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經解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醫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續道藏
 命于周而作颂孔子录其诗同于王者之后舜举契
 为司徒有五教之功赐姓而封之十四世至汤受命
 伐夏定天下后有 中宗
天命自度治民祇惧高宗嘉
 靖殷邦小大罔怨时有作诗颂之者商德之坏武王 (第 17b 页)
有)
(土障壁上挂葛灯笼麻蝇拂袁顗因盛称/高祖俭德上曰田舍翁得此已为过矣)周公曰呜呼
我闻曰昔在殷王 中宗
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
不敢荒宁 (第 39b 页)
中宗
之享国七十有五年(中宗太戊也严/则庄重恭则谦) (第 39b 页)
 刚承柔而治其坏故又戒以不可坚贞言当巽以入
 之也
 莱按汉之吕后唐之武后母之蛊也吕后之蛊惠帝
 不能干而陈平干之武后之蛊 中宗
不能干而狄仁
 杰干之不可贞者王陵褚遂良所以无济陈平狄仁
 杰所以有功也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叶/斗 (第 12a 页)
 东部旧三十四纽毛晃礼部韵增一浓纽按浓本钟

部中字虽唐律亦有押入东部者如宋若昭和御


制麟德殿宴百僚诗(肃穆四门通恩沾雨露浓)类要是偶然兼


韵非真东部中字也惟宗农二纽在唐人东韵甚


多如唐乐 中宗
助祭升坛(嘉猷备六宫钦若荐禋宗)王维和仆


射晋公扈从温泉(天兵小战功词赋属文宗)白居易感悟妄缘 (第 6a 页)
 (公去社稷于今五年每岁首月不书公者在鲁四封/之内则无适而非其所也至是郓溃客寄乾侯非其)
 (所矣岁首必书公之所在者盖以存君不与季氏之/专国也而罪臣子讥诸侯之意具矣唐武后废迁 中)
 (宗
革命自立史臣列于本纪欲著其罪而君子以为/非春秋之法其言曰天下者唐之天 (第 16b 页)
中宗
受之于) (第 16b 页)
 龟山解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以为天命福善祸淫谁
 不知之孔子之知盖异乎常人之所谓知也古人之
 知直是各别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 中宗
严恭寅畏天命自
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 (第 10a 页)
中宗
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读无逸须看周公这许多呜呼处叹息而言之所以 …… (第 10a 页)
 甲方居丧之时尚未即君位也至伊尹以冕服奉嗣
 王归于亳太甲始即位矣是以周公之言如此然太
 甲世次当在 中宗
高宗之前今乃叙之于后者此以
 享国之久近论而不以世次先后论也说者但见太
 甲即位之初欲败度纵败礼而又 (第 13a 页)
序之 中宗
高宗之 (第 13a 页)
 后遂谓其别自有一祖甲是特未尝深考尔 中宗

 治民祗惧不敢荒宁高宗之不敢荒宁祖甲之不敢
 侮鳏寡大略只是一个敬字今须看周公论三宗之
 无逸不 …… (第 13b 页)
 大皆变乱之则民皆心怨之而口祝之矣盖有道之
 世君臣交孚则谗言无自而入无道之世君臣失德
 则下之人皆肆为怨诅其机存乎上而已矣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 中宗
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 (第 19a 页)
 之所务其亦侮其君以为昔之人无闻知也二世用
 之卒致丧亡呜呼可以信周公之言矣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 中宗
严恭寅畏天命自 (第 11b 页)
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 中宗
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
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
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 (第 12a 页)
至于小
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不
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
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
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
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

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中宗
谓太戊也先言太戊者以得年之多寡为先后
 也夫为天下之至尊逸也劳也唯所欲为凡无不可
 意者今而严恭寅畏 …… (第 12b 页)
 是否也厥心违怨厥口祝诅矣怨气诅语充塞天地
 洋溢四海冲和揉为乖沴瑞应化为灾殃人主独能
 保其寿乎此周公所以推其极而告王也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 中宗
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
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
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此 (第 16b 页)
 居九重轻民事而一委民命于适然之数岂天所以立
 君之意哉周公七月之诗陈王业艰难皆述农桑之
 候与无逸此章正相表里
殷王 中宗
 王应麟曰史本纪太戊为太甲之孙三代表云太戊 (第 1b 页)
 六四在上为母以天下言有母仪天下之象

 牝鸡晨索其家者也夫妇和肥其家者也六四九五
 为久富其家者也有家之吉孰大于此 唐中宗
之在
 房陵与韦后有不胥制之约及复位遂斜封以隳国
 纲佚游以乱家法终之以大逆 (第 50a 页)
中宗
不能闲而韦后
 两失之
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柔而居阴以顺在位乃能致富家之吉故知富家云
 者非若寡妇清 (第 50a 页)
 可从而九四能有其君命以忠义自守故小人不得
 以为之咎而君子之畴皆相附丽以获其福祉而其
 志行矣武后屏 中宗
于外当时之臣岂知 (第 28b 页)
中宗

 命令哉而狄仁杰从容之间未尝一日不 (第 28b 页)
中宗
(第 28b 页)
有土障)
(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袁顗因盛称高/祖俭德骏曰田舍翁得此已为过矣)周公曰呜呼我
闻曰昔在殷王 中宗
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 (第 35b 页)
 而阴用之小人之欲得君者必私习其说或诵言称
 举之故其学至于今犹行也予是以具论之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 中宗
严恭寅畏天命自
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 (第 8a 页)
中宗
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中宗太戊也此书方论享国之长短故先言享国之
 最长者非世次也
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 …… (第 8a 页)
 敛所以为德也高台深池女色畋游皆不害霸此理
 之必不然而其学之有师言之有章世主多喜之此
 之谓幻幻能害寿以其能怨诅也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 中宗
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
兹四人迪哲
 古之哲王莫不如此而专言四人此四人尤以此显 (第 11b 页)
 此道此德举用乂厥辟以上下同德故有事于四方
 则民信之若蓍龟然此又周公久留之意也
公曰君奭天寿平格保乂有殷有殷嗣天灭威
 天寿此 中宗
高宗祖甲和平至道之王使保乂有殷
 此三王皆能继天灭威灭威者除害也 (第 5a 页)
 唐或祀太乙五帝(光/武)或特祀五帝(光武/明帝)或除五帝之
 座同称昊天上帝(晋武/帝)或合祭天地(唐武后 中宗)
或配以
 祖或配以群祖又明堂之制变易不常与考工之说
 不同皆一时之制然也
 杨氏复曰月令有大享之文我 (第 26a 页)
 二节以下皆以勤劳于心者勉成王而篇首独举勤
 劳于力者为先俾王知小人勤劳稼穑之事其善于
 格君心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 中宗
严恭寅畏天命自
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 (第 118b 页)
中宗
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中宗大戊庙号严恭敬之形于外寅畏敬之主于中 …… (第 118b 页)
 民虽穷民亦不敢慢忽祖甲能如此所以能永年也
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
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
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自时厥后夏氏以为或自 中宗
之后或自高宗之后
 或自祖甲之后是也耽贪欲自侈之谓言自是三君
 之后立而为王者生则好耽乐不知农事之艰 …… (第 120b 页)
 不听信则人乃道说之以变乱先王之正法先王之

 法甚便于民一变乱之则至于或小或大或有违怨
 于心者矣或有诅祝于口者矣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 中宗
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
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
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 (第 125a 页)
 盛称高祖俭德上曰田舍翁得此已为过矣
祖甲高宗之子祖庚之弟汉孔氏以祖甲为太甲又经
世书高宗祖庚祖甲世次历年皆与书合又周公言自
殷王 中宗
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及云者因其先
后次第而枚举之辞也则祖甲之为祖甲而非太甲明
(第 16a 页)
比他最远传云 唐中宗
有宦官为观军容使者华出其
家亦谓之军容紫岁久失其姓氏矣玉板白者单叶长
如拍板之状色如玉深檀心洛阳人家 (第 19b 页)
挂葛灯笼麻绳拂袁顗盛称高祖俭素)
(之德孝武不答独曰田/舍翁得此已为过矣)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 中宗
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祇惧不敢荒宁肆 (第 25a 页)
中宗
之享国七十有五年(中宗太戊也严则庄重恭则谦抑/寅则钦肃畏则戒惧天命即天理)
(也中宗严恭寅畏以天理而 (第 25a 页)
 非逆德也哉世之悍妇以制夫为能使不得措其手
 足是犹强臣擅命威福自专反制其君也汉成帝制
 于赵氏唐高宗制于武氏 中宗
制于韦氏卒至灭身
 亡国何所利哉况以帝女之尊而下嫁诸侯车服不
 系其夫势固足以陵其夫矣故圣人于归妹为 (第 22a 页)
 勃也此高祖知吕后擅权臣下不可独任也至如唐

 武后之世阴盛之极者也娄师德不能孤立而荐狄
 仁杰仁杰亦不能独任而荐张柬之卒复 中宗
之辟
 所谓敬义立而德不孤乃若伊尹放太甲周公相成
 王直方大之德平日素著不待学习自无不利孤立
 而行 …… (第 36a 页)
 未乾六尺之孤安在武后亦畏其言若有变色惜乎
 无忠臣与义士以助之卒至其窃位二十有一年向
 无狄仁杰张柬之辈忍耻效忠以复 中宗
之辟几至
 于易唐而为周矣世变之极一至此哉
 
 
 周易爻变易缊卷一 (第 3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