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詩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易類
論語類
樂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集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药用其树一年生无石子一年生跋屡子大如指长
三寸上有壳中仁如栗 黄可 啖
紫䤵树出真腊国真腊国呼为勒祛亦出波斯国树长
一丈枝条郁茂叶似橘经冬而凋三月开花白色不
结子天 (第 10a 页)
三寸上有壳中仁如栗 黄可 啖
紫䤵树出真腊国真腊国呼为勒祛亦出波斯国树长
一丈枝条郁茂叶似橘经冬而凋三月开花白色不
结子天 (第 10a 页)
品也而入肝
经气分故能定痫涎治疟痢又能化血为水凡赤者为
雄有臭黄以醋洗其臭者当辨之武都阶州有水窟雄 黄可 充丹砂但研细色黄耳老父在蜀得蒜汁炼雄精
成佩方置床室却病辟蛇鬼若以化物当与硝石同用
(中德曰先祖中 …… (第 9a 页)
服硫死
自天命翛然而去与硫何与而谤之黄山谷在宜州服
紫霞丹自云得力曾纡劝其勿服山谷曰公等疽根在
旁乃 不可 服如仆服之殆是晴云之在川谷也(中德日/丽京乃)
(陆鲲庭年伯之兄善医刘荐叔年伯名中藻福安人中/通曰刘 …… (第 10a 页)
当腹闷时藿香正气散即无事矣以智于是学医北
齐李元忠隋许道幼唐王勃王寿宋高若讷皆因亲病
通医书人子须知 不可 不勉
独脚莲 东壁以为鬼臼其根一年一臼愚所见茎端
盖叶如荷四周或五瓣或八叶边有小刺一名羞天草
与海芋 …… (第 13b 页)
窝曰沙鸡
母同金墨磨涂口疮
螮蝥黄 余岸少养蜘蛛以小者饲大者久之以朱砂
饲大蜘蛛数十日满身皆赤其腹有 黄可 以去翳开瞽
翘摇 仙方以翘摇合胡麻零馀子为丸翘摇乃豌豆
之扁者金乡单县产之土呼臭虫豆 …… (第 18b 页)
眼昏内障亦治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潜草曰朱赤
入心磁黑入肾神曲中枢化之而水上火下交济矣 (不/可)
( 多服以朱砂所/沁入最深最捷)
萎阳 王文禄庭闻曰武宗宿豹房刘瑾等以蚺蛇油
萎其阳是以不入内蚺蛇几年萎 …… (第 22b 页)
冬月唇燥 用麻油抹之酥尤妙 不可 以津润
癣 硫二钱于陈土堑掘窝九处以铜勺熬化灌九窝
内竹刀破癣以硫生抹之刘禹锡言卢会一两炙甘草
半之 …… (第 28a 页)
五
钱浓煎浴身三五次即除又以羊踶菜根𢷬肥皂中洗
之擦紫白瘕风速愈
花香不宜轻臭 凡诸香花皆有虫嗜之 不可 贪臭壶 …… (第 29a 页)
中赘录曰凌霄花中露水能损人目又能堕胎挥犀曰
金钱花渠䢷异花皆有毒 不可 近眼李卫公言嗅金沸
草花能损目
犁头刺藤 刺藤其叶三角如犁头多在篱边生可治
瘰疬亦可截疟(有草直茎对 …… (第 29b 页)
徒史颜奋女髀痛一人令穿地作坑取鸡矢荆叶然之
安胫入坑中熏之有长虫出遂愈桂林医方刻矢醴丸
言此物渍酒 不可 口法笼乌骨鸡与水饮数日勿与食
将盐拌乌蛇竹刀切与食之待鸡下粪取阴乾以酒沃
其末乾则沃之后乃以黑豆末和 (第 32a 页)
经气分故能定痫涎治疟痢又能化血为水凡赤者为
雄有臭黄以醋洗其臭者当辨之武都阶州有水窟雄 黄可 充丹砂但研细色黄耳老父在蜀得蒜汁炼雄精
成佩方置床室却病辟蛇鬼若以化物当与硝石同用
(中德曰先祖中 …… (第 9a 页)
服硫死
自天命翛然而去与硫何与而谤之黄山谷在宜州服
紫霞丹自云得力曾纡劝其勿服山谷曰公等疽根在
旁乃 不可 服如仆服之殆是晴云之在川谷也(中德日/丽京乃)
(陆鲲庭年伯之兄善医刘荐叔年伯名中藻福安人中/通曰刘 …… (第 10a 页)
当腹闷时藿香正气散即无事矣以智于是学医北
齐李元忠隋许道幼唐王勃王寿宋高若讷皆因亲病
通医书人子须知 不可 不勉
独脚莲 东壁以为鬼臼其根一年一臼愚所见茎端
盖叶如荷四周或五瓣或八叶边有小刺一名羞天草
与海芋 …… (第 13b 页)
窝曰沙鸡
母同金墨磨涂口疮
螮蝥黄 余岸少养蜘蛛以小者饲大者久之以朱砂
饲大蜘蛛数十日满身皆赤其腹有 黄可 以去翳开瞽
翘摇 仙方以翘摇合胡麻零馀子为丸翘摇乃豌豆
之扁者金乡单县产之土呼臭虫豆 …… (第 18b 页)
眼昏内障亦治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潜草曰朱赤
入心磁黑入肾神曲中枢化之而水上火下交济矣 (不/可)
( 多服以朱砂所/沁入最深最捷)
萎阳 王文禄庭闻曰武宗宿豹房刘瑾等以蚺蛇油
萎其阳是以不入内蚺蛇几年萎 …… (第 22b 页)
冬月唇燥 用麻油抹之酥尤妙 不可 以津润
癣 硫二钱于陈土堑掘窝九处以铜勺熬化灌九窝
内竹刀破癣以硫生抹之刘禹锡言卢会一两炙甘草
半之 …… (第 28a 页)
五
钱浓煎浴身三五次即除又以羊踶菜根𢷬肥皂中洗
之擦紫白瘕风速愈
花香不宜轻臭 凡诸香花皆有虫嗜之 不可 贪臭壶 …… (第 29a 页)
中赘录曰凌霄花中露水能损人目又能堕胎挥犀曰
金钱花渠䢷异花皆有毒 不可 近眼李卫公言嗅金沸
草花能损目
犁头刺藤 刺藤其叶三角如犁头多在篱边生可治
瘰疬亦可截疟(有草直茎对 …… (第 29b 页)
徒史颜奋女髀痛一人令穿地作坑取鸡矢荆叶然之
安胫入坑中熏之有长虫出遂愈桂林医方刻矢醴丸
言此物渍酒 不可 口法笼乌骨鸡与水饮数日勿与食
将盐拌乌蛇竹刀切与食之待鸡下粪取阴乾以酒沃
其末乾则沃之后乃以黑豆末和 (第 32a 页)
孔中上状如烟夜如灯言时气不和皆
往保此山西国布那如山皆硫近硫之洞可以治病忽
鲁谟斯多盐与硫日本土多硫 黄不可 作灶必取别岛
土魏志云盘盘国有火山山旁皆焦溶流数十里乃凝
即石硫黄则硫有石有土有水结者益部方物记水硫 …… (第 22b 页)
鬼工也小石旋文则有六合石日照石上杭石
西昌石塞外石池州下仓埠出石子如玉内蕴物形有
如龟者
青石 青石 不可 以芦束置其上筑之必碎但以芦席
盖碑经露必有痕遇霜雪则碑面爆落庐山朱矶石起
片作碑不及江南青石坚也中有 …… (第 28a 页)
村亦出滑石可刻图书中有光明黄子为石
脑芝其根为不灰木医取利窍非惟通小水也琼萃曰
硬者化之亦自有膏石无 不可 化者钟乳津汁非膏乎
愚曰下垂凝涩与土含蕴之膏殊矣石皆寒重惟硫缡
礜砒热丹砂磁矾则不可以寒热论也雄磁虚 …… (第 34b 页)
径八尺埏模既燥厚附牛油黄蜡蜡二油八凡油蜡一
斤虚坯填铜十斤铸钟 不可 接像则可以数接为之铳
则内磨为要也生铁铸釜补䘺甚多惟废破釜铁镕铸
则无复隙漏釜成后以轻杖敲之如木者佳 (第 38b 页)
往保此山西国布那如山皆硫近硫之洞可以治病忽
鲁谟斯多盐与硫日本土多硫 黄不可 作灶必取别岛
土魏志云盘盘国有火山山旁皆焦溶流数十里乃凝
即石硫黄则硫有石有土有水结者益部方物记水硫 …… (第 22b 页)
鬼工也小石旋文则有六合石日照石上杭石
西昌石塞外石池州下仓埠出石子如玉内蕴物形有
如龟者
青石 青石 不可 以芦束置其上筑之必碎但以芦席
盖碑经露必有痕遇霜雪则碑面爆落庐山朱矶石起
片作碑不及江南青石坚也中有 …… (第 28a 页)
村亦出滑石可刻图书中有光明黄子为石
脑芝其根为不灰木医取利窍非惟通小水也琼萃曰
硬者化之亦自有膏石无 不可 化者钟乳津汁非膏乎
愚曰下垂凝涩与土含蕴之膏殊矣石皆寒重惟硫缡
礜砒热丹砂磁矾则不可以寒热论也雄磁虚 …… (第 34b 页)
径八尺埏模既燥厚附牛油黄蜡蜡二油八凡油蜡一
斤虚坯填铜十斤铸钟 不可 接像则可以数接为之铳
则内磨为要也生铁铸釜补䘺甚多惟废破釜铁镕铸
则无复隙漏釜成后以轻杖敲之如木者佳 (第 38b 页)
之事人主自有体进谏贵有方譬若侍
上读千文上云天地玄红未可遽言也安知不以尝我
安知上主意所自云何安知玄 黄不可 为玄红遽言之
无益也俟其至再至三或有所询问则应之曰臣幼读
千文见书本是天地玄黄未知是否文敏之言如此不 (第 10b 页)
上读千文上云天地玄红未可遽言也安知不以尝我
安知上主意所自云何安知玄 黄不可 为玄红遽言之
无益也俟其至再至三或有所询问则应之曰臣幼读
千文见书本是天地玄黄未知是否文敏之言如此不 (第 10b 页)
杜诗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青精饭一名南天烛又
曰墨饭草以其可染黑饭也道生谓之青精饭故仙经云
服草木之正气与神通食青烛之津命不复陨谓此也
滟滪歌云滟滪大如朴瞿 唐不可 触金沙浮转多桂浦
忌经过此舟人商估刺水行舟之歌乐府以为梁简文
所作非也蜀江有瞿唐之患桂江有桂浦之险故 (第 2a 页)
曰墨饭草以其可染黑饭也道生谓之青精饭故仙经云
服草木之正气与神通食青烛之津命不复陨谓此也
滟滪歌云滟滪大如朴瞿 唐不可 触金沙浮转多桂浦
忌经过此舟人商估刺水行舟之歌乐府以为梁简文
所作非也蜀江有瞿唐之患桂江有桂浦之险故 (第 2a 页)
黄鵹留
谚云黄鵹留看我麦黄葚黑否见陆玑草木疏今作黄
栗留
滟滪
滟滪歌云滟滪大如襆瞿 唐不可 触金沙浮转多桂浦
忌经过此舟人商估刺水行舟之歌乐府以为梁简文
所作非也蜀江有瞿唐之患桂江有桂浦之险故 …… (第 14b 页)
范季随论诗
宋范季随云唐末诗人虽格致卑浅然谓其非诗则不
可今人作诗虽句语轩昂但可远听其理略 不可 究
月黄昏 …… (第 25b 页)
铙歌曲
汉铙歌曲多 不可 句沈约云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
可复解凡古乐录皆大字是辞细字是声声辞合写故
致然耳此说卓矣近有好古者效 …… (第 27b 页)
元有朱万初善制墨纯用松烟盖取三百年摧朽之馀
精英之 不可 泯者用之非常松也天历乙巳开奎章阁
拣儒臣亲侍翰墨荣公存初康里公子山皆侍阁下以
朱万初所制墨进大称旨得 …… (第 29b 页)
五言古诗汉魏而下其响绝矣六朝至初唐祗可谓之
半格又曰近体作者本自晓分品者亦能区别高柄选
唐诗正声首以五言古诗而其所取如陈子昂故人江
北去杨柳春风生李太白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刘
慎虚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崔曙空色不映水秋声
多在山皆律也而谓之古诗可乎譬之新寡之文君屡
醮之夏姬美则美矣谓之初笄室女则 不可 于此有盲
妁取损罐而充完璧以白练而为黄花苟有孱婿必售
其欺高柄之选诚盲妁也近见苏刻本某公之序乃谓
正 …… (第 35b 页)
宝袜腰䌽
袜女人胁衣也隋炀帝诗锦袖淮南舞宝袜楚宫腰卢
照邻诗倡家宝袜蛟龙被是也或谓起自杨妃出于小
说伪书 不可 信也崔豹古今注谓之腰䌽注引左传衵
服谓日日近身衣也是春秋之世已有之岂始于唐乎
沈约诗领上蒲桃绣腰中合 (第 37b 页)
谚云黄鵹留看我麦黄葚黑否见陆玑草木疏今作黄
栗留
滟滪
滟滪歌云滟滪大如襆瞿 唐不可 触金沙浮转多桂浦
忌经过此舟人商估刺水行舟之歌乐府以为梁简文
所作非也蜀江有瞿唐之患桂江有桂浦之险故 …… (第 14b 页)
范季随论诗
宋范季随云唐末诗人虽格致卑浅然谓其非诗则不
可今人作诗虽句语轩昂但可远听其理略 不可 究
月黄昏 …… (第 25b 页)
铙歌曲
汉铙歌曲多 不可 句沈约云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
可复解凡古乐录皆大字是辞细字是声声辞合写故
致然耳此说卓矣近有好古者效 …… (第 27b 页)
元有朱万初善制墨纯用松烟盖取三百年摧朽之馀
精英之 不可 泯者用之非常松也天历乙巳开奎章阁
拣儒臣亲侍翰墨荣公存初康里公子山皆侍阁下以
朱万初所制墨进大称旨得 …… (第 29b 页)
五言古诗汉魏而下其响绝矣六朝至初唐祗可谓之
半格又曰近体作者本自晓分品者亦能区别高柄选
唐诗正声首以五言古诗而其所取如陈子昂故人江
北去杨柳春风生李太白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刘
慎虚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崔曙空色不映水秋声
多在山皆律也而谓之古诗可乎譬之新寡之文君屡
醮之夏姬美则美矣谓之初笄室女则 不可 于此有盲
妁取损罐而充完璧以白练而为黄花苟有孱婿必售
其欺高柄之选诚盲妁也近见苏刻本某公之序乃谓
正 …… (第 35b 页)
宝袜腰䌽
袜女人胁衣也隋炀帝诗锦袖淮南舞宝袜楚宫腰卢
照邻诗倡家宝袜蛟龙被是也或谓起自杨妃出于小
说伪书 不可 信也崔豹古今注谓之腰䌽注引左传衵
服谓日日近身衣也是春秋之世已有之岂始于唐乎
沈约诗领上蒲桃绣腰中合 (第 37b 页)
下
抱保也龙者肝脏也肝脏受惊则魂升搐搦不语用以
熄风化痰镇惊发音保守肝魂也僵蚕全蠍薄荷辛以
散肝风天竺黄胆星苦辛以泄风痰辰砂琥珀安五脏
镇魂魄雄黄搜肝胆之伏风麝香利骨髓之伏痰金箔
佐辰砂可镇胎惊竺黄佐牛 黄可 发音声赤苓灯心可
止夜啼集肝经之药为复方初无深义一方加人参二
钱五分培植正气以禦肝风紫河车三钱五分( (第 12b 页)
抱保也龙者肝脏也肝脏受惊则魂升搐搦不语用以
熄风化痰镇惊发音保守肝魂也僵蚕全蠍薄荷辛以
散肝风天竺黄胆星苦辛以泄风痰辰砂琥珀安五脏
镇魂魄雄黄搜肝胆之伏风麝香利骨髓之伏痰金箔
佐辰砂可镇胎惊竺黄佐牛 黄可 发音声赤苓灯心可
止夜啼集肝经之药为复方初无深义一方加人参二
钱五分培植正气以禦肝风紫河车三钱五分( (第 12b 页)
务本新书枸把宜故区畦种叶作菜食子根入药
新添秋收好子至春畦种如种菜法 又三月中苗出
时移栽如常法伏内压条特为滋茂 一法截条长四
五指许掩于湿土地中亦生
菊花
博闻录菊蜀人多种之 黄可 入茶花子入药然野菊大
能泻人惟真菊延年乃黄中之色气味和正花叶根实
皆长生药其性介烈不与百花同盛衰是以 (第 24a 页)
新添秋收好子至春畦种如种菜法 又三月中苗出
时移栽如常法伏内压条特为滋茂 一法截条长四
五指许掩于湿土地中亦生
菊花
博闻录菊蜀人多种之 黄可 入茶花子入药然野菊大
能泻人惟真菊延年乃黄中之色气味和正花叶根实
皆长生药其性介烈不与百花同盛衰是以 (第 24a 页)
马少保
太子少保马公亮自言少肄业于庐州城外佛
寺一夕临窗烛下阅书有大手如扇自窗伸于
公前若有所索公不为视阅书如故如是比夜
而至公因语人有道士云素闻鬼畏雄 黄可 试
以辟之公乃研雄黄渍水密置按上是夕大手
又至公遽以笔濡雄黄大书一草字书毕闻窗 (第 1a 页)
太子少保马公亮自言少肄业于庐州城外佛
寺一夕临窗烛下阅书有大手如扇自窗伸于
公前若有所索公不为视阅书如故如是比夜
而至公因语人有道士云素闻鬼畏雄 黄可 试
以辟之公乃研雄黄渍水密置按上是夕大手
又至公遽以笔濡雄黄大书一草字书毕闻窗 (第 1a 页)
诗为出此耶
江淹杂体诗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人则又前于简
文矣
滟滪歌(诗话/)
滟滪歌云滟滪大如襆瞿 唐不可 触金沙浮转多桂浦 …… (第 2b 页)
时募县小吏弃去隐居戴天大匡山依潼江赵蕤为
纵横学益州刺史苏颋见而异之
此盖公之先著鞭者庐山疏辨其浅伪按太白寄赵
蕤诗故人 不可 见非与师语与裴长史书苏公出为
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非刺史也
旧唐志汉州属广汉郡隋并入蜀郡唐因之昌 …… (第 14a 页)
大颠
韩文公与大颠书前人论之详矣苏东坡则力言其为
伪朱晦庵则力辨以为真未有折其衷者予观黄东发
之说有云韩与大颠书东坡谓妄撰而晦翁载其全书
以为真愚平生读其书真见其与韩文同苏公学佛犹
辨其为伪而先生辟佛反指以为真所 不可 晓况据韩
文韩公止因祭神至海上曾与大颠语今请之者四书
又亟以道为望安有平日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而
一 (第 21a 页)
旦求之亟如此使其既与习熟而少变其说尚近人
情今未之曾见而先欲闻其道尤 不可 晓也愚按东发
朱子之徒而其说如此天下之公言也又有一證人未 …… (第 21a 页)
陈氏曰晦庵韩文外集皆如旧本独用方本益大颠
三书决以为韩笔无疑方氏未足责晦翁识高一世
而其所定者乃尔殆 不可 解
前人俱已辨明不能尽书姑寘勿论可也
唐诗葳蕤
唐诗春楼不闭葳蕤锁又望见葳蕤举翠华葳蕤旗名 …… (第 23a 页)
孟浪之言
孟字当音梦分韵当与梦同而今乃与漾同韵非也余
前录已引淮南子正月之孟阳气始动为證以辨其非
近观庄子孟浪之言古本作𥁃字从亡从皿音莫浪切
则孟与𥁃本二字 不可 混为一也𥁃浪之𥁃当在漾部
而孟仲之孟自在送韵何疑焉
庄子齐物云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 (第 37b 页)
江淹杂体诗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人则又前于简
文矣
滟滪歌(诗话/)
滟滪歌云滟滪大如襆瞿 唐不可 触金沙浮转多桂浦 …… (第 2b 页)
时募县小吏弃去隐居戴天大匡山依潼江赵蕤为
纵横学益州刺史苏颋见而异之
此盖公之先著鞭者庐山疏辨其浅伪按太白寄赵
蕤诗故人 不可 见非与师语与裴长史书苏公出为
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非刺史也
旧唐志汉州属广汉郡隋并入蜀郡唐因之昌 …… (第 14a 页)
大颠
韩文公与大颠书前人论之详矣苏东坡则力言其为
伪朱晦庵则力辨以为真未有折其衷者予观黄东发
之说有云韩与大颠书东坡谓妄撰而晦翁载其全书
以为真愚平生读其书真见其与韩文同苏公学佛犹
辨其为伪而先生辟佛反指以为真所 不可 晓况据韩
文韩公止因祭神至海上曾与大颠语今请之者四书
又亟以道为望安有平日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而
一 (第 21a 页)
旦求之亟如此使其既与习熟而少变其说尚近人
情今未之曾见而先欲闻其道尤 不可 晓也愚按东发
朱子之徒而其说如此天下之公言也又有一證人未 …… (第 21a 页)
陈氏曰晦庵韩文外集皆如旧本独用方本益大颠
三书决以为韩笔无疑方氏未足责晦翁识高一世
而其所定者乃尔殆 不可 解
前人俱已辨明不能尽书姑寘勿论可也
唐诗葳蕤
唐诗春楼不闭葳蕤锁又望见葳蕤举翠华葳蕤旗名 …… (第 23a 页)
孟浪之言
孟字当音梦分韵当与梦同而今乃与漾同韵非也余
前录已引淮南子正月之孟阳气始动为證以辨其非
近观庄子孟浪之言古本作𥁃字从亡从皿音莫浪切
则孟与𥁃本二字 不可 混为一也𥁃浪之𥁃当在漾部
而孟仲之孟自在送韵何疑焉
庄子齐物云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 (第 37b 页)
籚竹生庐州形状亦如箬竹叶稠而利可用割物笋苦
桃枝竹一名蒲葵竹一名赤玉脂出江浙两淮处处有
之丛生形如慈竹节长二尺许差薄魏志云倭国有桃
枝竹山海经谓嶓冢之山嚣水之上多桃枝今蕲人批
取标皮作簟滑净可人礼所谓冬虎皮夏桃枝者是也
书顾命篾席黼纯孔安国云篾桃枝竹周礼春官司几
筵画纯次席郑氏云次席桃枝竹有次列成文尔雅云
桃枝四寸有节张得之云桃枝竹叶如棕榈节四寸皮
黄滑可为簟柳子厚谓之桃笙唐志合州土贡桃枝竹
箸石虎造桃枝竹扇笋丛生皮毛聚虫蚁不可食或云
桃枝竹出海南番中如棕榈其皮作簟如竹又红紫色
如桃枝皮故云今作簟者非也两浙谓之桃丝竹衡湘
谓之桃笙竹方言曰簟谓之笙戴凯之云桃枝竹皮滑
而 黄可 以为席即今之蕲竹也广中一种好生石上叶
如棕榈肤色黄紫大者可为杖留其根削作螭虬带角
之状小者可为马箠损 (第 22a 页)
桃枝竹一名蒲葵竹一名赤玉脂出江浙两淮处处有
之丛生形如慈竹节长二尺许差薄魏志云倭国有桃
枝竹山海经谓嶓冢之山嚣水之上多桃枝今蕲人批
取标皮作簟滑净可人礼所谓冬虎皮夏桃枝者是也
书顾命篾席黼纯孔安国云篾桃枝竹周礼春官司几
筵画纯次席郑氏云次席桃枝竹有次列成文尔雅云
桃枝四寸有节张得之云桃枝竹叶如棕榈节四寸皮
黄滑可为簟柳子厚谓之桃笙唐志合州土贡桃枝竹
箸石虎造桃枝竹扇笋丛生皮毛聚虫蚁不可食或云
桃枝竹出海南番中如棕榈其皮作簟如竹又红紫色
如桃枝皮故云今作簟者非也两浙谓之桃丝竹衡湘
谓之桃笙竹方言曰簟谓之笙戴凯之云桃枝竹皮滑
而 黄可 以为席即今之蕲竹也广中一种好生石上叶
如棕榈肤色黄紫大者可为杖留其根削作螭虬带角
之状小者可为马箠损 (第 22a 页)
鲫鱼不可与糖同食 鲫鱼不可与猪肉同食
黄鱼不可与乔面同食
虾不可与猪肉同食损精
虾不可与糖同食 虾不可与鸡肉同食
大豆 黄不可 与猪肉同食
黍米不可与葵菜同食发病
小豆不可与鲤鱼同食
杨梅不可与生葱同食
柿梨不可与蟹同食 (第 47b 页)
黄鱼不可与乔面同食
虾不可与猪肉同食损精
虾不可与糖同食 虾不可与鸡肉同食
大豆 黄不可 与猪肉同食
黍米不可与葵菜同食发病
小豆不可与鲤鱼同食
杨梅不可与生葱同食
柿梨不可与蟹同食 (第 47b 页)
服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此汤主之(少阴病三字/所该者广必)
(从少阴诸现症细细详审然后反发热知为少阴之发/热否则何以知其非太阳阳明之发热耶又必候其脉)
(象之沉然后益知其为少阴无疑也凡审症皆当如此/ 附子细辛为少阴温经之药夫人知之用麻黄者以)
(其发热则邪犹连太阳未尽入阴犹可引之外达不用/桂枝而用麻黄者盖桂枝表里通用亦能温里故阴经)
(诸药皆用之麻黄则专于发表今欲散少阴始入之/邪非麻 黄不可 况已有附子足以温少阴之经矣)
麻黄附子甘草汤(六/)
麻黄(去节/二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 (第 19b 页)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此汤主之(少阴病三字/所该者广必)
(从少阴诸现症细细详审然后反发热知为少阴之发/热否则何以知其非太阳阳明之发热耶又必候其脉)
(象之沉然后益知其为少阴无疑也凡审症皆当如此/ 附子细辛为少阴温经之药夫人知之用麻黄者以)
(其发热则邪犹连太阳未尽入阴犹可引之外达不用/桂枝而用麻黄者盖桂枝表里通用亦能温里故阴经)
(诸药皆用之麻黄则专于发表今欲散少阴始入之/邪非麻 黄不可 况已有附子足以温少阴之经矣)
麻黄附子甘草汤(六/)
麻黄(去节/二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 (第 19b 页)
性上行所以衄也
三十二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
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
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原文/)
三十三阳明病面合赤色寒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
不利也(原文/)
三十四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原文/)
三十五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原文/)
合四条观之阳明病湿停热郁而烦渴有加势必发
黄然汗出热从外越则 黄可 免小便多热从下泄则
(第 21a 页)
黄可 免若误攻之其热邪愈陷津液愈伤而汗与小
便 (第 21a 页)
不可 得矣误火之则热邪愈炽津液上奔额虽 (第 21a 页)
微汗而周身之汗与小便愈 不可 得矣发黄之变安
能免乎发黄与前谷瘅本同一症但彼因脉迟胃冷
而得则与固瘕及哕同源而与此异派
三十六 …… (第 21b 页)
最妙见前既得汗而烦热解此番只宜用桂枝和营
卫以尽阳明兼带之邪断 不可 误用麻黄汤矣
阳明经中篇 (凡外邪已离太阳未接少阳/谓之正阳阳明列于此篇)
凡外感之邪全入阳明所 …… (第 24b 页)
故用承气以调其胃胃调则病涣然除矣
六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
了者此大便必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
鞕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
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
故知不久必大便也(原文/)
七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
虽鞕 不可 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
瓜根及与大猪胆汗皆可为导(原文/)
八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 …… (第 26b 页)
大满胃终不实只可微和胃气以从权而已
九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燥发作有时者此有
燥屎故使不大便也(原文/)
十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
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原文/)
十一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
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原文/)
十二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 不可 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
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
不转失气此但初头 (第 28a 页)
鞕后必溏 不可 攻之攻之必胀满
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鞕
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 (第 28a 页)
不可 攻也(原/文) …… (第 28a 页)
则不但用大承气大差即用小承气亦小差矣
十三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
腹微满初头鞕后必溏 不可 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
气汤(原文/) …… (第 28b 页)
之源窒转渗大肠初硬后溏耳所以小便利屎定硬
乃可攻之
此段之虽能食虽不能食全与辨风寒无涉另有二
义见虽能食者 不可 以为胃强而轻下也虽不能食
者 (第 30a 页)
不可 以为胃中有燥屎而轻下也后九条云讝语
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与此五
发前后注释俱差
十 …… (第 30a 页)
而辨腹中之燥屎多与不多溏与不溏以消息微下
之法故惟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已硬者主之以大承
气汤其他诸證一则曰宜用导法再则曰 不可 攻 …… (第 30b 页)
又未必尽去其邪此仲景所为谆复于二者之间耶
十六阳明病讝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
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 不可 更与承气汤也(原文/)
讝语而发潮热阳明之下證审矣更兼其脉滑疾复
与脉弱者不伦故主之以小承气汤一 …… (第 31b 页)
證盖阳明居于中土其表虚表实来自太阳至此已
明其里虚里实茫然未卜故用法 不可 令虚者益虚
有如此之郑重也
十七夫实则讝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原文/)
郑声者郑重之声正气不足声 …… (第 32a 页)
其阳然邪傅阳明胃热之炽否津液之竭否里證之
实否俱 不可 知设不辨悉欲回其阳先竭其阴竟何
益哉此仲景不言药乃其所以圣也然得子此问而
仲景之妙义愈彰矣
二十 …… (第 33b 页)
故但鞕耳前条云其后发热者必大便鞕而少也此
云但鞕耳不更言其少乃于胃中有燥屎者言其五
六枚之多亦互举以辨微细之意 不可 忽也俱宜大
承气汤者已结者开其结未结者涤其热不令更结
同一讝语潮热故同一治至于药制之大小必有分 …… (第 35b 页)
攻即攻之又一服利止后服何其郑重耶可见所谓
实者乃邪气实也邪气实正气未有不虚况津液为
邪所耗而至于讝语方寸几于无主其虚为何如哉
邪实 不可 不下正 (第 36a 页)
不可 太下斟酌于邪正之间以
权宜而善其治良工苦心要当三复于圣言矣 …… (第 36a 页)
脾约之證在太阳阳明已当用麻仁丸润下失此不
用延至正阳阳明胃中津液瓮乾杯罄下无及矣然
则浮涩之脉转为浮芤 不可 类推乎详见本卷末荅
门人脾约问
阳明经下篇 (凡外邪已趋少阳未离阳明/谓之少阳阳明列于此篇)
…… (第 38b 页)
满痛之證必兼见一二故谓之少阳阳明其实乃
是阳明少阳也
少阳主半表半里阳明證中才兼少阳即表里皆
不可 攻故例中止用和法
(少阳阳明合病另有/颛条附三阳经后)
一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 (第 39a 页)
阳阳明之可下者除是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大便
难舍此二證则太阳少阳必无一定之下法矣今分
三篇以明太少二阳之 不可 下乃以可下之条混引
其端昌之所不敢出也又况少阳阳明所谓发汗利
小便已胃中燥大便难者乃是病邪已去阳 …… (第 44a 页)
反难之理乎相傅谓脾弱不能约束胃中之水何以
反能约束胃中之谷耶在阳明例中凡宜攻下者惟
恐邪未入胃大便弗鞕又恐初鞕后溏 不可 妄攻若
欲攻之先与小承气试其转失气方可攻皆是虑夫 …… (第 51b 页)
经前条有云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
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鞕也是阳脉实者且
不可 过汗其阳脉微者又当何如耶仲景所以阳明
诸症全不用葛根之意益彰彰矣小儿布痘见点之
时第一戒用葛根用 (第 54a 页)
三十二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
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
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原文/)
三十三阳明病面合赤色寒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
不利也(原文/)
三十四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原文/)
三十五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原文/)
合四条观之阳明病湿停热郁而烦渴有加势必发
黄然汗出热从外越则 黄可 免小便多热从下泄则
(第 21a 页)
黄可 免若误攻之其热邪愈陷津液愈伤而汗与小
便 (第 21a 页)
不可 得矣误火之则热邪愈炽津液上奔额虽 (第 21a 页)
微汗而周身之汗与小便愈 不可 得矣发黄之变安
能免乎发黄与前谷瘅本同一症但彼因脉迟胃冷
而得则与固瘕及哕同源而与此异派
三十六 …… (第 21b 页)
最妙见前既得汗而烦热解此番只宜用桂枝和营
卫以尽阳明兼带之邪断 不可 误用麻黄汤矣
阳明经中篇 (凡外邪已离太阳未接少阳/谓之正阳阳明列于此篇)
凡外感之邪全入阳明所 …… (第 24b 页)
故用承气以调其胃胃调则病涣然除矣
六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
了者此大便必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
鞕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
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
故知不久必大便也(原文/)
七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
虽鞕 不可 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
瓜根及与大猪胆汗皆可为导(原文/)
八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 …… (第 26b 页)
大满胃终不实只可微和胃气以从权而已
九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燥发作有时者此有
燥屎故使不大便也(原文/)
十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
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原文/)
十一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
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原文/)
十二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 不可 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
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
不转失气此但初头 (第 28a 页)
鞕后必溏 不可 攻之攻之必胀满
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鞕
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 (第 28a 页)
不可 攻也(原/文) …… (第 28a 页)
则不但用大承气大差即用小承气亦小差矣
十三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
腹微满初头鞕后必溏 不可 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
气汤(原文/) …… (第 28b 页)
之源窒转渗大肠初硬后溏耳所以小便利屎定硬
乃可攻之
此段之虽能食虽不能食全与辨风寒无涉另有二
义见虽能食者 不可 以为胃强而轻下也虽不能食
者 (第 30a 页)
不可 以为胃中有燥屎而轻下也后九条云讝语
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与此五
发前后注释俱差
十 …… (第 30a 页)
而辨腹中之燥屎多与不多溏与不溏以消息微下
之法故惟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已硬者主之以大承
气汤其他诸證一则曰宜用导法再则曰 不可 攻 …… (第 30b 页)
又未必尽去其邪此仲景所为谆复于二者之间耶
十六阳明病讝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
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 不可 更与承气汤也(原文/)
讝语而发潮热阳明之下證审矣更兼其脉滑疾复
与脉弱者不伦故主之以小承气汤一 …… (第 31b 页)
證盖阳明居于中土其表虚表实来自太阳至此已
明其里虚里实茫然未卜故用法 不可 令虚者益虚
有如此之郑重也
十七夫实则讝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原文/)
郑声者郑重之声正气不足声 …… (第 32a 页)
其阳然邪傅阳明胃热之炽否津液之竭否里證之
实否俱 不可 知设不辨悉欲回其阳先竭其阴竟何
益哉此仲景不言药乃其所以圣也然得子此问而
仲景之妙义愈彰矣
二十 …… (第 33b 页)
故但鞕耳前条云其后发热者必大便鞕而少也此
云但鞕耳不更言其少乃于胃中有燥屎者言其五
六枚之多亦互举以辨微细之意 不可 忽也俱宜大
承气汤者已结者开其结未结者涤其热不令更结
同一讝语潮热故同一治至于药制之大小必有分 …… (第 35b 页)
攻即攻之又一服利止后服何其郑重耶可见所谓
实者乃邪气实也邪气实正气未有不虚况津液为
邪所耗而至于讝语方寸几于无主其虚为何如哉
邪实 不可 不下正 (第 36a 页)
不可 太下斟酌于邪正之间以
权宜而善其治良工苦心要当三复于圣言矣 …… (第 36a 页)
脾约之證在太阳阳明已当用麻仁丸润下失此不
用延至正阳阳明胃中津液瓮乾杯罄下无及矣然
则浮涩之脉转为浮芤 不可 类推乎详见本卷末荅
门人脾约问
阳明经下篇 (凡外邪已趋少阳未离阳明/谓之少阳阳明列于此篇)
…… (第 38b 页)
满痛之證必兼见一二故谓之少阳阳明其实乃
是阳明少阳也
少阳主半表半里阳明證中才兼少阳即表里皆
不可 攻故例中止用和法
(少阳阳明合病另有/颛条附三阳经后)
一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 (第 39a 页)
阳阳明之可下者除是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大便
难舍此二證则太阳少阳必无一定之下法矣今分
三篇以明太少二阳之 不可 下乃以可下之条混引
其端昌之所不敢出也又况少阳阳明所谓发汗利
小便已胃中燥大便难者乃是病邪已去阳 …… (第 44a 页)
反难之理乎相傅谓脾弱不能约束胃中之水何以
反能约束胃中之谷耶在阳明例中凡宜攻下者惟
恐邪未入胃大便弗鞕又恐初鞕后溏 不可 妄攻若
欲攻之先与小承气试其转失气方可攻皆是虑夫 …… (第 51b 页)
经前条有云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
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鞕也是阳脉实者且
不可 过汗其阳脉微者又当何如耶仲景所以阳明
诸症全不用葛根之意益彰彰矣小儿布痘见点之
时第一戒用葛根用 (第 54a 页)
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衄家不可发汗衄而已解不用麻 黄可 也何复用
耶
答 衄家 (第 59a 页)
不可 发汗者乃不病伤寒之人平素惯衄
及病伤寒 (第 59a 页)
不可 发汗所谓夺血者无汗强发其汗
徒动其血如下厥上竭之类也伤寒之人寒气深
重其热亦重热追血行因而致 …… (第 59a 页)
邪仍当用麻黄汤以发之邪始彻也参二条以会
用法之意了无疑惑矣至于审邪势之微甚以分
用剂之大小更不待言已
八问 发汗后 不可 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
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发汗后桂枝既 (第 60a 页)
不
可 行麻黄可行耶无大热石膏可行耶义 (第 60a 页)
不可 知
也
答 治伤寒先分荣卫受邪桂枝汤与麻黄汤一彼
一此划然中分果真为麻黄汤症断无混用桂枝 …… (第 60a 页)
膀胱经药通治手太阴肺经亦为天造地设之良
法也倘更误行桂枝宁不壅塞肺气而吐壅脓乎
必识此意然后 不可 更行桂枝之戒愈觉深切著 …… (第 60b 页)
行必痛连腹中见经血虽止而腹痛犹不止耳高
指胁也下止腹也邪在两胁已抟欲上逆痛在腹
中又浊气上干所以其症呕逆特甚但 不可 因其
痛在腹中遂指为厥阴见症误用吴茱萸等汤治
呕桂枝大黄等汤治痛仍用小柴胡汤治其腑不
治 (第 61b 页)
衄家不可发汗衄而已解不用麻 黄可 也何复用
耶
答 衄家 (第 59a 页)
不可 发汗者乃不病伤寒之人平素惯衄
及病伤寒 (第 59a 页)
不可 发汗所谓夺血者无汗强发其汗
徒动其血如下厥上竭之类也伤寒之人寒气深
重其热亦重热追血行因而致 …… (第 59a 页)
邪仍当用麻黄汤以发之邪始彻也参二条以会
用法之意了无疑惑矣至于审邪势之微甚以分
用剂之大小更不待言已
八问 发汗后 不可 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
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发汗后桂枝既 (第 60a 页)
不
可 行麻黄可行耶无大热石膏可行耶义 (第 60a 页)
不可 知
也
答 治伤寒先分荣卫受邪桂枝汤与麻黄汤一彼
一此划然中分果真为麻黄汤症断无混用桂枝 …… (第 60a 页)
膀胱经药通治手太阴肺经亦为天造地设之良
法也倘更误行桂枝宁不壅塞肺气而吐壅脓乎
必识此意然后 不可 更行桂枝之戒愈觉深切著 …… (第 60b 页)
行必痛连腹中见经血虽止而腹痛犹不止耳高
指胁也下止腹也邪在两胁已抟欲上逆痛在腹
中又浊气上干所以其症呕逆特甚但 不可 因其
痛在腹中遂指为厥阴见症误用吴茱萸等汤治
呕桂枝大黄等汤治痛仍用小柴胡汤治其腑不
治 (第 6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