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春秋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正史類
法制類
目錄類
雜史類
列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續道藏
  □□泰丙也 列子周穆王篇主车则造父为御□□
为右注□□古之善御者或谓车名或谓马名皆非
穆天子傅□□为右郭璞音泰丙乃列子注末张湛

又云□即齐□即合古字也不知齐合二字是音是
形殊为疑混林鬳斋口义竟以齐合为二字之音后
世字书多有从之者按淮南子冥览训云钳且泰丙
之御高诱注二人古善御者泰丙即□□也据此则
穆天子傅郭璞音泰丙者为有据而他书之音齐合
者为非是矣 唐武宗
召王起曰朕近见二字一□一
□莫能详对曰臣于三教经典窃尝遍览□□二字
群书未见周穆王傅有□□二字往昔儒 (第 51b 页)
 (穷乡之社扣瓮鼓缶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尝试为之击建鼓撞巨钟乃始知夫瓮缶之足羞也)

 亦土音起于后世(乐府杂录 唐武宗
朝郭道源善击瓯率以邢瓯十二只旋加减水其)
 (中以箸击之)二者皆非朝庙之乐器燕乐用之则犹有古
 意焉 (第 40a 页)
宗皆不能去此二君柔懦无志固不足论以 武宗
之英
武宣宗之明察趣过目前将就容养以为不害国事反
使之盘根错节不能尽去但能使之稍戢不为大害而
已此所 (第 9b 页)
    也(元年/)
晋平公疾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论晋侯疾證之
外而及良臣将死赵孟问谁当良臣对曰主之谓矣此
一段见得先王之典礼销磨未尽虽工之技微亦获知

之其后言国之大臣有灾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
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社稷大抵国之大臣在乎
养其君德保其君体三代之时为大臣者皆能如此故
其典礼之遗虽工技亦知之至汉唐则无知者如霍光
固可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其后昭帝以夭终则光
所以养其德保其体者可知唐李德裕外诛藩镇之强
梁者而使 武宗
终惑神仙则是德裕无以养其德保其
体尽此道者莫如周公佐成王所以养其德保其体公 …… (第 13b 页)
无逸豫遂使成王终其夭命而临崩之际死生矻然
不乱后之为大臣必如周公而后可汉唐之间虽有霍
光德裕之相昭帝 武宗
犹不知保养之意
   韩宣子聘于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
    鲁(二年/)
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 (第 14a 页)
 按左氏燕简公多嬖宠欲去诸大夫而立其宠人燕
 大夫杀公之外嬖公惧而奔是昵嬖宠而蔑冢卿失
 君人之道矣故李德裕戒 武宗
不宜与贱人图柄臣
 者其知此哉
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 (第 3b 页)
 (则必有狎舟之水矣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水之乘人于其微密也故智)
 (者观于水德/思过半矣)
 (臣尝览史传叹唐宪宗 武宗
之贤也委任才相削平/乱烈不数年而宇内廓然政归朝廷顾惑于方士溃)
 (遹以终岂所谓闭于人不开以天者欤凡 …… (第 10b 页)
 (献地而李师道亦为刘悟所杀天子浸浸兴土木事/聚敛用朋党驱斥贤士卒服柳泌药躁怒易性以受)
 (其不祥则吐突/承璀之孽也)
  (武宗
在潜邸时悒悒于文宗之巽暖也又自宪穆敬/文来世有珰祸思维毗于相臣而深鄙嗣复珏之倾)
 (巧闻李德裕才心 (第 15a 页)
 (下虽元吉大亨可也岂止无咎而已哉明二阳向消/故道大而福小也此即唐武宗之时内之宦者外之)
 (牛党之徒皆欲攻李德裕者也但以 武宗
刚明在位/故仰视而不敢动一日事变万事去矣○双湖胡氏)
 (曰知时识势学易之大方项氏深为得之/当观之君 (第 26b 页)
曰昭烈一帝于晋则曰孝武一帝于元魏
则曰孝文一帝于宇文周则曰武帝一帝于唐则曰高
祖曰文皇曰玄宗曰宪宗曰 武宗
曰宣宗凡六帝于后
周则曰世宗一帝于宋则曰太祖曰太宗曰仁宗曰高
宗曰孝宗凡五帝于金源则曰世宗曰章宗凡二 (第 29b 页)
 诏吏部南曹自今常调赴集选人取历任多课绩而
无阙失其人材可副升擢者具名送中书门下引验以
闻当与量材甄奖上虑铨衡止凭资历英俊或沈于下

僚故也(选举志在四年今从/故事新旧录并无之)
八月戊申诏百官内殿起居日两省御史台官分班于
殿庭东西相向而立金吾将军各在本班之上故事台
省官金吾将军俱为侍从班每内殿起居横行立于一
品之前上因见太子太保王溥在拾遗补阙之后谓左
右曰溥故相也那得尔遽命分之
乙卯幸造船务又幸玉津园
庚申以迎銮镇为建安军

辛酉初令京师建安汉阳蕲口并置场𣙜茶自 唐武宗
始禁民私卖茶自十斤至三百斤定纳钱决杖之法于
是令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民敢藏匿而不送官及私贩
鬻者没入之计 …… (第 19a 页)
上杖七十八贯加役流主
吏以官茶贸易者计其直五百钱流二千里一贯五百
及持仗贩易私茶为官司擒捕者皆死(自 唐武宗
以下/至皆死并据本)
(志当在此年今/附见𣙜茶后)
先是文武官辞见及谢正衙御史台报閤门方许诣内 (第 19a 页)
康王秦始皇汉高祖文帝景帝武
帝元帝成帝哀帝魏孝文西魏文帝后周太祖唐高祖
太宗中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文宗 武宗
宣宗懿宗僖
宗昭宗二十七陵尝被发令有司备法服常服各一袭
具棺椁重葬所在长吏致祭
丙辰登州言女真国遣使 (第 12b 页)
史馆修
撰梁周翰掌起居郎事秘书丞直昭文馆李宗谔掌起
居舍人事 参知政事苏易简言故知制诰赵邻几常
追补 唐武宗
以来实录其家今寓睢阳诏遣殿中丞直
史馆南安钱熙乘傅往取其书熙得邻几所著会昌以 (第 18b 页)
葬除服准礼七月而葬帝得以七日而除又
德宗朝礼官柳冕等议皇后为父母服十三月其禀朝
旨十三日而除会昌五年 武宗
为恭宗母义安太后十
三日释服即无帝王为后期周易月故事王旦等以闻 (第 14b 页)
盖古今之通义也章懿皇太后辅
佐先帝诞育圣躬德冠掖庭功流宗社陛下感深罔极
追荐尊名既复寝园将崇庙室谨按 唐武宗
韦太后以
追尊升祔穆宗之室皇朝孝明孝章皇后并祔太祖之
室懿德明德元德并祔太宗之室今真宗一室止祔章
穆 …… (第 17a 页)
初以钱惟演议下礼院礼院言夏商已来父昭子穆皆
有配坐每室一帝一后礼之正仪开元肃明皇后始有
并祔惟演引 唐武宗
母韦太后祔穆宗孝明孝章祔太
祖故事按穆宗惟以韦太后配更无别名太祖未尝以
孝章配伏寻先帝以懿德配飨太宗 (第 22b 页)
唐武宗
以来至哀帝事为续唐录一百卷故也 诏
近臣考先朝正史实录为景德禦戎图 录故雄霸州
缘界河巡检内殿承制李 (第 7b 页)
此为国之大患也夫圣明在上安有朋党朋党
之弊起于衰闇汉之党锢始于安帝极于桓灵唐之朋
党起于穆宗甚于文宗 武宗
以陛下励精图治岂比汉
唐衰闇之际乎斯乃臣下务相倾轧以快其志不顾国
事者也陛下循名察实因迹照心毋以朋党 (第 7b 页)
矣奸谋
不行则邪人自消邪人既消则正人之道行而政事不
臻于忠厚者未之闻也此独在圣功之自强尔李德裕
尝为 唐武宗
言曰舜有大功二十去四凶用十六相不
必在武功 (第 34b 页)
武宗
(第 34b 页)
武宗
能欣纳德裕之忠言信是 …… (第 34b 页)
聪明之主矣陛下大度谦虚恐未欲遽就舜之大功顾 武宗
之欣纳忠言诚不难及也臣愿为陛下陈辨实之
略焉所谓正人之实者能推公其心以爱君忧国为计
不附下不罔上乐进 …… (第 35a 页)
以攻正人因其攻正人而
去之以示大公因其引退而去之以示大恩二者随其
动而处之不烦扫除之力矣李德裕又尝为 武宗
言之
曰陛下辨邪正专委任守之以定朝廷必理此真宰相 (第 36a 页)
(望出新淦/及豫章也)啖氏(亦作啖前秦有将军啖铁又啖助治春/秋大历水部郎中啖彦珍会昌进士啖)
(鳞避 武宗
讳改/为澹望出东河)昝氏(子感切何氏姓苑有昝氏蜀人也/晋书桓温将昝坚唐昝慎盈宋昝)
(居润为宣徽使望 (第 27b 页)
  避讳第八
宋以武公名司空改为司城氏
晋以僖侯名司徒改为中军氏
籍氏避项羽讳改为席氏
奭氏避汉元帝讳改为盛氏
庄氏避汉明帝讳改为严氏
庆氏避汉安帝父讳改为贺氏

师氏避晋景帝讳改为帅氏
姬氏避唐明皇讳改为周氏
弘氏避唐孝敬皇帝讳改为洪氏
淳于氏避唐宪宗讳改为于氏
啖氏避 唐武宗
讳改为澹氏
敬氏避宋讳改为文氏又为恭氏
恒氏避宋讳改为常氏
  音讹第九 (第 20b 页)
   右二曲文宗诏太常卿冯定采开元雅乐作也
   臣下功高者赐之乐又改法曲为仙韶曲
万斯年曲
   右一曲 武宗
朝李德裕命乐工作万斯年以献
播皇猷曲
   右一曲宣宗每宴群臣备百戏帝自制新曲故
   有播皇猷之作 (第 55b 页)
不可遽废武宗即位宰相李德裕尤恶进士尝论公卿
子弟艰于科举 武宗
曰向闻杨虞卿兄弟朋比贵势妨
仕进之路昨黜杨知至郑朴等抑其太甚耳有司不识
朕意不放子弟即过矣但取实艺可 (第 3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