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經解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醫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續道藏
 鲁人小恶固为之讳此其恶甚大有关于宗社之存
 亡绝续若并为之讳无以垂法于天下后世然其辞
 微隐则亦为之讳矣南轩张子尝评武后 中宗
之事 (第 2b 页)
 谓武氏唐之大贼当讨 中宗
不能君当废 (第 3a 页)
中宗
废而
 后武氏之刑乃克正有得于春秋用法之意士不通
 春秋不足以当大事
夏单伯送王姬(公谷作逆王/姬今 (第 3a 页)
宗庙以太簇为宫五郊朝贺飨宴则
随月用律为宫凡登天神奏元和之乐地祇奏顺
和宗庙奏永和天地宗庙登歌俱奏肃 和皇帝

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 (第 56b 页)
和皇帝
食举及饮酒奏 …… (第 56b 页)
和皇帝
受朝奏正 (第 57a 页)
和皇太子
轩悬出入奏承和
元日冬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 (第 57a 页)
和皇帝
祭飨酌酒读祝文及饮福酒受胙奏寿和
五郊迎气各以月律而奏其音又郊庙祭享奏化
康凯安之舞贞观初张文收善音 …… (第 57a 页)
为宫八曰舒和以出入二舞及
皇太子王公群后国老若皇后之妾御皇太子之
宫臣出入门则奏之皆以太簇之商九曰昭 和皇帝
皇太子以举酒十曰 (第 62a 页)
和皇帝
以饭以肃拜三老 …… (第 62a 页)
皇太子亦以饭皆以其月之律均十一曰正 和皇
后受册以行十二曰承 (第 62b 页)
和皇太子
在其宫有会以
行若驾出则撞黄钟奏太和出太极门而奏采茨
至于嘉德门而止其还也亦然至开元中又造三
和曰械 …… (第 62b 页)

光大之舞懿祖曰长发之舞太祖曰大政之舞世
祖曰大成之舞高祖曰大明之舞太宗曰崇德之
舞高宗曰钧天之舞 中宗
曰太和之舞睿宗曰景
云之舞玄宗曰大运之舞肃宗曰惟新之舞代宗
曰保大之舞德宗曰文明之舞顺宗曰大顺之舞 (第 63a 页)
 独以天子之旅为未然曰天王出居于郑变例也故
 周公系六五爻辞不取君象正以天子无旅故也若
 然则鲁昭公之在楚 唐中宗
之在房州独非变例乎
 即孔子之辙环孟子之历聘亦自变例若得君行道
 乌用是栖栖者为哉大抵自天子以至于庶 (第 46b 页)
 开国至于文武周公无不于农事上讲究故稼穑艰

 难小人之依与乎民情之善恶无不一一知之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 中宗
严恭寅畏天命自
度治民祇惧不敢荒宁肆 (第 5b 页)
中宗
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周公推而下之极于小人之情欲使成王即小以观
 大也周公又推而上之及于商家之三宗欲使 (第 5b 页)
 作周颂也正考甫得商颂于周非作商颂也公子奚

 斯作鲁庙非作鲁颂也著书果难哉
第二十八卷(商颂/)
(成汤/)烈祖 (中宗/
)玄鸟(高宗/)长发(高宗/)殷武(高宗/)
 商颂十二篇乃正考甫得之周太师而正考甫为孔
 子七世祖 (第 41a 页)
 国之有颂亦原于功德惟周颂功德有馀则辞愈约

 鲁颂功德不足则辞愈详此为异耳至如商颂成汤
 之功德有似武王故那诗亦似执竞 中宗
高宗功德
 不及成汤故诗视那为加详然则颂之名虽同而功
 德之优劣亦不能无辨也彼赋比兴之体则无所始
  (第 12a 页)
 齐如莒一书再书而又再书春秋非与其归鲁也所
 以深恶鲁之臣子无愤疾之心而不能仗大义以诛
 之也先儒谓唐武后废 中宗
而移其宗庙张柬之等
 当废为庶人而赐之死引春秋绝文姜之义以为断
 可谓得圣人之意矣春秋于文姜不曰姜氏 (第 3a 页)
 范太史淳夫论唐事而及此曰季氏出其君鲁无君
 者八年春秋每岁必书公之所在不与季氏之专国
 也唐史列武后于本纪不没其实以著其恶窃以为
 不然 中宗
之有天下受之于高宗天下者唐之天下
 也武氏安得而间之复系嗣圣之年黜武氏之号窃 (第 76a 页)
 均敌故敢与战此如唐之藩镇称兵以拒王室也阴

 盛之极至与阳争此时已无阳圣人谓阳未尝无亦
 不可无也故称龙以存阳犹 唐中宗
为武后所废纲
 目每年犹书帝在房州以存君也阴虽极盛而称龙
 然本是阴体是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犹臣虽强而敌 (第 94a 页)
 其罪者岂徒欲情真罪当使欲无辞而心服哉实欲
 暴扬其罪于天下使奸人无所掩其恶无所逃其罪尔
 如唐高祖伐隋炀后世犹恨不正其弑父之罪 唐中
 宗
去武后后世犹恨不正其革唐之罪是岂虑无以
 服其心哉正为罪大恶极无以暴扬于天下尔苏轼
 作贬吕惠卿制词 (第 32a 页)
 子之虑患远不及仲孙矣祸根未除俟君壮而自除
 之吾见季子果忠而无谋者也平勃安刘必尽诛产
 禄而后已鉴于此也五王存武三思而俟 中宗
自去
 之不知春秋者也平勃介胄之士而所为偶合于春 (第 8b 页)
 暇惟恐失其欢心犹曰怵其强也至于襄弑国乱反
 为兴师纳纠助幼夺长何又怯于复仇而勇于助乱
 耶比于唐之 中宗
宋之高宗是其流亚尔○考工记
 梓人为侯天子大射用皮侯而设鹄宾射用布侯而 (第 18b 页)
 乐亦曰莫非尔极盖古人简质无所嫌也张次仲曰

 通鉴前编称 中宗
之兄雍已在位三祀诸侯不朝故
 以诸侯助祭为 (第 39a 页)
中宗
颂今观那诗我有嘉客辞气婉
 约而此篇约軝四语语意扬厉张说为近情事又本
 义吕记补传皆以烈祖即指 (第 39a 页)
中宗
恐烈祖之号未可
 通称当仍笺说指汤至祀成汤专言作乐祀 (第 39a 页)
中宗

 言酒食李迂仲谓诗人各随其宜言之耳盖大乐之
 奏所以发扬汤德故那专言之而烈祖不言也朱谋
 玮言乐 (第 39a 页)
 忠孝一德吉甫之所以能成功也来归自镐自镐京
 归于尹邑也我行永久告家人之词也诸友中孝友
 之张仲常在左右故能笃其忠 孝和
其性情严急而
 应以从容观变而不失常度大功之成岂偶然哉
 六月六章章八句
  按宣王北伐南征及淮夷徐 (第 17a 页)
  圣人作乐莫不有乐章以为舞节岂独商为然而
  颂之名则自商始郑谱云商者契所封之地十四
  世至汤则受命伐夏定天下后世有 中宗
者严恭 (第 15b 页)
 (殿床头有土障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袁顗因/盛称高祖俭德上曰田舍翁得此已为过矣)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 中宗
严恭寅畏天命自
度治民祇惧不敢荒宁肆 (第 57a 页)
中宗
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中宗大戊也严则庄重恭则谦抑寅则钦肃畏则戒
 惧天命即天理也中宗严恭寅畏以天理而自 …… (第 57a 页)
 沃以阳以祖别之不应二人俱称祖甲国语传讹承
 谬旁记曲说不足尽信要以周公之言为正又下文
 周公言自殷王 中宗
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及 …… (第 59b 页)
 云者因其先后次第而枚举之辞也则祖甲之为祖
 甲而非太甲明矣(吕氏曰商去周未远故公以王耳/目所接者言之 陈氏经曰 中宗)
 (
近生知高宗学知/祖甲困知者也)
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
小人之劳惟耽乐(音/洛) …… (第 60a 页)
 恳恳言之(陈氏大猷曰承上章无怨咸和之意遂及/于违怨诅祝 唐孔氏曰诣神加殃谓之)

 (诅以言告/神谓之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 中宗
及高宗及祖甲反我周文王
兹四人迪哲
 迪蹈哲智也孟子以知而弗去为智之实迪云者所
 谓弗去是也人主知小 (第 67a 页)
人之依而或忿戾之者是不
 能蹈其知者也惟 中宗
高宗祖甲文王允蹈其智故
 周公以迪哲称之
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音/吏)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 (第 67a 页)
 败俱伤也
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

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
地黄
 疑者均敌而无大小之差既均敌则必战一家之内
 妻与夫均敌于是有反目之事如齐姜之与鲁桓韦
 后之与 中宗
是也一国之内臣与君均敌于是有篡
 夺之祸如莽卓之于汉安史之于唐也天下之内中
 华与外夷均敌则有乱华之 (第 40b 页)
 日食虽有常度亦人事所召有食之者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每岁正月必书公所在者不与季氏专正朔也昔唐
 沈既济论史谓武后不当立纪当系于 中宗
每岁首
 当书帝在房陵然后系以武后之行事是亦不与武
 后专国政得春秋书昭公之旨也
取阚
 此承上文言 (第 11b 页)
 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 天作祀先王先公 昊
天有成命郊祀天地 我将祀文王于明堂 时迈巡狩
告祭柴望 执竞祀武王 思文后稷配天 臣工诸
侯助祭遣于庙 噫嘻春夏祈榖于上帝 振鹭二王

后来助祭 丰年秋冬报 有瞽始作乐而合乎祖
潜季冬献鱼春献鲔 雍褅太祖 载见诸侯始见武
王庙 有客微子来见祖庙 武奏大武 闵子小子
嗣王朝于庙 访落嗣王谋于庙 敬之群臣进戒嗣
王 小毖嗣王求助 载芟春藉田而祈社稷 良耜
秋报社稷 丝衣绎宾尸 酌告成大武桓讲武类
祃 赉大封于庙 般巡狩祀四岳河海
鲁颂四篇

駉颂僖公 有駜颂僖公君臣有道 泮水颂僖公能
修泮宫 閟宫颂僖公能复周公宇
商颂五篇
那祀成汤 烈祖祀 中宗 
玄鸟祀高宗 长发大禘
 殷武祀高宗 …… (第 9b 页)
   之法既薨而国人美之季孙行父请命于周史
   克作颂
商颂
 那   烈祖  玄鸟  长发  殷武
   商汤 中宗
高宗时有作诗颂之者武王灭商封
   微子代殷后七世至戴公当宣王时正考甫得
   商颂十二篇于周太师归 (第 23a 页)
犹以葬之日次于
赦后者见以赦之后而葬故迟至七月而后葬此鲁人
之志也文姜之罪大于哀姜等于唐之韦后韦后杀
其死不旋踵而文姜独安然为国母二十馀年又肆
意游敖全无顾忌神人之所共愤天地之所不容其死
也春秋之所不葬 (第 3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