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人吏聚观叹息迁舒州刺史州岁大熟麦一茎数穗闾
里歌舞之考功以闻迁尚书驾部郎中数以公事(数音/朔)
尚书李巽巽
时主盐铁事(孙曰元和元年四月以 (第 10b 页)
兵/部侍郎李巽
领度支盐铁)
(转运/使)富矫恃势以语宰相(石本作/丞相)由是退公为凤翔少 (第 10b 页)
故相齐/映代衡镇江西召衡为给事中映表戎留之)映卒(孙/曰)
(贞元十一年七月/映卒戎复归阳羡)湖南使 李巽
福建使柳冕交表奏公
自佐诏以公与冕(孙曰贞元十一年三月以柳冕/为福建观察使表戎为判官)在冕
府累迁殿 (第 19a 页)
此泛洞庭有阻风赠张十一诗至岳州有别窦司直)
(诗赴江陵有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又有送孟琯序荆/潭唱和序上 李巽
书郑夫人殡表及五箴序云余生三)
(十有八年则其箴盖是年作所谓幕中之辨/盖谓在徐州时台中之评则谓为御史 (第 29b 页)
   上兵部李侍郎书(蜀本注巽字或作异非是永/贞元年十二月九日江陵作)
     (李巽
是时自江西观/察使入为兵部侍郎)
十二月九日(永贞/元年)将仕郎守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谨
上书侍郎阁下 (第 6b 页)
自其声至此四句当为)
(一列其第二第四句古本偶皆脱一字而方必从之遂/使句之短长参差不齐而不可读正与上 李巽
书相似)
(其意以为必如是然后为古/而不知所谓古者不在是也)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
夭丑其德莫之顾邪何 (第 12b 页)
兆尹符县割畀之公不与改度支郎中使(度支或/作屯田)侍郎
介恃(或作特非是元和元年四日以 兵/部侍郎李巽
为度支盐纤转运使)不礼其属大夫
士擅喜怒赏罚(或无/擅字)公独入让不受刘辟平上以蜀赏
高崇文尚书省以 …… (第 5a 页)
   太原府参军苗君墓志铭
君讳蕃字陈师(汉有陈蕃故/蕃字陈师)其先楚之族大夫亡晋而
邑于苗世遂以苗命氏(楚若敖熊仪生子曰斗伯比伯/比生子良良生越椒字伯棼以)
(罪诛其子贲黄贲晋/晋邑之苗后以为氏)其后有守土上党者惠于民卒遂
家壶关(县名属/潞州)曾大父延嗣(延嗣父袭□高蹈/不仕赠礼部尚书)中书舍
人大父含液(延嗣二子含泽/含液皆登第)举进士第官卒河南法曹
父颖扬州录事参军君少丧父受业母夫人举进士第
(贞元十一年/登进士第)佐江西使有劳三年使卒(贞元十一年八/月以路寰为江)

(西观察使蕃佐其府/十三年九月寰卒)后辟不肯留(后使 李巽/
辟蕃蕃辞)独护其丧
葬河南迁补太原参军(河东节度严/绶表佐其府)假使职狱平货滋
息吏敛手不敢为非年四 (第 19b 页)
祠人吏聚观叹息迁舒州刺史州岁大熟麦一
茎数种闾里歌舞之(或无/舞字)考功以闻迁尚书驾部郎中
数以事犯 尚书李巽(事上或/有公字)
巽时主盐铁事富骄恃势
以语丞相(丞或/作宰)由是退公为凤翔少尹巽死迁少大理
改少詹事元和十二年朝廷以 (第 10b 页)
映重戎留之桂或作睦考传当作桂治或作始属下文)
(非/是)映卒(贞元十一年七月/映卒戎复归阳羡)湖南使 李巽
福建使柳冕交
表奏公自佐诏以公与冕(贞元十一年三月以柳冕为/福建观察使表戎为判官)
在冕府累迁殿中侍 (第 16b 页)
   与少室李拾遗书(诸本室下有山字李下有渤/字今从蜀苑新书此书作于)
    (元和三年公时尚为博士据新史渤有传字/浚之刻志于学隐少室元和初户部侍郎 李)
    (巽
谏议大夫韦况交章荐之诏以右拾遗召于/是河南少尹杜兼遣使特诏币即山敦促渤) (第 5b 页)
十年不得官而官之阙者
或累岁无人贽令吏部分内外官员为三分计阙集人
以为常其弊十去七八天下称之初窦参出 李巽
为常
州刺史且迫其行巽常衔之至参贬为郴州别驾巽适
迁湖南观察德宗常与参言故相姜公辅罪参漏其语
参败公 (第 5a 页)
其声至此四)
(句当为二列其第二第四句古本偶皆脱一字而方必/以从之遂使句之短长参差不齐而不可读正与上 李)
(巽
书相似其意以为必如是然后为/古而不知所谓古者不在于是也)其为言也乱杂而
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 (第 12b 页)
下或/有徒字)
迁舒州刺史州岁大熟麦一茎数穗闾里歌舞之(或无/舞字)
考功以闻迁尚书驾部郎中数以事犯 尚书李巽巽

主盐铁事富骄恃势以语丞相(丞或/作宰)由是退公为凤翔
少尹巽死迁少大理改少詹事元和十二年朝廷以公 (第 9b 页)
映自桂州以故相代衡为江西公因留佐映治(桂或/作睦)
(方云考传当作桂治/方作始属下文非是)映卒湖南使 李巽
福建使柳冕交
表奏公自佐诏以公与冕在冕府累迁殿中侍御史冕
使公摄泉州冕文书所条下有不可者公辄正之冕恶 (第 14b 页)
年不得官
而官之阙者或累岁无人贽令吏部分内外官员为三
分计阙集人以为常其弊十去七八天下称之初窦参
李巽
为常州刺史目迫其行巽常衔之至参贬为郴
州别驾巽适迁湖南观察德宗常与参言故相姜公辅
罪参漏其语参败公辅 (第 5a 页)
(诗至岳州有别窦司直诗赴江陵有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又有送孟琯序荆潭唱和序上 李巽
书郑夫人殡)
(表及五箴序云余生三十有八年则其箴盖是年作所/谓幕中之辨盖谓在徐州时台中之评则谓为御史 (第 7a 页)
湘之西人又从
之负大木砻密石以益其居(砻音/聋)又为龙安寺焉尚书
裴公某李公某侍郎吕公某杨公某(裴冑 李巽/
吕渭杨凭)御史中 (第 9a 页)
十馀不出李衡为刺史能以礼下
公及衡观察江西求公为幕中宾公许衡衡迁复为观
察使齐映乞自佐映卒湖南观察使 李巽
遽辟之未几
福建观察使柳冕奏署书下诏公判冕观察府中事累
迁殿中侍御史冕俾公摄行泉州刺史事时贞元中宠 (第 2a 页)
(月以给事中 李巽
为湖/南十三年九月徙江西)侍郎吕公某(孙曰以礼部侍郎/吕渭为湖南十六)
(年七/月卒)杨公某(孙曰十 (第 10b 页)
吏事斟酌剖决不
爽锱铢其经纶制度具在德宗实录及窦参纳刘士宁
之赂为 李巽
所发得罪左迁横议者以公与参素不协
归罢相之议于公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以奸回得
幸害时蠹政物议莫敢指言 (第 18b 页)
   论宣令除裴延龄度支使状
右缘班宏丧亡臣今日面取进止今当此选总有四人
杜佑卢徵李衡 李巽
并曾掌判财赋各有绩用可称资
望人才亦堪奖任圣旨以淮南未可移动卢徵又近改
官令臣择一人与江西追取李衡者 (第 3a 页)
臣以支计之司当
所切常须衔制黠吏不可斯须阙人待追李衡数月
方到或恐纲条弛紊钱物隐欺 李巽
近追到城请授给
事中且令权判若处理称职便除户部侍郎如材不相 (第 3a 页)
当则待李衡到别商量处分既免旷废于事又得阅试
其能两人之中必有可取陛下累称稳便许依所奏施
行臣又退更详思以为无易于此希颜适宣进止 李巽
知度支恐未相当且空与给事中朕更思量司农少卿
裴延龄甚公清有才宜令判度支便进拟状来其李衡
亦从追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