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道家類
小說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言十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 张道陵
赵升王/长司今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六甲七星步蹑为国战贼救度灾厄符 (第 001a 页)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一辞一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 张道陵
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二十八宿旁通历仰视命星明暗 (第 001a 页)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二辞二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 张道陵
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醮七星二十八宿法
饼果十一 (第 001a 页)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三辞三
 (中华总真大仙宰主方平 张道陵
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行符断邪治病法
太上老君告 (第 001a 页)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四辞四
 (中华总真大仙宰主方平 张道陵
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伏虎使龙禁蛇法(此樊刘二真 (第 001a 页)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五辞五
 (中华总真大仙宰主方平 张道陵
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选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表奏请补考召法中灵仙职大迁 (第 001a 页)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六辞六
 (中华总真大仙宰主方平 张道陵
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为国王帝主拜上大元辰千车五 …… (第 001a 页)
   却死来生令疾病除差平安如愿章
   法(此是后圣李君授天师也)
太平金阙帝晨后圣玄元上道君告天师张 道陵
曰夫人命有长短生死皆天曹地府所
配也乃下至百姓贱品亦属于天曹地府何
况人王帝主大人如有疾厄顿重即与上 …… (第 001a 页)
渡江即
江神目各各有目常取六戊土乾者当目上
以黄线缚之渡一切江河皆如履地不沉不
溺此法甚验妙后圣君告 天师张道陵
曰此
法履水往来如地卿须传授志人非人勿传
传亦天伐(伐杀每有人物入即流溺忽有人)
(得履之如地下人便 (第 012a 页)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七辞七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 张道陵
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志人学道缩地往来之法(入洞天 (第 001a 页)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八辞八
 (中华总真大仙宰主方平 张道陵
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考召法师说巡游图法
太上老 (第 001a 页)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九辞九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 张道陵
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考召法师存思木官起屋救病法 (第 001a 页)
一斤不如大丸转丹砂一铢世说真七灵砂
者余不知其神力何似盖不得其法惟见其
师云
太上老君口诀只传君喜 张道陵
二人得此
法也余窃见凡夫多以凡水银用硫黄结为
青砂子于水火鼎内烧之七遍服食云是七
返灵砂甚有所折良可 (第 008a 页)
使三天玉童传皇上先
生白简青录之文自然得乎此法虚无先生
传于唐尧又后圣帝君命小有天王撰集宣
行昔汉末 天师张道陵
精思西蜀太上亲降
汉安元年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
师又付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其年七月七日
又授正一盟 (第 011a 页)
五荫一色荫眼见一切色二受荫以觉是非
三想荫心思惟之四行荫心随想行事五识
荫心知生灭识想鉴记
五真一 天师张道陵
二徐来勒三真定光四
郁罗翘五光妙音
断五根灭餐不思滋味灭香不思芳美灭衣 (第 007b 页)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议疏毋十
是时 天师张道陵
拜手
太上老君道前愿闻修道明诀得道原由次
第品格谨敬之法中和之科长生之教禁戒
之仪 (第 001a 页)
道陵
末预之贱未悟内教愿垂哀悯披
陈甘露使天人男女咸闻灵音道 (第 001a 页)
道陵

问诸法甚是胜理最真第一无上要义外教
五篇经中未有此说吾今当敷演谛受之焉
 夫中和经者盖是登真之妙 …… (第 001a 页)
 舍恶名曰中和就此中和一号开为六别
 第一劝修中和行第二吾观十方下劝修
 离过行第三天下男女下劝立善功第四
 道告 道陵
下劝修法第五夫色欲败事下 …… (第 001b 页)
 初正请后出所请之意今先辩天师请时
 天师至禁诫之义是时者即是机缘感会
 之时天师者是三天法师之号张是其姓
  道陵
是其名拜手道前者夫请益则起授
 业则起既欲咨论妙义是故拜手道前愿
 闻修道明诀者欲闻修道分明要诀得道 …… (第 002a 页)
 恭敬之法中和之科者中和顺道之科长
 生之教者得道长生之教法禁诫之仪者
 科条禁诫之轨仪此明天师请讫下出所
 请之主 道陵
末预至言咸闻灵音天师今
 咨请妙义意在利他故先悦色和颜卑辞
 自逊弟子鄙贱之躯预在法末至如内教
 之 …… (第 002b 页)
 上来至此天师请入道要方说自此以下

 太上为说中和妙法就此文中分为二别
 前叹请许说后正为开示前文又二初叹
 请次许说今即叹请道言 道陵
至未有此
 说太上称叹天师汝向来所问得道明诀
 禁诫之仪者此等诸法甚是胜理最上至
 真微妙第一无上难 …… (第 003a 页)
 人而传吾今所言所说至必得其人此是
 付嘱天师今日所言所说盖是真实不虚
 子宜择人而传慎勿轻相传付此设戒讫
 下天师领解 道陵
拜首唯诺奉命诫指既
 行岂敢违慢唯诺而起奉受圣言上来至
 此劝修中和行讫自此以下是大段第二
 文次劝 (第 009a 页)
修离过行就此文中大分为两从
 初至甑中馀气以来举过劝舍第二 道陵

 夫人之所愿下次举离过之方前文又二
 初出恶事第二或有恊伪释成初文复四
 第一明世人无善第二明其有恶 …… (第 009a 页)
 出恶人第四列其恶状
道言吾观十方将诸来世人民道士男女贤
善持戒及天下人民辈奉道专者万无一人
何故言之下世彫薄时俗吏民竞相华尚贪
荣富贵仁义不行权诈为智父子相欺君臣
相殆转相嘱托货赂买官黜忠贞任佞邪信
奸臣结党阿富贵相追贫贱捐弃服饰车马

浮华藻丽以为得济填路而行薄居势位视
人若无薄有钱财贫富异路君子小人各随
所宜欣同世间岂念道乎此辈思恋皆是愚
人虽先休休不足愿也所以然者愚人浅薄
身适荣显便是骄奢盈溢施行过度恣心快
意不顺礼节道之清虚不受此辈也神明既
远邪鬼侵之或有恊伪背真祷鬼求请天网
恢恢其罚未行耳喻如炊熟下火以灭甑中
馀气未尽之势安得久哉恶人虽未遇罪譬
如馀气耳 道陵
夫人之所愿以生年为贵人 …… (第 010a 页)
会无福不合然复人有脩
短心有利钝贤明之者钻坚精进犹恐不及
愚闇之者败毁背去犹恐不远如此不同可
复云何 道陵
汝当以此经传度后学合真之
人若有可上可下者亦当开悟令入法门矣
 天尊言我观十方世界男女之人不问道 …… (第 011b 页)
 五伤叹愚人不能知此今先明世人忻生

 恶死 道陵
夫人之所愿以生年为贵至不
 然乎言世俗愚人不能修善远恶止愿平
 安寿老不欲夭折凶衰贵贱同然是谁不
  …… (第 014a 页)
 然复人有脩短心有利钝至可复如何人
 有短长心有明闇智者勤行恒如不及愚
 者背毁思隔太山如此不同柰何者也此
 明圣人哀悯讫下劝传授 道陵
汝当以此
 经传度后学至入法门矣上来太上付嘱
 天师将经传度后学必有合真之相广略
 当消息之要令心垢 …… (第 016b 页)
 第三文正明恶业有损劝令攺悔就此文
 中分为二别初天师请问次道君答释前
 文为二第一别同閒仙众第二序请问事
 由今先出受法时仙众也
道陵
受法是诸大圣梵天道士妙行真人
十方天尊遣使赞叹 (第 017a 页)
道陵
合有七千亿众同
在道前道𨹧众中严顿法服义手而立道前
请问因缘灾祥之由道𨹧曰伏见奉道奉法
一切人民 …… (第 017a 页)
 乘台总有七千亿人同在升玄座下此列
 时众讫自此下次序诸问事由就此门中
 分为两别初举果以徵因次问因以明果
 初但问因 道陵
伏见奉道奉法至所求不
 得世人奉道奉法应蒙圣力护持因何逢
 祸遇灾危亡不少或有暴病卒死缧绁横
 加作 …… (第 019a 页)
 就前文中分为四第一明世俗无知第二
 明欣恶是等第三明不得遂心第四总结
 劝舍今先明世俗无知
老君告 道陵
曰万物之中人最为贵而人处
在天地之间皆知生之日不知死之日善恶
之人富贵贫贱各愿寿老谁欲其夭夫死者
人 …… (第 032b 页)
 舍恶

道言夫色欲败事最不可行而世间贤愚贵
贱皆亦同愿唯有道士乃能执志坚持教戒
以自检缚行止举动心不倾邪在于爱欲之
间初不一违若见色利荣华粲䌽以戒掩目
若闻好恶之言五音之属以戒塞耳若有八
珍之馔甘香之美以戒杜口若愿想财货七
宝奇珍放情极欲以戒挫心若意奸淫贪趣
恶事以戒折足能行此五者七祖生天衣食
自然身得神仙白日登晨如其尸解转轮成
真贤者精诚奉持之也若男若女不能承用

不肯受持无可如何吾宁与人万金不书此
道陵
子当择其人而授勿泄真文
 染滞情色败巳亡身世俗之人不能舍远
 此举恶劝舍讫次举戒劝修先出持戒人
 次 …… (第 037a 页)
 事讫次明违者有失若男女不能承用至
 不书此言伤叹时人贵财贱道故发此言
 相与沈沦柰何哉此明违戒有失讫次劝
 传授 道陵
子当择人而授勿泄真文若有
 敬信之人具上十相来欲请受先赍信金
 诚素试之无退将经付之必其犹豫猜疑 …… (第 037b 页)
无下无
大无小无边无际皆蒙慈恩子等秘之慎勿
妄宣泄慢经文授非其人则考有风刀身没
鬼官兆宜慎之吾不虚言 道陵
稽首礼谢而

 夫欲奉持经戒学道修身当坚固精诚专
 念谛想行住坐卧以道为心此劝存念讫 (第 041b 页)
仙人请问曰近登昆崙玄圃宫侍座见正一
真人三天法师 张道陵
降座酆都伺迎三界
稽首诸天礼问动静龙驾曜虚顶负圆明身
生天光文章焕烂先世何功德故是得道其
独如是乎愿 (第 007a 页)
 右出洞真太霄琅书经
   正一气治品
太上汉安二年正月七日日中时下二十四
治上八中八下八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
宿付 天师张道陵
奉行布化
上皇元年七月七日无上大道老君所立上
品治八品
阳平治上应角宿治在蜀郡界
鹿堂治上应亢宿治在 (第 004a 页)
 右出西升经
太上大道君曰夫阴丹内御房中之术黄道
赤气交接之益七九朝精吐纳之要六一回
丹雌雄之法虽获仙名而上清不以比德虽
均致化而太上不以为贵此秽仙浊真固不
得窥于玉闼矣且崄巇履冰多见侧车之败
纵有全者臭乱之地仙耳
 右出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经
清灵真人曰黄赤之道混气之法是 张道陵
受教施化为种子之一术非真人之事吾数 (第 009b 页)
见行此而绝种未见种此而得生百万之中
莫不尽被考者矣千万之中误有一人得之
得之远至于不死 张道陵
承此以教世耳道
陵之变举亦不行此尔慎言浊生之下道坏
真霄之正气也思怀淫欲存心色观而以兼
行上道者适足 …… (第 010a 页)
则举体
无病
紫元夫人告曰为道者譬彼持火入冥室中
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存正愚痴即灭而
正常存
太上问 道陵
曰人命在几间或对曰在数日
之间太上曰子未能为道或对曰人命在食
饮之间太上曰子去矣未谓为道或对曰在
(第 012b 页)
鬼谷先生周时人在城阳山鬼谷中
正一真人三天法师 张道陵
学道至汉安元
年壬午岁五月一日于鹤鸣山仙官来降授
以正一盟威之教施化领民之法流行以至
于今号天师
(第 010b 页)
 右下八品太上治之也

太上汉安二年正月七日中时二十四治上
八中八下八以应二十四气付 天师张道陵

第二十五星宿上治别形下治冈互山第二
十六张宿上治保气下治白石山(此二治/主午生)
第二十七翼宿上 (第 005b 页)
治五王下治钟茂山第二
十八轸宿上治金堂下治具山(此二治/主巳生)
天师以建安元年正月七日出下四治名备
治合前二十八治备应二十八宿也星宿治
随天而立历运设教劫劫有受命为天师者

各各申明济世度人以至太平太平君出更
加有司随其才德进位大神也
又张天师二十四治图云太上以汉安二年
正月七日中时下二十四治上八中八下八
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付 天师张道陵
奉行布化张天师沛国丰县人也讳 (第 006a 页)
道陵

辅汉禀性严直经明行修学道有方永平二
年汉帝诏书就拜巴郡江州令以元和元年
三月十日辛丑诏书拜为司空 …… (第 006a 页)
无民无期于是 道陵
方亲授太上步质敕当
步纲蹑纪统承三天佐国扶命养育群生整
理鬼气传为国师依其度数开立二十四治
十九静庐 (第 007a 页)
之真因太极真人徐
来勒传葛仙公后留于世矣
正一盟威箓者以后汉时玉晨道君乘五云
绿軿仪卫甚整降鹤鸣山告 天师张道陵
(第 00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