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樂類
  小戴及所存大戴礼间有制度可考而纯驳互见

  附以注疏及魏晋诸家人自为说益用纷岐唐宋
  以来惟杜氏佑通典陈氏祥道礼书朱子仪礼经
  传通解 马氏端临
文献通考言礼颇详今案通解
  所纂王朝邦国诸礼合三礼诸经传记荟萃补辑
  规模精密第专录注疏亦未及史 (第 1b 页)
 有与天同以极其隆有与天异以致其辨故皆禋祀
 皆服大裘此其所同也祀帝于圜丘兆五帝于四郊
 此其所异也
  马氏端临
曰五帝为五行之主而在天犹五岳为五
 行之镇而在地也五帝不出于天之外而谓五帝即
 昊天则不可五岳不出于 …… (第 22b 页)
 (已失其三矣惟冬至圜丘祭昊天上帝立春祭苍帝/立夏祭赤帝季夏祭黄帝立秋祭白帝立冬祭黑帝)
 (而耀魄宝灵威仰等名又汨之以谶纬之说则六者/又胥失之矣○ 马氏端临
曰古者一岁郊祀凡再正)
 (月郊为祈谷十/一月郊为报本)
    蕙田案古者天子一岁祭天有四而冬至为 …… (第 27a 页)
    皇氏又谓天有六天岁有八祭其谬与注疏
    同而又牵入郊禖更属支离王氏肃曰祭天
    岁二冬至祭天春祈农事 马端临
从之然除
    去大雩大飨亦似未安惟程子谓岁之祭
    天有四冬至祈榖大雩明堂较为有据然
    (第 28b 页)
 王酳尸尸嘏王此其卒爵也遂送尸肆师礼
    成则告事毕盖其制度仪文与行事始终之
    序大略如此 马端临
文献通考尝言其散见
    于百官之职掌错见于礼经之总论披纷散
    佚未有能会通而次第之者惟杜氏 (第 49b 页)
 (衰世天子诸侯无疑也故圣人耻鲁之事而□及杞/宋之郊杞之郊也存禹后也宋之郊也存商后也是)
 (宜以禹契而配天周祀未绝鲁以周公配天/于周公能无愧于后稷太王王季文王乎)
  马氏端临
曰案先儒论鲁郊祀之非其论正矣然遂
 以为非出于成王之命特汉儒见春秋所书鲁祭祀
 多僣天子之礼始妄设周 …… (第 32b 页)
    并谓成王初未尝赐乃鲁人之矫托而非实

    事则未免臆度矣 马贵与
所论极得情理之
    安而杨升庵何元子更證以春秋及鲁颂而
    断为鲁之郊禘自僖始尤为今收昔遁矣 (第 41a 页)
 (生物则可谓五行佐天生物则天与五行为二矣是/以程子曰不知乾坤之外甚底是六子譬如人之四)
 (肢只是一体耳/学者大惑也)
  马氏端临
曰案五帝之祀见于周礼五帝之义见于
 家语其说本正大也自秦汉间废祀天之礼而以所
 谓郊祀者祀于五畤名曰 (第 7a 页)
 之也知有正礼而又汨之以纬书甚矣其惑也

  马氏端临
曰如通典则依郑氏注以方丘为祭昆崙
 之神丘在国之北礼神之玉以黄琮牲用黄犊币用
 黄缯(所谓各如/其器 (第 8b 页)
封武帝凡五修封
 文献通考 马氏端临
曰秦始皇汉武帝之封禅也皆
 黜当时诸儒之议而自定其礼仪考史氏所载则秦
 之诸儒进蒲车扫地之说汉之诸儒 (第 29b 页)
 (乃迎尸于奥而祭之盖以其奥之或在庙室中或在/庙门外也故曰皆祭于庙然郑氏注周礼宫正又言)
 (祭社稷七祀于宫中与前说不合 马贵与
谓庙所以/奉祖宗不当杂祭他鬼神则所谓奥者不在于庙而)
 (在其所居/之室矣)
          右 (第 27b 页)
 庙异室古人已有通其变者正不得指之为后人之
 臆见也得乎此制则位置井然虽如殷之兄弟四人
 相继亦岂有昭多穆少或昭少穆多如 马端临
所谓 …… (第 46a 页)
 变故孝王以叔居子列弟处孙行遂使夷王以穆而
 居昭厉王以昭而居穆盖亦未酌乎此制也
    蕙田案昭穆之说何氏洵直为的至朱子始
    详然 马贵与
犹有昭穆偏枯祧迁紊乱之疑
    万充宗据兄弟同昭穆之义定为同庙异室
    之制则世次不紊而庙制有 (第 46b 页)
 (之广用成分体九十黍之长以定铜尺有/司奏芳尺同高祖所制芳遂典修金石)
 (宋史志景祐中阮逸胡瑗取上党秬黍中者累度求/尺制黄钟之律 马端临
曰胡瑗以横黍累尺管容)
 (黍千/二百)
    蕙田案此横黍起分与汉志一黍之广广字 (第 85a 页)
 遍七庙此盖无所据而强为之说不自知其言之涉

 于迂阔此就礼节仪文而言臣等所未敢轻议者也
 臣等窃闻先儒 马端临
曰后世之失礼者岂独庙制
 一事而庙制之说自汉以来诸儒讲究非不详明而
 卒不能复古制者以昭穆之位太拘故 (第 29b 页)
 赵氏匡采曰虞氏禘黄帝盖舜祖颛顼出于黄帝则

 所谓禘其祖之所自出也夏后氏禘黄帝义同舜也
 殷祖契出自喾故禘喾周禘喾义与殷同
  马氏端临
曰先王四时之祭则有常礼以常礼为未
 足以极其追远之意而又为禘以祭则及其所出之
 祖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 …… (第 6b 页)
 既又以地示宗庙亦是大祭复指禘为祭地示祭宗

 庙之名且于大司乐注中立为三禘之说以实之支
 离泛滥不可收拾诸儒已辨其谬矣
  马氏端临
曰郑氏注禘其祖之所自出以为王者之
 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祖者后稷也祖之所
 自出者苍帝灵威仰也遂 …… (第 15b 页)
 (追念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赐鲁以天子礼乐使用/诸太庙上祀周公于是乎有禘所以春秋言禘不言)
 (祫也孔子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则知诸侯无禘/而当祫天子无祫而有禘岂不明白而易知乎)
  (马氏端临
曰以禘祫为共一祭而异名以禘为合祭/祖宗审谛昭穆之义汉儒之说也近代诸儒多不以)
 (为然独致堂从之然大 …… (第 23a 页)
 之据宣无禘文而妄据之傅会可见也取乱世之典
 以为治世之制郑氏岂知春秋哉诸儒波荡而从之
 历代祀典咸所遵用益可悲也
  马氏端临
曰案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之说先儒林氏 (第 65b 页)
          右蜀汉后妃庙
晋书礼志武帝既改创宗庙追尊景帝夫人夏侯氏为
景怀皇后任茂议以为夏侯初嫔之时未有王业帝不


文献通考 马氏端临
曰时已尊景王夫人羊氏为景后矣
怀帝策武帝后杨后曰武悼皇后改葬峻阳陵侧别祠
宏训宫不列于庙成帝咸康五年 (第 24b 页)
 旨而立庙京师诏可其加帝而立庙应州

 文献通考 马氏端临
曰案庄宗以沙陀为唐之嗣明
 宗又以代北狄裔为庄宗之嗣故后唐之所谓七庙
 者以沙陀之献祖国昌太祖克用庄 (第 32b 页)
 者皆再拜乃彻席
 凡祭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贫则称家之有无疾则
 量筋力而行财力可及者自当如仪
 (文献通考 马氏端临
曰臣庶祭祀之制历代未尝立/为定法惟唐制见于开元礼者颇详近代司马温公)
 (及伊川横渠各有礼书朱文公作 (第 18a 页)
 子亚圣亲为制赞书于右仍令当朝文士分为之赞
 题其壁焉
    蕙田案新唐书睿宗时曾子已配享矣观通
    考载开元八年之奏新唐书似误
  马氏端临
曰自礼记释奠于先圣先师之说郑康成 …… (第 38a 页)
 文献通考又敕两京及兖州旧宅庙像宜改服衮冕
 其诸州及县庙宇既小但移南面不须改衣服
  马氏端临
曰孔子弟子姓名之可考者史记家语所
 载并十哲共七十七人内公伯寮秦商鄡单家语不
 载而别有琴牢陈亢县亶 (第 64b 页)
    蕙田案此遣官祀阙里之始
十三年二月庚午以殷绍嘉公孔安为宋公
十四年夏四月辛巳封孔子后志为褒成侯(注平帝封/孔均为褒)
(成侯志/均子也)
  马氏端临
曰西汉时孔氏之裔侯者二人绍嘉侯奉
 殷后也褒成侯奉孔子之后也建武中兴袭爵如故
 绍嘉之后不知所终褒成 (第 8a 页)
万世之规乞下礼官指定
施行诏令礼部太常寺讨论闻奏至是礼寺看详乞俟
皇帝从吉日讨论典礼施行从之
 通考 马氏端临
曰国朝会要告礼门总序称祖宗以 (第 36a 页)
 上受禅诏太皇太后月奉缗钱二万皇太后万五千

 上皇太后五万而重华别给二万焉
  (马氏端临
曰光尧之寿祉寿皇/之孝养古今罕俪故具载其事)
 宋史孝宗本纪赞曰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
 而能尽宫 (第 38a 页)
属备员请著功令它如律令制曰可
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蕙田案武帝纪事在元朔五年 马端临
云前
    此博士虽各以经授徒而无考察试用之法
    至是官始为置弟子员所谓兴太学也 …… (第 3a 页)
    蕙田案汉书河间献王来朝对三雍宫注以
    三雍为明堂辟雍灵台儿宽亦云陛下发愤
    祖立明堂辟雍则西京已有之
  (马氏端临
曰东汉时辟雍为天子养老大射行礼之/所太学为博士弟子受业之所析为二处与古异夫)
 (太学辟雍固不可析为 …… (第 5a 页)
 (公学也鸿都学私学也学乃天下公而以为人主私/可乎是以士君子之欲与为列者则以为耻公卿州)
 (郡之举辟也必敕书强/之人心之公岂可诬也)
  (马氏端临
曰灵帝之鸿都门学即西都孝武时待诏/金马门之比也然武帝时虽文学如司马迁相如枚)
 (皋东方朔辈亦俱以俳 …… (第 10a 页)
修学则得给牒收补仍据
所业次第逐季考试申奏如收补年深未闻艺业虚沾
补牒不赴试期亦委监司具姓名申奏
  (马氏端临
曰五代弊法凡官府公使钱多令居官者/自出其费宰相则有光省钱御史则有光台钱至于) …… (第 28b 页)
旦即
亲书到历如遇私故或疾告归宁皆给假违程及期月
不来参者去其籍后諌官余靖极言非便遂罢听读日

  (马氏端临
曰古人所谓中年考校九年大成者进德/修业之事也至汉人之补博士弟子员则止限以通)
 (一经而后授之官唐人 …… (第 30a 页)
主簿使归教授诏赐书院名增赐中秘书
  马氏端临
曰右宋初四书院建置之本末如此此外
 则又有西京嵩阳书院赐额于至道二年江宁府茅
 山书院赐田于天圣二年 …… (第 65a 页)
    蕙田案孝悌睦姻任恤忠和谓之八行科

三年臣僚言比者试文有以圣经之言辄为时忌而避
之者如曰大哉尧之为君以为哉与灾同制治于未乱
安不忘危吉凶悔吝生乎动则以为危乱凶悔皆当避
不讳之朝岂宜有此诏禁之
四年鲍耀卿言今州县学考试未校文字精弱先问时
忌有无苟语涉时忌虽甚工不敢取时忌如曰休兵以
息民节用以丰财罢不急之役清入仕之流诸如此语
熙丰绍圣间试者共用不忌今悉绌之宜禁止诏可

  马氏端临
曰熙宁之立学校养生徒上自天庠下至
 郡县其大意不过欲使之习诵新经附和新法耳绍
 圣崇观而后群憸用事丑 (第 7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