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士宅故名。万历十五年,知县何选余梦鲤增筑护以石栏,改名跃龙。
洪恩桥 在东湖同仁祠左。唐贞元十五年, 观察使李巽
建。宋治平中少府监杜植复修,故又名为杜公桥。
百花桥 在东湖百花洲,旧阅武亭西。
南浦桥 在南塘湾之
名牙城。吴豫章太守张俊造,二阙相去十二丈。唐垂拱间,洪州都督李景嘉复脩,中为大街,直达于东西二门。后 观察使李巽
改为双门创楼置鼓角焉。南唐保大中建南都于此,号东华门、西华门,南虽有楼,故塞不启。相传尝一启之,虎辄 ……六年,知府范涞重修。皇清燬,巡抚蔡士英重建。
避暑楼 在郡城东南敌楼也。武阳公韦丹所创。贞元十四年, 观察使李巽
辟而新之,名曰避暑楼,夏日常同僚属宾客宴会于此。
仰高楼 明初,南昌罗德厚建。眺望西山,峰峦历历。朱
水东黄岭之原,墓表朱熹撰。
李果斋先生方子墓 在县西五都管蜜村。李炯斋先生闳祖墓 在县西三都回龙源。 李巽
墓 在县北二十五都。
宋翰林院学士龚文恺墓 在十六都庵窠。翰林院学士龚文科墓 在十六都社头湾。二家遗
山,南注曰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处。《旧志》:瑜遣盖领百人,诈降曹公,因其不备而掩之。宋淳熙间, 李巽
作《南楼记》曰:郡之西南八十里,百人山与赤壁对云。九真山 在县治西九十里,一名五藏山。唐咸通八年,赐
叔文,佑曰:使不可专邪。乃出谏为河中少尹。叔文欲摇东宫,冀佑为助,佑不应,乃谋逐之,未决而败。佑更荐 李巽
以自副。宪宗在谅闇,复摄冢宰,尽让度支盐铁于巽。始,度支啬,用度多,署吏权摄百司,繁而不纲;佑以营缮
皇甫阅,  袁滋,   卢左元,释惟则,  储伯阳,  裴佶,   刘伯刍,萧结,   李则,    李巽,
   韦渠年,吴通微,  通元,   雷咸,   李泌,
褚齐贞,  长文,   夏侯元,  姚向,
元中,刺史李贻孙书。
张谊
按《金薤琳琅》:唐姜源公刘新庙碑,试大理寺评事张谊行书,在今邠州城南。 李巽
按《唐书本传》: 李巽,
字令叔,赵州赞皇人。以明经,举拔萃。顺宗立,累擢兵部侍郎。盐铁、转运副使。迁吏部尚书。
按《书史会要
、老莱子、黔娄先生、于陵子、王仲孺、梁鸿六人,图象赞其行,因以自儆。久之,更徙少室。元和初,户部侍郎 李巽
、谏议大夫韦况交章荐之,诏以右拾遗召。于是河南少尹杜兼遣吏持诏、币即山敦促,渤上书谢:昔屠羊说有言:
兢少厉志,贯知经史,方直寡谐比,惟与魏元忠、朱敬则游。二人者当路,荐兢才堪论撰,诏直史馆,修国史。 《李巽
传》:巽迁吏部尚书。程异坐王叔文废,巽特荐引之。
《赵憬传》:憬志行峻洁。建中初,擢水部员外郎。湖南
署羊祜辟士表      晋杜预
  谢开府辟召表       梁江淹
  请符载书          唐李巽
  再请书           前人
  谢李巽常侍书        符载
  答书         ……政洞俗,弘此懿典,崇臣远宠,辄仰睿恩。谨宣岩壑庶幽居之士萝薜,可卷奇武异文,无绝于古。
《请符载书》 唐·李巽
数月不面延企,为劳夏首渐热,惟动履安胜。巽弊屑推遣昨者,不揆薄劣,辄上荐贤之书,恩命拜足下太常寺。奉 ……假寐,洒扫庭馆,奉候而已。且今之惠然犹往之,见辱无屑意也。属简书有畏,不果躬诣所居,幸垂见悉。
《谢 李巽
常侍书》符载
某官任进朝至猥,赐书札并官告衣服鞍马等开缄之。后伏知常侍不以载懦,劣无取飞章。上闻蒙授
停北河转运,于滨河州府和籴二百万石,以救农伤之弊。乃下百寮议,议者同异,不决而止。
宪宗元和元年,以 李巽
为诸道转运使,岁运江淮米,如刘晏之多。
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按《食货志》:诸道盐铁、转运使张滂复置江淮巡院。及浙西观察使李锜领使,江淮堰埭隶浙西者,增私路小堰之税,以副使潘孟阳主上都留后。 李巽
为诸道转运、盐铁使,以堰埭归盐铁使,罢其增置者。自刘晏后,江淮米至渭桥寖减矣,至巽乃复如晏之多。按 《李巽
传》:杜佑表巽为盐铁、转运副使,俄代佑。使任自刘晏后,职废不振,赋入脧耗。巽涖职一年,较所入如晏最多 ……唐书本纪》:元和元年三月丁未,以检校司空、平章事杜佑为司徒;罢领度支、盐铁、转运等使,从其让也,仍以 兵部侍郎李巽
代领其任。
按《会要》:旧制,每岁运江淮米五十万斛,至河阴留十万,四十万送渭仓。晏没,不登数。 李巽
秉使三载,无升斗缺。
元和 年,筑平津堰,以通漕。
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按《食货志》:初,扬州
为入渭船,方五板,输东渭桥太仓米至凡百三十万石,遂罢南路陆运。其后诸道盐铁、转运使张滂复置江淮巡院。 李巽
为诸道转运、盐铁使。自刘晏后,江淮米至渭桥寖减矣,至巽乃复如晏之多。初,扬州疏太子港、陈登塘,凡三十
减钱二十六,榷三百。十一月,度支奏。久雨,车辇不通,京师盐贵,请粜出贮库盐二万石。
宪宗元和元年,以 李巽
为盐铁使,盐利始尽归度支,又减盐价,以便贫人。
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 按《食货志》: 兵部侍郎李巽
为使,以盐利皆归度支,物无虚估,天下粜盐税茶,其赢六百六十五万缗。初岁之利,如刘晏之季年,其后则三倍 ……造一十二间,委知院官及州县官一人同知,所粜钱送院市,轻货送上都。从之。
按《通鉴纲目》:元年夏四月, 李巽
为度支盐铁转运使,杜佑请解盐铁,举巽自代。自刘晏之后,居职者莫能继之。巽掌使一年,征课所入,类晏之多 ……,则盐务不合有使号,遂与东渭桥给纳使同奏,罢之。至是,判度支裴均以其事益繁,遂奏置使焉。
元和四年, 李巽
奏准累年粜盐虚钱付度支收管。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四年二月,诸道盐铁转运使 李巽
奏:江淮河南、河内、兖、郓、岭南诸监院,元和三年,粜盐都收价钱七百二十七万八千一百六十贯。比量未改法
《财耗于兵官》
今日生财之道多矣,惟是节省不得其术。以今天下较财用于汉唐所入,十倍于汉,五倍于唐。唐人榷盐刘晏时,每年得六百馀万。 李巽
最多之年,比晏多一百八十万。今准一年所入一千三百万有奇,较之熙丰以后,所入再倍。今姑置勿论,绍兴初年
吏收市。商贾所蓄见钱,又令劝课,银坑户采铜,助官中铸作。
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 按《食货志》: 盐铁使李巽
以郴州平阳铜坑二百八十馀,复置桂阳监,以两炉日铸钱二十万。天下岁铸钱十三万五千缗。命商贾蓄钱者,皆出 ……;天下有银之山必有铜,唯银无益于人,五岭以北,采银一两者流它州,官吏论罪。按《册府元龟》:三年五月, 盐铁使李巽
上言:得湖南院申,郴州平阳,高亭两县界,有平阳冶及马迹、曲木等古铜坑,约二百八十馀井,差官检覆,实有
书右仆射郑珣瑜谥议   李巽
  又议            徐复
  又议             李巽
  驳赠司徒李吉甫谥议    张仲方
  赠太保于頔谥议      王彦威
  敬宗谥议       ……,曰为一代之名臣,斯其旨欤。谨上采礼经,旁观旧史。参诸国典以定二名。请依前谥曰文献,谨议。
《又议》 李巽
议曰:郑珣瑜两字之谥,今太常请依前谥曰文献者,夫谥者,春秋褒贬之旨也。仲尼书法,随类推广。虽一字褒贬
下国家者,其豫思所以保养斯民,使其恒有聚处之乐;而无至于一旦情义乖离,而不相维系也哉。

唐德宗时, 李巽
以私怨奏窦参交结藩镇,上大怒。欲杀参。陆贽以为参罪不至死。上言参朝廷大臣,诛之不可无名。昔刘晏之死,
廉察湖南江西。辟为宾佐。坐事况废久之。复以选授宣州录事参军。观察使崔衍奇其才。奏加章服。倰辞而不受。 李巽
镇江西。奏为副使。得监察里行。又从巽领使为河阴院盐铁留后。入为侍御史。寻改膳部员外。充转运判官。入为
𢖍山之云峰景德寺。柳子厚撰。瑶律禅师碑。在对山之𢖍岳寺。唐皇有湜撰。王翊书。五寺碑。在𢖍岳寺前 唐李巽
撰。罗中立八分书。关羽庙祝文。在盖阳县前大中元年。裴依复记。程嗣真记。字多漫灭。柳子厚般舟和尚碑。在
给边兵故缯陈䌽触手辄坏士怨怒聚焚度以其事闻鏄指所着靴曰此内所出坚牢可服。彼言不可用诈也。帝信之博传。 李巽
领盐铁。荐程异心计可任累迁卫尉卿盐铁转运副使方计蔡异使江表调度用。因行谕诸帅府以羡嬴贡。故异所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