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四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小學類
詩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政書類
正史類
載記類
傳記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太平部
太玄部
續道藏
清代道教文獻
丙子简王元年
(是年吴寿梦元始僣称王公二年郑成公㫻元成五年/齐灵公环元 六年晋厉 州蒲元 九年 曹 公负)
(刍
元年十年秦景公后卫献公衎莒犁比公密州元/十一 宋平公成元 十三年燕武公邾宣公牼元)
(十四年鲁襄 (第 31b 页)
 (白起拔郢烧夷陵楚王东北保陈城即故陈国今为/河南陈州府治号曰郢陈考烈王二十二年又迁寿)
 (春仍谓之郢即今江南凤阳府/之寿州又三世至 负刍
而亡)丹阳为楚故都(在今/湖广)
 (归州东南七里北枕大江亦曰秭归史记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居丹阳章怀太 (第 21a 页)
左氏传会于蒲以寻马陵之盟
十有五年三月癸丑公会晋侯卫侯郑伯曹伯宋世子
成齐国佐邾人同盟于戚 左氏传讨 曹成公

十有七年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
邾人伐郑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 左氏传同盟于柯
陵寻戚之 (第 42b 页)
 (所以诛也今其子不称/公孙由父有罪故尔)
公羊传仲婴齐者何(注疑仲遂/后故问之)公孙婴齐也公孙婴齐
则曷为谓之仲婴齐为兄后也为兄后则曷为谓之仲
婴齐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注更为公孙之子/故不得复氏公孙)为人后者
为其子则其称仲何孙以王父字为氏也然则婴齐孰
后后归父也归父使于晋而未反(注宣公十八年自晋/至柽奔齐讫今未还)
何以后之叔仲惠伯傅子赤者也(注叔仲者叔/彭生氏也)文公死

子幼(注子赤/幼也)公子遂谓叔仲惠伯曰君幼如之何愿与
子虑之叔仲惠伯曰吾子相之老夫抱之何幼君之有
公子遂知其不可与谋退而杀叔仲惠伯弑子赤而立
宣公宣公死 成公
幼臧宣叔者相也君死不哭聚诸大
夫而问焉曰昔者叔仲惠伯之事孰为之诸大夫皆杂
然曰仲氏也其然乎于是遣归父 (第 7a 页)
  者祢宫也三日哭哀也其哀礼也(宫庙亲之精神/所冯居而遇灾)
  (故以哀/哭为礼)迫近不敢称谥恭也(迫近言亲祢也桓/僖远祖则称谥)
  辞恭且哀以 成公
为无讥矣(谷梁/传) 哀公三年司
  铎火(司铎/宫名)火踰公宫桓僖灾(桓公僖/公庙)救火者皆曰
  (第 10a 页)
 专意事齐而于晋使寥寥焉仅十八年归父一聘而

 已 成公
嗣立大夫如晋三见于经然晋不以德绥诸
 侯公数见止辱晋于是失盟主之礼矣其后晋悼修
 文襄之业使命数来而 (第 30b 页)
不书爵犹不从两下相杀之例故云亦与成君同义若/既会诸侯则臣弑称爵则文十八年齐人弑其君商人)
(是也曹伯 负刍
杀其太子而自立成十五年诸侯同盟/于戚曹伯既列于会然后晋人执之十六年传称曹人)
(请于晋曰若有罪则君列 (第 22b 页)
(注正义曰同盟赴名自有成例而引杞桓公/者蔡自春秋以来未与鲁盟疑与惠公同盟)
(故引杞桓为例杞桓与 成公
同盟而以名赴襄公传曰/同盟故也则与其父盟得以名赴其子故疑蔡与惠盟)
(故以名赴隐也同盟称名则两君相知 (第 11a 页)
 为杀无知传音义(廪力/锦反)
经九年春齐人杀无知注无知弑君而立未列于会故
不书爵例在成十六年疏(注正义曰无知弑君自立则/是为齐君矣而不言弑其君)
(者为未列于会故不书爵不书爵者正谓不书弑其君/也释例曰诸侯不受先君之命而篡立得与诸侯会者)
(则以成君书之齐商人蔡侯般之属是也若未得接于/诸侯则不称爵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蔡人杀陈佗齐)
(人杀无知卫人杀州吁公子瑕之属是也诸侯篡立虽/以会诸侯为正此列国之制也至于国内策名委质即)

(君臣之分已定故虽杀不成君亦与成君同义也是言/杀而不称君之意也曹伯 负刍
杀大子而自立成十五)
(年晋侯讨而执之十六年曹人请于晋曰若有罪/则君列诸会矣是列会则成君故指彼以为例 (第 27a 页)
(也成九年同盟于蒲传曰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晋人惧会于蒲以寻马陵之盟十五年同盟于戚传)
(曰讨 曹成公
也十七年同盟于柯陵传曰寻戚之盟也/十八年同盟于虚朾传曰谋救宋也此六盟皆非服异)
(称同盟者清丘断道与 (第 16b 页)
 (邻国讨之若与之会则序之于列成其为君诸侯既/已为会则臣子不得复讨若其杀之则与弑君罪同)
 (宣公杀子恶而取国常畏鲁人讨己心不自安纳赂/请会故既与齐会而公位乃定成十五年戚之会讨)
  (曹成公
(第 6a 页)
成公
得列于会后曹人请于晋曰先君无乃/有罪乎若有罪则君列诸会矣是列会则位定也)
 ○东门襄仲如齐拜成注谢得 (第 6a 页)
 (诗小雅节/南山之篇)有上不吊其谁不受乱注上谓霸主吾亡

 无日矣君子曰知惧如是斯不亡矣○郑子良相
 公
以如晋见且拜师注谢前年晋救郑之师为楚伐
 郑张本音义(相息亮反/见贤遍反)○夏曹宣公来朝疏(正义曰 (第 23b 页)
 弟孙叔子如子孙知子駹子音义(駹武/邦反)(正义曰子/如即是子)
 (班据传可知以外无文见其同时/被杀必是近亲相传为此说耳)○曹人使公子
 刍
守使公子欣时逆曹伯之丧注二子皆曹宣公庶
 子音义(刍初俱反守手又反欣时如字徐云或/作款亦音欣案公羊传 (第 24b 页)
作喜如宜音忻)
 刍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注宣公大子诸侯乃请讨之
 晋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冬葬曹宣公既葬子臧
 将亡注子臧公子 (第 24b 页)
欣时国人皆将从之注不义 负刍
 
(第 24b 页)
成公
乃惧 (第 24b 页)
成公负刍
告罪且请焉注请留子臧 (第 24b 页)
 乃反而致其邑注还邑于 成公
为十五年执曹伯传
经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注无传九年盟于蒲
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注晋纳之故曰归
(第 25a 页)
叔孙侨如如齐逆女注 成公
逆夫人最为得礼而经
无纳币者文阙绝也疏(正义曰释例曰 (第 25a 页)
成公
逆女及夫/人至最为得礼故详其文丘明)
(谓之微而显婉而成章也然则杜以传文详知其最得/礼也释例又云 (第 25a 页)
成公
娶夫人而不纳币此经文阙也贵)
(聘而贱逆失礼之微者传犹详之言其不终若实不纳/币非所略也是言阙之意也阙 …… (第 25a 页)
许迁于叶注许畏郑南依楚故以自迁为文叶今南阳
叶县也音义(叶舒/涉反)
 传十五年春会于戚讨 曹成公
也注讨其杀大子而
 自立事在十三年执而归诸京师书曰晋侯执曹伯
 不及其民也注恶不及民凡君不道于其民诸 (第 31a 页)
 (传例称诸侯纳之曰归今检经诸称纳者皆有兴师/见纳之事不须例而自明故但言纳而不复言归也)
 (卫侯郑曹伯 负刍
皆见执在周晋鲁请而复之郑书/归于卫 (第 50a 页)
负刍
称归自京师所发事同而文异者例意)
 (本在于归不以他文为义也贾氏又以为诸归国称/所自之国所自之国有力 …… (第 50a 页)
 献子会于虚朾谋救宋也宋人辞诸侯而请师以围

 彭城注不敢烦诸侯故但请其师为襄元年围彭城
 传孟献子请于诸侯而先归会葬○丁未葬我君
 公
书顺也注薨于路寝五月而葬国家安静世适承
 嗣故曰书顺也音义(适丁/历反)(正义曰自此以前庄宣/薨于 …… (第 53b 页)
 (文公薨于台下皆其薨不得道也庄宣虽薨于路寝/庄则子般见杀宣则归父出奔家国不安非是得道)
 (顺礼唯 成公
耳故传于此发之释例曰鲁君薨葬多/不顺制 (第 53b 页)
成公
薨于路寝五月而葬国家安静世适)
 (承嗣故传见庄之缓举/成书顺以包之是也) (第 53b 页)
 卒至此春十七月既葬而除丧音义(长丁/丈反)将立季札
 注札诸樊少弟音义(札则八反/少诗照反)季札辞曰曹宣公之
 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注曹君公子 负刍
也杀
 太子而自立事在成十三年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 …… (第 15b 页)
夏齐侯伐我北鄙围 成公
救成至遇注无传遇鲁地书
至遇公畏齐不敢至成
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注备齐故夏城非例所讥
秋八月丁巳日 (第 33b 页)
 (皆缕细降一等其缕数与大夫同但杂记之文记当/时之制以当时大夫与士有异故为此解非杜义也)
经十有八年春白狄来注不言朝不能行朝礼
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注石买即是伐曹者宜即惩治
本罪而晋因其为行人之使执之故书行人以罪晋音
(使所/吏反)
秋齐师伐我北鄙注不书齐侯齐侯不入竟音义(竟音/境)
冬十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
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围齐注齐数行不义诸侯同心俱

围之音义(数所/角反)曹伯 负刍
卒于师注无傅礼当与许男
同三同盟音义(刍初/俱反)(正义曰僖四年许男新臣卒傅/曰葬之以侯礼也凡诸侯 …… (第 15b 页)
当葬以公礼也彼许男之卒不书)
(于师此言卒于师者释例曰若卒于朝会或书师或书/地者史之成文非义例所存也 负刍
以成十四年即位)
(十五年盟于戚十七年于柯陵襄五年于戚九年于戏/十一年于亳城北十六年于溴梁凡六同盟不 (第 15b 页)
成公)
(
之盟溴梁是大夫去之是/为三刘炫以杜为误非也)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
 傅十八年春白狄始来注白狄狄之别名未 (第 15b 页)
县西南经鲁国至高平湖陆县入泗音义(漷好虢反徐/音郭又虎伯)
(反字林口郭/口获二反)
季孙宿如晋
曹成公
注无傅
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 …… (第 1b 页)
柯/陵十八年崔杼于虚朾襄三年世子光于鸡泽五年世)
(子光于戚九年世子光于戏十一年世子光于亳城北/不数 成公
之世世子光犹四同盟言三者襄五年戚盟)
(不书经故杜不数刘/炫以为杜误非也)
晋士丐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 (第 2a 页)
  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
经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注书至者喜得免
三月曹伯滕卒注无传四同盟疏(注正义曰曹伯 负刍/
以襄十八年冬十月)
(卒则武公立十九年盟于祝柯二十年于澶渊二十五/年于重丘二十七年于宋皆鲁曹俱在是四 (第 1a 页)
 桓公终生(穆公/子) 庄公射姑(桓公/子) 僖公夷(庄公/子)
 昭公班(僖公/子) 共公襄(昭公/子) 文公寿(共公/子) 宣公
 庐(文公/子)  成公负刍(杜注宣公庶子/史记作宣公弟)
 武公滕 (第 63a 页)
(成公/
子)
  平公须(武公/子) 悼公午(平公/子) 声公野(悼公/弟) 隐
 公通(平公/弟) 靖公 …… (第 63a 页)
 楚

芈姓子爵出自颛顼孙重黎为高辛氏火正能光融天
下命曰祝融其弟吴回嗣为祝融生陆终陆终生六子
最少者季连季连之苗裔鬻熊为周文武师成王时封
鬻熊曾孙熊绎于荆蛮胙以子男之田其地居丹阳徐
广宋忠皆曰在南郡枝江县今属荆州府其后都郢今
江陵县是也昭王徙鄀水经注谓之鄢郢今在宜城县
西南秦拔鄢郢楚保陈城即故陈国也其最后徙寿春
即今寿州是也武王十九年鲁隐公立惠王八年鲁哀

公十四年也惠王而下有简声悼肃宣威怀顷襄考烈
幽哀 负刍
十二王而秦灭之
 宋
子姓公爵出自商王帝乙之长庶子启食采于微谓之
微子周武王诛纣立其子武庚武庚以三监 (第 87b 页)
 谷梁(会者何外/为主焉尔)
 集说(叶氏梦得曰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厚问定君于/石碏石碏曰王觐为可于是教之使朝陈而请)
 (觐 曹负刍
杀宣公之子而自立诸侯与会于戚而执/之曹人请于晋曰若有罪则君列诸会矣乱臣贼子)
 (之所惧者天子与侯伯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