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久从我游。一日持示吾先子尤庵文正公笔迹一帖。而曰此吾外先受学于老先生之门。获蒙书赠。宝藏传世。而渼湖 金文元公
尝为之识之者也。外家后承。不幸残替。嗣守者方在冲龄。而已不免于伤污。则恐遂至于遗失。故锡正请得于外王 (第 141L 页)
  

绍贤书院庙庭碑
海州之高山九曲。寔我文成公栗谷李先生薖轴之地。而世称为东方武夷者也。始先生定居于第五曲石潭。取武夷大隐屏之号。筑隐屏精舍。退休之暇。与门弟子藏修讲讨于斯。用寓宗仰考亭之意焉。先生尝以为濂洛以来。博约两至。集群贤而大成。莫如朱子。其在我东。则倡明道学。而自任以尧舜君民。无如静庵赵文正。沉潜义理。而谨守乎朱门成法。无如退溪李文纯。拟立朱子祠于精舍之北。而配以两先生。先作学规。以训生徒。适承 召还朝。祠未及成而先生殁。后二年 万历丙戌。门人朴公汝龙等。遵遗志。乃建祠妥灵。至丙申追配先生。是为石潭书院。庚戌。赐额曰绍贤。 显庙辛丑。又追配牛溪成文𥳑先生。肃庙丁酉暨 正庙丙申。又追配 沙溪金文元,
尤庵宋文正两先生。赵文正,李文成, (第 164H 页)
金文元
位东序。李文纯,成文𥳑,宋文正位西序。呜呼休哉。朱子之道。炳如日星。天下之所共师也。然其信之笃而慕 …… (第 164H 页)
幸生朱子后。学问庶几不差。而竟得其全体大用之传。文𥳑公。乃文成道义之交。而相与仰钻瞻忽。不失正脉。 文元公
实文成之嫡传。而又有功于朱子未绝笔之通解。观于宋文正所撰本院告朱子文可知矣。至于宋文正公。又是 (第 164L 页)
文元
之嫡传。而出处语默。一遵乎朱子。且于背驰朱子者。辟之廓如。故我 正庙为制两贤传心录。以明其道之相合。 …… (第 164L 页)
及先生训辞。名曰语录。惜乎。逸其半。犹可以见公为学之大槩。而亦多有开发于后人者。先生没。牛溪先生。属 沙溪金文元公
编摩遗集。公实同其役。而校雠剞劂。终始尽心。先生尝欲祠朱子于五曲隐屏下。配以静庵退溪两贤。适赴 召在 …… (第 165L 页)
年二月六日。葬于天安郡金洞亥坐原。就元配圹右而合封焉。元配光山金氏。 沙溪先生
后孙。斗灿女。妇道甚备。生二子三女。长男仁述。次义述出后。长女适俞明焕。次二夭。继配德水李氏。宗秀女 …… (第 184H 页)
曾祖声球。出后于从叔以商。而为继高祖之宗。性潭宋文敬公为书望水斋三字。以勉其家声。祖宗烈。从游于渼湖 金文元公
之门。而蒙奖与。早卒。嗣为后者。其弟景烈之男舜孝。即汝圣也。娶晋州苏洙泰女。生君。君尝曰。吾琴累世不 (第 184L 页)
辞大进。至如功令之业。侪流莫能及焉。公风神清秀。气宇轩豁。当时贤士大夫。一见无不倾倒。有求道志。游于 沙溪金先生
之门。先生称之以横渠资禀。乙卯。取司马。时昏朝斁伦。梧里李公以原任大臣。陈疏被罪。公与洪公茂绩等。上 …… (第 195L 页)
请亟诛造,讱,伟卿等。以明伦常。退而废举。与崔石溪命龙,赵云壑平放迹。寓怀于山水。癸亥 仁庙反正。以 沙溪先生
荐。除 禧陵参奉。移 庆基殿司畜署别提别坐,汉城参军,宗簿主簿,刑曹佐郎,济原察 …… (第 195L 页)
世而有讳就文。官副提学。受业于朴松堂英之门。世称久庵先生。是生讳宗儒。师牛溪成文𥳑公见重。而友善于 沙溪金文元公。
是生教官讳翧。允迪前徽。两世皆文正公所铭。公教官公之玄孙也。曾祖讳时颜。祖讳相铉。考生员讳宜鍊。妣清 …… (第 198H 页)
。请就学于斯文长老。松溪公以其身病而难之。君曰。身虽病。而心不病。则庸何伤乎。遂往拜性潭宋先生及过斋 金先生。
因抠衣于过斋之门。先生教之。先辨心性情意等名义。又曰。口耳之学。君子不贵。君受而服膺。蚤夜不懈。未期 …… (第 199L 页)
英宗癸亥。自幼时。庄重不妄言笑。文艺夙就。孝友兼至。及长。行义高洁。处事综密。出入于栎泉宋文元,渼湖 金文元
两公之门。俱被奖许。癸卯秋。发乡解。时本生考生员公。适有疾。公不忍离侧。无意赴省试。生员公亟令治发而 …… (第 202H 页)
人家四礼。有各不同。而以从先祖为说。此甚不然。礼若失正。何可从先。本之文公家礼。而法乎栗谷击蒙要诀, 沙溪
丧礼备要者。吾家所行。汝辈宜识之。呜呼。欲知公者。观于此数者。可以得其大略矣。公以故家人。有淳姿笃行 (第 210H 页)
。述公行者。缅之男华翼。而追记所闻。其何以详之。但以一时诸先生称道。则牛溪成文简公曰。休休有古人风。 沙溪金文元公
曰。任真乐善。重峰赵文烈公曰。如常甫。可谓无愧为大贤子弟。斯足以徵于百世矣。何必多乎哉。公墓将树表。 (第 239H 页)
。亦不听。其见几之明。秉执之卓如此。 仁祖丁卯。姜虏导贼入界。警报日急。 大驾幸江都。 世子下全州。 沙溪金先生。
为两湖号召使。辟公为都有司。募聚兵粮。星夜驰赴。闻媾成。祇送 鹤驾。至砺山而还。 崇祯丙子。虏贼犯京 …… (第 263L 页)
倒置。无以服后世公议。遂倡议罚东赫。南塘韩公元震。撰寒水斋权先生状文。历叙东贤道统。只举栗尤。而不及 沙溪。
公以为沙翁上承栗老。下授尤翁。后学当一体尊慕。南塘之论。极涉未安。遂入泮宫。付黄南塘。士论之右湖者。 …… (第 275H 页)
意者也。十岁就再从祖新斋公讳晫学。受通鉴。日数百行。读不过二三遍。辄成诵。及读经传。至有要义。必取考 沙溪
经书辨疑。尤庵经礼问答。虽字句之间。亦务根究。而所以发问。出人意表。新斋公尝笑语湖隐公曰。某也所问。 (第 279H 页)
。有讳就文。号久庵。受业于朴松堂英之门。官副提学。为 明,宣间名臣。是生讳宗儒。从牛溪成先生学。而为 沙溪金先生
所友善。是生教官讳翧。与伯氏讳翚。疏辨父师诬事实。具载吾先子文正公所撰两世墓表。是生讳时颜。即公之高 …… (第 291L 页)
寅。从渼湖 金文元公
于其胤永同任所。受大学近思录等书。 (第 292H 页)
文元
甚加奖许。手书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勿忘勿助等字。以勖之。公遂专心向里。不屑屑于举业。未几 (第 292H 页)
文元
没。公随柩至渼上。既葬而归。以登门未久。不得卒业。为平生恨。遇忌日。必行素。幼受业于村学究。是为句读 …… (第 292H 页)
显于高丽。连八代为平章事。世号其居曰平章洞。入我 朝。有讳若采。为都观察。自是簪组蝉联。名德相望。至 沙溪先生文元公
讳长生。以道学大儒。从祀文庙。 (第 302H 页)
文元
之孙成均生员讳益兼。丙子虏难。殉节于江都。 赠职㫌闾。谥忠正。即先生五世祖也。高祖光城 …… (第 302H 页)
于智虑之开发。德性之薰陶。必藉乎林下儒贤。从古然也。尔之不来。谁任其责。噫。世道沦溺。天彝斁塞。不意 文元
之后。生出亘万古所未闻之剧逆。舆情愤惋。久而益切。宜乎尔之腐心痛骨。百倍于人。于斯时也。明天理。正人 …… (第 304H 页)
。则辨之不得不详。斥之不得不严矣。门人问。遂庵行状中栗尤最著之云。自来有说。门下则以为如何。先生曰。 沙溪
固见拔于道统矣。行状既拔之与云坪书。又实其言。此不足疑也。君无乃以吾之未安于南塘者。为以此之故耶。若 …… (第 305H 页)
七说为正见之一累。故栗谷为之辨释焉。朱子晚年。始用功于礼书。终至遗托于门人以成之。而犹有所未备者。故 沙溪
特致力于礼学。丙丁以后。冠屦倒置。义理晦塞。将不免夷狄禽兽之归。尤庵阐明春秋大义。向使诸老先生。不当 …… (第 305H 页)
君辈将何以辨明耶。尤翁文集。不可无劄疑。吾欲如尤翁之于朱书。而朝暮将死。恐不能遂意也。又曰。余尝梦侍 沙溪先生。
亲授礼书一册。又尝梦拜尤庵先生。教曰。万虽万。终归一。戒之以慎勿忘。觉来。不知其何所指也。偶阅文集中 …… (第 305L 页)
尝得夙兴夜寐箴卢苏斋,郑寒冈及河西所注解者。读之。河西说最为精密。且尤庵集。详载其学问事业。而吾先祖 沙溪先生
所阐扬。尤有大焉者。但今之人。不知有河西先生。是可慨叹。又问性潭馆学书何如。曰。非所敢知。重峰分上。 (第 306H 页)
  
兰溪朴先生赞
先生讳堧。字坦夫。生于 皇明太祖洪武十一年戊午。卒于 英宗天顺二年戊寅。享年八十一。先生幼失所怙。事母至孝。及遭母丧。治丧葬祭。痛斥流俗醮佛之事。一遵朱子家礼。从窆于考墓下。而啜粥而庐墓三年。既阕又庐三年。以效先丧追孝之道。前后六䄵。晨夕攀号之地。岩木动悲。昼夜哀慕之处。雉虎驯卫。盖其诚孝之所感而然也。 建文四年壬午。事闻于 上。命㫌其门。立碑而表之。既免丧。登泮学经义科。擢殿策治道试。事我 太宗王 世宗王 文宗王。制礼作乐。及 端庙朝。先生第三男集贤殿翰林季愚殉义。而 端庙末命之翌年。先生抱忠而终焉。 万历甲寅间。士林追慕之。啜享于永同草江书院。文元公 沙溪金先生
定其议而制其祀焉。我 英宗王庚寅。 赐谥文献。道德博闻曰文。智质有理曰献。吁。先生可谓尽人道者也。事 (第 164L 页)
 臣书九对曰。箕子之来。即吾东万世之幸。田蚕织作之教。八政所以厚其生也。礼义贞信之风。三德所以乂其性也。凡其化民成俗者。皆本于洪范。则大法之行。宲与周家同时。罗丽以来。遗泽寝漠。至于我朝。 圣作神承。皇极之道。复明于世。而儒贤辈出。莫不潜心性理之学。从事诚正之工。虽未尝以洪范一篇。专力独治。要其归宿。亦不外乎是事之范围。故先正文成公臣李珥尝作箕子宲纪。文元公臣 金长生
又尝建白于朝。欲尊崇箕子。同于孔庙。 (第 289H 页)
卿。始终在 仁祖朝。时夷狄猾夏。国家多难。公上下其间。遇事直前不避。常持正论。邦礼有歧议。公所言。与 文元金公
同。朝廷议与虏和。抗章斥之。及虏兵逼江都。乞精卒一千。自将击其尾。不省虏退。至平山。雨涨不得进。请遣 (第 371L 页)
  黄功
   冯三仕
   陈凤仪
   郑先甲
   裴三生
   王俊业
   韩登科(刘太山 金长生)
   张道士
   弘瑜
   秦良玉
   童夫人
   屈氏
   崔回姐(柔姐紧姐)
  
官 著 男光葵 奉杲 编辑 德水 李畹秀 蕙邻 校订)
 磊磊落落书补编[下]
  
韩登科(刘太山 金长生)
韩登科。未详其乡里。 肃宗乙卯。与其徒刘太山, (第 350H 页)
金长生
等上言曰。俱以中土之人。寄托本国。已过四十馀年。值此凶荒。将颠沟壑。登科年八十。太山五十九。 (第 350H 页)
长生
六十。日薄西山登科。又壬辰征倭。备御宗功之孙微劳。亦可纪也。户曹请给衣食。 从之。
张道士
张道士名 (第 350H 页)
成悌元。(东洲。)李仲虎。(履素斋。)奇大升。(高峰。)○卷之六。曹植。(南冥。)张显光。(旅轩。) 金长生。(沙溪。)
○卷之七。宋寅。(颐庵。)徐起。(孤青。)李至男。(永膺。)金谨恭。(惕庵。)郑之耘。(秋峦。)闵纯 (第 50H 页)
(东洲。)李仲虎。(履素斋。)奇大升。(高峰。)○卷之六。曹植。(南冥。)张显光。(旅轩。)金长生。 (沙溪。
)○卷之七。宋寅。(颐庵。)徐起。(孤青。)李至男。(永膺。)金谨恭。(惕庵。)郑之耘。(秋峦。)(第 50H 页)
报 皇朝。白我心事。否则吾当草邦衡之疏。蹈鲁连之海。松江得书叹曰。此春秋之法也。尺纸可以却百万师也。 沙溪金先生
闻之曰。沐浴请讨。深得夫子之旨。壬辰夏。倭果大举入寇。釜山东莱陷报至。公与南原府使尹安性。亟往见巡察 (第 506L 页)
徵。而至于晚悟。又有大焉。壬辰之难。年才十六耳。与梁清溪大朴。同声倡义兵。筹画居多。及丁卯虏变。出膺 金文元先生
号召之举。闻媾成解兵。丙子南汉被围。公涕泣募军。将勒 王。乱定。尽献所聚军粮于 朝。呜呼。 国朝三遭 …… (第 431H 页)
烂野史。今 上丁巳。园幸南中。士林举公本末。上言 驾前。又见格于喉院。宁不可伤哉。后孙浚彦。袖示所谓 沙溪
唱酬录一卷。月沙先祖所记泉石之胜。图书之玩。宛若目睹而身蹑于其间。又有高祖白洲公兄弟童子时所赠别韵语 (第 431H 页)
  

金瑞甲墓志铭
金君瑞甲其讳曰相龟。圭璋之质。兰蕙之馥。殆可谓一代瑞物。而既未有爵位可称。又无所著述传后。墓于湖山荒陇之上。百世之后。孰知有斯人哉。始吾姑母李氏。以芝村文简公长女。嫁于 金沙溪先生
之门。为大司宪孙妇。高识哲范。师表闺閤。早寡无育。取沧洲文贞公曾孙玄泽为子。贤孝过绝于人。士友盛推其 …… (第 502H 页)
。当其病革。见傍人失措。厉声呵之。谆谆所语。奉先戒子事也。葬连山先兆某坐之原。光山之金。为我国甲族。 沙溪
有子曰。槃。官吏曹参判。即君五代祖。高祖大宪公讳益炅。曾祖讳万坚。祖讳镇岳。有俊声。兰谷诗稿行于世。 (第 502L 页)
,徐浚。继娶判官李仁符女。生三男一女。长曰宗武察访。死壬辰难。享忠烈祠。仲曰宗儒。学生。游牛溪门。与 沙溪金文元公
为道义交。隐德不仕。尤庵先生撰墓表。比之郭有道。季曰宗翰参奉。女适朴梦笔。孙羾。长房出也。受业于张旅 (第 579H 页)
遗行。俛仰悽忾。不觉其泪涔涔下也。公讳相定。稚五字也。少号北海。晚自称石堂子。光山之金。为东方甲族。 沙溪文元公
先生。寔为公六世祖也。生讳槃。文科吏曹参判。生讳益勋。别荐材器。官刑曹参判。生讳万埰。文科京畿观察使 (第 24H 页)
也。古礼卒难于行。则从家礼从 国典皆可也。今人庙制不备。五世一室。则亦不可谓之僭也。
  丧礼备要。 金沙溪
礼学专门之书也。申庆义草创之。 (第 207L 页)
金沙溪
修闰之。尊其学者从之。盖因家礼原编。或增或删。裒辑诸家。间以己意补之。颇为详悉。故世之遭丧威者。未必 (第 207L 页)
弘立,韩润。引清兵渡鸭绿。连陷平壤黄州等地。时变出仓卒。警报日急。 车驾西幸江都。 东宫南下全州。而 沙溪金先生长生。
以号召使。辟公举义都有司。公闻即星驰。收兵粮赴行在。既而寇退。送 驾至砺山而还。及丙子。清人大举寇我 (第 351H 页)
。卢玉溪之说也。而先正臣李珥。则以为在禽兽之理。表里皆粗。不可以精粗分体用。此又与玉溪异矣。至先正臣 金长生。
则发明李珥之意。而所谓理在精则表里皆精。在粗则表里皆粗者。说得尤亲切。恐当以东儒之论为正。
大学传六 (第 366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