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道家類
小說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正一天师
  天师姓张讳道陵
甲戍年九月始降是为本坛袪邪法主
正一天师曰三反法云生我者气杀我者心子等能解否我昔
修炼时亦祗做此工夫 (第 9p001a 页)
 卑污败仙佛根基种子天律严密又岂容于谈道

真者幸有天降异传而作仙佛
 汉之 张道陵
葛玄仙翁寇谦之于吉皆太上降下而传北汉
 时之钟离正阳乃东华帝君之降传唐之纯阳吕翁乃钟离
 之降传宋之 (第 3p090b 页)
 不肯来如许旌阳之能弃旌阳县令者吴猛真人之能弃西
 安县令如彭抗之能弃尚书左丞者如尹喜真人以东宫宾
 师迁函谷关令而弃者 张天师道陵
以巴郡江州令而弃者
 李老君以柱下史官而弃者黄帝之弃帝位者王子乔以太
 子而弃帝位者如刘宽之弃司徒太 (第 2p079a 页)
日朗全性命于神奇与二气合其灵与五行合其运与
天地合其撰而与作书者之愿始不相负云太玄上相降魔大
天师汉 张道陵
拜题
辟破鸿濛总是春春融八卦散天均一生水矣二生火坎离既
济配元真先天却藉后天补欲补后天精是主精满丹田 (第 2p010a 页)
 门,如法修持,则头头是道,亦能渐入初乘矣。如李淳风以
 占卜得道,严君平以星相登仙,黄承事以济生而钦于紫府,
  张道陵
以度死而别于丹天,诸如此类,皆得方便之门也学
 道者其
 致思焉。)

 解(夫开种种方便之门者,其故 (第 7p017b 页)
  原始记
青城山者灌之南山也地滨大河以西带江背郭绵延不下百
里元和志谓在青城县西北三十里寰宇记谓在青城县西北
三十二里是也自三皇时宁封栖真黄帝问道青城之名遂著
迨汉 天师张道陵
斩草除溷讲授丹经白日冲举青城于是益
显虽羽衣清脩栖迟岩穴后先不可殚述而青城之名播诸册
籍艳称无穷道书 (第 3p002a 页)

张道陵
沛国人本太学生博通五经晚学长生之道得黄帝九
鼎丹法家贫制药不就闻蜀人纯厚易化且多名山与弟子入
蜀住鸣 (第 4p011b 页)
鹄山(隋书青城县有鸣鹄山青城山)著道书二十四篇精思鍊志忽天
人下降千万骑不可胜数授以正一明威之 道陵
受之能治病
百姓翕然师之户至数万设祭立条教使弟子输出米物领人
修复道路不修者使疾病百姓斩草除溷无所不 …… (第 4p011b 页)
说陵七试乃授丹经陵与升长皆白日升举(又枕中记云 张道陵
为三天法师统
御六虚数侍金阙太上之股肱)

李阿蜀人传世见之不老常乞于成都市所得复散贫者夜去
朝还莫知 …… (第 4p012a 页)
以异闻增入之也黑水广都今之成都素女
在青城天谷今名玉女洞是天谷即青城非青城中别有一天
谷也
神仙传云 张道陵
入蜀居鸣鹄山著道书精思鍊志而不及鹤
鸣山魏志则 (第 4p023a 页)
道陵
学道鹤鸣山而不及青城 (第 4p023a 页)
道陵
遗事青 …… (第 4p023a 页)
容成公云即鬼容区隐于鸿濛今青
城山也次李耳生于蜀今之青羊宫三曰董仲舒亦青城山隐
士非三策之仲舒也四曰 张道陵
今大邑鹤鸣观五曰严君平
卜肆在成都六曰李八百龙门洞在新都七曰范长生在青城
八曰尔朱先生在雅州
附录明 …… (第 4p027b 页)
隘才可
尺许旁皆邃谷易于坠陷凡行四五里得至洞下洞在石壁十
馀丈上与径回殊前令胡公悬为栈道沿入洞中中塑 道陵

左塑明皇像或云伪主孟昶也山之奇峰清淑不可殚述右三
十六峰次第呈露黛色如螺其试剑石等山远近朝拱若服 …… (第 4p029a 页)
青城山闻有僧夺以为
寺勿令相侵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使道佛各有区分唐祖
元元皇帝宜崇奉如是遐哉蔑以加矣 张道陵
亦脩真于是傍
有誓石青崖中断龙穴乃不敢出水害稼下有白云溪唐末杜
光庭隐居于是著道藏极为繁富尤为道家所 (第 4p030a 页)
老是朱染素丝遂以朱为体舆台冑裔即以台为宗揆义原情
诬妄已甚蜀有青羊宫传为老子期 张道陵
于说南北斗经后
人因而庙祀至唐尚祖元元轮奂犹盛至今羽流奉为祖地中
有三清太上及诸神尝试考之皆禦灾捍患 (第 1p005b 页)
  是考之老君化身之迹渺渺万劫升降
  往来杳乎不测历代尊崇封谥垂法帝
  王所以昭其教于无穷马此老子之事
  实也其教传 汉张道陵
为天师代天宣
  化也 …… (第 030b 页)
 用油烛灯火点发
  天心玄秘章
   昔元始天王悬黍珠于黎土命皇人
   以演洞章太上老君升玉局于成都
    张道陵
而受经诀道法四十二坛醮
   科七十二等流布尘寰宣扬教化后
   之历代嗣教之士积功累行与道合
   …… (第 083a 页)
 从九品道纪司都纪

 未入流道纪司副都纪道正司道正
     道会司道会
真人 汉张道陵
以天师赐号真人唐李泌
 以承相归道赐号真人加正一品
余酒周成王时以彤伯为祭酒以主亲属
 后宣王时大祀 …… (第 090a 页)
 王知远始也
道谥陶弘景羽化梁帝赐谥正白先生此

 其始
道纪老子曰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故以僧
 官设僧纲
道号黄帝称牧马童子曰天师始也汉张
  道陵
亦有天师之称道家立名立号皆取
 老子道德经中之旨道字玄字妙字今非
 中国之教外夷皆窃取之
衣紫唐李必 …… (第 091a 页)
 来试之验者也道之为教见于此
都监隋文帝始以玄都观主王延为威仪

 之官如今之监斋之职是也周避讳攺为
 道录
监义宋真宗时置首座监义分领本阶事
上座宋太宗始之
法官 汉张道陵
始有驱雷役鬼之事行其
 法者曰法官
  赤文天律章
   止取生人所犯天条者录之其鬼神
   所犯者 …… (第 092b 页)
 息之用世之作钵堂者体此为法

圜室以磗砌为室方圆一丈无门止留一
 窍以通饮食后留一穴以便出秽全真入
 圜砌其门谓之闭关坐百日乃开谓之开
 关此圜室之制也其 张道陵
汉留侯子房
 之后沛丰巳里中人本太学生举贤良方
 正直言极諌科晚乃叹曰此无益年命遂
 学长生之道得黄 (第 139b 页)
皇明恩命世录卷之一书一
太祖高皇帝赐龙虎山二十代天师赞
   第一代 张道陵
 驱风疾霆机斡万灵亶惟神智使浊而清
 道常无隐满腹仙经鹿奔虎乘倏然上升
   第二代张𢖍
 步武飞 (第 001a 页)

与夫人雍氏乘云上升在人间者一百二十
三岁王长赵升侍焉女文姬文光贤姬芳芝
皆得道上升天宝七年诏后汉 天师张道陵

册赠太师唐中和四年封三天扶教大法师
宋绍宁加号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唐玄宗
皇帝赞曰邈彼炎汉天图中阙万汇 (第 005b 页)
   刘海蟾  黄安

   刘晨  浮丘伯
   魏伯阳   张道陵
   梅福  萧史
   费长房  黄初平
   蓝采和  麻衣子
   麻姑  吕纯阳
   孙登 …… (第 002b 页)
   张道陵
(第 020a 页)
张道陵
字辅汉子房八世孙身长九尺二寸
庞眉广颡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
犀贯顶垂手过膝龙蹲虎步望之俨然汉光 (第 020a 页)
 其功行而与仙官岂不是昭昭乎进乎象矣如轩辕黄帝于
 巴山与后宫及群臣七十二人乘龙而飞升又如舜帝于苍
 梧何侯之家五老捧诏而飞升又如汉之 天师张道陵
晋之
 许旌阳葛仙翁皆同妻子白日飞升为金阙之臣神仙之学
 诚有验也古今得道者奚止万千之数焉学者不可以 (第 1p05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