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私而诸君之所当勉也若夫惜别留连之意则诗人言
之备矣予奚赘
  赠周莹归省序 (王守仁/
)
永康周莹德纯尝学于应子元忠既乃复见 (第 15b 页)
阳明子

请益 (第 15b 页)
阳明子
曰子从应子之所来乎曰然应子则何以
教子曰无他言也惟日诲之以希圣希贤之学毋溺于
流俗且曰斯吾所尝就正于 (第 15b 页)
阳明子
者也子而不吾信
则盍亲往焉莹是以不远千里而来谒曰子之来也犹 (第 15b 页)
有所未信乎曰信之曰信之而又来何也曰未得其方
阳明子
曰子既得其方矣无所事于吾周生悚然有
间曰先生以应子之故望卒赐之教 (第 16a 页)
阳明子
曰子既得
之矣无所事于吾周生悚然而起茫然有间曰莹愚不
得其方先生毋乃以莹为戏望卒赐之教 (第 16a 页)
阳明子
曰子
之自永康而来也程几何曰千里而遥曰远矣从舟乎
曰从舟而乂登陆也曰劳矣当兹六月亦暑乎曰途之
暑特甚 …… (第 16a 页)
其说必俟夫子之言而后跃如也则何居 阳明子
曰子
未睹乎爇石以求灰者乎火力具足矣乃得水而遂化
子归就应子而足其火力焉吾将储担石之水以俟子
之再见 (第 17a 页)
  赠郑德夫归省序 (王守仁/
)
西安郑德夫将学于 (第 17a 页)
阳明子
闻士大夫之议者以为禅
学也复巳之则与江山周以善者姑就 (第 17a 页)
阳明子
之门人
而考其说若非禅者也则又姑与 (第 17a 页)
阳明子
亲听其说 (第 17a 页)
焉盖旬有九日而后释然于 阳明子
之学非禅也始具
弟子之礼师事之问于 (第 17b 页)
阳明子
曰释与儒孰异乎 (第 17b 页)
阳明
曰子无求其异同于儒释求其是者而学焉可矣曰
是与非孰辨乎曰子无求其是非于讲说求诸心而安
焉者是矣曰心又 …… (第 17b 页)
孰为而无所用乎是甘苦妍媸之所在也使无诚心
以求之是谈味论色而己也又孰从而得甘苦妍媸之
真乎既而告归请 阳明子
为书其说遂书之
  赠陆原静序(黄绾/)
夫世所谓豪杰之士者道淑于真见行高于独成其于 (第 18a 页)
人也可以从可以无从从之为苟同可以违可以无违
违之为立异盖此归者道焉耳夫奚求其他此君子所
以见道而成行也陆君原静其庶几乎 阳明先生
如景
星凤皇夫人能知之也乃为当路所忌言官承风旨交
论其西江军功为冒又以其学术为伪异说喧腾人莫
敢论君 …… (第 18b 页)
  赠王汝中序(黄绾/)

王汝中选南京职方主事将行同志之士请予赠言予
来汝中而谓之曰子学于吾 阳明先生
有年矣闻先生
之言亦熟矣亦闻西方之学有显宗者乎即其宗而显
之斯无弊吾学岂西方比哉迹有可比者不得不为吾 (第 20a 页)
  赠郡博蔡我斋致仕序(方良永/)
士君子禔身之大节有二明义理也决去就也然未易
能也溺于利者忘义急于就者恒依依不忍去有如我
斋其庶乎我斋少承庭训长从 阳明王先生
游有志节
不为俗学丁卯举于乡试礼部不第意教官可就 (第 20b 页)
阳明
先生
止之曰子以教官为易为乎其頫卬于人一也自
是归卧不出者十年丁丑成进士仍初意疏乞得教授
吾郡上官未浃旬日 (第 20b 页)
即欲辞去曰 阳明先生
不我欺也 (第 20b 页)
  送我斋归山阴序(林俊/)

子达来省问所友天下士以蔡我斋希渊对时我斋方
以养母乞教授吾莆孤风远韵隐隐来云庄详叩之曰
是固 阳明先生
高弟中有馀养而秪见夫外者之轻以
壁立千仞上者将其至群儒依归焉家甚贫非其道义
虽与之以晋魏之富不欲苟焉 (第 6a 页)
  别湛甘泉序 (王守仁/
)
颜子没而圣人之学亡曾子唯一贯之旨传之孟轲绝
又二千馀年而周程续自是而后言益详道益晦析理
益精学益 …… (第 13a 页)
  别甘泉子序(黄绾/)
予欲学以全夫性之道知寡闻不足与乎大明欲其友
三年而不得求其师六年而不遇自谓终焉弃德者矣
反而视之其身常如槁其意常若失得一官若负秽或
有告之曰越有 阳明子
来矣子何不知亲耶乃亟趋其
馆而见之 (第 15a 页)
阳明子
坐与我语归而犹梦之觉恍 (第 15a 页)
阳明
临之而不敢萌一毫于私于是乃源源而见之遂不 (第 15a 页)
知有我之百骸九窍矣 阳明子
曰有南海甘泉子者在
予交也子岂欲见之乎翼日偶于 (第 15b 页)
阳明子
之馆见之其
容简其心一其示我之言蓄而尽入其馆遂拜之于是
二子之庭日必有予迹 (第 15b 页)
阳明子
曰吾将与二三子启
雪窦帝西湖以居诸甘泉子曰吾其拂衡岳拓西云行
与我三人游之又相谓予曰子其揭天台掀雁荡 (第 15b 页)
  别周龙冈(念庵/)
先宜人所生幸存者予与女兄二人女兄许聘龙冈周
君已而以目眚遂赘于我输年而夭故予视龙冈犹女
兄存也予年十四未属文龙冈时时为语东泉师举业

法其后师事 阳明王先生
于赣又时时为语学问正传
及冀闇齐笃力处予于是慨然有志圣贤之业父母怜
爱不令出户庭然每见龙冈未尝不自愤 …… (第 1b 页)
自视何若亦何意遂止于此
昔不能改性行于久病岂以一命之寄受变流俗耶忆
龙冈尝自赣病归附庐陵刘子吉舟刘与 阳明先生

厚善会母死往请墓志实以濠事暗相邀结不合而返
顾龙冈呻吟昏瞀意其熟寝也呼门人王储叹曰初意
专倚阳明 …… (第 2a 页)
也储拱手曰先生气弱今天下大事属 先生先生
安所
退托 (第 2b 页)
阳明
何足为有无哉刘曰是固在我多得数人更
(第 2b 页)
阳明
曾经用兵尔储曰先生以 (第 2b 页)
阳明
为才乎吾见其
怯也刘曰诚然赣州峒贱髦头耳乃终日练兵若对大
敌何其张皇哉相与大笑而罢龙冈反舍语予若此己 (第 2b 页)
卯二月也其年六月濠反子吉与储附之七月 阳明先
以兵讨贼八月俘濠是时议者纷然曰是附濠而资
以为利者也或曰与刘期而中变卖友也或曰擒濠者 (第 2b 页)
有能绍明洙泗之绝业振二季
之馀弊总方略哲知行进则仁者之效用著退则先儒
之典刑具若是者吾愿为之执鞭盖谓 阳明先生云

日尽以所得先生之书视予又论著朱子陆子原本所 …… (第 11b 页)
以不异予于是乃有意 阳明
之学明年春新甫拜广东
布政使司参议暨行谓应元曰子无意规我哉应元进
曰子王子吾何以规子夫学患不能行行之 (第 12a 页)
患弗用也
今吾子学不诡于道措注不违其言可谓行矣教于西
粤西粤之人士奋里俗迁改可谓用矣夫两粤固 阳明
之所施用地也子东矣姑终子之绪异日者有谓继
先生而起著儒者之效于兹使功能之士弭口不得关
其说果然必子也 (第 12a 页)
  陈廷采水竹卷跋(张宁/)

水竹居记序皆作于至正二十四年则元末也记言六
十年前犹有故老能言水竹院落之胜且及孝庙金字
御书则故宋时也因兵革扰杭而佳境莽废事干本朝
郑元祐何得都不省顾直言感今悲昔意无穷尽推其
隐曲必有深虑独见大惜天下重器失于其御故因小
寓大而形诸言非特为风景也自入圣朝今百有馀年
非特东南山水发祥献瑞而普天率土衣冠礼乐彝伦
风化尽复中华之旧使元祐尚在则向记中之悲感将

转为颂中之欣戴而可嗣书于此卷矣第念卷中作者
自元祐下如杨孟载杨铁崖钱曲江诸公皆继述无闻
而充溪水竹之居乃迁止钱塘西溪密切故院落之地
此记殆为之先兆也清虚处士从孙廷采以遗卷求题
因书数语复之
  书徐汝佩卷 (王守仁/
)
壬午之冬汝佩别予北上赴南宫试巳而门下士有自
京来者告予以汝佩因南宫策问若阴诋夫子之学者 …… (第 12b 页)
明日以此卷入请曰昨承夫子不言之教珊倾耳而
听若震惊百里粗心浮气一时俱丧矣请遂书之
  书东斋风雨卷后 (王守仁/
)
悲喜忧快之形于前初亦何常之有哉向之以为愁苦
凄郁之乡而今以为乐事者有矣向之歌舞欢愉之地
今过之而 (第 15b 页)
于后以资閒中之一览
  跋阳关图(陆深/)
右唐王右丞诗世所传阳关三叠词也调存而叠法废
往在京师日与 王阳明
都南濠论此或以为每句作三 (第 4b 页)
双林之传日泯而
曹溪之派独行至今天下翕然信之禅慧普照光于震
旦斯则大鉴之道盛也方甘泉先生之在燕京也与
阳明
讲圣贤之学溯周程之脉一洗时俗而更张之于
是天下之学者始识性命之懿靡然以从故 (第 9b 页)
阳明
之派
曰浙宗先生之派曰广宗然 (第 9b 页)
阳明
早世而先生独以 (第 9b 页)
  为寒灰书册寄郧阳陈玄朗(袁宏道/)
郢诸生张明教者从沙门寒灰游过余柳浪谬谓余知
道者以一大事为讯余告之曰夫二君子皆儒而禅者
也佛氏以生死为一大事而先师云朝闻道夕死可是
亦一大事之旨也今儒者溺于章句纵有杰出者不过
谓士生斯世第能孝能忠廉信节即此是道然则使一
世之人朝闻孝弟之说而夕焉盖棺可乎且七十子之
徒其中岂有不忠不弟其人者而殆庶止于子渊一贯

仅及曾氏是何说也迨程朱氏出的知有孝弟外源本
矣而又不信生死事大夫闻道而无益于死则又不若
不闻道者之直捷也何也死而等为灰尘何若贪荣竞
利作世间酒色场中大快活人乎又何必局局然以有
尽之生事此冷淡不近人情之事也是有宋诸贤又未
尽畅朝闻夕死之旨也至近代 王文成
罗旴江辈出始
能抉古圣精髓入孔氏室揭唐虞竿击文武铎以号叫一
时之聋瞆而世之儒者疑信相参其疑者固无足言 (第 5b 页)
乎知石矣易以今名于是为称
此乡之士或以予言为然其亦相与以先正为法则瑞
当见之敢刻石以俟
  何陋轩记 (王守仁/
)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 (第 5b 页)
守仁
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
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
也而余处之旬月安而 (第 6a 页)
  秘录(李梦阳/)
初诏下恳切梦阳读既退而感泣己叹曰直诏哉于是
密撰此奏盖体统利害事草具袖而过边博士会 主事
王守仁
来遽目予袖而曰有物乎有必谏草耳予为此
即妻子未之知不知王何从而疑之也乃出其草示二
子王曰疏入必重祸又 (第 3a 页)
  稽山尊经阁记 (王守仁/
)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
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
亘古今无 (第 6a 页)
  滁州重修 阳明先生
书院记(赵釴/)
釴尝闻先生与人语曰吾居滁时见诸士多务知解口
耳异同无益于得始教之静坐一时玄解妙觉收 …… (第 3a 页)
知而后有真感昔
者七十子之于孔子也有治任而归者或治任而不归
此无他知有浅深故其用情有至有不至耳若真知
之学者则必无有不至者是为记
  云龙书院记(邓以赞/)
云龙书院者中丞潘公侍御赵公为郡孝廉建也孝廉 …… (第 4b 页)
  尚行书院记(李维桢/)
隆庆初载余承乏为吉士师事蜀赵文肃先生先生尝
言邹衍论五德之运理固有之昔者孔子言仁孟子言
义荀卿言礼宋儒言格致而 王文成
言良知今当言信
乎今不识信所谓先生曰在尚行盖去先生三十馀年
而学术益敝矣虞廷之危微精一孔门之博约克复 (第 10b 页)
  象祠记 (王守仁/
)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彝之居者咸神而事之
宣慰安君因诸苗彝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
毁之乎其 (第 3a 页)
  徐迪功祠记(宋仪望/)
敬皇帝时北郡李献吉信阳何仲默以文章气节睥睨
当世天下翕然慕之而姑苏徐昌榖氏最少以才名受
知北郡二人者相得欢甚乃相与扬㩁古今综理艺文

而徐君声称遂与李何相埒矣君由进士三年授大理
右寺副而君固简抗不轻与人交已又求便地不报以
故人多忌之遂落职为国子博士君益自砥砺动欲希
迹古人不肯少变其志久之遂雅意神仙之事洎遇馀
阳明王公
相与盛谈其学至有无形气之辨往复连
日王公笑而不答君固强起扣之于是语及圣门易简
之旨遂翻然大悟然君固已 (第 4a 页)
病病作月馀死矣君既殁
北郡序其文刻布焉 阳明王公
又为论著其行事咸具 (第 4a 页)
世之徼宠避难者视二人宜愧死焉夫谈
理性者类摈其人为未学然彼豪杰士顾又莫能效嚬
拾沈依样画葫芦云陆君者 王阳明子
之徒也聆至此
而蹙额改容余复曰 (第 7b 页)
王先生
自比伏波既建社稷功犹
不辞思田之役虽委曲招就诸黠酋尚稽正法独其忧 …… (第 7b 页)
良无异伏波武溪事云属者安南
不廷皇赫斯怒三将军临关按兵承望相指无能当上
任使者然无事后谤忌乃于是益信 王先生
所为非顾
毁誉计利害者即其学非空谭比矣陆君曰足下不闻
滩声乎夫今淙淙奔湍听之若激而览睹之若飞舞者
(第 8a 页)
其中有不能平也然而巨险迫人焉自古功名之际
盖难处矣故为严陵则易为伏波 王先生
则难走故乌
蛮人敢忘乌蛮巨险哉子休矣谈无所用之矣乃相与 …… (第 8a 页)
  雷埠石壁记(董传策/)
霄埠矶在永淳之南去火焰可里许厥石耸突成山广
袤数十丈戟而森森者龟背者驼而负者凤舞而豹蹲
者环旋其左右两崖相对夹之湍流厥壁峻立如巨障
复突一尖者于江心互其崖石宛成二门粤自横槎而
上诸泷惟此为险诸泷之石惟此壁为胜余初入戍渡
此方搜奇时未暇搜及也至是挟友朋出游既得之喜

甚爰告欧阳巡道镌石颠而欧阳君欲镌余名余笑谓
名石不名余乃相与假重 王阳明子
镌之云董子云余
记雷埠石壁良怪物有遇不遇焉夫斯石壁者余即不
出游虽经一再渡之犹略而过矧诸未得渡者与然 (第 9a 页)
诣政府请外镇不乐居中人言芳不忘飞飏岂
然哉殆料之过矣
  纪循行(朱廷立/)
嘉靖癸未冬予来牧暨乃造 阳明先生
之门问从政焉
先生首悉古者亲民之义且曰后世治不古若只此二
字见不分晓耳予始恍然以悟退而跃然以喜归而求 (第 11a 页)
之无得也乃愀然以忧明年春复以问于 先生先生

是未尽其心者也田舍翁尽心于其家而家事不治者 (第 11a 页)
澄为座主不认三百士为门生至引拔士类勤勤恳恳
王守仁
平粤寇用王琼握兵柄荐王九思康海李梦
阳之文章气节至荐隐逸则曰臣不如甘学林克忠人
但见昂然屹立不知其欿 (第 24a 页)
  上篇(邹观光/)
许孚远浙江德清人为吏部主事会时有学禁遂出为

佥事旋降运判量移南太仆丞累迁知府陜西提学副
使以倡道作人为已任升应天府府丞会都御史李公
材以边事逮公移书所知讼冤御史论公私揭违禁遂
得降谪归二季起补佥事公冲夷恬澹见者心醉所至
尚德化其学以知止为要领以格物为工夫尝谓存省
三十馀年以古人敬止为法比来见格物之功真切严
毅不容躲闪有物则蔽无物则明有物则乱无物则定
蚤夜之间绝无物累则心境宁贴庶几敬止又曰世之

学者根器不同造诣亦别惟其悟入无有不可岂必以
一说自号率天下而从之邪又谓 王文成
专言致良知
洞彻性灵而学者依傍灵明知觉遂多沦于空虚疏略
之病李孟诚专以修身为本似至直截简易而乃谓格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