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京矣公请令原解官
领回还其家焉上新举召对盛典召公见文华殿令部
大臣各陈所见公疏言刑官旧为清曹称西翰如 王守
何乔新王世贞辈多为名臣近选人趋膻途争避刑
部其视刑部甚轻故属官志少振作宜仿成化间尚书 (第 10b 页)
经历携家过越闻少谷子升南京刑部郎中未几改南
京吏部郎中有书期将至越访 阳明先生先生
闻之喜
留予候之月馀不至予至金陵而少谷子讣至讣者曰
少谷子出经武夷陟绝巘闯阴洞不知其疲且袭寒医
误用 …… (第 14a 页)
云先生为人率直言议不能阿贵人亦时时扼揽谈
天下事正德末年宁藩计始萌芽未有觉之者先生独
先以为忧其后闻 阳明先生
在汀赣曰竖子不足图矣
在顾公座论士习颇诋訾吴人然顾公故吴人亦无讳
也事母以孝闻有疾再刲股再愈幼小时两 (第 17b 页)
  云村许先生传(冯皋谟/)
嘉靖初主上新政厉精省掖臣侍左右持橐簪笔罔讳
忌云村许公时给事兵科公故踔行负奇得益发舒岁
馀章上无虑十数其辞曰臣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
唐虞不能治天下今阉竖张锐等罪恶娄讯具服载在
刑书百死莫赎祖宗立法为千万世防陛下不宜轻贳
令法自今日废又曰爵人于朝与众共之刑人于市与

众弃之顷者内珰张钦舍人儿贤荫缇绮部臣彭泽持
之科臣许复礼言之安监言之陛下始谕曰已有成命
再曰已有旨三曰该衙门知道是必欲私之也臣按于
王守仁
勋烈烂焉录其子冕宪钦何如二臣贤之官
乃崇于冕宪天下徇忠死事之人将因之解体又陛下
登用耆旧嘉纳忠谠申敕 …… (第 5a 页)
方以大用期之而公
雅志恬退虽居禁近不忘丘壑思未几拜章乞归归而
居考妣忧相继庐冢上茹饘枕块啜泣衰袖朱殷 阳明
甘泉二先生时以讲学称天下宗工各诒书慰唁之丧
毕徘徊墓田顾瞻紫云之胜喟然叹曰吾将营菟裘于
兹老矣因自号 (第 6a 页)
劵燬焉卒复纪其葬每闻当世之贤人君子所在
不计寒暑远近辄投贽纳交见后生工一辞励一行亟
称屡叹不能已晚闻 阳明先生
讲良知之说趋听数日 …… (第 27a 页)
各不同其事每不相
为然论世而考德者必归一之其志其为其品始定若
萝石翁者始嗜吟诗习之垂老晚乃执弟子礼于 阳明
先生
之门欲为儒学既而又逃释老遂以没世吾诚不
知其何志何为何品者也虽然就其所志而言则萝石
者实可谓超然斯世 …… (第 28a 页)
  湛文简公传(郭棐/)
湛若水字元明增城人初名露更名雨字民泽生而颖
悟自少知学从白沙先生游白沙与其沉潜远到弘治
壬子以书魁乡荐专心理学遂焚引隐居更今名日侍白
沙讲心性之学豁然有得久之以母命复出佥事徐纮为
劝驾过南昌谒庄定山问学亟为称诩读书南雍祭酒
章枫山懋试睟面盎背论奇之乙丑会试学士张元祯

杨廷和主考见其论用至近至神等语知为白沙高徒
置第二名登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时 阳明王守仁

吏部相与倡明正学而修撰吕楠主事王崇庆辈往来
辨论时名大著出使安南 (第 29a 页)
阳明
赠文中有谓晚得友甘
泉而志益坚其学务求自得者世未之知且疑为禅甘
泉其圣人之徒与推重若此既至安南严却馈 (第 29a 页)
  见吾陈公传(张元抃/)
自考亭朱子倡道于闽中一时及门高弟砥行植节者
满郡邑故闽中之学在有宋熙宁之世为最盛迨明兴
以来朱子之书布四方家传而人诵之然特习其说以
猎取科第影响剽窃而朱子之宗旨转晦夫自蔡虚斋

陈紫峰两先生相继出乃始一洗俗儒之陋习独采朱
子之精微而闽中之学在皇明正嘉之间又最盛见吾
公盖紫峰之从弟自少即禀学焉尽得其衣钵之传而
统承于先生者也然当两先生时 阳明先生
方讲良知
之学独异于朱子世之为两先生之学者泥于旧闻相
率而排之公既尊信两先生而亦无疑于 (第 20a 页)
阳明
之说尝
与人论学有 (第 20a 页)
阳明先生
惧人谓格物只是穷理穷理
只是读书故以格物为主于行惧人以致知为致闻见 …… (第 20a 页)
在慎独独者独知也独只是良知慎只是致良知
此学初无足异不知世人缘何而异之又云宋儒之学
万分之中不无一失 阳明
发明其所未至将以为宋儒
之忠臣益友而非欲拾彼之短以形已之长也今讲 (第 20b 页)

之学者辄掇拾宋儒之短以为口实语养德之学则
为薄德语讲学之事则无益于学而徒 (第 20b 页)
阳明
得罪于 …… (第 20b 页)
  范栗斋传(张元抃/)
先生生而颖异读书不务记诵能寻究大指弱冠弃诸
子业卓然以古圣贤自期当是时士徒以章句相驰骛

不知有道德之师久矣先生首事王司舆许半圭两先
生两先生者并以道德重于时者也既又师 阳明先生
所造益深然先生性狷介议论时相左既而博考群经
仰读俯思乃恍然有悟以为孔孟的传惟周程得之朱
陆而下皆弗及 (第 24a 页)
其小师里儒张高长师郭先生庆善甫善甫 王文成

门弟子也其行谊盖有本矣耿子曰天也命夫其不幸
而不生于元和永建之年乎藉令生丁其际久已公卿
矣乃掾故 (第 3a 页)
涌泉贯少年足若大火然藏府支节间者举
体汗如雨注耗秽毕泄诘朝解其縳而少年苏苏有生
色别授圭七药徐服而起 王文成公守仁
礼闱落第卒
业南雍从尹游共寝处百馀日尹喜曰汝大聪明第本
贵介筋骨脆难学我我从危苦坚耐入道世人总不堪也 (第 2b 页)
虽无长生分汝其以勋业显哉 文成
怅然洛阳有野毛 (第 2b 页)
若何公曰我
此心明明白白再问生死證验曰无今亦只有此心初
卢君之从公学也尝问打叠此心洁净似亦无用公曰 阳明先生云
只因些子还嫌少空自支离过一生又诵 (第 12a 页)
嗟嗟石翁掇众遗弃发为浑锽震惊一世彼荣
而庸磨灭皆是相城之墟湖水沄沄于戏邈矣我怀其

  徐昌国墓志 (王守仁/
)
正德辛未三月丙寅太学博士徐昌国卒年三十三士
夫闻而哭之者皆曰呜呼是何促也或曰孔门七十子 …… (第 5b 页)

之遗也可谓仁乎于是习养生有道士自西南来昌国
与语悦之遂究心玄虚益与世泊自谓长生可必至正
德庚午冬 阳明王守仁
至京 (第 6b 页)
守仁
故善数子而亦尝
没溺于仙释昌国喜驰往省与论摄形化气之术当是 …… (第 6b 页)
时增城湛元明在坐与昌国言不恊意沮云异日复来
论如初 守仁
笑而不应因留宿曰吾授异人五金八石
之秘服之冲举可得也子且谓何 (第 7a 页)
守仁
复笑而不应乃
曰吾隳黜吾昔而游心高玄塞兑敛华而灵株是固斯
亦去之竞竞于世远矣而子犹余拒然何也 (第 7a 页)
守仁
复笑
而不应于是默然者久之曰子以予为非耶抑又有所
秘耶夫居有者不足以超无践器者非所以融道吾将
去人世 (第 7a 页)
而宅于埃壒之表子其语我乎 守仁
曰谓吾为 …… (第 7a 页)
皆命也
纤巨外内皆性也隐微寂感皆心也存心尽性顺夫命
而已矣而奚所取舍于其间乎昌国首肯良久曰冲举
有诸 守仁
曰尽鸢之性者可以冲于天矣尽鱼之性者
可以泳于川矣曰然则有之曰尽人之性者可以知化
育矣昌国俛而思蹶然而 …… (第 7b 页)
流澌子其煦然属我以阳春哉数日复来谢曰道
果在是而奚以外求吾不遇子几亡人矣然吾病且作
惧不足以致远何如 守仁
曰悸乎曰生寄也死归也何
悸津津然既有志于斯已而不见者踰月忽有人来讣
昌国逝矣王湛二子驰往哭尽哀因商其 (第 8a 页)
谋不轨要胁诸司莫敢不为寿以求免
公自持如常会省城变起公遣健卒间道走上变又自
帅兵兼程诣军门陈擒剿七策 王文成
采之合兵火攻
又虑九江南康业巳从逆不分道击之则楚援兵为梗 (第 42b 页)
文成
檄公取南康斩贼首谢天一等四百八十馀级又
自王家渡同广信守周朝佐斩获贼三百三十馀级释
胁从者八十五人宁 …… (第 42b 页)
人永诀誓与贼不共天卒能成社稷功 王文成
亦叙公
劳烈而竟不录先是宁庶人膏腴苑园屋庐多为豪所
侵中丞郑某者檄公一无所徇尽返之旴郡有巨室欲
齮龁 …… (第 43a 页)
深于天人之际修川东志精核有体为
一方良翰为文高峻鬯达一夲六经行乎意之所止而
不沾沾蹈古人语所与交者如 王伯安
何仲默郑继之
吕仲木皆当世伟人也杨用修白首戍滇欲归蜀为首 (第 43b 页)
   祭酒事白野先生殷公行状(余孟麟/)
万历辛巳五月南京礼部右侍郎白野先生殷公卒于
家二子将走阙下乞恤典且谒大宗伯华亭陆公为铭

以余小子谒告归属之布状昔先大人与公同举于乡
即余小子辱世讲后无能为役其曷敢辞公讳迈字时
训号秋溟一号白野乡人故多公厚德称白野先生世
为南京留守卫人曾祖福祖冕并隐父俸以公贵封承
德郎吏部主事盖殷氏自承德公始昌大云承德公娶
于钱而生公少颖敏端靖七岁而母见背育于外祖母
翁氏始受书辄成诵始工属文辄有志圣贤之学十七
就试辄起民间首诸生籍二十登乡荐公以少失怙居

恒茹哀所以刻励尤剧乃时时寝疾其后多称病者以
此三对策不利已肄业南雍与江西单君山何游闻
明先生
学已又从少司成南野欧阳公讲论理道有当
于心以为非静无以成学遂屏居山寺键关默养其所
悟领为多年三十而举 (第 2a 页)
人述作流诸后蔼焉春回灿焉星布岳焉山立沃焉
海润光大孔门厥功伟矣始先生少与闇斋冀公元亨
友善交砥砺已乃 阳明王先生
自龙场谪归先生见焉 (第 4a 页)
阳明
谓冀公曰作颜子者卿实也无何先生病久之哕
血于是寓道林寺一室自养默坐澄心常达昼夜一旦
忽觉此心洞豁宇宙 …… (第 4a 页)
锦赠户部主事母姜氏封太安人其生母
盖王氏云先生生而警敏不群稍长为诸生辄有声弱
冠举于乡是为嘉靖壬午时 王文成公
传习录始出士
大夫泥于旧闻竞骇而排之先生计偕入京师一见辄
有省昼夜读之不休则叹曰道不在是耶向吾役志于 …… (第 20a 页)
信而潜体之毅然以圣学为已任壬辰授元氏学谕甲
午丁外艰服除再谕章邱其教两邑士一以 文成
宗旨
委曲开导之两邑士始知有圣人之学庚子迁国子学
正时祭酒为华亭少师徐公最重先生每令他馆师弟
子咸取 (第 20b 页)
法焉辛丑年四十因念古人道明德立语忽泪
下居常以不及师事 文成
为恨且曰学无师终不能有
成于是以弟子礼见 (第 20b 页)
文成
之门人晴川刘先生师事之
甚谨刘先生以言事下诏狱则书所疑契时时从犴狴 …… (第 20b 页)
进有向学而来者辄喜
动眉宇与之言终日不倦其所问答随人深浅而要归
于提撕其本心令闻者各有所省其大旨宁祖 文成

得于体验者为多盖自一见传习录寖读寖入寖入寖
透斋中设 (第 21b 页)
文成
位晨起必焚香拜来学者必令展谒其
尊信若此迨其晚年病世之学者崇虚见而忽躬行甚
且误认不良之知而越绳墨以 …… (第 21b 页)
人必以孝弟为先忠信为本其虑深矣故其论议必依
乎中庸切于日用而不为玄虚隐怪之谈其善学 文成
而救其末流之弊又若此陜洛间士闻其风担簦笈而
至者百数十人士大夫道洛者咸以一觐颜色为快呜
呼河南自两程 …… (第 22a 页)
是摭次其状而
为之铭铭曰
瞻彼伊洛其源涓涓真儒迭异如流有源孰开其源
卓彼二程孰沛其流庶几先生先生之传 文成
是启
仰读俯思无言不唯匪唯以言允蹈以身出以范士处
以淑人道尊而寿有孙绳绳吁嗟先生生顺殁宁西川
之滨西 …… (第 23a 页)
  茌平弘山张先生墓表(张元忭/)

有明正嘉之际 王文成公
倡道于姚江维时及门之士
自大江以南无虑千百人而淮以北顾寥寥焉诚阻于
地也既一再传诸高第门人各以其学流 …… (第 23b 页)
诣予每叩其所由则称曰吾师云吾师云已而叩其师
则曰吾邑弘山张先生也已又叩先生之所由则曰先
生故尝私淑于 文成
之门人江右中溪颜公波石徐公
而得之者也一日出弘山教言数十条示予予受而读 …… (第 24a 页)
之既终业叹曰有是哉 文成
之的传其将在兹欤江以
南诸君子著书以明良知之说者多矣大都高者或过
于玄远而无当其次或凑泊牵附而未融予 …… (第 24b 页)
窒惩忿如沸釜抽薪窒欲如红炉点雪摧山填壑愈难
愈远凡此类直揭本体非高远非凑泊即令 文成
复起
且首肯之矣斯道将不在先生欤先生名后觉字志仁
自蚤岁为诸生获闻良知之诚于两公辄自信此心与
仲尼无 …… (第 25a 页)

之可用仅一试于华阴而平生又不喜著书向非门人
录其教言以传则遂没没而已乎虽然以先生卓尔之
见上接乎 文成
则其人虽死其神固不死也又岂以书
之传不传为显晦哉世有知先生者当不以予言为过
  周孺亨墓志铭(归有光 …… (第 26a 页)
若君是时坚苦已如是已而受学于知州王君某与其
乡先生王君汝止两王君故 王阳明先生
弟子君因此
始闻致良知之说则心喜之至夜中睡醒无人处辄啧
啧自喜不休遂欲以躬践之则日以朱墨半点记其意 (第 33b 页)
  静庵萧先生墓表(薛㦄旂/)
会稽之阴有大儒曰静庵先生者禀赋不凡少即颖异
甫踰十龄修词艺文已卓然成章年十七即厌弃之从 阳明王先生
游讲明圣学穷极指归体认践履不务口
耳在诸生中甚为提学副使赵公宽所赏识弘治甲子
杨文恪公廉为浙江乡试考 …… (第 6a 页)
明传习录读之遂遵其教而以象山为宗曰解縳者
明先生
也不然桎梏死矣时四方从事 (第 12a 页)
阳明
之学者所
在群起公皆敛衽下问按公年谱在京师则会于白塔
寺在江西则会于青原山居邹则约诸友为名山之游
往 …… (第 12a 页)
  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讷溪周公墓表(万士/)
  (和/)
明兴士大夫之学谨规矩守格套以为道在是矣而或
滞于事为形器之末有 阳明先生
者出一剖其籓篱倡
良知以诏天下世之从事其说者欣欣然足矣而或堕
于空虚无着之归自是两家角立同异纷然彼曰 (第 19a 页)
汝拘

此曰汝放如方圆之龃龉也然 阳明
之学特谓知行之
无二耳专事空谈而无复践履则末流失之矣有能不
滞于事为形器不堕于空虚无着祛一偏之弊以坐 …… (第 19b 页)
起科计亩均纳照旧收贮州县各准该年折色马价云
云其考核群吏激扬诸司尤所留意是岁乃往谒 阳明
王公
于越相与讲良知之学先生于是锐然以圣人为
必可至其后以书问学于王公公深叹先生任道之勇
乃为书复之丁亥复 …… (第 28a 页)
次清寺田以备赈恤覈
官籍以均徭役考宦馀以励风节其言皆根极治本深
切时宜而事多阻格识者韪之是春复以书往 阳明

学亹亹数千言公复书具悉所云既又建养正书院射
圃亭于会城群八闽秀士教之重刻传习录道一编二
业合一论 …… (第 29a 页)
其墓按闽时有郑三娘死于节辄躬自祭奠有道在妇
人之叹先生自闻 阳明王公
之教终其身未尝一日不
与人论学其在同辈如同郡东廓邹公守益南野欧阳
公念庵罗公洪先两峰狮泉两刘君文敏邦 …… (第 39b 页)
其论致知功夫则以孩提知爱知敬为良知本来面目
反而求之事亲从兄之间便觉有所持循致书 阳明

野二公盖极言之其后先生家居每接引同志惓惓以
躬行孝悌为致良知下手切实功夫戊戌以后先生有
悟于本体 …… (第 40a 页)
寇胡南津公琏受学多所问难丁卯先生年十七以
春秋中江西乡试是年娶夫人王氏寻丁母夫人忧少
间乃受徒讲春秋 阳明王公
移令庐陵先生慕其名见
之极相称许辛未王公由吏部主事同考会试时主考
得先生卷甚喜谓王公曰子素知文善识此 …… (第 45a 页)
遵易斋公遗言抚爱有加己卯谒 阳明王公
于虔台因
论及格致之学王公乃尽语以致良知之说反覆辨论
先生翻然悟曰道在是矣遂执子弟礼未几宸濠反江
西 …… (第 46a 页)
生既
去广德父老子弟送至白茆涕泣以别先生以诗慰遣
之民乃为立生祠既至南都日与海内同志砥砺于学
岁戊子 阳明王公
征田州班师卒于南安遂率同志为
位以哭是岁撰九华山 (第 48a 页)
阳明
书院记于良知之学大相
发明其后甘泉湛公泾野吕公与先生咸聚南都讲学
之风于是为盛又三年辛卯四月先生给由 …… (第 48a 页)
行合一之旨既趋会稽哭 阳明公
与同志大会于天真
书院是冬进阶奉政大夫封王夫人宜人先生既南归
家事悉置度外日与门生故人商确问学如饥如 …… (第 48b 页)
之精寖微寖灭至宋周程氏
起而吾道正脉复有指归乃再传而门人私淑者互持
所见竞立门户而异议遂纷然矣迄至我 明阳明王公

勃起于困踣颠踬力求本心乃恍然特悟于致良知一
脉以为直接千古圣门不传之秘于是海内学者翕然
归之顾王公所 …… (第 53b 页)
明白
痛切至当归一盖亦罕矣盖先生之学指受虽有所自
至其深造自得弥老而笃则今之学者莫能至也海内
之士谓 阳明王公
之学所赖以不坠者先生之功为大 (第 56a 页)
否时政得失隐然巳见
激扬之意杨忠悯公死諌为文哭奠词意悲愤闻者伟
之读朱子格致篇辄覆卷沉思务求所安巳闻 王文成
致良知之说恍若有悟喟然叹曰学在是矣自是日究
心焉戊午举于乡时太仆公督学湖湘子荩罢计偕往
觐逾年始归筑 …… (第 2a 页)
不得以贰之之谓
一要令此心常觉从灵扄中刮磨荡涤不使纤毫昏蔽
驳蚀即是精一执中又谓虞廷精一俱从性体上见
明先生
冲漠无朕者一之父万象森然者精之母冲漠
无朕时亦万象森然万象森然时亦冲漠无朕一中有 (第 31a 页)
忠节最
等皆赠谥葛尚书守礼林都御史云同曹都御史邦辅
樊通政深赵御史锦张主事翀皆拔擢又奏修平宸濠
功令 新建伯王守仁
子世其爵公论翕然称之时士习
稍颇以禅解谈性命土苴世务几东晋清谈风且奔趋
邪径公相标榜肆不知耻公痛裁正 (第 32a 页)
得而用之此以贼攻贼策之上也遣辩
士谕其长叶槐因与槐定约束槐曰我素闻陆公名今
来敢不如来命黄乡兵者先臣 阳明王公
尝用其力至
今四十年公再用之其后公与贼数十战皆有功盖多
其助云九月讨上杭峒贼李占春占春降寻复叛擒之 …… (第 3b 页)

郎而江西监察御史陈某劾奏公私用上杭官银若干
及毁祝圣万寿观等事公上疏自陈大略以为上杭官
银自先臣 王守仁
以为馈遗宾客至今四十年例不自臣
始且臣以盗贼之生本由不识礼义故援引生儒教训
辄藉此银时加赏赉虽非正法 (第 6b 页)
馀地耶今之世固有官为太宰身都上相
而野无百亩之腴家乏百金之积萧然敝宅澹然不异
为令尹时耶或又谓公尝排 王先生伯安
之学殆于媢
忌余窃以为不然 (第 14b 页)
阳明
两广之役实由公荐其谓一
时天下之才无出 (第 14b 页)
阳明
右者田州之事非斯人不足以
济是心也天下之公心也乃其后或被诃禁操切自其
并时在位意见识趣之不同为人所误 (第 14b 页)
言总督顺
巡按楷杀人奸党状而给事时亮瓒相继以封事请诏
可捕顺楷司寇狱论抵罪始沈公少而读书有异质从
王伯安先生
游先生一再与语即奇之曰生千里才 (第 14a 页)
  瘗旅文 (王守仁/
)
维正德四年秋八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
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
落间望见 (第 6a 页)
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
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
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
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叹询其状则其子又
死矣明早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

矣呜呼伤哉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
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悯然涕
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
吁涕洟而告之曰呜呼伤哉繄何人吾龙场驿丞馀姚 王守仁
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
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踰千里吾
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 (第 6b 页)
 卷二十一  地理

  霍山赋(唐皮日休/)
  九华赋 (明王守仁/
)
  黄山赋(明谢廷赞/)
  紫阳山赋(宋韩补/)
  南山赋(宋张耒/)
  柯山赋(宋张耒 (第 2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