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或欲大投或欲分功此皆君之所明知也
今君相秦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利施三川
以实宜阳决羊肠之险塞太 行之道
又斩范中 (第 15a 页)
行之

六国不得合从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
之欲得矣君之功极矣此亦秦之分功之时也如是而
不退则商 (第 15a 页)
诛忧劳百姓
列侯就都亲耕节用视民不奢所为天下兴利除害变
法易故以安海内者大功数十皆上世之所难及陛下 行之道
纯德厚元元之民幸矣诏策曰永惟朕之不德
愚臣不足以当之诏策曰悉陈其志毋有所隐愚臣窃 …… (第 6b 页)
 心靡有所隐朕将亲览焉
仲舒对曰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
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按春秋之中视前世已 行之
事以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 …… (第 9a 页)
焉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
矣高明光大不在于他在乎加之意而已愿陛下因用
所闻设诚于内而致 行之
则三王何异哉陛下亲耕藉
田以为农先夙寤晨兴忧劳万民思惟往古而务以求
贤此亦尧舜之用心也然而未云获者士 (第 18b 页)
  与徐仆射领军述役僧书(释真观/)
泉亭光显寺释真观致书领军檀越窃闻四衣开士匡
正法于将颓十地高人秉玄文于已绝能使崛山遗迹
无亏宴坐之风袛树馀苗得肆经 行之道
伏见今者皇
华奉宣严宪絓是僧尼之类不书名籍之者并令捐兹
净戒就此黎民去彼伽蓝归其里闬既普天之下莫非 (第 16b 页)
兵而攻荥阳则巩成皋之道不通北断太 行之道
则上
党之师不下王一兴兵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夫
韩见必亡安得不听乎若韩听而霸事因可虑矣王曰善
且欲 …… (第 9a 页)

大投或欲分功此皆君之所明知也今君相秦计不下
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利施三川以实宜阳决羊肠
之险塞太 行之
道又斩范 (第 21b 页)
行之
涂六国不得合从栈 (第 21b 页)
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
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
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 行之道
距蜚狐 …… (第 19b 页)
井陉诛成安君破
北魏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
也今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太
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
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田 (第 21a 页)
一之于情性
则两失之矣故儒者将使人两得之者也墨者将使人
两失之者也是儒墨之分治辨之极也彊固之本也威 行之道
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繇之所以一天下臣诸侯
也弗繇之所以捐社稷也故坚革利兵不足以为胜高
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 …… (第 4b 页)
哭泣所以节丧纪也
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
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 行之
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者为
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猊者礼 …… (第 13a 页)
也诗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
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
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 行之
则民从之诗曰诱民
孔易此之谓也然后圣人作为鼗鼓椌楬埙篪此六者
德音之音也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 …… (第 23a 页)
用兵大至窘辱失守小
乃侵犯削弱遂执不移等哉故教笞不可废于家刑罚
不可捐于国诛伐不可偃于天下用之有巧拙 行之

逆顺耳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百战 (第 30a 页)
之为中 行之道
不得不如是耳仆虽不敢望孔孟之为
进退大闲亦不敢不勉也夫岂以高蹈为洁哉又曰意
今家居读书著述必甚适意但 (第 9a 页)
之所以离群绝俗而不悔者也天之所以与我者不敢
以自弃人之所以加我者不敢以自沮又安知终无可 行之道
无可成之名而身之耻辱不蒙后时之雪也又
安知不足以称吾师之知而解今日之忧也愤固可启
悱固可发猖狂之言尤 (第 23b 页)
时之正也三代各据一统明三统常合而迭为首登降
三统之首周还五 行之道
也故三五相包而生天统之
正始施于子半日萌色赤地统受之于丑初日肇化而
黄至丑半日牙化而白人统受之于寅初 (第 24b 页)
 之徒并受其义(程氏曰所谓大道若性与天道之说/圣人岂得而去之哉若言阴阳四时)
 (七政 行之道
亦必至要之理非如后世之繁衍末/术也固亦常道圣人所以不去也或者所谓羲农之)
 (书乃后人称述当时之事失 …… (第 2b 页)
而少迟一日绕地一周无馀而常不及天一度积三)
(百六十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而与初躔/会是一岁日 行之
数也月丽天而尤迟一日常不及天)
(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积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与日会十二 …… (第 11b 页)
八十八如日法九百四十而一得六/不尽三百四十八通计得日三百五十四九百四十分)
(日之三百四十八是一岁月 行之
数也岁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者岁之常数也故日行而多五日)
(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为气盈月 …… (第 11b 页)
相之/欤)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
位舜让于德弗嗣(格来询谋乃汝底致陟升也尧言询/舜所 行之
事而考其言则见汝之言) …… (第 15a 页)
四海为天下君(都叹美之辞也都/者君子之居鄙者)
(野人之居故古者谓野为鄙谓都为美也广者大而无/外运者 行之
不息大而能运则变化不测故自其大而)
(化之而言则谓之圣自其圣而不可知而言则谓之神/自其威之可畏而言则 …… (第 28a 页)
赞尧为)
(是/)禹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迪道也字本训由故又/以为所当由之道也言)
(天道无常随人所 行之
顺逆而应之以祸福犹影/响形声以终上文之意见所以不可不艰者以此)益曰
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 …… (第 28b 页)
(迪之谟也苟无其本而是非取舍失于一己之私乃欲/断而 行之
无所疑惑则其为害反有不可胜言者矣可)
(不戒/哉)禹曰于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
榖惟修正德 …… (第 29b 页)
工易事以利其用制节/谨度以厚其生使皆当其理而无所乖则无不和矣葛)
(氏曰洪范五行水火木金土百榖本在木 行之
数以其/为民食之急故别而附之九功合六与三也惟叙者言) …… (第 30a 页)
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迈勇往力 行之
意种布降/下也禹自言其德不能胜)
(任民不依归惟皋陶勇往力行以布其德其德下及于/民而民怀服之宜使摄位 (第 31a 页)
 有达尊三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
 德夫尊有德敬耆老乃自古人君通 行之道
也人君
 所贵者爵尔岂可慢夫齿与德哉若夫伊尹之于太
 甲周公之于成王此乃大臣辅导幼主非可与达尊 …… (第 7a 页)
 辨曰道之在天下有正有变尧舜之让汤武之伐皆
 变也或谓尧舜不慈汤武不义是皆圣人之不幸而
 处其变也禅逊之事尧舜 行之
则尽善之哙行之则
 不善矣征伐之事汤武行之则尽美魏晋行之则不
 美矣伊尹 (第 15a 页)
 辨曰道之在天下有正有变尧舜之让汤武之伐皆
 变也或谓尧舜不慈汤武不义是皆圣人之不幸而
 处其变也禅逊之事尧舜行之则尽善之哙 行之

 不善矣征伐之事汤武行之则尽美魏晋行之则不
 美矣伊尹 (第 15a 页)
 变也或谓尧舜不慈汤武不义是皆圣人之不幸而
 处其变也禅逊之事尧舜行之则尽善之哙行之则
 不善矣征伐之事汤武 行之
则尽美魏晋 (第 15a 页)
行之
则不
 美矣伊尹之放太甲霍光之易昌邑岂得已哉为人 …… (第 15a 页)
  (则不/可受)免死而已矣(言受之有限不求/嬴馀明不多受)以是而观则
  温公可以无疑于孟子矣而隐之所辨引孔子事
  为證恐未然也
疑曰所谓性之者天与之也身之者亲 行之
也假之者
外有之而内实亡也尧舜汤武之于仁义也皆性得而
(第 18b 页)
行之
也五霸则强焉而已夫仁所以治国家而服诸
侯也皇帝王霸皆用之顾其所以殊者大小高下远近 …… (第 18b 页)
 仁学而知之体仁而行也五伯之于仁困而知之意
 谓非仁则不足以治国家服诸侯于是假而 行之

 实非仁也而谓皇帝王霸皆用之顾其所以殊者大 …… (第 19a 页)
  之失也
常语曰学者又谓孟子权以诱诸侯使进于仁义仁义
达则尊君亲亲周室自复矣应之曰言仁义而不言王
道彼说之而行仁义固知尊周矣言仁义可以王彼说
之则假仁义以图王唯恐 行之
之晚也尚何周室之顾
哉呜呼今之学者雷同甚矣是孟子而非六经乐王道
而忘天子吾以为天下无孟子可也不可无六 (第 50a 页)
有相信之资谋 行之道
惜乎其不可失也方今在朝廷
者多以游宴娱乐为事独执事眇然高举有深思长虑
为国家树根本之道宜乎小子之以此 (第 15a 页)
   (操天下之利权不难揽天下之政权臣有以窥/其微矣疏入矫旨于午门杖一百奄人数十辈)
   (𧒒拥牵衣捽发而前杖后伏小珰于阙下掊击/锥刺踰四日而殒 李忠毅
上言曰燝死矣未报)
   (国恩先填沟壑六尺之孤绕膝八旬之母倚闾/旅榇无归游魂恋阙臣僚饮泣道路咨嗟然 …… (第 6a 页)
   官擢福建道御史死奄祸赠太仆寺卿谥忠毅
   有落落斋集
   (诗话王绍徽撰东林点将录阮大铖名亦与焉/大铖初与 李忠毅
魏忠节相善及忠节补吏垣)
   (大铖疑忠节有意逐之遂结傅櫆党于魏监 (第 9a 页)
忠/毅
犹忆旧交贻之书云昔正叔子瞻一生树敌)
   (到底同镌党籍之名若使蔡确之徒欲分收一/人以去二君子必不 (第 9a 页)
愿也可和可争必不受小)
   (人之攀援斯君子之品乃见而大铖既投珰幕/者已绝于诸君子矣及 忠毅
被逮于槛车赋诗) (第 9a 页)
 仲尼是孔夫子的字祖述宪章上律下袭都是效法
 的意思子思说夫子能体这中庸的道理如尧舜二
 帝其道已至极处夫子远宗他所 行之道
文武二王
 其法最为详备夫子近守他所制之法上而天时有
 春夏秋冬夫子能法他自然之运如论语中说夫子
  (第 34b 页)
 胡是蔡仲的名猷是道蔡在成周之东故谓之东土
 成王呼蔡仲之名说惟尔小子胡率循尔祖文王之
 明德改易尔父蔡叔之悖行能谨慎其所 行之道

 我命汝为诸侯于东方如今去就汝所封之国当敬 (第 13b 页)
易故以安海内者大功数十皆上世之所难及陛下
之道
纯德厚元元之民幸矣诏策曰永惟朕之不德愚
臣不足以当之诏策曰悉陈其志毋有所隐愚臣窃以
五帝之贤臣明之臣 (第 19b 页)
举人如此之当也至今以为美谭自后主司不能信人
人亦无足信者故蔑蔑无间今执事之与司贡士者有
相信之资谋 行之道
惜乎其不可失也方今在朝廷者
多以游宴娱乐为事独执事眇然高举有深思长虑为
国家树根本之道宜乎小子之以此 (第 40a 页)
或欲大投或欲分功此皆君之所明知也
今君相秦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利施三川
以实宜阳决羊肠之险塞太 行之道
又斩范中 (第 45a 页)
行之

六国不得合从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
之欲得矣君之功极矣此亦秦之分功之时也如是而
不退则商 (第 45a 页)
  九地(孙子/)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
地有重地有圯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
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彼得有利我得亦利

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
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
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 行之道
者为圯地所
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 (第 6b 页)
   日轮

日轮大月轮较小日道近天在外月道近人在内故日
食既时四面犹有光溢出可见月轮小不能尽掩日轮
也日月合朔时月常在内未有日在内者故月食日也
日月相望则日食月者月虽资日光以圆于望时然微
相参差则光圆恰相冲射则日反食之如点灯者正当
炉炭炎炽之尖所冲射则灯反不然矣此历所谓暗虚
言月为日所暗而非日之实体暗之乃日之虚冲尔盖
二曜各有所 行之道
如二人各行水陆之涂朔望则一 (第 3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