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蒋务本先生墓志铭
先生讳主孝姓蒋氏人以其所居斋名称之曰务本先
生自号樵林居士其先魏州人五世祖安中金国子助
教以直諌不听弃官隐居扬州之仪真明医道以传子
孙高祖野山处士曾祖静 隐公
元扬州路医学教授
祖伯雍元进士入国朝用荐为翰林修撰辞以疾出为 (第 14a 页)
竹邑海昏让侯来迁爰著吴兴始终江左赫奕峥嵘
文约儒俊吏瑀隐麟逮于公祖寔分于宣怀娠梦日
公寔诞焉文儒吏 隐公
寔兼焉更益一死节逾劲焉
维滂有言埋首阳山不愧夷齐岂愧皇天
居易堂集卷之十三终 (第 25a 页)
  越王句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

敬怠之分治忽所由关也无时不敬则可以久安长治
句践不能敬之于始既危而后惧隐忍图功仅乃获济
亦幸矣哉
  公羊传
  元年春王正月 (隐公/
)
大一统之语实有关于名教盖春秋之作率天下以尊
周室正月系王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之意
  癸未葬宋缪 …… (第 6b 页)
  冬葬许悼公(昭公十九年/)
听止赦止见春秋笔削大公无私此与赵盾事遂为实


  西狩获麟(哀公十四年/)
章法之妙若断若续忽合忽离
  谷梁传
  元年春王正月 (隐公/
)
伯夷叔齐之让国求仁而得仁泰伯虞仲之让国避地
以兴周若隐之让国则成惠公之邪心启桓公之篡弑
故曰小道 (第 8b 页)
  求车锡命从伐逆后归姬王室交于诸侯者此尔征伐
礼乐国自专之成宣而后无书者王室益卑而诸侯散

其势必降为家人而已矣噫

  右三十一章

  罪莫大于弑君恶莫甚于鲁桓 隐公
自处摄位事多逊
避实欲让桓之心夫子书君氏卒见其真也但莫年迟
疑尔羽父与允疑有畜谋焉

  右三十二章 (第 10a 页)
哀伏祈歆飨
   礼部尚书罗文肃公行状
南城罗圭峰先生初名纪后易玘字景鸣曾大父以荐
任兰溪司税大父耕 隐公
与父西庄公隐德而亢于乡 (第 22b 页)
一也
是以文武以之得天下成王以之守成命延祚八百子
孙永赖岂不宜哉
  春王正月论
春秋为尊王之书始自 隐公
不曰王春正月而曰春王
正月者其意深矣盖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
也欲王者奉若天时诸侯上遵王法示大始 …… (第 5a 页)
  作三军论
周自平王东迁政令不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于是朝
觐之礼废尊王之典衰而会盟征伐一归霸主顺者安
之逆者伐之王纲陵夷而天下之事不可为矣鲁自
至于襄公凡九世而襄公之世三家始专政所谓自 (第 7b 页)
   张阳和先生文选序
清江令张肃之氏抱其先宫谕牍过泣曰此先大夫生
平心神所寄简帙烦重愿更定以传子与先大夫辱在

心期惟无让余思与公度星沙公先一日登岳麓去予
后公一日宿古寺睹公诗淋漓壁间次韵急归慰吾母
意谓剑合有期乃公再出元标乞归旧 隐公
遂为古人
两人徒书牍往来今复从故牍中拟公嗟哉元标杜门
旬日凡公所谭学者碎语尺牍亟收之而所阐扬忠孝
(第 53a 页)
  答孙此部瑶岑
去冬日夜从里门望干旌之至也久之乃闻由西道径
抵金陵含意未申耿耿我怀不肖春仲首途夏孟入辇
下以知公有疏谈东事而无由一睹之为快今幸见公

第二疏而竟亦不下也此其故不肖莫能知之繄公实
首事之人即谭之固当何虞出位第朝鲜我外藩朝廷
不得不援言不必援似非通论也在任事者早做结果
耳今报倭众已渡王子已还息肩之期或亦可卜顾一
番饱掠饕心复萌异日将奈何不识秉枢者何以图之
公初疏有顺羽幸录一通寄看不肖独立寡依拙守靡
效计且南徙即与公把臂促膝日月非远矣币贶下拜
讫不腆之将聊屐积愫微凉凄凄白云仙 隐公
其留心 (第 12b 页)
为之志志曰君讳谅字企明
古泾其号承德公讳□秩用王国官授嫡母安人过氏
承德之父为听竹公守吉听竹之父为怡 隐公
宗寿实
惟鹅湖始兴之祖其上不具次总之南齐孝子宝裔也
配秦氏君生于正德已卯卒于万历甲申余又为之铭
铭曰 (第 58b 页)
  处士以约陈公暨配吴孺人合葬墓志铭
进士陈君一教甫释褐母吴孺人卒于里于是其父以
约公卒十七年往矣进士君奔且号曰天乎吾父望孤
教一第如望岁也而不克见也吾母幸见之矣而弗克
享也孤教安所比人子既抵家行服则手次遗行走百

里诣余泣且请曰乡者吾父之葬也而未有铭也今且
以吾母祔惟是阐幽锡光以昭永永敢丐史氏夫进士
君者余儿子师也文学操行袖然出都人士上意庭闱
间所被服渐摩深矣是宜为之志公讳某字某以约其
所自号其先永嘉人相传宋中书舍人止斋先生之后
有仓四者自永嘉徙义兴之南湖居焉又若干传而为
卫辉二守洪甫自湖南赘亳村吴氏遂定居亳村又若
干传而为耕 隐公
浦世载耆德埒素封 (第 79b 页)
隐公
之子亳 (第 79b 页)
宜阳五月不能拔也樗)
(里疾公孙衍争之王王将召/甘荗而去之对曰息壤在彼)于我何求敢订菟裘之约
(左传 鲁隐公
谓羽父曰使营菟裘吾将老/马杜注菟裘鲁邑不居鲁朝别营外邑)
  艺圃诗序(原注艺圃者姜如农先生仲子学在 (第 10b 页)
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天
殃今虽诸侯不会诸侯之军与会无异六月戊己土行
正王既不可犯加又农月时不可失昔 鲁隐公
夏城中
丘春秋书之垂为后戒今筑宫为长世之洪基而犯天
地之大禁袭春秋之所书废敬授之上务臣以愚管窃
所未 (第 9b 页)
    (太祖遣人迎之/昭遂与春卿书)

盖闻孝者不背亲以要利仁者不忘君以徇私志士不
探乱以徼幸智者不诡道以自危足下大君昔避内难
南游北越非疏骨肉乐彼吴会智者深识独或宜然曹
公悯其守志清恪离群寡俦故特遣使江东或迎或送
今将至矣就令足下处偏平之地依德义之主居有泰
山之固身无乔松之偶以义言之犹宜背彼向此舍民
趣父也且邾仪父始与 隐公
盟鲁人嘉之而不书爵然
则王所未命爵尊不成春秋之义也况足下今日之所 (第 7b 页)
 利害亦可以发一笑也
左传记石碏之言云陈桓公方有宠于王刘子玄谓陈
 侯尚存未当称谥当矣如鲁世家云公子挥欲为
 公
杀桓 (第 15a 页)
隐公
不从挥反 (第 15a 页)
隐公
于桓公 (第 15a 页)
隐公

 遂立去子子其图之请为子 (第 15a 页)
隐公
其病犹左氏也 (第 15a 页)
余耳闻目见甚详且
实岂不可为人激劝哉使世之人亲兄弟同父母能若
徐君之于先公也岂有参商斗阋之患哉虽然林 隐公
忠厚之风愈可见其厚矣君常推择为县从事佐县令 (第 37b 页)
  齐太公世家
太史公诸世家叙诸侯事而王室始乱伯主代兴皆谨
书之如厉王之奔宣王之立幽王之弑周东徙雒秦始
列为诸侯小白重耳宋襄楚庄之立卒与申生之杀及
敌国相灭各国臣子之弑其君皆三致意焉而于孔子
之生卒及相鲁尤详至书 鲁隐公
初立者以为作春秋
地也此等义例皆不愧良史 (第 20a 页)
    铭
嘉靖戊午十月二十日长兴东皋徐公卒于家先是八

月汀州君时为余言心怔怔怦怦动也面炎炎赤乃其
夜又梦公骑而西驰已又雪满涂也徵何哉余怪之亡
何汀州君北觐既逾月贻余书曰先君遂弃不肖乡者
之梦盖徵乎盖徵乎敢乞不朽于足下已俞氏状来余
持牍为泣曰嗟乎不一觏公而铭公哉公名柬字敬之
其先凤阳人洪武初诏徙淮西豪杰江南而进五公者
遂长兴家焉至亨六公凡四世俱微不著及农 隐公

以高义闻里中农隐者亨六公子也里人有负租售亩 (第 18b 页)
而易其金簪珥归者醉遗之涂农 隐公
夜获之则俟其
人旦来委之而走其人仓卒起谢公不及公乃仰天叹
曰厚德厚德农 (第 19a 页)
隐公
故贫已又生五子愈益贫而东皋
公在五子中最少又尽让其兄产而独以其身依姑钱
氏居间则尽发钱氏书读又喜为文 (第 19a 页)
谓太和元气之流行于四时者也让之为德大矣哉故
书首尧舜诗首文王春秋首 鲁隐公
史记世家首太伯
列传首伯夷皆让之大者也
王通著书事事欲学孔子故人以为僣王莽在位制诰
之类事事欲学尧舜 (第 6a 页)
辛丑年七月十一日卒于万历乙巳年正月十三
日得年六十五岁娶陆氏处士云泉公女子六人曰与
淑邑庠生娶黄氏承 隐公
女曰与涤国子生娶李氏邑 (第 22a 页)
  齐人为之城郏当在二十四年乃在二十五年者

  起弑剽之张本先经始事之一与 鲁隐公
传同杜
  预之释以为误妄说也并表出之
嘉乐(大雅/)蓼萧(小雅/)缁衣(郑风/)辔之柔矣(逸诗/)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