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之所不容已。人谋之所不可止者。未闻武公建此策画此计。余甚惑之。或武公有言。而平王不之从欤。(郑风) 共叔
段之不义而得众。如齐田之阴谋移国。私悦于民也。故所谓得众之众人。为叔于田二篇。而其狩其田。适所以彰其 (第 42L 页)
后。其所以眷眷因心之友者。莫不本之于王季。而子朝,子带之变。相续而起。则此周德之衰也。卫之州吁。郑之 共叔。
鲁之三桓。皆以兄弟而乱者。鲁卫与郑。同出于文武。而不能体常棣,斯干之义。故阋墙之微。至于篡夺。诗云不 (第 89H 页)
 孔曰言与孔子相失。故在后。〇补曰知子在者。孔子尊显。颜子卑微。仓卒孔子不知颜子之死生。而颜子得知孔子之存亡。〇胡曰先王之制。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晋语 栾共子
之言。)即夫子不幸而遇难。回必捐生以赴之矣。夫子而在。则回何为而不爱其死。以犯匡人之锋乎。
 韩曰死 (第 264H 页)
 臣对曰此乃刺淫之诗。非淫者之所自作。况大车之诗。本非畏刑。今不必较论也。旧说以仲子为祭仲。然晋语云公子重耳。安于齐姜氏。引此诗以戒怀安。怀者怀私也。男女之相好也。以此观之。此诗之为刺淫无

疑也。况庄公之时。武公已没。何得云畏我父母。左传郑子展亦引此诗。以戒人言之可畏。诚若刺庄公之诗。则郑国之臣。其敢诵之乎。
叔于田
御问曰或谓此亦男女相悦之诗。而大旨以为爱 共叔
段之诗。盖以次篇是指 (第 406H 页)
共叔
段。同是叔于田。不应一为男女相悦。一为爱 (第 406H 页)
共叔
段故欤。次篇则不可作男女相悦之诗欤。
 臣对曰郑风无淫诗。其有男女之说者。皆刺淫之诗也。诗三百。一言 (第 406H 页)
 臣对曰在周易离之九三曰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正与此篇同意。此岂荒淫怠傲之俗哉。晏子爽鸠之对。固为达理。然百日之劳。一日之醉。君子不以为泰。岁暮穑毕。置酒伐鼓。以误(一作娱)耆耋。亦先王之至理也。岂有过哉。孔丛子曰于蟋蟀见陶唐俭德之盛。班孟坚曰蟋蟀山枢之诗。思奢俭之中。念死生之虑。古人评订。皆如是也。至若旧序之说。全不成理。不可遵也。
扬之水
御问曰 共叔
段之恶而郑人爱之。桓叔之僭而晋人附之。人心之不得好恶之正。何其至此欤。
 臣对曰德教衰而天下事多出于 (第 411L 页)
势。势之所存。众趋之。众趋之则不敢言。不敢言则威立。威立则德泽可施于民而爱慕继之。于是乎危矣。奚但 共叔
、桓叔耳。强臣执命。举世奔波。生杀威福之所存。自然德之者众。 (第 411L 页)
当与晦翁过宫封事并传。而惜乎见漏于原集也。见询师服。曾未深究。今因来示而思之。师服虽不见于周公制作。 栾共子
生三事一之言。 (第 239L 页)
共子
之刱 (第 239L 页)
  

[父师君]
  问。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此 栾共子
所谓民生于三。事之如一者也。
对。君师父一体之说。其衰世之意乎。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 (第 327H 页)
 按父母之雠。人子之所必报。然苟或势盛事缓。迫不得已而含痛忍耻。少假时日则不敢自比于常人。故必以丧礼自处。虽葬而如未葬也。必以兵器自备。虽远而如对贼也。父母之雠。尚今未报。则虽居处便肆。服食甘美。于其心能安乎。故曰寝苫枕干。虽欲北面而事君。立于无父之国则其可容乎。故曰不仕。食则思食其雠之肉。寝则思寝其雠之皮。虽欲共戴一天而生。其可忍乎。故曰不与共天下。不遇则踪而搜之。遇则必手刃之。虽于市朝之上。其可晷刻而少缓乎。故曰不反兵。服力致死。必报乃已。苟或不然。得免于禽兽者几希矣。
周礼曰君之雠。视父师之雠。视兄弟主友之雠。视从父兄弟。
 按 栾共子
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教不知。非食不长。生之族也。故一事之。惟其所在 (第 224H 页)
 知濂对。此诗三畏之言。虽有些廉耻之心。然其不能以礼自防。则与大车一耳。以是谓变黩为贞。臣未知其信然矣。
或谓此亦男女相悦之诗。而大旨以为爱 共叔
段之诗。盖以次篇叔于田是指 (第 360L 页)
共叔
段。同是叔于田。不应一为男女相悦。一为爱 (第 360L 页)
共叔
段故欤。次篇叔于田则不可作男女相悦之诗欤。
 宗京对。叔于田上下二篇。自旧说已指为 (第 360L 页)
共叔
段事。而集传从之。盖以其篇内无男女相悦之意也。
或以前篇及此篇。谓皆非美段。而是美田者之诗。此说何如 (第 360L 页)
。孔氏曰公与之俱田也。夫献于公所之文。是献于公宫之谓。未见其必为庄公之俱田。未知如何。
 达淳对。此诗之为 共叔
段之事。古序以来莫之敢 …… (第 360L 页)
 羲淳对。此章所谓衣裳车马钟鼓酒食。不过是常人日用之具。而非若宛丘之游荡。东门之歌舞。则岂可以此便谓之真欲大康真欲怠荒耶。 共叔
段之恶而郑人爱之。桓叔之僭而晋人附之。人心之不得好恶之正。何其至此欤。此诗在蟋蟀山枢之下。而乃是从叛 (第 366H 页)
郭亮之于李固也。可以方之。今也则亡。其不为伯强所唾骂者亦几希。后之君子庶或有表章此一端。附注于小学书 栾共子
章下。以诫夫天下后世为人弟子者。惟位势也。 (第 450H 页)
及之日。斯文之祸。极于滔天。而臣奉老屏居。又不得碎首 阙下。以冀天听之感格。是臣之事师。又不诚也。昔 栾共子
有言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臣平日讲服此言。不为不熟。而目见君师之危辱。卒不能忘 (第 252L 页)
  [隆师敬长]
师者。道之所存也。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虽以尧舜之圣。必须贤师以成就其德业。故礼。天子不得臣其师。诏于太学。不北面。盖其尊德尚贤。不如是。不足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者教人。不别立师。君得以兼之。降及后世。君师之责各异。君以养之。师以教之。民虽资生于父。非君无以养。非师无以教。是

亦生之类也。故 栾共子
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以其成己之功。与君父并也。是以师虽不列于五伦之目。君臣之义。父子之亲。长幼之 (第 405H 页)
之中。是谓皇极。若子莫之执中。则是外极而言中矣。(壬戌)
说复于王。先从谏路。问事君。答以勿欺而犯。 栾共子
之言事君。亦曰有犯而无隐。
伯亦为衰世所必有。未必为德业之(一字缺)。温公答张推官书所论。与此相近。 (第 173H 页)
为欲病先生而作。未知其心果如何。而其说则实无意义矣。至谓师服。无论情义轻重。皆当服三年。宁有是理哉。 栾共子
所谓生三致一之义。除非如颜曾之于孔子。则未易拟也。是以师非一槩之说。自程张子以来至栗谷。不啻丁宁。其 (第 395L 页)
 答。此从听谏者言也。譬如人病同药同。而一人善饮药而生。一人噤口不饮。甚至于怒杀医者。则终亦必死而已。无道则同。而或失或不失者。在乎听言与不听言也。争友争子。亦如此矣。 栾共子
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窃意生食教我。犹有轻重。若赵苞之守郡杀母。固不足论。苟或受 (第 93H 页)
期以下九月五月之等分。是言持服之限耶。是言心丧之期耶。以栗谷之大贤。固足以制作一邦之礼。而此事终违于 栾共子
定论矣。又未知沙溪为栗谷大功。尤庵为沙溪期年。是其持服至九月至期年耶。抑其心丧或期或九耶。此实后生不 (第 169L 页)
者。故犯分悖伦。合受大罪焉耳矣。是以其所以告尤翁者。只主河南法门待邢七之意而为说。所以斥尼尹者。必主 栾共子
生三事一之义而为喻。其扶抑归趣。霄壤不侔。只见其非尼而未见其非怀。则不须苦说两非。而自初固已如此。及 (第 191L 页)
有得于学力者不可诬。盖足以办此而有馀矣。夫以用财一事而论公者。其亦浅乎知人也欤。
书葛溪禹公行录后 栾共子
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若葛溪禹公者。其可谓明于斯义而全斯三德于一身者欤。方丙子 (第 321L 页)
翅夏虫之不可语冰耶。
酉峰与子行教书曰。君臣师生一事致死之义。 栾共子
之说。载于小学。则其说何可非之耶。只是师有浅深轻重之别。故其服亦有三月五月期年三年之别。如孔子之于颜 (第 654L 页)
 朴公当辛壬士祸。卓然有以自立。扶植名义。亦尝

伸救我西斋先祖矣。今见笔迹。又有感焉。盖两家事契之重。不可使后之人无闻。因并识之。宪晦。书。
事一编跋。(辛未)
宪晦谨录 哲庙, 今上两朝敦谕及批答。取曲礼出拜君言之义。名之曰出拜录。又录先师梅山洪先生论学书。取朱子诗谨师传之义。名之曰谨传录。又录先考醉菊府君先妣孺人洪氏事行。取朱子诗持身慕前烈之义。名之曰慕烈录。既又取 栾共子
人生于三事之如一之语。合而名之曰事一编云。
书天地间文字卷后。示艮儿。
儿子艮得。年今五岁。从长者。 (第 226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