 人壮于水也金木微气故不能自杀人也火 不可

 其中者阴在内也入则杀人矣水土阳在内故可入
 其中金木微气也精密 (第 133a 页)
不可
得入也水火 (第 133a 页)
不可
加人
 功为人用金木加人功何火者盛阳木者盛阴者也
 气盛不变故 (第 133a 页)
不可
加人功为人用金木者不能自成
 故须人加功以为人用也五行之性火热水寒有温
 水无寒火何明臣可以为君君 (第 133a 页)
不可
更为臣五行常
 在火乍亡何水太阴也刑者故常在金少阴木少阳 …… (第 133a 页)
 及也日以十二时时之周天也皆有据也彼元会
 运世则何据以为十二为三十乎自元会运世而
 上自岁月日时而下愈久愈暂而愈 不可
穷此何
 异朝秀日及而论春秋之变哉天津之兆岂不或
 中雍亦多言矣大抵乾坤有六子支干有刚柔阴
 阳五行 …… (第 147a 页)
 此者且天干地支本出黄帝考定星历分命大挠作
 六十甲子容成总订之以建立五行消息而万世因
 之以𨽻岁月日时 不可
易也彼阴阳家谓天干始于
 甲终于癸河图生成之数也地支起于子终于亥洛
 书奇偶之数也阳自复始六变而乾阳 …… (第 155b 页)
 六变而坤阴成合二六之数为十二辰也夫甲丙戊

 庚壬阳干也子寅壬午申戌阳支也乙丁已辛癸阴
 干也丑卯巳未酉亥阴支也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
 支本有 不可
紊者故以位言之东木南火西金北水
 中土孰得而易之乎以气言之寅为东木之始其胎
 已生于亥巳为南火之始其 …… (第 156a 页)
 数运行至寅为木生之初故火待木而生于寅火从
 二数运行至巳为火生之初故金资火而生于巳盖
 总不出乎阴阳二气所化孰得而测之也位 不可

 气 (第 156b 页)
不可
测天时地方岂相悖哉不然先天本以气言
 也天位乎上地位乎下日生于东月生于西山峙西
 北泽注东南雷动东北 (第 156b 页)
 (寒而清帝台/之浆水也)惊迅湍于滟预(夔州图经曰滟预在瞿/唐口夏水迅激至艰难)
 (谚曰滟预大如襆瞿 唐不可/
触滟预大如马瞿唐不敢下)骇悬流于吕梁(庄子曰/孔子观) …… (第 25b 页)
 (曰若以石投水如何孔子曰吴之善游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
 (白公曰人故 不/可
与微言也)斗闻谷洛(国语曰周灵王二十二年/榖洛斗毁王宫王欲壅之)
 (太子晋曰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 …… (第 29a 页)
 (源深博灌注百/川控清引浊)盖权舆于一勺(礼曰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
 (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稽夫循而难毁(淮南子曰天光可见而 不可
握水可循 (第 29a 页)
不可)
 (
毁/)亲而不尊(礼曰水之于人/也亲而不尊)动则叶乎智者(论语曰/仁者乐) …… (第 29a 页)
 专于纪水而天下诸山所在莫不备焉盖山者水之

 根底水者山之委枝故谈伊洛者必连熊外语漆沮
 者遂及荆岐亦自然之偶属而 不可
判离者也况山
 殊名称而盘峙之形不眩水异分合而就下之性不
 惑合二全经观之斯得之矣
  天下有三大水 …… (第 42a 页)
 有汧水曾不谓吴山在汧而有弦蒲之薮杜氏以荆
 之湛当为淮后郑以兖之卢维为雷雍直以湛与卢
 维无所经见曾不谓地名变易不一 不可
一一知也 (第 46a 页)
  (各一/钱半)连翘(一贝/钱)(七/分)
 作一剂用酒水各一钟煎至一钟食前服
 按此方攻毒止痛化脓之良剂也屡用屡验若有脓
 或已溃者大 黄不可
用恐泄其真气则脓者难溃溃
 者难敛也亦有脓虽溃脉仍洪数或沈实喜冷者火
 邪尚在又所宜用
归菧汤 治痈 …… (第 20b 页)
 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酒调一二钱
一男子肩患毒肿硬作痛恶症迭见用白矾末三钱糊

丸以葱头七茎煎汤调下肿痛悉退再服诸症亦退更
以仙方活命饮二剂出水而消此秘方名千金化毒汤
本矾本葱汤调服因末难服故易为丸一方士治疮疽
不问肿溃先用此药三二服后用消毒药甚效常治刍
荛之人用此即退不用托里药亦愈盖止热毒为患血
气不亏故也若金石毒药发疽者尤效盖矾又能解金
石之毒也一方用矾末五钱朱砂五分热酒下亦效此
药托里固内止泻解毒排脓不动脏腑不伤气血有益

无损其药易得其功甚大偏僻之处 不可
不知此方或
虫犬所伤溶化热涂患处更以热酒调末服皆效
荣卫返魂汤(又名通顺散散/又名何首乌)
  何首 …… (第 22b 页)
 阳也血阴也阳动则阴随气运则血行阳滞则阴凝
 气弱则血死血死则肌死肌死则病未有不死者矣
 必调其阳和其阴然后气血匀二者 不可
偏废只调
 阳不和阴则气耗而血凝肌必不活如五香连翘之 (第 23a 页)
 类是已只和阴不调阳则血旺而气弱疾必再作如
 内补十宣之类是已然二药亦须参用 不可
执一为
 妙此药扶植胃本不伤元气荡涤邪秽自然顺通不
 生变證真仙剂也用法列之于左
 一发背既久不愈乃 …… (第 23b 页)
 难治故宜略表为妙表后第二节宜服温平之药乃
 十宣内补是已如不效第三节宜加附子或服四柱
 散数服即止温药亦 不可
多用恐增痛苦反成脓血
 不乾第四节仍归本方收效然表未尽则馀毒附骨
 而为骨痈夫流注者伤寒之馀毒骨痈者 …… (第 24b 页)
 而浓者碎骨将出肉浅可取宜以利刀取之详在后
 章此不过治骨痈之槩耳 又有病经数月伤于刀
 刃羸弱拳挛咳𠻳脓血坏肉阴烂者此皆冷极阳弱
 阴盛 不可
以唾红为热宜以好附子加减治之 又
 有毒自手脚头面而起疼痛遍身上至颈项经络所
 系去处如疡历贯珠者此 …… (第 25b 页)
 类软风此名风湿痹又名历节宜以附子八物汤加减
 用之 又有痈肿在项腋两乳傍两胯软肉处名为
 □疬痈此冷證无热宜以内补十宣散与此方参用
 小儿 不可
轻用附子恐生惊痫切 (第 26a 页)
不可
更犯针刀薄
 血无脓努肉难合宜以湿热药贴散内消倘犯针刀
 生努肉亦以此药收功倘用药微疼略有惊痫宜用 …… (第 26a 页)
 也故补肾必须大附子方能作效肾实则骨有生气

 疽不附骨矣凡用药 不可
执一贵乎通变 凡痈疽
 初萌必气血凝滞所成为日既久则血积于所滞而
 后盛作故病人气血盛者此方中减当归 …… (第 27a 页)
 在上者此方中可去木通恐导虚下元为上盛下虚

 之病难于用药老人虚弱者尤宜去之 一凡病人
 有泻者 不可
便用此方宜先用止泻药(白矾生用为/末溶开黄蜡)
 (为丸米饮/下三十丸)俟泻止方用此药盖人身以血气为 …… (第 27b 页)
 则无是理是方虽仙授要在用之得当不然则有刻

 舟之患矣至于流注又 不可
一槩论也若凉药耗散
 元气虚败有用三建取效者其疾多缘于冷故也尤
 当审其脉辨其證的出于冷然后用之亦 (第 28a 页)
不可
过过
 亦有害但阳脉回肿处红活骨有生气寒气不能相
 附为疽即归功本方以取效此万全妙法 一此药
 丸散 …… (第 28a 页)
 候再沸却入大黄末空心服之如通顺药只四服先

 二服中入(大/黄)后二服不必用只是催发便下如若不
 通只枳壳汤一向催如若不通即 不可
(第 29a 页)
不可
坐视
 人死而不知也补血十宣散之类 一凡伤折常用
 此方可去木通名何首乌散盖首乌能扶血故也如
 刀刃 …… (第 29a 页)
 阳生气补血控涎外则用后法作起一身气血引散
 冷块万一肿不消不作痛不为热体气实无他證肉
 块与好肉无异此又一證也切 不可
轻用针刀自戕
 如草医曾用针炙阴烂其肉或用毒药点脱使人增 …… (第 30b 页)
 寒壮热法当通顺其气血于此方中加升麻以除其
 寒邪用敛口结痂之药以安之使为□赘而已万一
 病自作臭秽糜烂不免动刀则有妙剂可以代刀
 可
轻泄(即白矾枯朴硝/二味为末敷之) 一肚肠内痈宜服十宣散
 与此方相间用之并加忍冬藤此药最治内痈但当 …… (第 31a 页)
 散之但功少迟耳如病极冷则此方微加赤芍药独

 活亦能活血而消散之功亦稍迟而不坏病 一如
 病热势大盛切 不可
用酒调但可用葱泡汤调此药
 热敷上葱亦能散气故也血得热则行故热敷也如
 病稍减又须用酒调酒能生血遇热 (第 38a 页)
则血愈生酒又
 能行血遇温则血愈行矣 一疮面有血泡成小疮
  不可
用木腊恐性粘起药时生受宜用四味先敷后
 用木腊盖在上面覆过四围以截助攻之血路凡敷
 药皆须热敷乾则又 (第 38a 页)
以元汤湿透之使药性湿蒸而

 行病自退矣 一如用正方四面黑晕不退疮口皆
 无血色者是人曾用冷药太过 不可
便用玉龙盖肌
 未死也恐药力紧添痛苦宜于此方加肉桂当归以
 唤起死血自然黑晕退见功效血回即除加药只以 …… (第 38b 页)
 则愈縻烂此又有口诀焉(宜用白矾枯朴硝二味为/末敷之次用硫黄末掞之)
 (外服荣卫加对/金饮外贴冲和)一若病势热盛者 不可
便用凉药热
 盛则气血壅会必多大凉则血退不彻返凝于凉故
 宜温冷相半用之血得温则动挟凉则散可用此方 …… (第 39a 页)
 活法妙用不在师传之功如无速效以金疮药参错

 治之尤妙 一治痈肿未成脓 不可
便用洪宝丹敷
 贴头上恐为冷药一冰血凝不消不能成脓反能烂
 肉只用此方敷贴如不消欲其成脓却以玉龙贴痈 …… (第 42a 页)
 以冲和收功如前
神功散 专治发背痈疽一切疔毒并瘰疬等疮已未

 成患者效验 不可
备述
  川乌头(炮去/皮尖)川黄檗(炙去/粗皮)
 右二味为细末后各等分用小儿或大人唾津调成
 膏 …… (第 43b 页)
 纸仍照患病煎成圆钱留头贴上后用药涂于纸如

 乾依前用淘米水润日换一次听其自然流脓 不可
 
手挤如敷药后病人觉疮住疼减热即愈如生肌则
 腐肉自落腐而不落者剪割亦可最不宜用针发背
 不宜贴膏药凡 …… (第 44a 页)
 不除则寒根透髓非寻常之药所能及惟此药大能
 逐去阴毒迎回阳气住骨中痛且止肌肉皮肤之病
 从可知矣当斟酌用之 不可
大过则为全美 一发
 背发于阴又为冷药所误又或发于阳而误于药冷
 阳变为阴满背黑烂四围好肉上用洪宝丹 …… (第 55a 页)
 若止有乳汁清流或有瘀血宜用此药敷之若稍缓
 止以军姜白芷肉桂草乌等分热酒调敷骨寒除而
 痛止则气温和而筋自伸肉硬自消矣然治流注
 可
无木蜡以其能破积滞之气消坚硬之肿最妙又
  (第 56a 页)
不可
多多则能解药性盖此證主于温药故也 一
 鼓椎风起于中湿或伤寒馀毒又或起于流注之坏
 證或起于风湿虚痹 …… (第 56a 页)
 不然则元阳虚耗此为散證如元阳虚耗败證者急
 用全体玉龙敷之拔出成脓服药则通顺散加桔梗
 半夏当归肉耗等药若病红活热骤则当归冲和为
 佳切 不可
误投凉剂此方但能拔毒作脓病回即止 (第 59b 页)
不可
过若能参用陷脉神剂尤妙出外科精要 一 …… (第 59b 页)
 内痈急以此方拔出毒气作成外痈然后收功冲和
 内则用通顺散加忍冬藤治法如前若痈自能外现
 者不必用此方只用冲和为妙 不可
轻用针刀如犯 …… (第 60a 页)
 服内补以生气血庶几易愈否则消而复胀口不合
 既安之后尤宜多服内补加附子否则气弱难平證
 冷者未破之先尤宜先服附子方好既破之后切
 可
用急涩敛口之药恐食毒不散服药力到自然合 …… (第 60b 页)
 生肉去死肌烂肉又能破血退肿又能滞气为浮能
 止痛又能为痛闭脓又能出脓一反一复此方药性
 无他遇凉效少遇热效多故非十分阳證 不可
轻用 (第 61b 页)
 恐或凝寒治疗费力若夫金疮出血非此 不可
乃第
 一药馀外但可为前二药之佐使尔当审之审之
 大抵此三药可合力同功者可独将专权者可分司
 列职者 …… (第 62a 页)
 则风毒已深肌肉结实又加紫荆皮有必消之理矣
  一此方莫善去金疮及诸热證赤肿断诸血根不
 使焮赤若痈疽 不可
轻用恐贴处不散□毒入内在 …… (第 62b 页)
 断脉绝血尽人亡如要断血须用绳及绢袋縳住人

 手臂却以此方从手臂上用茶调敷住血路然后却
 用断血药掞口却 不可
使内补及四物等药却又能
 令人发呕吐甚则口眼喎邪少焉发烦发热成破伤
 风只可下对金饮加川芎白芷姜枣煎 …… (第 63b 页)
  乳香(一/两)青薄荷叶(四两/洗乾)
 右研匀厚罨患处以青绢盖之如乾以新汲水润之
 常令湿其热毒自然消散如热毒攻结可用气毒攻
 结 不可
(第 65a 页)
雅咏今睹丽容固死命犹拚且责言何害孟氏即命笺
续赋诗曰谁家少年儿心中暗自欺不道终 不可可

恐郎知少年得诗乃报之曰神女得张硕文君遇长卿
逢时两相得聊足慰多情自是孟氏遂私之挈归己舍
凡踰年而 (第 10a 页)
    无石子
无石子出波斯国波斯呼为摩贼𣗳长六七丈围八九
尺叶如桃叶而长三月开花白色花心微红子圆如弹
丸初青熟乃黄白虫食成孔者正熟皮无孔者入药用
其𣗳一年生无石子一年生跋屡子大如指长三寸上
有壳中仁如栗 黄可
(出酉阳/杂俎) (第 5a 页)
 物虽无知觉然其质却坚久难坏(广/)
问曾见答余方叔书以为枯槁有理不知枯槁瓦砾如
 何有理曰且如大黄附子亦是枯槁然大 黄不可
(第 9b 页)
 附子附子 不可
为大黄(节/)
问枯槁之物亦有性是如何曰是他合下有此理故云
 天下无性外之物因行街云阶砖便有砖之理因 (第 10a 页)
  (写/焉) 蒲葵(南方草木状丨丨如栟榈而柔薄可为扇笠出/龙川李商隐即日诗何人书破丨丨扇记看南)
  (塘移/树时) 黄栌(草木拾遗丨丨生商洛山谷及/四川界叶圆木 黄可
染黄色)
(三字/成对)倚白日        藏龙窟
  摩青天(敬括建木赋倚白/日丨丨丨靡蟠桃)  …… (第 76b 页)
  (东有/丨丨) 疏声(刘克庄移竹诗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丨丨与薄阴) 攒根(乔琳慈竹/赋劲节中)

  (耸丨丨/内实) 水生(淮南子竹以丨/丨 不可
以得水) 双清(岳珂咏小园双竹/诗锦绷玉立纪丨)
  (丨瑞牒千/年重得名) 绕楼(白居易东楼竹诗潇 …… (第 86b 页)
  (丨胡为取轻贱/弃此西江曲) 斑竹麓(华阳宫记循寿山而西移竹成/林复开小径至百数步竹有同)
  (本而异干者 不可
纪极皆四方珍贡/又杂以对青竹十居八九曰丨丨丨) 竹里馆(唐书王维/传别墅在)
  (辋川地奇胜有华子 (第 89b 页)
 青出于蓝(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      (丨蔚而/丨丨)
      (程丨丨丨丨赋/蓝蕴嘉色青出) 可 黄可
(淮南子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
      (其/中)          (以南可以北墨子/见 …… (第 21a 页)
      (丨丨蓊葧香气/渐涛旋濑退贮)     (丨丨夏造殷因郑/注素尚白黑尚青)
      (溪谷摇飏葳蕤/与时推移其大)     (者也独孤授白受/采赋可 黄可
黑将)
      (都如/此)         (兴墨子之悲丨丨/丨丨未易殷王之)
 缭白萦青(柳 …… (第 21b 页)
     (吾见马君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㩁)    (著/此)
     (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 喜欢铺
     (加一言 不可
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惶恐滩(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丨丨丨诗山忆)
     (昔苏张终贾正应/此 …… (第 30a 页)
      (故纳赂于宋以/马四十乘与师)     (彭祖八百岁而死/其妇哭之恸其邻)
      (茷师慧三月丨/丨丨为质焉司)     (里共解之日人生/八十 不可
得而翁)
      (城子罕以堵女/父尉翩司齐与)     (八百矣尚何尤妇/谢曰汝辈自不谕)
  …… (第 37b 页)
  文川武乡(南史胡谐之传/范柏年本梓潼) 终夜九回(李峤上雍州高长/史书抑贫贱实难)
      (人土断属梁州/华阳郡初为州)     (降志颠沛 不可
违/仁是用丨丨丨丨)
      (将刘亮使出都/咨事见宋明帝)     (一朝三省惧斯言/之或玷将 …… (第 39a 页)
      (有丨丨丨丨廉/泉让水又问卿) 握月担风(云仙杂记虞松方/春以谓丨丨丨丨)
      (宅在何处曰臣/所居廉让之间)     (且留后日吞花/卧酒 不可
过时) …… (第 39a 页)
   侘傺(楚辞忳郁邑余丨丨兮注丨丨失志貌丨丑加切/犹堂堂立貌也丨丑世切住也楚人名住曰傺)
   昭质(楚辞芳与泽其杂糅/兮唯丨丨其犹未亏) 犹豫(楚辞心丨丨而狐疑/兮欲自适而 不可)
   臑若(楚辞肥牛之腱丨丨芳些注丨丨熟烂也/取肥牛之腱烂熟之则𦠆美也臑仁珠切) 凛冽
  (白 …… (第 50a 页)
  (享毛传丨善丨絜也/饎酒食也享献也) 九皋(诗鹤鸣于丨丨声闻/于野毛传皋泽也) 酒浆

  (诗维北有斗 不/可
以挹丨丨) 歇骄(诗輶车鸾镳载猃丨丨毛传輶轻/也猃丨丨田犬也长喙曰猃短喙)
  (曰丨丨释文丨本又 (第 55a 页)
   忧世
经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 忧
心如酲 心之忧矣疢如疾首 不遑假寐 癙忧以痒鼠
思泣血无言不疾(并/诗) 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书/)
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礼/记)
子孟子周流忧世思济斯民 经营八纮之内心剿形
瘵何勤如焉(孟/序)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也 思

天下之民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已推而纳之沟中
忧以天下(孟/子)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庄/子)周行
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庄/子)杨子见路
逵而哭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见练丝而泣为其可
黄可
以黑 神农憔悴尧瘦臞舜黴黑禹胼胝由此
观之则圣人之忧劳亦甚矣(淮南/子)目若营四海(文中/子)
史楚 (第 28b 页)
大道以多岐亡羊学者
以多方丧生(列说/符)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
以北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苡 黄可
以黑(淮说/林)
堙郤中山之国有风繇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
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风繇之君将斩岸堙溪以 …… (第 39b 页)
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
以北阁道缘谷一百馀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牛一头
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 不可

也又云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填有居子龙与
孔明议之哉其路山谷常有患难人挂待缘崖与伯苗 …… (第 44b 页)
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庄达/生)畏途嚵岩 不可

(李太/白诗)
末路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秦/策)
古道南唐元宗庐山百花亭刻石云苍苔 …… (第 51a 页)
乃宿逆旅翁恶少年十馀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
出遇客妇谓其翁曰吾观此丈夫非常人也且有备
图也天寒妪酌酒多与其夫夫醉妪自缚其夫诸少
年皆走妪出谢客杀鸡作食平旦上去还宫乃召逆旅
夫妻见之赐妪金 …… (第 54a 页)
也公子连因与卒俱来至
雍围夫人夫人自杀公子连立是为献公怨右主然而
将重罪之德菌改而欲厚赏之监突争之曰 不可
秦公
子之在外者众若此则秦人争入亡公子矣此不便主
献公以为然故复右主然之罪而赐菌改官大夫赐官
塞者人 …… (第 70b 页)
始于此桥因名万里桥(华/阳)
(国/志)
河桥杜预启建河桥于富平津众论以为殷周所都经
圣贤而不作者必 不可
作故也预曰昔造舟为梁则河
桥之谓也遂作桥成上从百官临会举杯劝预曰非君 (第 82a 页)
  哭
发口且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发于口涕
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譬若水之下流
烟之上寻也夫有孰推之者(淮齐/俗)

哭路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黑子见
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 黄可
以黑(上说/林)
狼戾昔雍门子以哭见孟尝君已而陈辞通意抚心发
声孟尝君为之增欷歍唈流涕狼戾 (第 89a 页)
不可
(览/冥)
哭世许庆字子伯家贫为郡督邮乘牛车乡里号曰轺
车督邮庆尝与友人谈论汉无统嗣幸臣专势世俗衰 (第 89a 页)
  宜白虎汤小便不利则从湿化必发黄宜茵蔯蒿
  汤
 (集/注)喻昌曰阳明病湿停热郁而烦渴有加势必发黄
  然汗出热从外越则 黄可
免小便多热从下泄则
  (第 78b 页)
黄可
免若误攻之其热邪愈陷清液愈伤而汗与 (第 78b 页)
  小便愈 不可
得矣误火之则热邪愈炽津液上奔
  额虽微汗而周身之汗与小便愈 (第 79a 页)
不可
得矣发黄
  之变安能免乎
  程知曰太阳发黄由寒郁湿湿不得解阳明发黄
  由湿瘀热热不得越故宜分经 (第 79a 页)
 (注/)消斑青黛饮即青黛参虎谓人参白虎汤即人参
  石膏知母甘草柴胡犀角山栀生地元参黄连用
  苦酒与水煎也热甚便实者减去人参加大 黄可
  

 普济消毒饮
普济大头天行病无里邪热客高巅芩连薄翘柴升桔 …… (第 31b 页)
  虚身热汗多难用葳蕤汤者合与桂枝白虎加人

  参汤如不鼾睡口中和而不燥不渴身热汗多脉
  浮盛者乃亡阳之證非风温也即桂枝白虎加人
  参汤亦 不可
用也
 泻心导赤各半汤
越经无證如醉热脉和导赤各半汤芩连栀子神参麦
知滑犀草枣灯姜
 (注/)越经病 (第 34a 页)
熟乃黄白虫食成孔者正熟皮无孔者/入药用其树一年生无石子一年生跋屡子大如指长)
(三寸上有壳中/仁如栗 黄可
啖)瓜恶香(段成式酉阳杂俎丨丨丨香中/尤忌麝郑注太和初赴职河中)
(姬妾百馀尽骑香气数里逆于人鼻是岁 …… (第 24a 页)
寸有五分香气清远色泽鲜紫壳薄而平瓤厚而莹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如绛雪其味之至 不可
得而状也)桃核半枚容
米三四斗(张邦基墨庄漫录王黼将明盛时搜求四方/瑰奇之物以充玩好有人以丨丨丨丨来 …… (第 25b 页)
 (老劳生重写翠眉须欧本作劳人害马或/者又引西汉害马出处以證二字所自)丹宫玉壶(见/上)
 比伯夷(史绳祖学斋呫哔朱文公谓受命不迁谓橘踰/淮为枳也屈原自比志节如橘 不可
移徙也末)
 (乃言橘之高洁可丨丨丨/宜立以为像而效法之)榅桲(张世南游宦纪闻唐邓/间多大柿初生涩坚 (第 27a 页)
 安军百四十里至夔州鱼复八阵图在焉水至夔州
 尤毒饮辄生瘿自夔十五里至瞿唐口过滟滪入峡
 旧图云滟滪大如朴瞿 唐不可
触滟滪大如马瞿唐
  (第 66b 页)
不可
下而尤以如撒发为恶盖必水涨没之方可拂
 过其上也峡中两岸高岩峻壁斧凿㾗皴皴然而黑
 石滩取险两山东江 (第 66b 页)
骤起边高中洼名茶糟齐则万
 万 不可
行涨尽淹草木名青草齐则可行或未能尽 (第 66b 页)
 淹名草根齐深亦 不可
涉十五里至大溪口水稍阔
 夔峡之险纾矣七十里至巫山县巫峡与夔异夔峡
 须水涨巫峡惟水退乃可自县行半里 (第 67a 页)
 (结瓜正圆大如西瓜皮上有棱如甜瓜一本可结数/十颗其色或绿或黄或红经霜收置暖处可留至春)
 (其子如冬瓜子其肉厚色 黄不可
生食惟去皮穰瀹/食味如山药同猪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按王祯农)
 (书云浙中一种阴瓜宜阴地种之秋熟黄色如 (第 15a 页)
金/皮肤稍厚可藏至春食之如新疑此即南瓜也)
 气味甘温无毒(时珍曰多食发脚气黄疸 不可
同羊肉食令人气壅)主治补中
 益气(时/珍)
越瓜(宋开/宝)
 释名稍瓜(食/物)菜瓜(时珍曰越瓜 …… (第 15a 页)
 (尺许俗呼羊角瓜其子状如胡瓜子大如麦粒其瓜/生食可充果蔬酱䜴糖醋藏浸皆宜亦可作菹)
 气味甘寒无毒(诜曰生食多冷中动气令人心痛脐/下症结发诸疮又令人虚弱不能行)
 (不益小儿天行病后 不可
食又不得与牛乳酪及鲊/同食时珍曰按萧子真云菜瓜能暗人耳目观驴马)
 (食之即眼/烂可知矣)主治利肠胃 …… (第 15b 页)
 (围二三寸长者至尺许青色皮上有瘄㿔如疣子至结/老则黄赤色其瓜与菜瓜子同一种五月种者霜时)
 (瓜白色而短并生熟可食兼/蔬蓏之用糟酱不及菜瓜也)
 气味甘寒有小毒(诜曰 不可
多食动寒热多疟病积/瘀热发疰气令人虚热上逆少气)
 (损阴血发疮疥脚气虚肿百病天行病后 (第 16a 页)
不/可
食之小儿切忌滑中生疳 (第 16a 页)
不可
多用醋)主治清 …… (第 16a 页)
 (乃止效孙/氏集 方)肠风下血(霜后乾丝瓜烧存性为末空心/酒服二钱一名蛮瓜一名天罗)
  (一名天丝瓜是矣/ 许叔微本事方)下血危笃 (不可
救者丝瓜即天/罗一个烧存性槐花)
 (减半为末每空心米/饮服二钱 普济方)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鱼脑五 …… (第 18b 页)
 (胶状女子用以/梳发粘而不乱)

 气味甘大寒滑无毒(诜曰微毒丈夫 不可
久食发痼/疾损腰肾经络血气令人脚冷)
 (痹少/颜色)主治下热气疗小儿骨蒸热劳服丹石人食之
 能下石 …… (第 23b 页)
 (气和故芝草生瑞命礼云王者仁慈则芝草生是也/时珍曰芝类甚多亦有花实者本草惟以六芝标名)
 (然其种属 不可
不识神农经云山川云雨四时五行/阴阳昼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为圣王休祥瑞应图)
 (云芝草常以六月生春青夏 …… (第 25a 页)
 (相专和支干相生之日刻以骨刀阴乾为末服乃有/功效若人不至精久斋行秽德薄又不晓入山之术)

 (虽得其图鬼神不以与人终 不可
得见也曰菌芝生/深山之中大木之上泉水之侧其状或如宫室如龙)
 (虎如车马如飞鸟五色无常凡百二十种自有 …… (第 25b 页)
 (馀气所生正如人生瘤赘而古今皆以为瑞草又云/服食可仙诚为迂谬近读成式之言始知先得我所)
 (欲言其揆一也又方士以木积湿处用药傅之即生五色芝/嘉靖中王金尝生以献世宗此昔人所未言者 不可
不知)
 青芝一名龙芝(别/录)气味酸平无毒(时珍曰五色之/芝配以五行之)
 (味盖亦据理而已未必其 …… (第 26b 页)
 (老桑树生桑耳有青黄赤白者软湿者人采以作菹/无复药用恭曰桑槐楮榆柳此为五木耳并堪啖楮)
 (耳人常食槐耳疗痔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时珍曰木耳各木皆生其良毒亦必随木性)
  (不可
不审然今货者亦多杂/木惟桑柳楮榆之耳为多云)
 气味甘平有小毒(权曰蕈耳古槐桑树上者良柘木/者次之其 …… (第 28b 页)
 (变者有毒夜视有光者欲烂不生虫者并有毒并生/𢷬冬瓜蔓汁解之时珍曰按张仲景云木耳赤色及)
 (仰生者并 不可
食)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本/经)断谷治痔(时/珍)
 发明(颂曰一人患痔诸药不效用木耳煮羹食之而 …… (第 28b 页)
 气味甘辛微温无毒主治心脾气疼及暴心痛(苏/颂)
皂荚蕈(纲/目)
 集解(时珍曰生皂荚树上木耳/也 不可
食采得焙乾备用)
 气味辛有毒主治积垢作痛泡汤饮之微泄效未已 …… (第 32a 页)
 (尤甘已乃张伞大若掌味顿渝矣春时亦生而膏/液少食之之法下鼎似沸漉起参和众味而特全)
 (于酒切勿搅动则涎腥 不可
食矣亦可蒸熟致远三/曰松蕈生松阴采无时凡物松出无不可爱者四曰)
 (麦蕈生溪边沙壤中味殊美绝类蘑菰五 …… (第 33a 页)
 (丛生山中黄色俗名黄缵蕈又名黄豚七曰紫蕈赭肌/紫色产山中为下品八曰四季蕈生林木中味甘而)
 (理粗峭九曰鹅膏蕈生高山中状类鹅子久而伞开味殊/甘滑不减稠膏然与杜蕈相乱 不可
不慎杜蕈土菌也) …… (第 33a 页)
 (羊肚/菜)

 气味甘寒无毒(正要曰有毒动气/发病 不可
多食)主治益肠胃化痰
 理气(时珍编出/生生)
鸡㙡(纲/目)
 释名鸡菌(时珍曰南人谓为鸡/㙡皆言 …… (第 34b 页)
 (南人杀毒蛇覆之以草以水洒之数日菌生采乾为/末入酒毒人遇再饮酒毒发立死又陈氏拾遗云南)
 (夷以胡蔓草毒人至死悬尸于树汁滴地上生菌子/收之名菌药毒人至烈此皆 不可
不知故并记之) (第 35b 页)
 椒红气味辛温有毒(别录曰大热多食令人乏气喘/促口闭者杀人诜曰五月食椒)
 (损气伤心令人多忘李廷飞曰久食令人失明伤血/脉之才曰杏仁为之使得盐味佳畏款冬花防风附)
 (子雄 黄可
收水银中其/毒者凉水麻仁浆解之)主治邪气欬逆温中逐骨节
 皮肤死肌寒热痹痛下气久服头不白轻身增年(本 …… (第 3b 页)
 (䜴十六枚合捣为二丸/服之取吐利 肘后方)痔漏肿痛(椒目一撮碾细空/心水服三钱如神)
 (上海/ 方)崩中带下(椒目炒碾细每温酒/服一钩 金匮钩玄)眼生黑花(年久 不可)
 (
治者椒目炒一两苍术炒一两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醋汤下 本事方)
 叶气味辛热无毒主治奔豚伏梁 …… (第 8b 页)
 (和胃胃本不寒虽曰补胃胃本不虚况三阳既结食/必上潮止宜汤丸小小润之可也时珍窃谓此说虽)
 (是然亦有食入反出无火之證又有痰/气郁结得辛热暂开之證 不可
执一也)
 附方(旧二新/一十五)心腹冷痛(胡椒三七枚清酒吞之或/云一岁一粒 孟诜食疗)
 下大 …… (第 11b 页)
 肝燥脾(好/古)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

 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时/珍)
 发明(颂曰段成式言椒气好下茱萸气好上言其冲/膈 不可
为服食之药故多食冲眼又脱发也宗)
 (奭曰此物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元素曰气味/俱厚浮而降肠中阴也其 …… (第 16a 页)
 (止心腹感寒㽱痛消宿酒为白豆蔻之使也杲曰浊/阴不降厥气上逆咽膈不通食则令人口开目瞪阴)
 (寒隔气塞不得上下此病不已令人寒中腹满膨胀/下利宜以吴茱萸之苦热泄其逆气用之如神诸药)
  (不可
代也不宜多用恐损元气好古曰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宜此主之震坤合见其色绿故仲景吴茱萸)
 (汤当归四逆汤方 …… (第 16a 页)
 (钱擂烂以酒一钟调之用香油一盏入锅煎热/倾茱酒入锅煎一滚取服立止 唐宝经验方)脾元
 气痛(发歇 不可
忍用茱萸一两桃仁一两和炒茱焦/去茱取桃仁去皮尖研细葱白三茎煨熟酒浸)
 (温服方/经验)寒疝往来(吴 …… (第 17b 页)
 (箨如霜荷皆茶之瘠老者也其别者有名南芽枸把/芽枇杷叶皆治风疾又有皂荚芽槐芽柳芽乃上春)
 (摘其芽和茶作之故今南人输官茶往往杂以众叶/惟茅芦竹笋之类 不可
入自馀山中草木芽叶皆可) …… (第 25a 页)
 (味与诸方略不同今亦独名蜡茶上供御用碾治作/饼日晒得火愈良其他者或为芽或为末收贮若微)
 (见火便硬 不可
久收色味俱败惟鼎州一种芽茶性/味略类建茶今汴中及河北京西等处磨为末亦冒)
 (蜡茶者是也宗奭曰苦茶即 …… (第 25b 页)
 (云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累斯/大获益则功归茶力贻患则不谓茶灾岂非福近易)
 (知祸远难见乎又宋学士苏轼茶说云除烦去腻世/故 不可
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空心饮茶入盐直入) …… (第 28a 页)
 (之用细荼半斤碾末川百药煎五个烧存/性每服二钱米饮下日二服 普济方)产后秘塞
 (以葱涎调蜡荼末丸百丸茶服自通 不可
用/大黄利药利者百无一生 郭稽中妇人方)久年心
 痛(十年五年者煎湖茶以头醋/和匀服之良 兵部手 …… (第 29a 页)
 烦闷(茶末一钱煎水调乾姜末一/钱服之即安 圣济总录)月水不通(茶清一/瓶入沙)
 (糖少许露一夜服虽三个月/胎亦通 不可
轻视 鲍氏)痰喘欬嗽(不能睡卧好/末茶一两白)
 (僵蚕一两为末放碗内盖定倾沸汤一/小盏临卧再添汤 …… (第 29b 页)
 (出新平县南人取作茗饮极重之如蜀人饮茶也时/珍曰皋芦叶状如茗而大如手掌挼碎泡饮最苦而)
 (色浊风味比茶不及远矣/今广人用之名曰苦䔲)
 叶气味苦平无毒(时珍曰寒胃/冷者 不可
用)主治煮饮止渴明目
 除烦令人不睡消痰利水(藏/器)通小肠治淋止头痛烦
 热(李/珣)噙咽清上膈利 (第 30b 页)
 热气(唐/本)治血崩(时珍茄妇人良方治血/崩阿 陀丸方中用之)
黄栌(宋嘉/祐)
 集解(藏器曰黄栌生商洛山谷四川/界甚有之叶圆木 黄可
染黄色) …… (第 7b 页)
 (升煮半升以意服之枝叶功用皆同震亨曰椿根白/皮性凉而能涩血凡湿热为病泻痢浊带精滑梦遗)
 (诸證无不用之有燥下湿及去肺胃陈痰之功治泄/泻有除湿实肠之力但痢疾滞气未尽者 不可
遽用)
 (宜入丸散亦可煎服不见有害予每用炒研糊丸看/病作汤使名固肠丸也时珍曰椿皮色赤而香樗皮) (第 15b 页)
 (色白而臭多服微利人盖椿皮入血分而性涩樗皮/入气分而性利 不可
不辨其主治之功虽同而涩利)
 (之效则异正如伏苓芍药赤白颇殊也凡血分受病/不足者宜用椿皮气分受病有郁 …… (第 15b 页)
 (者不过七服忌油腻热面毒物再又方用樗根浓汁/一蚬壳和粟米泔等分灌下部 度即瘥其验如神)
 (大人亦宜用/ 外台秘要)休息痢疾(日夜无度腥臭 不可
近脐腹/撮痛东垣脾胃论用椿根白)
 (皮诃黎勒各半两母丁香三十个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 (第 16b 页)
 (不可忍及治丈夫疝气小肠气撮痛者并宜服二圣/丸湿漆一两熬一食倾入乾漆末一两和丸梧子大)
 (每服三四丸温酒下怕/漆人 不可
服 经验方)女人经闭(指南方万应丸治/女人月经瘀闭不)
 (来绕脐寒疝痛彻及产后血气不调诸症瘕等病 …… (第 20a 页)
 (月经不利血气上攻欲呕不得睡用当归四钱乾漆/三钱炒烟尽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
 (温酒下下千金治女人月水不通脐下坚如杯时发/热往来 痢羸瘦此为血瘕若生肉症 不可
治也乾)
 (漆一斤烧研生地黄二十斤取汁和煎/至可丸丸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酒下)产后青肿(疼/痛) …… (第 20a 页)
 (是产后诸疾皆可/服 妇人经验方)五劳七伤(补益方用乾漆柏子仁/山茱萸酸枣仁各等分)
 (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七/丸温酒下日二服 千金方)喉痹欲绝 (不可
针药者/乾漆烧烟以)
 (筒吸之录/圣济总)解中蛊毒(平胃散末以生漆和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下七十丸至 …… (第 20b 页)
 发(时/珍)
 附方(新/四)手足肿浮(桐叶煮汁渍之并饮少许/或加小豆尤妙 圣惠方)痈疽发
 背(大如盘臭腐 不可
近桐叶醋蒸贴上退热止/痛渐渐生肉收口极验秘方也 医林正宗)发落 …… (第 26a 页)
 (酒服一钱/ 圣惠方)小儿五疳(川楝子肉川芎藭等分为末/猪胆汁丸米饮下 摘玄方)
 根及木皮气味苦微寒微毒(大明曰雄者根赤有毒/吐泻杀人 不可
误服雌)
 (者入服食每一两可入糯米五十粒同煎杀毒/若泻者以冷粥止之不泻者以热葱粥发之)主治
 蛔虫 (第 3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