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樂類
  马氏端临
曰汉时郡国荐举人材贤良方正与孝廉
 二科并行然贤良一科文帝与武帝时每对辄百馀
 人又徵诣公车上书自衒 …… (第 12a 页)
 当时虽以孝廉名科而未尝责其孝行廉隅之实是
 亦失设科之本意也虽然汉世诸科虽以贤良方正
 为至重而得人之盛则莫如孝廉斯亦后世之所不
 能及
  马氏端临
曰西汉举贤良文学则令其对策而孝廉
 则无对策之事盖所谓贤良文学者取其忠言嘉谋
 足以佐国崇论宏议足以 …… (第 21b 页)

马氏端临
曰魏晋以来虽立九品中正之法然仕进
 之门则与两汉一而已或公府辟召或郡国荐举或
 由曹掾积累而升或由世 …… (第 32a 页)
    谣毁誉之失实岂独九品中正乎
通典东晋元帝制扬州岁举二人诸州各一人时以天
下丧乱务存慰勉远方孝秀不复策试到即除署既经
略粗定乃诏试经有不中科刺史太守免官其后孝秀
莫敢应命有送至京师皆以疾辞
太兴三年尚书孔坦议请普延五岁许其讲习乃诏孝
廉申至七年而秀才如故

  马氏端临
曰孝廉诸科自东汉以来皆有策试之事
 夫以文墨小技而定其优劣已不足以称其科之名
 矣今观东晋之事则应举 …… (第 37b 页)
    尽者矣
唐书选举志高宗永徽二年始停秀才科

上元二年加试贡士老子策明经二条进士三条
永隆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
惟诵旧策皆亡实材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乃诏自今明
经试帖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
试策
通典武后载初二年二月策问贡士于洛城殿数日方
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马氏端临
曰武后所试诸路贡士盖如后世之省试 …… (第 51a 页)
长官精加试
练具名送省委尚书覆试御史中丞监之取名实相副
者闻奏既而至者皆试以诗赋论遂无一人及第者
  马氏端临
曰以唐登科记考之是年进士二十三人
 风雅古调科一人不知何以言无一人及第也
册府元龟开元二十四年已后复 …… (第 52b 页)
 打眊燥匿名造谤谓之无名子退而肄业谓之过夏
 执业以出谓之夏课(亦谓之/秋卷)挟藏入试谓之书策此
 其大略也
  马氏端临
曰案昌黎公赠张童子序言天下之以明
 二经举其得升于礼部者岁不下三千人谓之乡贡 …… (第 58a 页)
  马氏端临
曰五代五十二年其间惟梁与晋各停贡
 举者二年则降敕以举子学业未精之故至于朝代
 更易干戈抢攘之岁贡举 (第 64b 页)
    其称谓固未能尽革也
宋史选举志乾德元年诏曰旧制九经一举不第而止
非所以启迪仕进之路也自今依诸科许再试

  (马氏端临
曰自唐以来所谓明经者不过帖书墨义/而已尝见东阳丽泽吕氏家塾有刋本吕许公夷简)
 (应本州乡举试卷因知 …… (第 3b 页)
  (马氏端临
曰殿前试士始于唐武后然唐制以考功/郎中任取士之责后不过下行其事以取士誉非于)
 (考功已试之后再试之 …… (第 6a 页)
月廷试举人故事惟春放榜至是秋试非常例
也是冬诸州举人并集会将亲征北汉罢之自是间一
年或二年乃贡举
  (马氏端临
曰选举志言是年试进士始加论一首然/考登科记所载建隆以来逐科试士皆是一赋一诗) …… (第 7b 页)
    临轩唱名及第则始于此时
淳化三年诸道贡士凡万七千馀人先是有击登闻鼓
诉校试不公者苏易简知贡举受诏即赴贡院仍糊名

考校遂为例既廷试帝谕多士曰尔等各负志业效官
之外更励精文采无坠前功也诏刻礼记儒行篇赐之
每科进士第一人天子宠之以诗后尝作箴赐陈尧叟
至是并赐焉
    蕙田案糊名试士始于此
  (马氏端临
曰艺祖太宗皆留意于科目然开宝八年/王嗣宗为状元止授秦州司理参军尝以公事忤知)
 (州路冲冲怒械系之于 …… (第 9a 页)
    废至是再行之而后遂为永制与
大中祥符三年亲试东封路服勤词学经明行修赐进
士梁固以下三十一人四年亲试祀汾阴路服勤词学
经明行修赐进士张师德以下三十一人
  (马氏端临
曰自雍熙端拱而后取士之法省试之后/乃有殿试已为定例独此二年会要所载乃停贡举)
 (年分礼部未尝放进士 …… (第 13a 页)
  (马氏端临
曰诗赋不过工浮词论策可以验实学此/正理也今观欧公所陈欲先考策论后考诗赋是以)
 (粗浅视论策而以精深 …… (第 18a 页)
当务至公岂容以己意升降自今勿
先进卷
    蕙田案廷试前十名卷先期奏请御定亦始
    见于此
  (马氏端临
曰熙宁四年始罢词赋专用经义取士凡/十五年至元祐元年复词赋与经义兼行至绍圣元)
 (年复罢词赋专用经义 (第 32a 页)
 君亦答拜是皆不得视犹子也
 虞氏喜曰且据汉仪于门屏交礼交礼即答拜中兴
 谬从钧议后革之深得其意
  (马氏端临
曰案古人养老之礼有养于乡者所谓五/十养于乡王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养老于东)
 (序大司徒以保息六养 (第 3a 页)
 月西巡十一月北巡而崔灵恩乃以为一年巡一岳
 虞五载则二十年而遍周十二载则四十八年而遍
 不知何据
  马氏端临
曰案舜典王制明言二月东巡五月南巡 …… (第 14a 页)
 (有三成则总四尺矣宫旁一门即觐礼所谓宫方三/百步四门是也盖壝土为坛坛外为宫每旁一门则)
 (四门/矣)
  (马氏端临
曰天子与诸侯相见于方岳之下筑坛与/觐礼坛制同其坛外为土埒方三百步开四门坛方)
 (九十六尺高四尺上为 (第 30a 页)
 度在地面一度为二百里在天则距地愈远而其度
 愈阔月天最卑距地最近者为地半径五十倍有馀
 则一度已为一万馀里 马端临
考引帝王世纪一度
 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周天一百七万九百一十三里
 其亦不足据矣
    蕙田案中庸之言 (第 8b 页)
 兼论黄道与周礼周髀相合后汉志云九道术久废
 永元中复命史官以九道法候弦望验无有差亦与
 周礼郑注近似 马端临
考载沈括云月行有迟有速
 难可以一术御故分为数段每段以一色名之以别 (第 23a 页)
续文献通考明季西洋法入中国崇祯元年所测诸星
悉具黄赤经纬度载于崇祯新书明史撮其大要入于
天文志今案 马端临
象纬考云古今志天文者述天官
星之名义大略皆同两朝志亦出入晋隋二史但能言 (第 14b 页)
    贡周礼及史记河渠书班史地理志而下列代史
    志以及桑氏钦水经杜氏佑通典元和郡国志寰
    宇记郑氏穛通志 马氏端临
通考王氏应麟通释
    下至各省府州县志书并游览记载之语不可胜
    数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近代为 (第 1b 页)
 长卿案行水灾因行汤冢始得之于汾阴亳(疑/衍)县北
 东郭去县三里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处平
 地 马端临
曰今河中府是故宋太祖乾德四年著诸
 祀典迄今不易虽有杜预汤冢在薄城中魏王泰又
 在偃师县东两说吾未敢 (第 57a 页)
 通典周六万三千六百七十五员(内二千六百四十/三人外诸侯国官)
 (六万一千三十二人按/礼记王制计之商制同)
  马氏端临
曰杜氏通典所载周之官数则以为出于
 礼记王制今考之其所谓外诸侯官六万一千三十 (第 27a 页)
巷为掖廷成帝更名中书谒者令)
(为中谒者令初置尚书员五人有四丞/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哀帝省乐府)
  马氏端临
曰中书尚书之名始于汉通典言汉武帝
 游宴后庭始令宦者典事尚书谓之中书谒者则中
 书尚书只是一所然考霍 …… (第 4b 页)
 罢司徒并丞相则丞相与司徒不并置矣其后或有
 相国或有丞相省置无恒而中书监令常管机要多
 为宰相之任自魏晋以来相国丞相多非寻常人臣
 之职
  马氏端临
曰后汉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尚书始为
 机衡之任然不过预闻国政未尝尽夺三公之权也
 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 …… (第 30a 页)
名每十令史置一主事不/满十者亦置一后又改主客郎为司蕃郎又每减一员)
(置承务郎一人/同员外之职)
  马氏端临
曰侍郎之名旧矣汉凡诸郎皆掌更直执
 戟宿卫诸殿门以侍卫之故通谓之侍郎若今之郎
 官且非今六部侍郎之任 (第 49a 页)
    代以降宰相无不称平章事者矣

  (马氏端临
曰唐初始定制以三省为宰相之司存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之职任然省分为三各有所掌而)
 (其官亦复不一相职既 …… (第 5a 页)
司平屯田曰司田虞部曰)
(司虞水部曰司川光宅元年改工部曰冬官/天宝十一载改虞部曰司虞水部曰司水)
  马氏端临
曰汉成分尚书置四曹盖因事设员以司
 其务非拟于古制也汉魏以来或五或六亦随宜施
 制无有常典自宋齐以后 …… (第 8b 页)
 (行然事有当奏禀左相必批送中书右相将上而右/相有不同往往或持之不上或退送不受左相无如)
 (之何侍郎无所用力事权多在中书自中书/侍郎迁门下侍郎虽名进其实皆未必乐也)
  (马氏端临
曰以宰相而兼他官本非令典唐制所谓/反轻宰相之体是也然时方用兵则兼节度使崇儒)
 (学则为大学士急财用 …… (第 31b 页)
    废

平章军国重事(元祐/中置)
使相(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今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不预政事不书敕惟宣敕除授)
(者敕尾存/其御而已)
  (马氏端临
曰宰相者总百官弼天子既不当侪之他/官而其上则不当复有贵官矣自唐开元以来郭元)
 (振李光弼相继以平章 …… (第 32b 页)
定员赏主管三省枢密院架阁文/ 一员 三省枢密院激 库三省枢密院激赏酒库)
(监官各/二人)
  马氏端临
曰枢密之名始于唐代宗宠任宦者故置
 内枢密使使之掌机密文书如汉之中书谒者令是
 也若内中处分则令内枢 …… (第 36b 页)
 右文殿修撰(绍圣二年易集贤殿学士为修撰政和/六年改名右文次于集英殿为贴职之)

(高/等) 秘阁修撰(政和六年置以待馆阁之资/深者多自直龙图阁迁焉) 直龙图
(祥符九年始置直闇凡馆阁久次者必选直龙图阁/皆为擢待制之基也中兴后凡直阁为庶官任藩阃)
(监司者贴职随高下而等差/之直天章阁至显文阁并同) 直秘阁(国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
(三馆皆寓崇文院太宗于崇文院中堂建秘阁以右司/諌直史馆宋泌为直秘阁直馆直院则谓之馆职以他)
(官兼者谓之贴职元礼以前凡状元制科一任还即试/诗赋各一而入否则用大臣荐而试谓之入馆官制行)
(废崇文院为秘书监列为职事官罢直馆直院之名独/以直秘阁为贴职皆不试而除盖特以为恩数而已)
  (马氏端临
曰学士待制二官始于唐皆以处清望儒/臣俾备顾问其初既无专职亦无定员宋因其制而)
 (以三馆为储才之地故 …… (第 42b 页)
 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 提举河北籴便司
提举制置解盐司 经制边防财用司(熙宁末置/元祐初罢) 提
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 提举保甲司(元祐初置于/开封府界下)
(其法于河北诸路既而/悉置提举官知府界) 提举三白渠公事 检𤼵司
 辇运司 提举弓箭手
  马氏端临
曰古者牧伯之任后世之所谓监司也隋
 以前谓之刺史自唐以刺史名知州而后牧伯别有
 以名其官盖唐之初止有 (第 55a 页)
    牧微异盖以饶远遂较乡为远邦国较畿内
    为远故其差如此及其出税赋则皆二而当
    一今胪列诸条汇于一处学者览之自明
  马氏端临
曰周家授田之制如大司徒遂人之说则
 是田肥者少授之田瘠者多授之如小司徒之说则
 口众者授之肥田口少者 (第 20a 页)
 (赋敛农民之粟帛以赡正军又籍农民之身以为兵/是一家独任二家之事也如此则民之财力安得不)
 (屈臣愚以为河北河东已刺之民/犹当放遣况陜西未刺之民乎)
  (马氏端临
曰古之兵皆出于民者也故民附则兵多/而勃然以兴民叛则兵寡而忽焉以亡自三伐以来)
 (皆然矣秦汉始有募兵 …… (第 50a 页)
    以来战功之无足称国势之弱未有如宋者

    范氏欧阳氏苏氏司马氏及 马贵与
所论召
    募之害与廪给之患可谓深切著明矣后人
    可不鉴哉
    观承案宋兵之三变极确然 (第 56a 页)
 春秋之世致败者未有不由车战之无法而轻动摇
 也惟繻葛之战二拒用事若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
 公未尝轻动摇深得古法
  马氏端临
曰兵虽凶器然古之以车战其坐作进退
 整暇有法未尝掩人之不备而以奇取胜也故韩厥
 遇齐侯则奉觞加璧郤至 …… (第 15b 页)
          右春秋车战
汉书夏侯婴传破李由军于雍丘以兵车趣攻战疾破
之从击章邯军东阿濮阳下以兵车趣攻战疾破之又
击秦军雒阳东以兵车趣攻战疾破之
灌婴传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

卫青传青以武刚车自环为营(张晏曰/兵车也)而纵五千骑往
当单于
李广传陵与单于相值围陵军陵居两山间以大车为
营引士出营外为陈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
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
  马氏端临
曰先儒因考西汉书此数条以为车战之
 制汉尚用之然详考其辞则是以车载糗粱器械立
 则环以为营耳所谓甲士 (第 20b 页)
 (膝本欲起肘腋欲开膝欲/方蹄欲厚三寸坚如石)
和帝本纪永元五年二月诏有司省减内外厩及凉州
诸苑马
安帝本纪永初元年九月诏厩马非乘舆常所御者皆
减半食 六年春正月诏越巂置长利高望始昌三苑
又令益州郡置万岁苑犍为置汉平苑

顺帝本纪汉安元年始置承华厩(东观记曰时以远近/献马众多园厩充满)
(故/置)
  马氏端临
曰当时隐士魏桓被徵不出谓人曰厩马
 万疋其可减乎盖当时畜马未尝以资军国之用徒
 侈服御糜廪粟而已
(第 35b 页)
如元诏寻又诏以两路保马分配诸军馀数付
太仆寺不堪支配者斥还民户而责官直翔公雅皆以
罪去而保马遂罢
  马氏端临
曰熙宁五年所行者户马也元丰七年所
 行者保马也皆是以官马责之于民令其守养户马
 则是蠲其科赋保马则是 (第 16a 页)
而补
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蕙田案常平之名始于汉其法则自李悝始
    之备荒之政莫善于此 马贵与
所谓农人服
    田力穑之赢馀上之人为制其轻重时其敛
    散使不以甚贵甚贱为患乃仁者之用心是 …… (第 9b 页)
  马氏端临
曰青苗钱所以为人害者三曰徵钱也取
 息也抑配也今观条例司所请曰随租纳斗斛如以
 价贵愿纳钱者听则未尝 (第 21a 页)
年夏税并与除放秋税一半其馀一半候到蚕麦纳逃
户与放一半差徭却令归业
  (马氏端临
曰汉以来始有蠲贷之事其所蠲贷者有/二田赋一也逋债二也何三代之时独不闻有所蠲)
 (贷耶盖三代之所以取 …… (第 20a 页)
    后浸以卑下凡官府期会辇运官物逐捕盗

    贼之𩔖皆得而役使之谓之户役 马贵与

    为之辨以为户役非古之力役其说固然然
    既出其力以役于官则亦与古之力征更赋
     (第 58b 页)
降敕以劝之臣恐国家始于宽仁而终于酷暴意在活
人而杀人更多也
  马氏端临
曰温公此奏乃言之于英宗治平年间非
 此时所上今姑附此
    蕙田案温公所奏深得周官除盗贼之旨其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