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易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法制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涅槃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注乱治也音义(治直/吏反)(正义曰尚书泰誓文也乱治/也以武王自言我有治理政)
 (事者十人郑玄论语注云十人谓文母周公太/公召公 毕公
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崔杼
 其有乎不十人不足以葬注葬必须十人崔氏不能
 令十人同心故必得音义( (第 43b 页)
 (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也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于外曰侯职方者二伯各主一方州长者州牧各)

 (主一州周礼所谓八命作牧九命作伯是也王合诸/侯则伯帅侯牧当如康王之诰大保帅西方诸侯 毕)
 (公
帅东方诸侯以见于王也计当尽帅诸侯独言帅/侯牧者举尊而言其实尽帅之也伯合诸侯则侯帅)
 (子男侯谓牧也 (第 13a 页)
 榖梁(外相如不书此其/书何也过我也)
 胡传(案左氏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州公诸侯而称公者昔)
  (毕高
以父师而保釐东土卫武以列国而入相于周/盖与后世出入均劳之意同此其所以称公也外相)
 (知不书此何以书 (第 12b 页)
 (兴师伐我者叛晋与齐齐人使之修先君之怨也此/祝柯之会所以复执也 薛氏季宣曰乘齐之围报)
 (执之/雠也)
 附录左传(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功之 毕公
弗许筑者讴曰泽)
 (门之晰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闻之亲/执扑以行筑者而抶其不勉者曰吾侪小人皆 (第 50b 页)
(众/)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公侯之卦也公侯之
子孙必复其始(万 毕公/高
之后)
  何休曰国之废兴有义有命不以名数按周之先
  始于弃亦废名也何以而大
传二年冬十二月晋侯使 (第 8a 页)
  有罪何哉既谓之君舍之矣而过必骋以示恶之
  奚补
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周十一月/今九月)
罕请俟农功之 毕公
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晰实兴我
(国父白晰而/居近泽门)邑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黑色/而居邑中)子罕闻 (第 7a 页)
  二世公羊传曰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
  馀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然则三公之外称公
  者惟二王后杞与宋耳此虞公及虢公 毕公
州公
  并小国而得称公郑玄王制注以为殷地三等武
  王克殷虽制五等之爵而因殷三等之地及周公 …… (第 1b 页)
    毕
  姬姓公爵僖公二十四年传文之昭也尝考康王
  之诰曰 毕公
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 (第 9a 页)
毕公高

  其后以父师保釐东土作毕命世食采畿内在长
  安县西北
    祭
  姬姓公爵传曰周公之胤穆 (第 9a 页)
 (有此六义/不可易也)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公侯之卦也(比合屯/固坤安)
 (震杀故曰/公侯之卦)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万 毕公
之后传为/魏之子孙众多张)
 (本/) (第 9a 页)
  见执与
 (附录/左传)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周十/一月)
 (今九月/收敛时)子罕请俟农功之 毕公
弗许筑者讴曰泽门
 之晰实兴我役(泽门宋东城南门也皇/国父白晰而居近泽门)邑中之黔实
 慰我心(子罕 (第 4a 页)
 (傅曰五侯九伯是侯为牧伯佐之也宣公为侯爵见/于春秋明矣今而本之康叔者以诸侯之爵皆因始)

 (封之君故本康叔也顾命云乃同召太保奭 毕公
卫/侯是爵称侯也案世家自康叔至贞伯不称侯顷侯)
 (赂夷王始为侯又平王命武公为公不恒以康叔言/康叔之 (第 50b 页)
伯有治诸侯之)
(功谓为牧下二伯治其当州诸侯也易傅者以经傅考/之武王成王之时东西大伯唯有周公召公太公 毕公)
(
为之无郇侯者知/为牧下二伯也) (第 13b 页)
 (国在冯翊临晋县则在西都之畿内也顾命注芮伯/亦为宗伯畿内而言入者入有二义若对畿内则畿)
 (外为入卫武公入相于周是也若对在朝无封爵者/则有国者亦为入毕国亦在畿内顾命注亦云 毕公)
 (
入为司马是也文元年左传引此云周芮良夫之诗/曰大风有隧且周书有芮良夫之篇知字良夫也) (第 28b 页)
 (一见助祭非常故略而不言之耳诸侯之朝常依服/数而至明堂之位得夷夏并在者以其礼乐初成将)
 (颁度量故特使俱至异于常朝也顾命诸侯见王之/礼召公率西方诸侯 毕公
率东方诸侯则率诸侯者)
 (皆二伯为之此言率者谓周公使二伯率之以从周/公祀文王也文王之庙虽四时常祀而 (第 2a 页)
见成王即云率见昭考明是率此/诸侯以孝以享是祭祀之事也故知于祭时伯又率之)
(见于武王庙使助祭也以顾命 毕公
召公为二伯率诸/侯故知此亦伯率之也三言以者皆以诸侯为此也以)
(致孝子之事孝子即成王也之事谓祭事诸侯 (第 31a 页)
不也忝音他簟反辱也元文具而今本略
矣他皆类此疏交代揖让以垂无为(一叶右七行)宋板垂作
重 君陈君牙与 毕公
之类(二叶右一行)公作命 肆命二
(三叶右七行)肆命作伊陟 泰誓并无此文(三叶左三行)无泰 (第 5a 页)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尚书注疏第十九


康王之诰

考异古本经大保率 毕公
率率作帅 皆再拜稽首皆
作并(在相揖下) 诞受若克恤西土受下有厥字 昔君
文武丕平富昔作其 不二心之 …… (第 1a 页)
 惟公克成厥终公上有毕字 亦有无穷之闻亦作

其 惟慎厥事厥作其注成定东周郊境周下有之字
 至于丰下有也字下注叹告 毕公
下同 受殷王之
命作受殷之王命宋板同 惟殷顽民惟作慎宋板同
 世代民易民作人 敬仰师法下有之字 仰公 …… (第 2b 页)
 心未厌服厌作压宋板同 则其德政信修立下有

矣字 能慎其始下有也字 同致于道作同致于大
道 不可不尚下有道字 以闻于后世无以字宋板
同 无曰人少人作民释文少诗照反(十四叶)谨按恐误
读疏王顺至之命(十叶右一行)宋板之作王谨按与注文合
 虽令顺从周制思威自止(十五叶右二行)令作今思作畏
心未厌服(同上)厌作压 所以勉劝 毕公(三行)
劝作励
补遗宋板注以命 (第 3a 页)
毕公
命作为 古本民无所劝慕民
下有亦字 服饰过制制作度释文朝直遥反   叶 直作
陟疏即经申画郊圻(七叶 (第 3a 页)
               物观 撰
春秋左传注疏第十一


闵公元年

考异足利本注还使齐侯务宁鲁乱乱作难 诗小雅
美文王为西伯劳来诸侯之诗美作也永怀堂同宋板
作及 非师旅之事故书次书上有不字宋板永怀堂

同 时庆父亦还鲁亦下有已字 毕万公高之后作
毕公高
之后释文宴于见反本天作晏(二叶)正误天当
作又疏狼牡獾牝狼(二叶左九行)宋板牝作牡下同 善为
小儿喑 (第 1b 页)
 焉二公实兼之也周公既殁召公为保而太师太傅
 无有焉召公实兼之也不惟此也三公之下实有三
 少当时不见其人召公又兼之乃同召太保奭芮伯
 彤伯 毕公
卫侯毛公是六卿之长召公又兼之盖一
 人之身而兼总七职矣抑不惟此也当是时三公三
 少既难其人而六卿之官 (第 13b 页)
亦不必备周公以三公兼
 冢宰召公以三公兼宗伯苏公以三公兼司寇 毕公

 
毛公以三公兼司马司空惟成王之季年芮伯彤伯
 卫侯实专领司徒宗伯司寇之职其馀大抵皆兼官
 也其大者犹兼 (第 13b 页)
 会同以下言共之者共之掌次使张之不掌其事也

凡朝觐会同军旅田役祭祀共其惟幕幄帟绶注共之
者掌次当以张
大丧共帷幕帟绶注为宾客设也帷以帷堂或与幕张
之于庭帟在柩上
 疏王丧而有宾客者谓若顾命成王丧诸侯来朝而
 遇国丧故康王之命云 毕公
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
 召公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并有二王之后皆是宾
 客故为之饰也 (第 33a 页)
 王氏曰治功则若辟草莱任土地之属孔子言禹尽
 力乎沟洫是已治功曰力治成于彊力故也○明斋
 王氏曰治功者若召公之循行南国 毕公
之保釐东
 郊为政而有治平之功也
战功曰多注尅敌出奇若韩信陈平司马法曰上多前

 疏已上六者皆对文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