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一百六十三   馀姚黄宗羲编
  书十七
   讲学
  与顾东桥 (王守仁/
)
所喻杨墨乡愿尧舜子之汤武楚项周公莽操之辨与
前舜武之论大略可以类推古今事变之疑前于良知
之说已有 …… (第 1a 页)
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禦者矣非夫
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者吾谁望乎
  答罗整庵少宰 (王守仁/
)
某顿首启昨承教及大学发舟匆匆未能奉答晓来江
行稍暇复取手教而读之恐至赣后人事复纷沓先具
其略以请 …… (第 9b 页)
而姑以听受云者正不敢有负于深爱亦思有以
报之耳秋尽东还必求一面以卒所请千万终教
  答徐成之论朱陆书 (王守仁/
)
昨所奉答适有远客酬对纷纭不暇细论姑愿二兄息
未定之争各反究其所是者必已所是巳无丝发之憾 …… (第 16a 页)
论将有不待辩说而释然以自解者孟子云君子亦仁
而已何必同惟吾兄审择而正之
  答储柴墟 (王守仁/
)
盛价来适人事纷纭不及细询北来事既还却殊怏怏
承示刘生墓志此实友义所关文亦缜密独叙乃父侧
室事颇伤 …… (第 22a 页)
来者耳承相问辄缕缕至此有未当者不惜往复
  又答储柴墟 (王守仁/
)
昨者草率奉报意在求正不觉芜冗承长笺批答推许
过盛殊增悚汗也来喻责仆不以师道自处恐亦未为
诚心直道 …… (第 26b 页)
虽生于吾后数十
年其大者吾师次者吾友也得以齿序论之哉人归遽
剧极潦草便间批复可否不一
  与陆元静书 (王守仁/
)
某不孝不忠延祸先人酷罚未敷致兹多口亦其宜然
乃劳贤者触冒忌讳为之辩雪雅承道谊之爱深切恳
至甚非不 (第 28b 页)
  其二

承示高文读之芒寒正色其指同于 王伯安
氏其文丰
容峻整班孟坚荀仲豫之流也至其中所称士变岂不益
可慨哉杨墨佛老纵横诸家姑勿论论其后所称者世 …… (第 8b 页)
其迟伯道也为其迟亦
为其速王道也天德也公区区之说不免毫釐之差谬以
千里敬布所见求正非敢为辩也
  与 王伯安先生
(吾谨/)
往岁获见执事于杭城款领道论深觉洒然自得以为
执事德器温粹言议精密今世之君子论道义者无如 (第 25a 页)
至博无所不有无所不该皆本于阴阳中来儒与释皆
囿于吾道中则释之道亦道也但所见有偏处失其大
全中正之体耳 阳明云
道一而已仁者见之谓之仁知
者见之谓之知释氏之所以为释老氏之所以为老百 …… (第 15a 页)
江以醉三军赐之食马者可以化暴而为忠良助又其
馀事耳
  寄 阳明先生(黄绾/)
初春乡人归辱手劄并祭徐曰仁文令人悽然益念斯
世之孤不知何日得从阳明之麓以毕此生也绾领教
入山颇知砥 …… (第 22a 页)
  复李逊庵(黄绾/)
邂逅京旅获闻高论至今不忘迩闻擢宪敝省喜慰无
量数年之间法立仁流谁不瞻仰益知君子之学有本

而师友之教深矣昨蒙惓惓岂胜感激但绾方在告公
居当路非趋见之时故敢以书求益久不回示岂以绾
不肖不足领耶抑有难言而置之度外耶近者京师朋
友书来颇论学术同异乃以 王伯安
魏子才为是非是 (第 24b 页)
伯安
者则以子才为谬是子才者则以 (第 24b 页)
伯安
为非若是
异物不可以同子才旧于公处见其数书其人可知 (第 24b 页)

绾不敢阿所好其学虽云高明而实笃实每以去心
疚变气质为本精密不杂殊非世俗谤议所言者但未 …… (第 24b 页)
一边则当洒然自得其理绾每诵以为数字符
及读易艮卦云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然
后知公言之有自实与 伯安
之旨无二子才素讲于公
学问根本宜无不同盖皆朋友用功未力好起争端添
驾为疑以致有此诚可慨也昔者二程之学 …… (第 25a 页)
胜心或私有所怀巧添密剿推附
开合如昔朱陆门人以自快一时却不知此道塞天地
亘古今无物不该无人不同可独为 阳明子
才之私象 (第 28a 页)
亦在不动心后乃笔之书白沙先生一坐碧玉楼十
二年久之有得始主张致虚立本之学一毫不徇于闻
见彼岂谩而言哉 阳明先生
抱命世之才挺致身之节 …… (第 2a 页)
而云哉不谷辈非私 阳明
也亦尝平心较之矣曾闻 (第 3a 页)

居龙场时历试诸艰惟死生心未了遂制石棺卧以
自鍊既归遭谤则以其语置诸中庸中和章并观以克
化之今之学者非 (第 3a 页)
不有美行也其处困亨毁誉之间有
是乎不谷有一族祖赣归者每归语 阳明
事颇悉今不
细述但言渠童子时赴塾学见军门舆从至咸奔避军
门即令吏呼无奔教俱叉手傍立有酒徒唱于市肆则 …… (第 3a 页)
是乎若非真能致其良知而有万物一体之实
者未易臻也先师罗文恭至晚年始叹服谓先生虽未
圣而其学圣学也然则 阳明
不为充实光辉之大贤矣 …… (第 4a 页)
缘是遂诋之耶抑未以身体而参究之故耶夫吾党
虚心求道则虽一畸士未忍以无影相加而况于大贤
乎恐明眼者不议 阳明
而反议议者也编中云良知醒
而荡夫醒则无荡荡则非醒谓醒而荡恐未见良知真 …… (第 4b 页)
语不合辄起戈矛几曾有真见一体而肯张
皇示人者哉虽然足下今之高明者也昔不喜心学今
表章之安知异日不并契 阳明
将如文公之晚年笃信
耶近百年内海内得此学表表裨于世者不鲜屡当权
奸亦惟知此学者能自屹立今居然可数矣其 …… (第 5a 页)
今慕其道者参以举业利达之心遂成
乡愿此风既久则才识高者为王莽其次为胡广其次
为冯道生人必受其祸矣近日 王阳明
一派门人颇觉
张皇以王之学重涵养而轻讲究不知 (第 8b 页)
阳明
学聚之功
在前虽老释之书亦讨论之既乃敛华就实见涵养把
固之力耳若初学未有义理磨砻前言往行以开其智
(第 8b 页)
则气质之昏愚者涵养虽久未必能变也故此教在 阳明
自为则可施之初学小生恐未可也芬于斯文之 (第 8b 页)
  与王槐野先生书(何良俊/)

良俊自不奉省觐倏忽二载陟岵瞻望维日为劳古人
云去德滋远怀德滋深以今观之盖不虚耳前徐道长
人回得拜顺天试录之赐且缄至尊教发函伸纸如奉
慈颜喜剧喜剧但中间奖训过情不任惶恐良俊委琐
之迹世所共弃先生独怜而进之然区区之情不能自
见于世苟遇知已不一披露后将谁托乎故敢一二为
先生陈之良俊东海之鄙人也爰自髫年即游心艺文
之末尝取李空同康对山文读之以为当代文章尽在

是矣思一见其人不可得后稍有知则又以为儒者之
事盖不止弄笔札抽黄对白为琐屑之辞佞悦人而已
则喜观战国策韩非说难储说及孙武子诸篇又喜论
当世之事后闻宁藩首难阴遣人邀致 阳明先生先生
脱身走下县徵兵讨贼不踰月而元凶就擒江汉底定
武皇帝南巡时乔白岩先生分守留都武皇帝有随驾
总兵江彬阴欲 …… (第 11a 页)
先生转北太宰去乃杖策渡浙江欲走见 阳明先生
(第 11b 页)
阳明
方有广东之命已就道又不克见乃探禹穴览会
稽之胜以归时乙酉之冬良俊年二十矣良俊方为学
官弟子员每府试台 …… (第 11b 页)
青神余公钧阳马公邃庵
杨公晋溪王公以来其经略之迹凡边城要害与道里
近远以至言动食息虽细小犹能记忆之若 阳明
南昌
之捷白岩留都之事虽南人有不能尽知者先生盖屈
指计之若道前日事则良俊昔以不及见四公常恨恨
不能去 (第 13b 页)
自君起之自君废之固易易也新一
代之耳目定百世之是非在此举也君其无疑仆尚当
执笔为君记之
  与安宣慰 (王守仁/
)
减驿事非罪人所敢与闻承使君厚爱因使者至偶问 (第 5b 页)
子也其可哉昔吕荣公尝言人生内无
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仆于此亦云惟
先生留意焉某再拜
  贺 王阳明
平西启(费屎/)
伏审儒者知兵相臣出将歼渠魁以昭王度除群丑以 (第 4b 页)
奏肤功九域同欢一家尤幸微君子其何能国在丈夫
乃克帅师方叔显允而制荆蛮仲尼文武而盟夹谷恭
惟大中丞 阳明
老先生执事天畀弘猷世基硕德行高
而心独古才大而用不穷爰直道以事人肆忤奸而去
位孤忠自许百折不回继承前 (第 5a 页)

此其名为尊朱而实未知所以尊譬如遐方蛮服奉诸
夏之正朔而伦叙等杀所以轨圣而合天者彼恶能尽
识哉近世 阳明王氏
稍摘一二以驳朱说之漏使紫阳
复生亦当与之去短集长上下其议论焉然义理无穷
人各有见安知异时不复有驳予者 (第 31b 页)
  重刋传习录序(朱衡/)
昔濂溪周子倡独悟之学于天下当其时乃有疑其所
自出者至于久而后定宋儒既远经生牵制文义久矣 阳明先生
揭良知之旨力拯群迷而四方之人始而骇
继而疑至呶呶以相訾先生处群猜众咻之中而不自
恤于是疑信者相半之夫 (第 16a 页)
  重刻朱子摘编序(刘文卿/)
尝谓朱陆两先生之学自二先生在日而及门之徒已

有不能深知其际者即象山三书其深切激烈为晦庵
之知音在斯而蒙数百年不解之谤者亦在斯是何知
两夫子者之稀也及观 阳明先生
所辑朱子定论诸书
则见晚年莹彻精微其于象山当不复置同异于其间
矣学者又从而藩篱之何哉阳和张先生复大明 …… (第 34a 页)
不得已者耶所学未
至而一龙一蛇以误后之人晦翁固无是语所学已至
而不以拣金之手遍告将来晦翁之意滋以戚矣 阳明
晓此深意拈出警俗所谓述者之功与作者等也必谓
象山之学待定论而后伸又何以胜心小二先生乎总
之明明德一路 …… (第 35b 页)
涣然冰
解即所称定论指归亦且为门庭指点绪馀耳先生之
诗曰若知体用元无间始笑从前说异同此语盖尽之
矣故 阳明先生
知象山知晦翁者也而阳和先生知 (第 36a 页)

者也学者由摘编以亲见晦翁则此学当与天地始
终而王张两先生所以表章晦翁者无已时矣不然有 (第 36a 页)
  刻良知议辩序(胡松/)

龙溪王子自越缄示良知议辩凡两帙曰此某与双江
公所为往复论辩语也子其裁订是正为余梓焉不则
姑舍之或以覆瓿其言如此顾余章句贱儒何足以与
闻斯旨然此灵明一窍通乎宇宙繄谁独无则亦颇窃
窥睹焉夫王子所称良知即未发之中即发而中节之
和未应非先已应非后即寂而感行焉而寂非内也即
感而寂存焉而感非外也无先后无内外浑然一体析
也则支其言广大浑融颠扑难破近乎墨子之守矣然

阳明先生
指出此窍倾怀示人学者执德不弘稍悟
即歇安其简便以知为行忘其所谓戒慎恐惧养之致
之之实以立乎天下之大本 …… (第 11b 页)
静以该天下之动虽若疑近于析然 王先生
始在滁辄
教学者静坐澄心盖亦此意而当世弗察哗然谓禅门
人有疑而问者世谓先生为禅何也先生曰吾学非禅
(第 12a 页)
  朱子摘编序(张元忭/)
考亭朱子之学盖得之延年豫章以溯龟山而上接周
程之绪其统系之相承若此其正也乃世之号为朱学
者往往得其肤而未窥其髓是以驰骛于考索而不知
吾心有不虑之知拘泥于格式而不知吾心有天然之
则斯岂善学考亭者哉 阳明先生
首揭致良知之旨以救其
弊而当时骤闻之者辄以其畔于考亭而攻之夫惟 (第 13a 页)

亦有不自安者乃取考亭之书而检求之咀其华钩 (第 13a 页)
其玄辑为晚年定论自定论出而后考亭之学其精髓
始透露于此其拳拳于培本原收放心居然延平之家
法也而后考亭之学始为质之濂洛而无疑是 阳明
不惟
不畔于考亭抑亦有功于考亭者也忭少也读大学格
致章补则掩卷而思曰何哉无乃倒言之也乎无亦曰
吾心之 (第 13b 页)
  胡子衡齐序(许孚远/)
衡齐何为而作也胡正甫先生忧世之儒者论说多端
而持衡以齐之也夫言恶乎齐道恶乎衡扬子有云众

言淆乱折诸圣存则人亡则书圣人者固后学之所折
衷也先儒有云存文王则知天载之神乂云识得未济
道便是文王吾心者又斯道之所取则也盖自仲尼没
而微言绝诸子百家议论繁兴汉溺于训诂唐滥于词
章心性之传不绝如线迨于宋室真儒辈出理学始明
朱紫阳先生力攻著述以开来学其精神力量可谓收
儒者之大全然而议论训释稍有矛盾于孔氏我朝
文成先生
揭致良知三字直透本心厥旨弘畅矣乃其 (第 4b 页)
  重刻 阳明先生
文粹序(赵贞吉/)
初编 (第 3b 页)
阳明
文粹而刋之者都御史宋阳山氏也今重刻
于扶风者佥事带川梁君也梁君名许昔为御史请从
(第 3b 页)
王先生
今复刋其书二君子皆以一日之长视予宿
知予之不能藏其狂言也序曰是编多录与闽论意指
异者盖 (第 3b 页)
王先生
学入理界最初之论故能廓摧理路之
碍而晓然示人以行也嗟乎吾生有知即知诵说先生
之言见世之儒生始骇 (第 3b 页)
王先生
之异而攻之中 (第 3b 页)
王先

之为异而助之攻终羡 (第 3b 页)
王先生
之持异乃欲驾其说
于是王氏之学又若自异矣有童子闻予言之进曰闻
之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学奚贵异哉予曰嘻 (第 4a 页)
天官冢宰嗟夫此可谓士之极
荣然以为非常遭遇则可以为尽公之用则未也我朝
言以儒用武设奇谋而收伟绩者莫如 阳明先生
余考
先生在赣凡五六年然后士始练山寇始平上流控制
之势始成而宁濠固在股掌中矣先生自奏疏云人但
知多获 …… (第 18a 页)
在江西而论入境越月兵即振将即奋寇即奔逃不周
岁而荡涤廓清无留毒种此其气焰力量视 阳明

慊而任职久暂又未可同年语也顷刻树立乃足以光
前而耀后如此故曰天下无无才之世亦有不世之才
惟任之久 (第 19a 页)
之隙明耳
悟其不息之体而致其必烛之几由是见于言行虽圣
人不能易此贺君之所以学欤致知之旨发于孔门近
阳明先生
指其义独析 (第 10a 页)
阳明
之学要于心悟而取撰
于致知将以探言行所夲辟夫滞见闻而习度数者之
非而究其知出于自然亦以信其所不息而扩 …… (第 10a 页)
天下而何 阳明
之说之忧也夫良知曰致盖必举其灵
晰圆神出于自然者恍然澄定于廓清凝聚之馀而日
见其参立于前非有所涉于讲 …… (第 11a 页)
至则夫言必可传而行足则宜非
流辈所能有也是编出先生之学既可考见且使孔门
夲指益明而后来者之疑熄予固谓 阳明
而后是编不
可少于世岂过哉予庸虚读是编知其必传于予言可
无俟乃其明孔门夲指免于后来者之疑则予所愿闻 …… (第 12a 页)
  宋方文语引(薛应旂/)
古之以文名家者多矣其论文之语载于类书者更仆不
能悉数我明启运文教聿兴潜溪宋公实擅其宗而逊志
方公乃其高第弟子故一时文章方轨并驾号称独盛迈
古作者自是迄今二百年来名能文者无虑什百余尝究
而观之唯 阳明王公
会文切理庶几近之其他断未有如
二公者迩或高自标致竞相誇诩侪类云滃议论风生俯 (第 26a 页)
仲默郑继之辈悉与先生引绳批
根称莫逆交当先生守建昌时值宁藩变先生提一旅
之师直磨其牙后先斩首七百馀颗 王文成公
极多之
业闻于朝竟以功高不赏且缘此中蜚语罢归而相羊
瑞鹿资江间没齿无几微形于色然则穆叔所称三不
朽者 (第 9a 页)
先生饶有之假令杨马诸君子而在不当雁行而
兄事先生耶余又按 王文成
十一岁赋金山寺诗有打
破维扬水㡳天玉箫吹彻洞龙眠之句杨用修十二岁 (第 9a 页)
  朝正唱和诗跋(李梦阳/)
诗倡和莫盛于弘治盖其时古学渐兴士彬彬乎盛矣
此一运会也余时承乏郎署所与倡和者扬州储静夫
赵叔鸣无锡钱世恩陈嘉言秦国声太原乔希夫宜兴

杭氏兄弟郴李贻教何子元慈溪杨名父馀姚 王伯安
济南边庭实其后又有丹阳殷文济苏州都玄敬徐昌
榖信阳何仲默其在南都则顾华玉朱升之其尤也诸
在翰林者以人 (第 1b 页)
  居黔漫草序(吴国伦/)
袁山黎君实氏故善说诗寻以诗起家三仕为文学官
最后乃得稍迁中都天长令往在旴江尝介一使走千
馀里问诗于余盖托之乎知音不待面也予感其意草
一诗报之垂十年不相闻问矣顷又自天长命一使来

请序其居黔草启而视之则皆寓清平时诸作也清平
故黔夷地自我高帝辟而造之为衣冠之国弦诵之乡
者二百馀年而犹陋居黔何其在先朝 王伯安先生

龙场尝以何陋名轩君实岂亦有所感乎因忆予二十
年前尝奉简书视黔中学遍历所部诸山川名胜盖有
穆骏所不 (第 7b 页)
也则孔子所谓从先进者舍二先生何适哉余故乐序
其诗归之中翰君刻而传焉俾观风者可以论吴之世

   阳明先生
重游九华诗卷后序(万廷言/)
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廷言诵 (第 3b 页)
阳明先生
重游九华诸诗而论其世其毅皇南
巡金陵召见之时乎是时先生既擒濠逆凶竖攘功阴
搆阳挤入在左腹召至采石而咫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