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也故德宗虽甚猜疑至于理到之言不容不服孔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悦
乎绎之为贵及考荐 李巽
于前业已许而更用者乃在
辟戾之裴延龄论台省举吏章已上而蒙嘉纳矣卒格 (第 15a 页)
此泛洞庭有阻风赠张十一诗)
(至岳州有别窦司直诗赴江陵有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又有送孟琯序荆潭唱和序上 李巽
书郑夫人殡表)
(及五箴序云余生三十有八年则其箴盖是年作所谓/幕中之辩盖谓在徐州时台中之评则谓为御史 (第 7a 页)
  曹 过扶风精舍旧居简朝宗巨川兄弟 赠令
  狐工曹 赠冯著 对雨寄韩库部 寄子西
  县内閒居赠温公 对雪赠徐秀才 西郊游宴
  寄赠邑寮 李巽 
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 休沐
  东还胄贵里示端 朝请后还邑寄诸友生 澧
  上西斋寄诸友 独游西斋寄崔 (第 4b 页)
右。缘班宏丧亡。臣今日面取进止。今当此选。总有四人。杜
佑卢徵李衡 李巽。
并曾掌判财赋。各有绩用可称。资望人 …… (第 14b 页)
臣以支计之司。当今所切。常
须衔制黠吏。不可斯须阙人。待追李衡。数月方到。或恐纲
条弛紊。钱物隐欺。 李巽
近追到城。请授给事中。且令权判。
若处理称职。便除户部侍郎。如材不相当。则待李衡到。别
商量处分。既 …… (第 15a 页)
其能。两人之中。必有
可取。陛下累称稳便。许依所奏施行。臣又退更详思。以为
无易于此。希颜适宣进止。 李巽
知度支。恐未相当。且空与
给事中。朕更思量。司农少卿裴延龄。甚公清有才。宜令判 (第 15a 页)
国公臣 李巽
及文武官五千七百九十四人等言。臣闻自
天元而升。地黄而凝。皇王之道。尧舜首出。故典谟述焉。自
尧及唐 (第 01b 页)
官之阙者。或累
岁无人。贽令吏部分内外官员为三分。计阙集人以为常。
其弊十去七八。天下称之。初窦参出 李巽
为常州刺史。且
迫其行。巽常衔之。至参贬为郴州别驾。巽适迁湖南观察。
德宗常与参言故相姜公辅罪。参漏 (第 18b 页)
。人吏聚观叹息。迁舒州刺史。
州岁大熟。麦一茎数穗。闾里歌舞之。考功以闻。迁尚书驾
部郎中。数以事犯 尚书李巽。
巽时主盐铁事。富骄恃势。以
语丞相。由是退公为凤翔少尹。巽死。迁少大理。改少詹事。
元和十二年。朝廷 (第 02a 页)
辞让。年四十馀。始脱褐衣为吏。衡迁给事中。齐
映自桂州以故相代衡为江西。公因留佐映治。映卒。湖南
使 李巽
福建使柳冕交表奏公自佐。诏以公与冕。在冕府
累迁殿中侍御史。冕使公摄泉州。冕文书所条下有不可 (第 09a 页)
复。元和初官太常博士。

** 驳 李巽
拟相国赠尚书右仆射郑珣瑜谥议 (第 17b 页)
臣某言。得度支使 李巽
与臣委曲。报剑南行营官军大破 (第 22a 页)
史。能以礼下公。及衡观察江西。求公为幕
中宾。公许衡。衡迁。复为观察使齐映乞自佐。映卒。河南观
察使 李巽
遽辟之。未几。福建观察使柳冕奏署书下。诏公
判冕观察府中事。累迁殿中侍御史。冕俾公摄行泉州刺
史事。 (第 15b 页)
载字厚之。蜀人。隐居庐山。 李巽
观察江西。辟掌书记。试太
常寺协律郎。授监察御史。

** 愁赋 …… (第 01a 页)
奉状。尘献铃阁。伏惟鉴察愚朴。不
责狂瞽。幸甚幸甚。候问起居之礼。谨俟异日。此无多谈。

** 谢 李巽
常侍书 (第 22b 页)
人不
亦贞乎夫子听卫国之政脩其班制以与四邻交卫国
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故谓夫子贞惠文子(古无三字/谥法 唐李)
(巽
谓卫君之乱制也/今取其文故不复议)
传记所载古作纷然未容𢘤数且箕子麦秀之诗下符
黍离之咏(箕子朝周 (第 14b 页)
   子女不分书所出例

子女皆统于父虽异母而不分书所出在唐如权德舆
李巽
三夫人四子不言某属某氏杨绾作郭汾阳夫
人神道碑六子八女俱书夫人下在宋欧公志苏子美
先娶郑氏后娶杜氏三 (第 10a 页)
 不自贵重顾藉 按顾藉之义与顾惜同公上留守
 相公启云无一分顾藉心是也或以二字属下非
 八司马初贬有永不量移之命后八人中惟程异以
 大臣 李巽
力荐复得进用位登宰辅可谓有钜力推
 挽矣然物望素轻殁于相位旋即身名俱灭视子厚 (第 11a 页)
负天子
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公精于吏事斟酌剖决不爽
锱铢其经纶制度具在德宗实录及窦参纳刘士宁之
赂为 李巽
所发得罪左迁横议者以公与参素不协归
罢相之议于公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以奸回得幸
害时蠹政物议莫敢指言 (第 19a 页)
衡岳寺门楼诗略云。紫盖连延接天柱。
石廪胜掷堆祝融。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
一径趋灵宫。寺前有五寺碑。 唐李巽
撰。罗
中立八分书。五寺即般若.南台.万寿.华
严。弥陀。西有文殊庵。昔周道者修头陀行。
得三昧定力 (第 1070a 页)

宗以诗吊之。既卒。以其所居施为佛寺。

* 李浚之

李渤。字浚之。初隐庐山。更从少室。元和初。 李巽
韦况
交章荐之。以右拾遗召不拜。洛阳令韩愈遗书曰。朝
士引领东望。若景星凤凰争睹为快。始出为谏议大 (第 0337c 页)
一说耳。于禅师之道其犹稊稗耶(统纪)

** 李渤

渤。字浚之。初隐庐山。久之更徙少室。元和初。 李巽
.韦
况交章荐之。以右拾遗召。不拜。穆宗召为考功员外
郎。进谏议大夫。为江州剌史日尝问归宗常禅师曰。 (第 0408a 页)
二十篇,数年而成。帝美其书,录寘内府。
高重
按《唐书·高俭传》:士廉五世孙重,字文明,以明经中第, 李巽
表盐铁转运巡官,善职,凡十年,进累司门郎中。敬宗慎置侍讲学士,重以简厚惇正,与崔郾偕选,再擢国子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