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浚河记 (王守仁/
)
越人以舟楫为舆马滨河而廛者皆巨室也日规月筑
水道淤溢畜泄既亡旱涝频仍商旅日争于途至有斗
而死者矣 (第 3b 页)
南守乃决沮障复旧防去商豪之壅削势家
之侵失利之徒胥怨交谤从而谣之曰南守瞿瞿实破
我庐瞿瞿南守使我奔走人曰吾守其厉民与何其谤
者之多也 阳明子
曰迟之吾未闻以佚道使民而或有
怨之者也既而舟楫通利行旅欢呼络绎是秋大旱江 (第 3b 页)
河龟拆越之人收获输载如常明年大水民居免于垫
溺远近称忭又从而歌之曰相彼舟人矣昔揭以曳矣
今歌以楫矣旱之熇也微南侯兮吾其燋矣霪其弥月
矣微南侯兮吾其鱼鳖矣我输我穫矣我游我息矣长
渠之活矣维南侯之流泽矣人曰信哉 阳明子
之言未
闻以佚道使民而或有怨之者也纪其事于石以诏来

  西溪湖记(徐渭/) (第 4a 页)
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五百九十
            明 贺复徵 编
记三十一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
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
亘古今无 …… (第 1a 页)
谂多士余既不获辞则为记之
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
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观德亭记 (王守仁/
)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 (第 4a 页)
孙燧许逵之死
义嗟乎懿哉皆若如人政奚㡳于坏也是故捍辱之女可
以观性秉节之臣可以观学
  重修文山祠记 (王守仁/
)
宋丞相文山文公之祠旧在庐陵之富田今螺川之有
祠实肇于我孝皇之朝然亦因废为新多缺陋而未称
正德戊寅 …… (第 15a 页)
者使毋徒慕其名而务求其
实毋徒修公之祠而务修公之行不愧于公而已矣因
推其愧心之言而为之记
  象祠记 (王守仁/
)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裔之居者咸神而事之
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 (第 17a 页)
哉然近三洲之不祀固益无以慰
峡人之心也因记其役备论之告后之慨慕于公者
  龙场阳明祠记(罗洪先/) 阳明王先生
揭良知之学倡于天下天下之人师其说
而鼓舞不怠者所在祠之无问曾至其地与否龙场故
谪宦处当时所居皆手自筑 (第 15a 页)
州邑而此石之存侯之传其可以无佚矣余既述侯之
言而复论之如此使来者得考焉
  远俗亭记 (王守仁/
)
宪副毛公应奎名其退食之所曰远俗 (第 7b 页)
阳明子
为之记
曰俗习与古道为消长尘嚣溷浊之既远则必高明清
旷之是宅矣此远俗之所由名也然公以提学为职又
兼理 (第 7b 页)
之寂寞者也而天壤之间坐予坐者寥寥不谓之独亦
莫予同作独坐轩记
  何陋轩记 (王守仁/
)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
(第 15b 页)
守仁
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
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
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 (第 15b 页)
  明故滁州判官龙北山墓志铭(罗洪先/)
正德丁丑 阳明王先生
以都御史督军虔南日与士人
谈学于是虔吉士人多出门下吉水国子生龙履祥父
北山闻先生之风因履祥以见愿执事 (第 5a 页)
终身翁为人跌
宕慷慨喜交游大起庭宇常歌舞饮燕为豪绝不类吉
水士人然与之策事丸转机发莫能相难猊清吉昂鼻
多髯颇似 先生先生
悦之以为军门参谋携之巡视闽
中至丰城闻宸濠反同事者错愕口噤莫知计所出先 (第 5a 页)
极言总督顺巡按楷杀人奸党状而给事时亮瓒相继
以封事请诏可捕顺楷司寇狱论抵罪始沈公少而读
书有异质从故 王伯安先生
游先生一再与语即奇之
曰生千里才也辛卯举乡试又七年成进士为溧阳令
其治以搏击豪强卫赤子为急用伉倨忤御 (第 5a 页)
归便用此纸写一通寄去鹏陂如霖如崇如缙昆仲凡
知守一者皆观之谋石刻于其墓是故人之高谊也
  徐昌国墓志 (王守仁/
) …… (第 3a 页)
德庚午冬 阳明王守仁
至京师 (第 4b 页)
守仁
故善数子而亦尝
沉溺于仙释昌国喜驰往省与论摄形化气之术当是
时增城湛元明在坐与昌国言不协意沮去异日复 (第 4b 页)

论如初 守仁
笑而不应因留宿曰吾受异人五金八石
之秘服之冲举可得也子且谓何 (第 4b 页)
守仁
复笑而不应乃
曰吾堕黜吾昔而游心高玄塞兑敛华而灵株是固斯
亦去之竞于世远矣而子犹余拒然何也 (第 4b 页)
守仁
复笑而
不应于是默然者久之曰子以予为非邪抑又有所秘 …… (第 4b 页)
邪夫居有者不足以超无践器者非所以融道吾将去
知故而宅于埃壒之表子其语我乎 守仁
曰谓吾为有
秘道固无形也谓吾谓子非子未吾是也虽然试言之
夫去有以超无无将奚超矣外器以融道道器为偶矣 …… (第 5a 页)
皆命也纤
巨内外皆性也隐微寂感皆心也存心尽性顺夫命而
已矣而奚所趋舍于其间乎昌国首肯良久曰冲举有
守仁
曰尽鸢之性者可以冲于天矣尽鱼之性者可 …… (第 5a 页)
澌子其煦然属我以阳春哉数日复来谢曰道果
在是而奚以外求吾不遇子几亡人矣然吾疾且作惧
不足以致远则何如 守仁
曰悸乎曰生寄也死归也何
悸津津然既有志于斯已而不见者踰月忽有人来讣
昌国逝矣王湛二子驰往哭尽哀因商其 …… (第 5b 页)
几朝闻遐夕
先逝不足者命有馀者志璞之未琢岂方顽砺隐埋山
泽有虹其气后千百年曷考斯志
  文橘庵墓志铭 (王守仁/
)
高吾之丘兮胡然其岿岿兮乡人所培兮高吾之木兮
胡然其赜赜兮乡人所植兮高吾之行兮胡然其砥砥 (第 6b 页)
兮乡人所履兮 阳明子
曰呜呼兹橘庵文子之墓耶冀
元亨曰昔 (第 7a 页)
阳明子
自贵移庐陵道出辰常间遇文子于
武陵溪上与之语三夕而不辍旬有五日而未能去门
人问曰夫子何意之深耶 (第 7a 页)
阳明子
曰人也朴而理直而
虚笃学审问比耄而不衰吾闻其莅官矣执而恕惠而
节其张叔之俦欤吾闻其居乡矣励行饬己不言 (第 7a 页)
而俗
化其太丘之俦欤呜呼于今时为难得也矣则以其墓
铭属 阳明子
心许之而不诺门人曰文子之是请也殆 (第 7a 页)
犹未达欤 阳明子
曰达也曰达何以不诺也曰古之葬
者不封不树铭非古也后世则有铭既葬而后具豫不
可也曰然则恶在其为达矣曰死 (第 7b 页)
生之变大而若人昼
夜视之不以讳非达欤盖晋之末有陶潜者尝自志其
墓文子既殁其子棐棠东集栻葬之高吾之原 阳明子
乃得其所状而为之铭文子名㴻字汝霖号橘庵举进
士历官刑部郎中出为重庆守已而忤时贵改思州遂
谢病去文子之 (第 7b 页)
气召天变言甚切至谪潮州三湖驿驿丞便道省母以
二僮自随郡守辟景韩书院居之一时俊杰咸从之游 阳明王公
镇虔檄使赞军议曰志行高古学问渊源直
道难于趋时长才堪以济用君感其知与李君子庸偕
至寻宁藩变作褰裳宵赴 (第 7a 页)
文之至厄
千古之深悼乎是月也设旐于庭戒行有期君有老母
日夜企君之归君之魂气尚无他之乎
  祭徐曰仁文 (王守仁/
)
呜呼痛哉曰仁吾复何言尔言在吾耳尔貌在吾目尔 (第 2b 页)
志在吾心吾终可奈何哉记尔在湘中还尝语予以寿
不能长久予诘其故云尝游衡山梦一老瞿昙抚曰仁
背谓曰子与颜子同德俄而曰亦与颜子同寿觉而疑
之予曰梦耳子疑之过也曰仁曰此亦可奈何但今得
告疾早归林下冀从事于先生之教朝有所闻夕死可
矣呜呼吾以为是固梦耳孰谓乃今而竟如所梦耶向
之所云其果梦耶今之所传其果真耶今之所传亦果
梦邪向之所梦亦果妄耶呜呼痛哉曰仁尝语予道之

不明几百年矣今幸有所见而又卒无所成不亦尤可
痛乎愿先生早归 阳明
之麓与二三子讲明斯道以诚
身淑后予曰吾志也自转官南赣即欲过家坚卧不出
曰仁曰未可纷纷之议方驰先生且一 (第 3b 页)
行爱与二三子
姑为饘粥计先生了事而归呜呼孰谓曰仁而乃先止
于是乎吾今纵归 阳明
之麓孰与予共此志矣二三子
又且离群而索居吾言之而孰听之吾倡之而孰和之
吾知之而孰问之吾疑之而孰思之呜 …… (第 3b 页)
是复强食呜呼痛哉吾今无复有意于人世矣姑俟冬
春之交兵革之役稍定即拂袖而归 阳明
二三子苟有
予从者尚与之切磋砥砺务求如昔日与曰仁之所云
纵举世不以予为然者亦且乐而忘其死惟百世以俟 …… (第 4b 页)
  又
呜呼曰仁别我而逝兮十年于今葬兹丘兮宿草几青

我思君兮一来寻林木拱兮山日深君不见兮窅嵯峨
之云岑四方之英贤兮日来臻君独胡为兮与鹤飞而
猿吟忆丽泽兮欷歆奠椒醑兮松之阴良知之说兮闻
不闻道无间于隐显兮岂幽明而异心我歌白云兮谁
同此音
  祭孙忠烈文 (王守仁/
)
呜呼弇阿苟容生也何庸慨慷激烈死也何恫勤劳施
于国而惠泽被乎民孰谓公之死而非生乎守臣节以 (第 5a 页)
无亏秉大义而不屈孰谓公之归而非全乎方逆焰
之巳炎公盖力扑其燎原之势而不能屡疏乞免又不
获请则旁行曲成冀缓其怒而徐为之图盖公处事之
权而人或未之尽知也比其当危临难大节申忠之死
靡回然后见公守道之常心迹如青天白日而天下之
人始洞然无疑矣
  祭永顺宝靖土兵文 (王守仁/
)
维湖广永顺宝靖二司之土兵多有物故于南宁诸处 (第 5b 页)
  谪龙母文(徐桢卿/)
天孕灵祥降神物于华渚帝祈利惠锡褒祀于清祠国
典孔昭守臣无忒谅上灵之克鉴冀下祷之潜通今方
苗苦恒旸人思甘雨山焦地裂诚乾暵之可忧电秘雷

藏孰清阴之能借嗟旱魃之为虐虑民食之将艰匍匐
告哀竭精劳于庶正普同供养燃香炬于通闾尽引领
以待沾竟浃旬而无应不谙诚格龙何异乎凡虫恶用
母为令不行于顽子窃惟礼崇报远加岁祀于有功国
本为民建神坛以禦患今尔既亡实惠徒拥虚名靡百
姓之赀是吾忧也享无功之食于女安乎尚其早洗前
愆速驱神蛰玄云佳㴻崇朝慰渴于群黎沧海皇波一
勺借通于千里

  瘗旅文 (王守仁/
)
维正德四年秋七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
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
落间望见 (第 6b 页)
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
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
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
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叹询其状则其子又
死矣明早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

矣呜呼伤哉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插往瘗之
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悯然涕
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
吁涕洟而告之曰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
丞馀姚 王守仁
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
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踰
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 (第 7a 页)
非臣所得与也陛
下不以臣卑鄙庸妄断行臣言则礼达诚通幽明协顺
令闻遐福与天无极臣死且不悔
  諌迎佛疏 (王守仁/
)
臣自七月以来切见道路流传之言以为陛下遣使外
藩远迎佛教群臣纷纷进諌皆斥而不纳臣始闻不信
既知其实 …… (第 9a 页)

觉踊跃喜甚辄进其将顺扩充之说惟陛下垂察则宗
社幸甚天下幸甚万世幸甚
  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 (王守仁/
)
嘉靖元年七月十九日准吏部咨该臣奏前事节奉圣
旨论功行赏古今令典诗书所载具可考见卿倡义督
兵剿除大 …… (第 14b 页)
非可有
言之日事不容已而有是举不胜受恩感激含哀冒死
战慄惶惧恳恻祈祷之至
  处置平复地方以图久安疏 (王守仁/
) (第 21a 页)
寿且将列之学宫以俟来者得以考焉林子曰始余盖
与公论及 王阳明先生
平江西事尝窃有感于斯时之
难云夫江西之役事既出于便宜而功复成于独制乃
今公之此举也则不然矣权分而制遥 (第 21a 页)
问是以格物致知为大学头
一事矣入门一差是以终身只做得大学先之之功不
尽得大学后之之益无得于心所知反限 王阳明
谓晦
翁气魄极大合下便要继往开来少年已著了许多书
然则此非其误认之故毫釐之差而为千里之谬者乎 …… (第 3b 页)
无致知一段朱子日日经史其不满于实心实事
无私无党有馀力而后文学之君寔无足怪矣大凡人
言语文字皆心为之 阳明
致良知其释经不取朱子之 (第 7a 页)
  致良知说(薛应旂/)

大学一书乃学者入德之门而致知一语实大头脑处
实𦂳关下手处世儒误认其义遂以为必穷尽天下之
物然后吾之知致则是涉于闻见之知使人向别处走
毫釐千里正在此处若此处一差则日用工夫便无安
阳明先生
乃直指以示人曰此致知者乃致良知也
非别有所谓知也其言明白痛切拯溺登岸诚有功于
吾道不小若会悟得来则古 …… (第 15b 页)
道理一无所得而古圣贤之格言至论已一切废弃不
惟不能为 阳明
之辅翼而其说反晦矣敢告吾党求诸
本心当自有豁然贯通处尚安以多言为哉
  春王正月说(徐师曾/)
甚矣 …… (第 16b 页)
事尤周制
之大者顾取夏时以冠之其违戾时制如此乃欲责当
时诸侯大夫之不倍周岂不谬哉故近世王文恪(鏊/)
文成(守/仁)
二公皆云周正时月俱改良有见也或曰书称
惟元祀十有二月史称秦元年冬十月诗称四月维夏
六月徂暑则夫时月不 (第 17b 页)
之大者顾取夏时以冠之其违戾时制如此乃欲责当
时诸侯大夫之不倍周岂不谬哉故近世王文恪(鏊/)
文成 (守/仁)
二公皆云周正时月俱改良有见也或曰书称
惟元祀十有二月史称秦元年冬十月诗称四月维夏
六月徂暑则夫时月不 (第 17b 页)
周而系易固明道之书非记事之史也况自一阳
之复以极于六阳之乾而为春夏自一阴之姤以极于
六阴之坤而为秋冬 王文成
尝备述之矣而胡见其为 (第 29b 页)
山罗整庵之理学穆玄庵崔后渠之经学何柏斋马溪
田之清节于肃悯 王阳明
之武略李空同何大复之文
词此数公皆发身科甲事业文章凌跨百代诚不可诬
必欲从古子何远茹毛饮血而嗜八珍五 (第 10b 页)
  责志忏(蒋德璟/)
万历四十三年月日某某谨以清酒名香献忏心神之
前璟少也知学科第而已不知有圣贤之学也即知之
以为圣贤去人自迩不待学而反以学者为伪嗟乎久
矣其身之不肖也禀弱性浮易诱难专读苏子见其天
韵生动因欲学苏子读韩子又欲学韩子以为气劲而
节峻雄奇独出诚能至于是焉亦足矣及再读 阳明子
而始知我性命之所在也圣人之可学也愆累之多悲 (第 13a 页)
恨之至而求一出脱之也嗟乎余之志不亦杂乎余之
学不亦晚乎 阳明子
往矣学无明师其谁相予予竟得
为圣人乎 (第 13b 页)
阳明子
初以立志教继以立诚教最后以致
良知为教夫待 (第 13b 页)
阳明子
而兴者凡民也而遂不兴者愚
不肖也 (第 13b 页)
阳明子
之言具在非明师乎过时之学非人一
己百未之敢望而犹作辍焉可不大哀乎犹恐见其言
而慕不见而忘静追而愤且讼 (第 13b 页)
  答邹尔瞻(邹观光/)
大集谬加丹铅然无能赞一辞自理学先生土苴文词

修词之士亦反唇讥之则理学文林判而为二而文章
中曰议论曰叙事其体又若相岐而不能相兼尔瞻之
文根极理道原本性命盖载道之文而非文人之文也
然其开閤抑扬纵横变化不囿于法而无一语不合于
法即劘琢其词者蔑以加焉丈必欲以纤埃助高泰岱
愿于周秦以上浑浑灏灏之气一加之意耳弟尝谓本
朝自弘正而后有三大文章以理学为文章则 王文成
破洪荒而超坱圠而河津开其先以气节为文章则李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