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道家類
小說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尽是句曲之一山耳无异名也
东汉
   道品
张陵(道书讳 道陵)
字辅汉沛国封县人生于馀杭
天目山本太学诸生博采五经晚乃叹曰此
无益于年命遂学黄帝九鼎丹经丹成于繁
(第 004b 页)
 吏刘图校定天下簿籍因示圆罪福报应
 之事见唐纪圣赋及应现图
顺帝汉安元年壬午老君降于蜀之鹤鸣山
 授 天师张道陵
正一盟威秘箓五月再降
 赐太清中经建康元年甲申老君再降于
 阆州云台山授天师以三洞众经及超度
 九祖 (第 008a 页)
 (见唐记圣赋/及应现图)
顺帝(永建元年丙寅后六年改元阳嘉又四/年丙子改永和又六年壬午改汉安又)
(二年甲申/改建康)
 汉安元年壬午老君降于蜀之鹤鸣山授
  天师张道陵
正一盟威秘箓五月再降赐
 秦清中经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卷建康
 元年甲申老君再降于阆州云台山授天
 师 (第 035a 页)
游龙
之渊不可远去即敕玉女取药赐公兴公兴
再拜跪而服之老君曰子服吾药补填五脏
神心开朗无不通鉴矣昔以 张道陵
继天师
并代干 (第 013a 页)
道陵
升天之后鬼魔复作中国统 …… (第 013a 页)
 通公兴乃仙者谪满而去

公兴事谦之凡七年而仙去谦之守志嵩高
精专不懈元魏明元皇帝神瑞二年十月乙
卯忽有二神人衣翠羽之衣冠紫金之冠乘
龙持节告谦之曰太上老君至矣须臾闻音
乐之声渐近仰望见玉衡车一乘金刚为轮
骖驾九龙威仪赫奕神仙导从弥满虚空集
止山巅仙官五人侍立于前谦之见有五宫
门忽然而开仙乐交奏坐白银花之座敕仙
伯王方平引谦之前立谓曰往辛亥年吾得
嵩岳镇灵集仙宫主赵洪政等表云自天师 张道陵
去世以来地上旷职修善之人无所
师授以卿立身直理行合自然才任轨范堪
处师位故来观汝授汝天师之任赐汝云中 (第 016a 页)
乔持节
诏玉清宫太师守紫微垣天枢院事尹喜
上清宫太师守紫微垣南极院事徐甲太
清宫太师守紫微垣北极院事 张道陵

微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玄天皇地祇天地
水三官大帝四帅圣帝君天府修文郎兖
国公颜回地府修文郎河内公卜商 (第 014a 页)
观天地祠万灵垂法设教然
后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苟山之下黄龙来迎
乘龙升天
   孙夫人
孙夫人者三天法师 张道陵
之妻也同隐龙
虎山修三元默朝之道积年累有感降天师
得黄帝龙虎中丹之术丹成服之能分形散
景坐在立亡天师 (第 004a 页)
 为坎离中有一画故为一阳是谓也一
 是阴中阳位二是阳中阴位此是五行返
 复之理阴阳变化之用是谓正一也正一
 真人者汉天师也 姓张讳道陵
也今为三
 天大法师位任正一真人又为三清度师
 其真人今居圣真之位亦曾鍊五行修功
 为国扶衰救苦除害 (第 032b 页)
 兵不被刀刃入虎兕不被爪牙是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

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
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此篇乃祖 天师张道陵
称赞之词所谓人
 家者非人家之家乃指人身正中之心也
 此经者即宝珠也宝珠即道也悟解者亲
 得见闻之妙 (第 028b 页)
嗣纵横民人趣利强弱忿争道伤
民命一去难还故使天授气治民曰新出老
君言鬼者何人但畏鬼不信道故老君授与 张道陵
为天师至尊至神而乃为人之师汝
曹辈足可知之为尊于天地也而故闷闷日
一日月一月岁一岁贪纵口腹放恣耳目不 (第 014a 页)
下鬼神姓名吉凶之术以敕 天师张道陵
使
敕鬼神不得妄转东西南北后有道男女生
见吾秘经知鬼姓名皆吉万鬼不干千神宾
伏奉行如律不得妄传非其人 (第 001b 页)

洞著经列于金格七圣垂范明乎玉篇万劫
一开法随人出
太真科曰太上老君以汉安元年五月一日
于鹤鸣山授 张道陵
正一盟威之经九百三
十卷符图七十卷合一千卷付授天师大洞
真经二十一卷授于巳成真人太平经云真
人问曰何 (第 002a 页)
 右出洞神部
如是三洞宝经盖以混成郁积玄景分以两
参阴阳潜化乾坤列而覆载三五启绪八会
结文或作金书凤篆或造玉字龙章洞治莹
鲜紫林绣艳或浮黎而现八角垂芒太虚而
呈五篇焕烂光辉耀于三界映朗照于九冥
分其分度演教诸天天各一部合为三十六

部置安玉台玄座七宝藏中九色锦云悬覆
经上金童在左捧香玉女在右散花供养或
四万劫一出三千载一传是以天真奉之以
清升地仙受之以谧宁日月磨之以高明五
岳捧之以镇灵天子崇之以圣化公王敬之
以太平士庶恭而福佑学士修而长生若能
称扬礼唱福被无边是故至心归依信礼
   次礼十方一切得道诸仙圣
  信礼马明生真人
  信礼 张道陵
真人 …… (第 026b 页)
  信礼天台山上顶负圆光监度三真玄
    中法师
  信礼人天教主得道真人玄中法师
  信礼正一真人三天法师 道陵
真人玄
    中法师
  信礼妙乐国土七宝台中善缘真人玄 (第 037a 页)
 山师总真王君授上清诸法得道为清虚

 真人
天师正一于吉太平
 正一经云 张天师讳道陵
学道于蜀鹤鸣
 山时蜀中人鬼不分灾疾竞起感太上老
 君降授正一盟威法以分人鬼置二十四
 治至今民受其 (第 013b 页)
丹成其一也还
丹三尊水土金也天有三尊日月星也地有
三尊山海河也人有三尊君父师也身有三
尊三丹田也真人 张道陵
曰汝身有黄赤之
道阴阳三五七九之法子得不死可受之三 (第 008b 页)
而不味终日衣而不丝谓我容
心于其间则饥寒饱暖焉可忧生死苦乐为
足凭其知道之见邪能知乎此审能如此则
张道陵
许逊葛洪之徒有妻子亦仙也有
酒肉亦仙也其迹同于人其心异于人吾所
以混俗和光者不欲自异耳鱼欲异群鱼舍 (第 003b 页)
道要履三清应不难张守真子元济常
斋戒诣宫
真君降言曰汝父守真遭逢于吾故令子孙
受福汝岂不知信州龙虎山 张道陵
至今子
孙不绝亦逢于
上圣得道之后荫及后世汝亦于吾有缘直
须在家孝于父母食禄忠于帝王立身扬名 (第 008b 页)
 君上升师亦从而升天
 神仙传青精先生年千岁色如童子行步
 日过五百里能终岁不食亦能一日九餐
天师三境翊圣九坛
 本传 张道陵
留侯六代孙也举贤良方正
 虽仕而志在鍊形遂退隐北邙山章帝以
 三品印绶起之不就入嵩山遇神人告之
 曰 …… (第 007a 页)
 玉环一只愿事天师师合而为一环谓之
 曰吾投于地中先得之者纳焉玉女争取
 愈取愈深即禁之不出因化为盐井公私
 取之以为利其邑因为陵郡自 道陵
始也
圣母穿云周生取月
 广记圣母海陵人适杜氏为母遇人能易
 形变化而夫不之信反以为妖告官下狱 (第 008b 页)
 真诰中茅君曰河内李整昔守一之道初
 在洛阳近迁在华阳洞中主考注民间之
 事
赵升露宿马湘壁睡
 神仙传 天师张道陵
有九鼎大要唯付弟 (第 012a 页)
 度世巨松之下时有夜光因得茯苓其状
 如人形鍊而食之能飞行变化丹成服之
 白日升天因号上清山为葛瑰山
天师鬼降真君牛斗
 高道传 天师张道陵
昔成都与鬼战夺二
 十四狱俱为福庭降二十八宿以通正气
 时有鬼帅尚居青城山下为人鬼贸易之 (第 009b 页)
         度师





太上老君授徐甲延生保命箓
无上玄元始气玉皇高尊上帝真君生算定
寿延年久视保身护命要圣灵文也且玄科
秘隐非凡所行昔函谷关令尹喜先生亲承
旨授传流下世宣于后贤其有真仙之子骨
命合道者可得奉佩此文昔元狩元年有东
陵虚皇之子东方朔亲诣西王母清赍千日
祈请此法持佩在身得获真道徐甲授之增
算千年 张道陵
佩之白日升天赵升修行便
證正真子能依科奉受修持即得延年久视 (第 0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