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府城东北角久坏。元和四年太守韦丹修筑。仍置敌楼于其上。其东门楼久亦颓毁。又改建东南敌楼。正元十四年。 观察李巽
辟而新之。号避暑楼。遇夏宴休于此。其广丰。北郭。永泰。故丰四门皆废。杨杰诗云。故丰门近子真家。楼上高 ……记。南昌楼。俗名南楼。左望大江。下临阛阓。烟汀凫渚。瞭然在目。真一郡胜槩。潦廙古今志今之子城门阙。是 观察使李巽
所建。仪门是观察使杨凭所修。第二重城。是乾道中江西贼徐唐莒寨基。外罗城。是钟令公景福二年所筑。郡墙东
从之。负大木。砻密居。以益其居。砻。音聋。又为龙安寺马尚书裴公某。李公某。侍郎吕公某。杨公某。裴冑。 李巽。
吕渭。杨愚。御史中丞房公某。咸尊师之道。执弟子礼。凡年八十一为僧五十三期。元和三年二月九日而没。其弟
传良弼李寰。史孝章。第七十三。刘晏。濛。进。潼。元琇。包佶。卢徵。李若初。于颀。第五𤦺。班宏。王绍 李巽。
第七十四。李揆。常衮。赵憬。崔造。齐映。卢迈第七十五。关播。李元平。董𣈆溪。陆长源。刘全谅。𡊮滋
震奏破吐蕃于芳州。壬申,诏自今死刑勿决,先杖。十二月庚寅,诏赐遭水县乏绝户米三十万石。丁未,以给事中 李巽
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闰月癸酉,门下省奏:「邮驿条式,应给纸券。除门下外,诸使诸州不得给往还券,至 ……卯九日,宴宰臣百官于曲江,上赋诗以赐之。己未,江西观察使路寰卒。甲辰,升定州为大都督府。以湖南观察使 李巽
为江州刺史、江西观察使,以礼部侍郎吕渭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

  冬十月癸丑朔,以前滁州刺史房济
检校司空、平章事杜祐为司徒,所司备礼册拜,平章事如故;罢领度支、盐铁、转运等使,从其让也,仍以兵部侍 即李
巽代领其任。戊申,以陇右经略使、秦州经略使、秦州刺史刘澭为保义军节度使。赈浙东米十万石。己未,武元衡 ……臣于麟德殿,赐物有差。壬午,以第五国轸为右神策军中尉。

  三月辛卯,赐群臣宴于曲江亭。癸卯,判度 支李
巽为兵部尚书,依前判度支盐铁转运使。

  夏四月甲子,禁铅锡钱。以右金吾卫大将军范希朝为检校司空、 ……部尚书,以刑部郎中、侍御史知杂李夷简为御史中丞。五月丙午朔。辛酉,刑部尚书郑元卒。丁卯,盐铁使、吏部 尚书
李巽卒。六月乙亥朔。丁丑,以河东节度使李鄘为刑部尚书以充诸道盐铁转运使;以灵盐节度使范希朝为太原尹、
革不一。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又不可不知也。如裴耀卿、刘晏、 李巽
数君子,便时利物,富国安民,足为世法者也。

开元中,有御史宇文融献策,括籍外剩田:色役伪滥,及逃户 ……六百馀。有利既厚,销铸遂多,江淮之间,钱实减耗。伏请准从前敕文,除铸镜外,一切禁断。」元和三年五月, 盐铁使李巽
上言:「得湖南院申,郴州平阳,高亭两县界,有平阳冶及马迹、曲木等古铜坑,约二百八十余井,差官检覆,实
亦以盐铁副使兼学士为留后。

顺宗即位,有司重奏盐法,以杜佑判盐铁转运使,理于扬州。元和二年三月,以 李巽
代之。先是,李锜判使,天下榷酤漕运,由其操割,专事贡献,牢其宠渥。中朝柄事者悉以利积于私室,而国用日
之,酋渠自化。其后为瘴毒所侵,坚请入觐,拜同州刺史。征入为中书舍人,迁尚征入为中舍人,迁尚书右丞。时 兵部尚书李巽
兼盐铁使,将以使局置于本行,经构已半,会佶拜命,坚执以为不可,遂令彻之。巽恃恩而强,时重佶之有守,就
湖南、江西,辟为宾佐,坐事沈废。久之,复以选授宣州录事参军。观察使崔衍奇其才,奏加章服,倰辞而不受。 李巽
镇江西,奏为副使,得监察里行,又从巽领使,为河阴院盐铁留后。入为侍御史,寻改膳部员外,充转运判官。入
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七十三 刘晏 第五琦 班宏 班绍  李巽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年七岁,举神童,授秘书省正字。累授夏县令,有能名。历殿中侍御史,迁度支郎中 ……难治,绍修辑军政,人甚安之。六年,征拜兵部尚书,兼判户部事。九年卒,年七十二,赠左仆射,谥曰敬。 李巽,
字令叔,赵郡人。少苦心为学,以明经调补华州参军,拔萃登科,授鄠县尉。周历台省,由左司郎中出为常州刺史
老将,有足疾,姑欲优容之,卿勿复言。」乃以奏状还真卿。虽天子蒙尘,典法不废。洎銮舆将复宫阙,遣左司郎 中李
巽先行,陈告宗庙之礼,有司署祝文,称「嗣皇帝」。真卿谓礼仪使崔器曰:「上皇在蜀,可乎?」器遽奏改之。
运、扬子院留后。时王叔文用事,由径放利者皆附之,异亦被引用。叔文败,坐贬岳州刺史,改郴州司马。元和初 ,盐铁使李
巽荐异晓达钱谷,请弃瑕录用,擢为侍御史,复为扬子留后,累检校兵部郎中、淮南等五道两税使。异自悔前非,
纪极,终以此败。贬参郴州别驾,贞元八年四月也。

参至郴州,汴州节度使刘士宁遗参绢五千匹。湖南观察使 李巽
与参有隙,遂具以闻;又中使逢士宁使于路,亦奏其事。德宗大怒,欲杀参。宰相陛贽曰:「窦参与臣无分,因事
便于时者,多所条奏。德宗虽不能皆可,而心颇重之。初,窦参既贬郴州,节度使刘士宁饷参绢数千匹。湖南观察 使李
巽与参有隙,具事奏闻,德宗不悦。会右庶子姜公辅于上前闻奏,称「窦参尝语臣云:陛下怒臣未已」,德宗怒,
,充度支盐铁等使,依前平章事。旋又加弘文馆大学士。时王叔文为副使,佑虽总统,而权归叔文。叔文败,又奏 李巽
为副使,颇有所立。顺宗崩,佑复摄冢宰,寻让金谷之务,引 李巽
自代。先是,度支以制用惜费,渐权百司之职,广署吏员,繁而难理;佑始奏营缮归之将作,木炭归之司农,染练
即位,除驾部郎中,改长安令。岁中,迁工部郎中,知台杂,刺举纲宪,为人所称。转考功郎中,出为虢州刺史。 李巽
领盐铁,奏为副使、兵部郎中。

元和五年,代李夷简为御史中丞。振举朝章,百职修举。十月,代许孟容为京 ……后格条,置之座右。凡有详决,疾速如神。当时属僚,叹服不暇。

十年四月,改礼部尚书,领使如故。先是, 李巽
以程异为江淮院官,异又通泉货,及播领使,奏之为副。当王师讨吴元济,令异乘传往江淮,赋舆大集,以至贼平
渤耻其家污,坚苦不仕;励志于文学,不从科举,隐于嵩山,以读书业文为事。

元和初,户部侍郎盐铁转运使 李巽
、谏议大夫韦况更荐之,以山人征为左拾遗。渤托疾不赴,遂家东都。朝廷政有得失,附章疏陈论。又撰《御戎新
使张滂复置江淮巡院。及浙西观察使李锜领使,江淮堰埭隶浙西者,增私路小堰之税,以副使潘孟阳主上都留后。 李巽
为诸道转运、盐铁使,以堰埭归盐铁使,罢其增置者。自刘晏后,江淮米至渭桥浸减矣,至巽乃复如晏之多。
固宠,朝廷大臣皆饵以厚货,盐铁之利积于私室,而国用耗屈,榷盐法大坏,多为虚估,率千钱不满百三十而已。 兵部侍郎李巽
为使,以盐利皆归度支,物无虚估,天下粜盐税茶,其赢六百六十五万缗。初岁之利,如刘晏之季年,其后则三倍 ……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京兆尹裴武请禁与商贾飞钱者,廋索诸坊,二人为保。 盐铁使李巽
以郴州平阳铜坑二百八十余,复置桂阳监,以两炉日铸钱二十万。天下岁铸钱十三万五千缗。命商贾蓄钱者,皆出
子 审行

  审行自户部侍郎贬渝州刺史。

五世孙 重

  士廉五世孙重,字文明,以明经中第, 李巽
表盐铁转运巡官,善职,凡十年,进累司门郎中。

  敬宗慎置侍讲学士,重以简厚惇正,与崔郾偕选,再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