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樂類
 诸侯亦称职朝于天子曰述职也殷以前大夫以上
 有爵故士冠礼云古者生无爵死无谥周则士亦有
 爵故郑注周以士为爵死犹不为谥  马氏端临

 周制非二王后不为公故周公太公爵皆为侯诗曰
 穆穆鲁侯齐侯之子是也而春秋有虞公虢公或常 (第 8b 页)
 时之必告也归而假之所以象生时之必面也特一
 牛也用特以见约焉则巡守之不为烦费可知 黄
 氏震曰此刺虞书而为之
 通论 马氏端临
曰古者帝王巡守以省方观民初非
 游适然舜必五载周必十二载又以四岳为戻止之 (第 36a 页)
 推其所职之重而归之也 马氏睎孟曰天地以五

 行成万物必有以尸之则生而有功德于民者没而
 祀之以主时事不亦宜乎
 通论 马氏端临
曰五帝之祀见于周礼五帝之义见
 于家语程子谓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如此
 则曰帝可矣何必列于五且于 (第 12a 页)
 堂以配上帝上帝即天也聚天之神而言之则谓之

 上帝  马氏端临
曰祀天莫大于郊祀祖莫大于配
 天四代之郊见于祭法经文简略后之学者莫不求
 之郑注而郑见祭法序禘于郊之 (第 8b 页)
 周官于祀昊天不言衮则用衮可知也记于龙衮言
 以祭不言所祭则昊天先王可知也先儒有云大裘
 无衮而其冕无旒不知何据  马氏端临
曰冕无旒
 者乃一命之服盖子男之国为大夫者服之其秩至 (第 4b 页)
 也

 馀论 马氏端临
曰司命与厉当有祭之之所若中霤
 门户行灶则所祭之神即其地也而隋唐以时享祖
 宗时并祭于庙盖本郑康成说 (第 27b 页)
 窦仪开宝刑统

 明律
 大清律
 郑樵通志
  马端临
文献通考
 王圻续文献通考
 王应麟汉制考
 王粲汉末英雄记
 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第 25b 页)
 (读其史者犹恻然/感动想见其为人)

  (马端临
曰案后之儒者皆以为短丧自孝文遗诏始/以为深讥然愚考之三年之丧自春秋战国以来未)
 (有能行者矣子张问 …… (第 10a 页)
一日小祥帝行奠释衰服群臣入临退赴内东门进
名奉慰自是每七日皆临至四十九日止十三日大祥
帝释服服黪
  (马端临
曰时上虽用以日易月之/制改服临朝宫中实行三年之丧) (第 19b 页)
十八日而群臣俱入奠二十九日禫除群臣皆奉慰焉
  (马端临
曰上欲命韩琦摄冢宰行亮阴/三年礼执政以为不可三表乃听政)
宗室传濮安懿王允让商王元份子也仁宗在位久无 (第 8a 页)
等降自西阶夜直群官立于庭中北面稽首称万岁
  (马端临
曰案先儒言古者天子崩太子即位其别有/四始死则正嗣子之位顾命所谓逆子钊于南门之)
 (外延入翼室是也既 …… (第 37a 页)
陪荐仪注如别诏可施行
    乾学案嗣王即位奠殡见于殷周之书者章
    章可据矣自秦至六代蔑尔无闻 马贵与

    西汉人主嗣位见高庙其仪亦不傅至齐永
    泰初徐孝嗣始请庙见旋即停罢陈始有即
     (第 48a 页)
    详尽然又不专主大丧而诸侯大夫士之礼
    杂陈其中则颇失之混前士丧礼中已列丧
    大记诸篇而此更重出之则又失之复逮
    贵与
文献通考去勉齐之繁芜而案丧服次
    第以礼经条列之虽未能粲然大备然古礼
    原残阙不完则后人 (第 21b 页)
          右禫祭
唐书礼乐志五礼二曰凶礼唐初徙其次第五而李义
府许敬宗以为凶事非臣子所宜言遂去其国恤一篇
由是天子凶礼阙焉至国有大故则皆临时采掇附比
以从事事已则讳而不傅故后世无考焉至开元制礼
惟著天子赈恤水旱遣使问疾吊死举哀除服临丧册

赠之类若五服与诸臣之丧葬衰麻哭泣则颇详焉
  (马端临
曰唐志所言如此柳子厚作裴瑾崇丰二陵/集礼后序其说亦然且谓永贞元和间天祸仍遘自)
 (崇陵至于丰陵不能 …… (第 55a 页)
 (宋祁脩唐书志于国恤略无所纪载岂未见裴/书邪或瑾之书至王宋二公之时亦不复存邪)
    乾学案开元礼及新唐书皆不载国恤惟杜
    氏通典有之其行礼次第最为详悉乃 马贵
    与
编通考于史傅遗文多所搜采独不及通
    典一语何也今悉依其原文著于篇考古今
    国恤之仪惟此为 (第 55b 页)
案等
前导官导皇帝诣香案前北向奏皇帝再拜又奏请皇
帝三上香又奏请皇帝再拜前导官导皇帝归御幄帘

  (马端临
曰案历代国恤遗制惟东汉史稍详至唐而/为李义甫许敬宗辈所削尽亡其礼故唐史无可考)
 (者宋九朝史及会要 …… (第 21b 页)
    卿采入通典者班班可考也至宋则政和五
    礼一书不载国恤仪元人修宋史于凶礼殊
    略无可得而徵 马贵与
虽采九朝史及会要
    撰为此篇其实疏略苟简不及唐仪远甚乃
    知庙堂之制作惟唐人为近古岂宋臣 (第 22a 页)
 开元四年六月崩于百福殿十月庚午葬桥陵
 长安志桥陵在奉先县西北三十里丰山封内四十
 里陪葬太子三公主二
  (马端临
曰致堂读史管见言明皇于睿宗孝养素薄/故其崩也五月而遽葬以为薄于其亲然愚尝考之)
 (自汉以来并未尝守 (第 34b 页)
林氏 希逸(鬳斋)

 元 马氏 端临 贵与(鄱阳)
敖氏 继公 君善(长乐)


吴氏 澄  幼清 草庐(临川)


金氏 履祥 吉父 仁山(兰溪 (第 17a 页)
 君聘礼云公在门左拜是也此见已国之君故不拜
 辱此文视旧臣之于大夫仪略同其异者彼再拜此
 则再拜稽首以大夫之臣不稽首也
 通论 马氏端临
曰礼莫盛于再拜拜莫重于稽首周
 官九拜先稽首孟武伯曰非天子寡君无所稽首知
 武子曰天子在而君辱稽首寡 (第 26b 页)
 君自此于大夫亦宜也上云前朝此云乃朝则以觐

 名篇之意可见矣
 馀论 马氏端临
曰圭镇宝也诸侯以朝见天子执之
 以为信不过于当事之时暂捧之而即奠之不常执
 也常见绘图者绘如秉笏之状 (第 24a 页)
 说文为正(又庄子徐无鬼无徒翼于锱坛之宫注锱坛坛名)(字汇古文證字正字通按篇海證古作䥌䥌郑樵)
(六书略唐武后代旧十六字證代證孙奕示儿编作證焦竑略记字始武后證改作今宣和书谱作以六书之义推之皆)

(讹文非古文也郑氏谓證为武后原本古篆文亦非)(集韵同䥸)(正字通俗铊字)(唐韵侧茎切集)
(韵菑茎切𡘋音争说文金声也潘岳籍田赋冲牙铮鎗后汉刘盆子传光武曰卿所谓铁中铮铮者)又钲也东观汉记段颍 
(有功而还介士鼓吹铮铎 马端临
曰铮即说文钲刑圆如铜锣)又广韵楚耕切集韵韵会初耕切正韵抽庚切𡘋音琤义同 
 (又叶七羊切音鎗张籍祭 …… (第 37a 页)
重不一名称各殊国家)
(改元必更钱以年号为文轮郭如旧纪钱制者唐张台封演有泉谱陶岳有货泉录宋洪遵有泉志 马端临
有钱币考彼此异)
 同本注不具载(又与泉同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注钱古作泉字)又朝 (第 39a 页)
  清合二八之数也四清者半律也十二律皆有半
  而此缺其八且无变律朱子尝讥其法太疏略而
  用有不周则其非古制明矣 马氏端临
善李冲所
  传谓其上不失之四清下不失之二变然考朱子
  钟律篇所著十二律正变倍半之法有三十六声 (第 52a 页)
书王与之订义所采未著作者姓名)


唐氏


毛氏     (以上二人订义所采未著其名)

 元 马氏 端临(贵与)
吴氏 澄 幼清 草庐(临川)


刘氏 瑾 公瑾(安成)


毛氏 应龙 介石(豫章) (第 22a 页)
义所采未著作者姓名)


唐氏


毛氏     (以上二人订义所采未著其名)

 元

马氏 端临 (贵与)
吴氏 澄 幼清 草庐(临川)


刘氏 瑾 公瑾(安成)


毛氏 应龙 介石(豫章)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