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古宾𨽻南交趾郡以琅琊名夫琅琊齐疆也齐与鲁并

称也宾俗犹齐鲁之邦陶乎理义有圣贤之馀化故至
郡部观者曰有冠冕之遗风名非苟信矣国朝定三岁
一取士之制宾之解额则倍于贵柳象与桂林大藩等
独去京师远士膺劝驾者率以米如珠薪如桂惮于冒
雪而策蹇驴其平时讲习知有理义之学未知有科举
之学故登礼部者少淳祐庚戍三山王侯节被临轩之
命来宾明年春释奠学宫首出 毅斋郑先生
饯行诗示
诸生因 (第 10a 页)
毅斋
得晦翁一言魁天下而参大政无非本 …… (第 10a 页)
元来至今人称之今宾阳士子诚能有志于学沉
潜于义理奋发于文章则异时千亿题名将髣髴东闽
士夫之盛益信菊坡 毅斋
矩堂溪庄诸老先生之所以
启迪后学与夫郡侯王先生所以激作士气者岂但利
名而已哉当以前贤之事业自勉焉 (第 11a 页)
  石元孙字善良浚仪人以守信荫累迁鄜延副都总管
缘边安抚使康定初夏人寇延州元孙与战于三州口
军败见执传者以为己死赠中正军节度使兼太傅录

其子孙七人及元昊纳款纵元孙归谏官御史奏元孙
军败不死辱国请斩塞下贾昌朝独言前代将臣败覆
而还多不加罪帝乃贷元孙安置全州

  唐璘字伯玉古田人治平十年进士为监察御史弹击
无所避再疏郑清之庸妄误国子士昌招权纳贿 郑性
懦而多私党庇奸庸李鸣复甘心谄郑损得荐入朝
疏上诸权奸切齿会杜范亦论鸣不行而范去璘遂力
丐外左迁广西运 (第 14b 页)
向来柔妒莫轻心
贱士修身可动天贵臣悔过合安全一亭虚白藏忠俭
松竹那能滞壮年
作诗题榜匪要名心静身閒意 自诚
只作故侯终老去
也知原不累高情
   题汴州二贤堂 (第 10b 页)
技能是之谓来近世以来疲惫困乏而不知所
省工者不赏拙者不罚冻馁其妻子不逃遁远去则咨
嗟怨望欺诈托疾矣 自诚
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圣
人生知安行便能实见实知实有其天德故 (第 10b 页)
自诚
而明
大贤己下不能齐圣必当推致委曲以尽其诚委曲有
矫揉勉强克胜之谓也一念一言一行凡有不诚者浅
则推致 …… (第 10b 页)
变之笃遂有形著明动变化之
效圣贤同归矣
上章天下至诚者圣人也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自然诚
实降圣人一等不能 性之
必当扩充推致矫揉曲折凡
有不诚者力反乎诚必至无一念一事之不诚固执凝
定矣如自然故能发见乎外验之行事诚 …… (第 11a 页)
得勿谓已能而不温一事未知心为未尽
知为未致故君子耻之故新不可不知
道者理也路也一事自有一理一事自有当 行之
路不
合正理不由当 (第 14b 页)
行之
路是谓之畔然则何由而不至于
畔经事多穷理明有要约以持守则自合乎道故当博
文约礼二者废一不可博而不守约 …… (第 14b 页)
以礼则合遵而 行之
不至于畔
以博施济众言之非惟尧舜病其不足虽天地亦不能
足旱乾水溢疾病灾疫山崩水涸皆是也
庸人以口体为 …… (第 15a 页)
有是
物而不知则也何以率性心无所主不知心之所以为
心之理与木石何异焉惟能先明心之所以为心之理
自然当 行之
路率性而行而得于心是之谓德理为我
有脚践实地有所凭据执守故曰志于道据于德然而
仁义者又道德之实居仁由 …… (第 16b 页)
己知舜蹠之分只在义利之间而已知人 性之
本善不
染乎人欲之恶知尧舜 (第 24b 页)
性之
之真五伯假之之伪真则
公伪则私知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折衷于孔子之时知
天爵之良贵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晋楚赵 …… (第 24b 页)
峭刻得阴气多不能不尔故二气分为五行人禀二五
之精故三命家以年月日时之支干演五 行之
性情甲
乙木多者仁丙丁火多者礼戊己土多者信庚辛金多者
义壬癸水多者智亦易之义也
万物一五行也五行一阴 …… (第 27b 页)
反为吉德恒 性之
害况外物欤故圣人于每卦之下必
戒之以贞贞者无毫发之偏倚四方望之以为表极至
子思则名之曰中故曰人之生也 …… (第 31a 页)
自临来蹇之变又曰蹇六三之柔进而与
君君同德故曰顺布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朱震卦变
反复展转止欲附会柔进上 行之
一言若自观卦中来 …… (第 32a 页)
小臣日趋于败正人相尚从而 行之
此风内炽于中国
而延及鬼方七章言既不用善人不遵先宪大命以之
倾覆八章叹其祸未及于四远而宗国颠覆矣为殷 …… (第 35a 页)
蛮夷之遐荒五章六章复以敬身谨言为戒七章敬慎
之功益密专以慎独为戒八章言行修而人法之九章
言听之非艰 行之
维艰十章戒警勿以痴騃自处当以
老成自警十一章言天明可畏我之所以不乐者观尔
所为梦梦然略不省悟是以我心 (第 37a 页)
  吴处士讳延支字尔世尝自称卷石山人家歙之西溪

南伯祖应明万历中登第官太常寺少卿祖应曙太学
生蕴德为名人父 自诚
笃孝遘疾早卒母胡氏方娠阅
四月处士生祖太学翁喜曰天祚我吴其在斯乎泣而
名之曰延支怜爱甚及就傅不以孤自 (第 27b 页)
心之地而后止则其说亦
太甚矣朱之说自博而反约由下以达上所谓自明诚
者也陆之学即约以该博即心以具理所谓 自诚
明者 (第 10b 页)
  苕溪道中
游子看山溪上过双溪昨夜雨添波长髯黄帽摇乌榜
矮髻轻衫采绿荷枫叶岸头秋色静桂花天气夕阳多
太湖西畔饶生计好向渔矶坐钓蓑
  归西山道中有怀 自诚
水西二友
娄柬放棹归来日水绿溪深远映山新树阴中啼鸟静
落花风外钓船还喜闻沈老邻居近苦忆吴郎客舍閒
(第 14a 页)
   方忠惠公文集序
宋自晦翁朱夫子起建安以上集四儒之成四方学士
师宗之闽为盛莆又宗之方为盛履斋若水伯谟尤著
者也殆尚书忠惠公祖尚真源沾溉醇馥于西山鹤山

二大老而追慕元城公为烈铁庵之号见志也公弱冠
擢南宫词赋第三人不祈速化沈郁下僚馀三十年亦
遗材矣端平初 郑性之
当国搜进名士拔致谏垣危言
正论选亲贤远声色杜佞幸以襄之失蜀之败为耻荆
淮之扰为惧及缴驳数事尤忠戆所难 (第 5a 页)
曰此所谓 自诚
而明者与铣方垂髫夫人许女女铣业
太学依李氏居后官法从十有七年熟见夫人行事俭
于富勤于耄恩于媵须仁于姻 …… (第 33b 页)
  五月发来书及老子集解七月十四日始附到去岁所
示高见二帙读之甚嘉甚服老子解玩之再三未得梗
槩何能赞其美乎仆自丁丑及今十有五年弃官閒居
荐遭家难每当困心横念之中亦得镇躁袪妄之力愈
觉道之难求而圣经之不易知何者身未履之心未得

之因绎往言而发其忽明之见遂就暂通而成为当物
之真程子曰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有子曰君子务
本本立而道生似非可以索之纸上而断之以臆也释
氏金刚圆觉二书及老庄二氏往岁稍能涉猎其见终
归于虚妄其工实外于伦纪故弃而不习孝弟之歉忠 信之
移私心饰行克而未化安敢遽论夫无生自然之
妙乎夫子之教蹈一级斯进之行稍躐必退之何者志
旷则疏慕大则荒急 …… (第 46b 页)
之已漓犹人之老而不复少历代圣王因时制礼节
流直干使无是人类之灭久矣礼以救漓也非礼使之
漓也奈何诬为忠 信之
薄哉吾子其无费于辩也王弼
苏辙古人称其知老予谓二子高才逸抱不获于时托
于方外之言以自雄耳吾子其暂弃异 (第 47a 页)
猷即脩道之教也谓子思之言不自成汤来可乎下文
所谓大本之中性也达道之和道也 自诚
明谓之性性
焉之圣无待于教而为人立教者也自明诚谓之教复
焉之贤已不能无待于教而况愚不肖乎篇首之天命 (第 39a 页)
歌东皇太一云中君见松悲泣不堪又
歌曰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乃曰萧萧马鸣静中有动
矣悠悠旆旌动中有静也
诚者 自诚
也而道自道也君子以自昭明德人之有
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暴谓自暴弃谓自
弃侮谓自侮反谓自反得谓自 …… (第 43b 页)
间仲诚因问中庸以何为要语荅
曰我与汝说内汝只管说外良久曰句句是要语梭
山曰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辩之笃 行之
此是要
语荅曰未知学博学个什么审问个什么明辩个什
么笃行个什么
有学者终日听话忽请问曰如何是穷理尽性 (第 45b 页)
而巳矣民怨且詈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府县能一日逸于民上耶始无惮烦终无姑
息本院的见得民情官法恰是如此各官 信之行之

自贻悔
  禁印书籍
抚院海示访得各抚院按院临将复命往往牌行府县
印刷书籍为入京封帕用费以数十两 (第 43b 页)
  啇水县学记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舜孙卿子曰涂之人可以为禹杨

子曰希颜者亦颜之徒舜禹圣人也颜子大贤也而三
子者以为众人可□不巳夸乎夫责马必曰一日千里
则不可苟十驾不辍斯亦千里而巳矣责人必曰闻一
知十则不可苟服膺不辍斯亦为颜子而巳矣虽然颜
子何寡也譬之水之性本清泥汨之则浑少焉澄之其
清自若也火之性本明烟郁之则昏迨其烟熄则其明
自若也人之性无不善其所以陷溺其心者利欲蔽之
耳使吾一旦加澄治之功如水斯清如火斯明不为难

矣然则如之何学以精之使自明之力以行之使 自诚
之其去古人也不远矣今之学者则亦异于古之所谓
学者 (第 19b 页)
曰仁者其言也讱则
是不贵于言也至谓有德者必有言又曰不学诗无以
言则犹有取于言也学者何适而可
子思子谓 自诚
明谓之性圣人之事也自明诚谓之教 (第 4a 页)
   王克新字说
明德无圣愚之分气禀有清浊之异中庸曰 自诚
明谓
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夫诚而明之性之也明而诚复其
性者也惟圣人气质清明纯粹不假修为如良玉美珠
非尘泥 (第 10a 页)
所能污其馀则不能无物欲之累善学者致力
于克复及其成功一也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而朱夫子释之曰铭者名其器以自警之辞汤
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诚能一

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日日
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至哉斯言予读书至此未尝不
三复警省焉今王生为学颇知向方易其小字曰铭以
克新字之生能以盘铭而铭诸心思惟朱夫子之训以
为力 行之
方惟日孜孜无少懈怠则庶乎有日新之功

   李恕行字说
学明乎体用然后可以言学盖有体而无用则道为虚 (第 10b 页)
  稼村书院(甲戍秋/课试)
大学一书以身心为纲领有主于修身者则曰紫阳不
云乎须就自身心上做工夫方始应得万事审如是则
大学之纲领当在身有主于正心者则曰紫阳不云乎
此心之灵苟得其正则无不合于理审如是则大学之
纲领当在心二者果何所折衷欤孟子尝曰天下之本
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此又以身为主而心不
与焉何欤仲舒又谓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

正百官以正万民此又以心为主而身不与焉何欤至
唐韩愈原道一篇其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
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
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是身与心皆无遗论
矣然 自诚
意而上不及格物致知又何欤至于进学一
解自春秋易诗以至于书四者备矣而礼记独不与何
欤无怪乎愈于大学未详 (第 11b 页)
  皈投参政赵格庵
读格庵之四书尝亲方册备京畿之小吏已出大钧恪
修骈俪之恭聊贽皈依之悃冒焉衔袖庸表抠衣伏念
某学海沤如士林芥尔侥倖韩昌黎之四举沗窃范景
仁之乙科虽厄于不放其出头然安敢自尤于薄命窃

尝妄希拔萃拟习宏词终以疲神文字之间不如刻意
义理之学独郁郁其谁语将皇皇乎何之乃蒙嘘黍谷之
灰且屡侍春风之坐贾黯既取科第得文正教之为官
杨时待调京师慕程门往而从学矧在容察之下夙依
覆焘之仁恳切一诚晋越再渎某官伊洛以前一周子
乾淳以来两晦翁 自诚
而明以真实地为践履由博而
约于知行处著工夫每叹汉唐之儒不知义理之学董
子述正心而正心以上之事则阙而不 …… (第 3b 页)
  通江西运使曹介轩
簜节观风夙仰崇台之峻理曹议谳叨居列屋之卑以
昔焉亲炙之无繇而今也趋承之有幸三薰贽牍百拜
典签某官玉振而金声准平而绳直所学乃经济弥纶
之道其业则洁静精微之书于真实地著工夫始者
敬而入从原头处去理会超然得本领之真考韦编
三绝以来尽刍狗诸家之说谓田何而下凡专门者几 (第 10b 页)
 (简在此非无因耳朱子尝曰知止至能得是说知至/意诚中间事章句云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
 (下则得所止之序也或问又曰格物致知所以求知/至善之所在 自诚
意至平天下所以求得夫至善而) (第 8a 页)
 百倍工夫气质虽是昏愚必能变化做个明白的人
 气质虽是懦弱必能变化做个刚强的人
右第二十章这前面是中庸书第二十章 自诚
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子思说自其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这是圣人之德 (第 50a 页)
 也先君辱诸友见知之深每一往游追从款迎惟恐
 后及以殁告孙弘叔远归厚谨先王庭与立具礼来
 奠而李韶九成侯性 自诚
洎雪城以闻二上人亦踵
 至焉明年冬掖走谒以谢叔远恳恳劳问因语诗卷 (第 5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