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禮類
五經總義類
樂類
  如括结囊口都无一条缝始得(纪/闻)
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无吉文在中也

 伊川先生曰坤虽臣道五实君位故为之戒云黄裳
 元吉 黄中色
裳下服守中而居下则元吉谓守其分
 也元大而善也爻象唯言守中居下则元吉不尽发
 其义也黄裳既元吉则居尊 …… (第 37b 页)
  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下下本坤之道

  也 黄中色
也色之美者也裳下服也是以至美之
  德而下人也昔尧有允恭克让之德而后能得舜
  舜有温恭允塞之德而后 …… (第 39a 页)
  合易之辞类如此观二爻文言斯得之矣(易/说)
  汉上朱氏曰五尊位六居之人臣当此惟守中居
  下乃得元吉否则必凶黄地之 中色
文者地道之
  美见于山川动植者也裳下体之饰曰黄则守中
  有地道之美而不过故曰文在中也曰裳则居下 …… (第 39b 页)
  矣以是而动动则得二元吉也元吉者言其始本

  自吉非变而吉也故元吉在吉为至善(易/传)○又曰
  坤虽臣道五实君位故为之戒云黄裳元吉 黄中
  色
裳下服言守中居下则无吉盖伊尹周公之事
  也或曰安知非妻道也曰妻道之美尽于六三爻
  (丛/说)
  (第 40a 页)
 新安朱氏曰 黄中色
裳下饰六五以阴居尊中顺
  之德充诸内而见于外故其象如此而其占为大
  善之吉也占者德必如是则其占亦 …… (第 40a 页)
  个道理其为九六不同所以在那五处亦不同这
  个五之柔顺从那六里来○黄裳元吉不过是在
  上之人能以柔顺之道 黄中色
裳是下体之服能
  似这个则无不吉○六五文在中而见于外先生
  曰易申言占者有其德则其占如是言无其德 (第 41a 页)
 伊川先生曰五在卦愈上而为噬乾肉反易于四之

 乾胏者五居尊位乘在上之势以刑于下其势易也
 在卦将极矣其为间甚大非易嗑也故为噬乾肉也
 得黄金 黄中色
金刚物五居中为得中道处刚而四
 辅以刚得黄金也五无应而四居大臣之位得其助
 也贞厉无咎六五虽处中刚然 …… (第 31b 页)
 汉上朱氏曰噬上也上刚而居柔离日熯之乾肉
  之象乾肉比肤为难比胏为易五与上易成兑口
  故曰噬乾肉 黄中色
离中之坤也上乾变为金故
  曰得黄金言自五噬上噬之亦难噬之而服则于
  刚为得中矣九居五贞也故曰贞五 …… (第 33b 页)
  不其深乎(易/传)

  新安朱氏曰噬乾肉难于肤而易于腊胏者也
  中色
金亦谓钧金六五柔顺而中以居尊位用刑
  于人人无不服故有此象然必贞厉乃得无咎亦
  戒占者之辞也(本 (第 34b 页)
 离以中为重所以成文明由中也正在其中矣(并易/传)
  蓝田吕氏曰六二二阳来丽不失乎中中即本也
  故曰黄离元吉
  龟山杨氏曰 黄中色
也美在其中而畅于外者也
  二以柔顺中正丽乎阳而为文明之主故曰黄离
  元吉黄与黄中通理义同(易/说 …… (第 16a 页)
  圣人之道亘古今而无弊者也六二得之故能守
  正而不迁乘刚而不惧抱明德而独照是以元吉
  (易/传)
  新安朱氏曰 黄中色
柔丽乎中而得其正故其象占
  如此(本/义) 六二中正六五中而不正今言丽乎正 (第 17a 页)
  而去也(易/说)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象曰执用黄牛固志


 伊川先生曰二与五为正应虽在相违遁之时二以
 中正顺应于五五以中正亲合于二其交自固 黄中
 色
牛顺物革坚固之物二五以中正顺道相与其固
 如执系之以牛革也莫之胜说谓其交之固不可胜
 言也在遁之时故 …… (第 18a 页)
  执言持革言坚固也方遁之时众阳皆遁已不得
  而从之以守中行顺坚持其志而不解知所自信
  者也
  龟山杨氏曰 黄中色
牛顺物执之用黄牛之革中
  顺之志也居阴进之时中而不倚和而不流执用
  黄牛之革则所执固矣外物莫能胜 (第 18b 页)
 其刚中之道田者去害之事狐者邪媚之兽三狐指
 卦之三阴时之小人也获谓能变化除去之如田之
 获狐也获之则得中直之道乃贞正而吉也 黄中色
 
矣直物黄矢谓中直也群邪不去君心一入则中直
 之道无由行矣桓敬之不去武三思是也 所谓贞
 吉者得其中道 (第 17b 页)
 才如此有为则凶咎至矣盖刚不中而体躁所不足
 者中与顺也当以中顺自固而无妄动则可也巩局
 束也革所以包束 黄中色
牛顺物巩用黄牛之革谓
 以中顺之道自固不妄动也不云吉凶何也曰妄动 …… (第 16b 页)
  白云郭氏曰革有革者有革之者有从革者有辅
  君之革者诸爻之义不同初九在下非能革人亦
  非人所革者从革而已故固用黄牛之革 黄中色
  
也牛顺物也戒其用中而顺从是以不可有为也
  不可戒辞也初九虽非可为之爻圣人之辞又所
  以戒不知革道 …… (第 17b 页)
  新安朱氏曰虽当革时居初无应未可有为故为

  此象巩固也 黄中色
牛顺物革所以固物亦取卦
  名而义不同也其占为当坚确固守而不可以有
  为圣人之于变革其谨如此(本 (第 18b 页)
 往而非中顺居尊而能下人者也故为黄裳之象○

 不主臣道说黄裳亦不可分说○ 黄中色
裳下饰下
 为顺也如四之重阴不中则不得其色矣上之阴盛
 而与阳争则不得其饰矣○黄字从五字来裳字从
  (第 153b 页)
六字来○在舜为温恭允塞在尧为允恭克让在文
 王为徽柔懿恭○ 黄中色
及中顺之德二中字与文
 在中也文在中而见于外也二中字不同后二中字
 正与充诸内之内字同○黄裳者中顺之 …… (第 153b 页)
 德而无两臣○又曰六五以柔居尊下下之君也江

 海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下也下下本坤
 德也 黄中色
也色之至美也裳下服也是以至美之
 德下人者也史赞其发明精到○人有常言先入之
 言为主此最难免如朱子时 …… (第 155a 页)
 哗惟朱子见得端的特平心以处先提出柔顺正固
 坤之直也赋形有定坤之方也(云云/)然后曰六二柔
 顺而中正又得坤道之纯者至于六五曰 黄中色
(第 155a 页)
 然二乘初刚则虽噬肤而灭鼻五则柔中居尊位故
 虽噬乾肉而得黄金所以本义谓噬乾肉难于肤而
 易于胏腊者也但胏义终于爻无取○六五得黄金
 本义曰 黄中色
金亦谓钧金夫金既为钧金而黄特
 解为 (第 104a 页)
中色
岂非以其得中道之应欤人无不服故愿
 纳黄金以求决也○一说难于肤者二中且正五惟
 中耳易于胏腊者三四俱 …… (第 104a 页)
 则胏义亦有取恐未尽是且不用居尊位意未安也

 ○得黄金黄字重金字难取坚义○ 黄中色
得黄金
 虽从所纳之金说亦以明其用刑得中道故也本义
 人无不服意正系于此○本义用刑于人人无不服
 通 …… (第 104b 页)
 中正义见二句不可分贴也○一说得黄金既是钧
 金则本义解意正在人无不服句内恐不可拘得中
 道义曰本义云金亦谓钧金此固然矣独不曰 黄中
 色
乎坤六五黄裳元吉则曰 (第 105a 页)
黄中色
以六五有中顺
 之德也鼎六五鼎黄耳则曰五于象为耳而有中德
 故云黄耳也且坤卦在前已曰 (第 105a 页)
黄中色
矣而此又曰 (第 105a 页)
  黄中色
焉夫岂无谓而故为是谆谆哉○贞厉无咎
 四曰利艰贞吉五曰贞厉无咎无非谨重之意○贞
 厉无咎贞厉与艰贞无 (第 105b 页)
 以光明之资而终可令无进乎○不急于进则不至
 于错然矣故曰以避咎也
六二黄离元吉
 六二黄离即彖传所谓柔丽乎中正者然黄离之
 中色
也爻兼中正独言黄离以中该正也本义柔丽
 乎中而得其正盖所丽得中就是正也故只曰得中 (第 102a 页)
 欲解脱之而不能也况作不能尽脱则亦有被脱者
 矣○执之用是以此固之也此全是六二之象小注
 云此言象而占在其中○本义以中顺自守人莫能
 解盖 黄中色
牛性顺六顺也二中也就隐遁上说如
 何见是中顺盖收敛其德不形于外不危言激论不
 矫矫伸节惟知自守而已此 (第 42a 页)
 混而为一看矣愚故谓此兼时位言位意更重也然

 所谓时又自是一已之时与上云革之时又不同矣
 ○ 黄中色
牛顺物○自革言中顺之道只是安常守
 分凡事且仍旧贯之意诚以革而不当则有悔又不
 如勿革之为愈故圣人慎 (第 35a 页)
 冕服则亦似有说今姑从郑注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
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注蒙冒也冒熊皮者惊驱疫疠
之鬼如今魌头也

 王氏曰蒙熊皮取其以毅而致果也黄金四目取其
 视无不见也 黄中色
金则刚而明刚中而明足以察
 见阴慝也执戈扬盾致其威也百隶罪隶夷隶之属
 时难以时而难也月令于季春之难 (第 24b 页)
 存一个道理其为九六不同所以在那五处亦不同
 这个五之柔顺从那六里来
 (㬊渊录坤六五爻辞)
黄裳元吉不过是在上之人能以柔顺之道 黄中色

 是下体之服能似这个则无不吉
 (㬊渊录坤六五爻辞) (第 16a 页)
 次也昏则壁星在南方之中旦则轸星在南方之中
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黄

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
 此言仲冬时令所属也黄钟者律之始长九寸子律
 也孔氏曰 黄中色
钟种也阳气始种于泉孳萌万物
 为六气元也
冰益壮地始拆鹖旦不鸣虎始交
 此言子月之候也壮坚且厚也鹖旦 (第 9a 页)
(正义)紫阳朱子曰 黄中色
裳下饰六五以阴居尊中顺之
德充诸内而见于外故其象如此而其占为大善
之吉地占者德必如是则其占亦如是矣 …… (第 20a 页)
元吉 黄中色
裳下服守中而居下则元吉谓守其
分也元大而善也爻象唯言守中居下则元吉不
尽发其义也黄裳既元吉则居尊为天 (第 22a 页)
知适从也不敬则妄动而获咎矣故履错之敬
可以辟咎(此论与丽物义未协)
六二黄离元吉
(正义)紫阳朱子曰 黄中色
柔丽乎中而得其正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第 20b 页)
中正顺应于五五以中正亲合于二其交自固
中色
牛顺物革坚固之物二五以中正顺道相与
其固如执系之以牛革也莫之胜说谓其交之固
不可胜言也
紫阳朱子曰以 (第 7a 页)
之事狐者邪媚之兽三狐指卦之三阴时之小
人也获谓能变化除去之如田之获狐也获之则
得中直之道乃贞正而吉也 黄中色
矢直物黄失 (第 20a 页)
速于动也其才如此有为则凶咎至矣盖刚不中
而体躁所不足者中与顺也巩局束也革所以包
黄中色
牛顺物巩用黄牛之革谓之中顺之道
自固不妄动也不云吉凶何也曰妄动则有凶咎
以中顺自固则不革而已安得便有 (第 6a 页)
吉凶乎
紫阳朱子曰虽当革时居初无应未可有为故为此
象巩固也 黄中色
牛顺物革所以固物亦取卦名
而义不同也其占为当坚确固守而不可以有为 …… (第 6a 页)
无咎戒占者犹未可遽变也
(辨正)愚案爻辞多于本爻上下隔位取象如初九时未可
革曰巩用黄牛 黄中色
牛顺物言当以柔中之道
处之此取象于六二也六二虽以柔居中而圣人
犹不欲其轻革曰已日乃革言当终此一卦以起 …… (第 8a 页)

(正义)山阳王氏曰居中以柔能以通理纳乎刚正故曰黄
耳金铉利贞也耳黄则能纳刚正以自举也
秋山王氏曰 黄中色
谓五之中也金刚德谓上之阳 (第 24b 页)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五中位 黄中色
本虚象尔天子之鼎以黄金饰其耳则中乃见于实象矣享帝养贤诚敬发露所以能正位而凝命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第 5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