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游佛日山净慧寺
石冷苔生晕风高竹度凉道人何处去春色半沧浪(铁/网)

(珊瑚/)
  句
身既事十主女亦妃九龙
   (懒真子集同州登城县有九龙庙只一妃耳土/人云 冯瀛王
之女也司马才仲戏题诗云云过)
   (客读之无不一笑/)
  司马棫
   棫字才叔槱弟登进士第尝应 (第 31b 页)
  吴母程孺人七十序
新安吴母程孺人年十八而嫁二十一而寡誓
死抚孤凡五十年而春秋七十今年三月为设
帨之辰其子长孺排缵其苦节懿行告于四方
请为称寿之文余读之而叹曰生辰为寿之词

非古也是人子之所欲致于其亲而宗党亲串
之所以交相为颂祝者也若孺人之寿则邦家
之光海内之吉祥善事而非一家之私庆也其
为词乌可以已乎国家之制节妇自三十以下
年至五十则旌表其门闾旌之云者劝之之道
也而耻之之道存焉古之旌门者有乌头双阙
绰楔崇台白圬赤角之制使见之者可以悛心
而改行则耻之之说也欧阳公为五代史载王
凝妻李氏事以谓闻李氏之风可以愧士之不
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其耻 冯道
六臣之 (第 10b 页)
   (愿上印绶始得免罗织可谓长者今/乡曲之士知其名者寡矣矧诗乎)
  读五代史
天地沈冥际山河战伐中可怜 长乐老
只是爱三公
 吴节(一首/)
   节字子甘江阴人嘉靖甲午举人任江西新昌
   知县
  登仙阜亭 (第 18a 页)
   自淮口抵宿迁值风雨大作
拖舟入清口适喜乱淮碧崔镇抵宿迁徐行谗半日朔

风殆惊余不尔何凛慄江云作阵来冻雨矢四集行牵
人力微泥烂漕岸侧打头为旅拒遇浅殆鲸吸波神鼓
馀勇汹汹波浪黑势张互相薄力进硬与敌欹倾乃平
常簸荡不少息秋江渺无涯终日困跼蹐夜眠任倒悬
昼坐自撞击试身一叶舟淩轹蛟蜃窟远道胡为来行
止吾岂必相值当奈何安顺险能出有涂莫舟行此语
闻自昔君看坦涂间风浪犹莫测处身苟无方往往半
乾没居安贵不忘遇险戒无佚所以 长乐老
进諌及御 (第 22b 页)
   和干臣诗韵六首

清江百折万重山倦鸟翩翩不易还有客又来询动静
不知 冯道
已痴顽
一雨蕉黄荔子丹去年今日宴东山山僧劝酒宾僚唱
醉里肩舆月下还
楼阁三山景气鲜万家帘映荔枝妍红云 (第 21b 页)
灭口重诲率群臣称贺明宗大怒曰朕
家事不了卿等不合致贺从珂罢镇居清化里第重诲
数讽宰相言从珂失守宜得罪 冯道
因白请行法明宗
怒曰吾儿为奸人所中事未辨明公等出此言是不欲 …… (第 40b 页)
诲因求解职明宗慰之曰事已辨慎无措之胸中
重诲论请不已明宗怒曰放卿去朕不患无人顾武德
使孟汉琼至中书趣 冯道
等议代重诲者 (第 42b 页)
冯道
曰诸君
苟惜安公使得罢去是纾其祸也赵凤以为大臣不可
轻动遂以范延光为枢密使而重诲居职如故董璋等
反遣 (第 42b 页)
   痴绝集序
昔予弱冠与郢程钜夫同学临汝书院时月香林君以
乡先达日坐前庑位予二人朝夕出入以诸生礼诣位
趋揖然后退不十年事大异各去不相闻也而钜夫为
达官位于朝予为农夫耕于野林君亦归隐于市又数
年君暂出为县大夫客始相见予既壮君亦老矣俱忘

言不暇相问且相悲也一日君以咏史一编示予予每
谓作诗难咏史尤难安得有人能一洗胡曾之谬者如
君铜雀台诗胡曾有是哉君谓观者必笑其痴而自名
之曰痴绝意必有在予不敢易度读至申包胥楚人一
缕垂亡命尽向秦庭哭得回至鲁仲连六国既亡秦一
统如何却道帝秦非矍然曰谁谓君痴感叹久之再读
冯道
那知老子痴顽福曾见官家历五朝至顾恺之
可怜几幅通神画只入桓元夹道中为之掩卷抵掌曰 (第 2b 页)
远危亦林萨德弥实李中南陆仲达尧允恭吴以宁齐
德之曾世荣 冯道
玄孙允贤殷震三十六家七十三部
内十八部卷亡四百七卷兹又得杜氏此书然则待访
(第 5a 页)
   林景熙
   仙台           刘 因
   黄金台          刘 因
    冯瀛王
吟诗台       刘 因
   西山           刘 因
   晨起书事          (第 3a 页)
不出门房中歌废战国而下俱不幸以
著非得巳也讳莫甚于死从容反复烈士犹难之况士
女乎欧阳公传断臂妇人以愧 冯道
夫人以死传宗承
平世泽于是乎见作史者乌得废诸
  李节妇传          揭傒斯
李节妇者姓冯氏 (第 17a 页)
  三门集津图
南北争教限大江吴家才了又陈亡画工只说三门险
不记茅津一苇航

  乙卯端四日感怀
衰年那与世相关苦被诗魔不放閒好个旧家 长乐老
无才无德只痴顽
  山村风雨扇头
总为诗翁发兴新直教画笔亦通神莫嫌风雨无多景
截断黄尘亦可人
  跋 (第 8a 页)
不出门房中歌废战国而下俱不幸以
著非得已也讳莫甚于死从容反复烈士犹难之况士
女乎欧阳公传断臂妇人以愧 冯道
夫人以死传宗承 (第 21b 页)
   名贤确论序
名贤确论一百卷皆唐宋人所著也其说散见于文集
中或病其不归于一辑成此编以便观览其所论远自
三皇近至五季或论其世或论其人或论其事或专论
或通论上下数千百年皆具于此夫人生乎千百年之
下而欲论乎千百年之上其世远其人亡其事隐考其
治忽辨其贤否求其得失以为定论其亦难矣盖人生
同时者每有爱憎之心其居异代者必无好恶之念此

人之常情而名世之贤又不必以此语之也惟世之立
论者逞异以为高出奇以相胜人自为说不肯附和如
法家之断狱得其情者固多或夫于惨刻流于姑息者
其刑未必皆平也故虽文章大家君如武王以为非圣
臣如 冯道
犹以为贤史笔操纵一至于此他尚何望哉
锡山钱孟浚出 (第 16b 页)
  刘正奉塑记
至元七年世祖皇帝始建大护国仁王寺严梵天佛家
以开教于天下求奇工为之得刘正奉于黄冠师正奉
先事青州把道录传其艺非一及被召又从阿尔尼格国
公学西天梵相神思妙合遂为绝艺凡两都名刹有塑

土范金抟换为佛者一出正奉之手天下无与比者由
是上两赐宫女为之妻又命以官长其属迨今四十馀
年凡行幸无所不从今上皇帝尤重象教尝敕正奉非
有旨不许擅为人造它神象者其见贵异如此将作院
经历洛阳田君博物君子也尝谓予言大都南城长春
宫都提点 冯道
颐始作东岳庙于宫之东谋其徒曰不
得刘正奉名手无以称吾祠且正奉尝 (第 24b 页)
  沐浴子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沧
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猊若愚与圣贤尚絅之旨
正复相同特老氏未免有作用耳昭昭然揭日月而行
圣贤固不为也纫兰佩茝屈平所以千古然原之被谗
史谓众害其能即后人之议原者亦以为露才扬己观

离骚之文藉喻芬芳不一而足则其不自藏韬可知非
明夷用晦之义故朱子亦谓其未尝学于北方求周公
仲尼之道白因渔父一篇反其意而用之盖其涉世之
久英气将敛故云然耳不然与世浮沉漫无介节胡广
中庸 冯道
长乐其可嗤又何如耶
 萧士赟曰此诗檃括渔父词之意他篇云含光混世
 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亦此意也其太白 (第 14a 页)
   送瞿伯器还吴轻鸥不受机心缚良马端随敏手驰鄞江井邑十万灶
簿领积几穷翻披瞿尹坐曹谈笑决长官惊誇里闾说
岂惟煮茗挹清风复解停杯问明月澄江雪浪催归舟
洞箫声咽行云留明时抡才在济用伫看公府交章酬

   竹素园
缃帙不作飞白体漆简端徵杀青书哀哉 瀛王
兔园册
自比稷卨今何如陈生歌声夜漫漫手织云锦餐琅玕
丈夫书功夙有 (第 21b 页)
得已也讳莫甚于死从容反复烈士犹难之况士女乎
欧阳公传断臂妇人以愧 冯道
夫人以死传宗承平世
泽于是乎见作史者乌得废诸延祐七 (第 10a 页)
汲黯是以老氏之学成气
节又次之则东陵侯盖公之徒是以老氏之学善其进
退存亡于一身最下斯为扬子其流极便是 冯道
何可
与荀子争轩轾也
经史问答卷十终 (第 16b 页)
  读石徂徕集
徂徕先生严气正性允为泰山第一高座独其析理有
未精者其论学统则曰不作符命自投于阁以美扬雄
而不难改窜汉书之言以讳其丑是一怪也其论治统
则曰五代大坏 瀛王
救之以 (第 3a 页)
冯道
而竟忘 (第 3a 页)
长乐老

人之谬是一怪也涑水亦不非扬雄然犹为之周旋其
辞谓其鉴何鲍之祸而委蛇为之即南丰以为合箕子
之明夷虽其言 (第 3a 页)
    经学优深科(孙毗/黎逢/白季随)
(贞元/元年)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熊执易/刘简甫)
(贞元/十年)(朱颖)
(元和/三年) (冯道/
陆亘)
(长庆/元年)(李思仁) (第 2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