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天文算法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如蝶
  钱二
原六韬曰武王入殷散鹿台之金钱以与殷民 汉书
曰凡货金钱布帛之用夏殷以前其详靡记太公为
九府圜法(圜即/钱也) 史记曰初苏秦之燕贷百钱为资 (第 18b 页)
洞庭野虞夔
奚暇调笙磬周瞽曷由分郑雅旅人怀忧实无寐遭此
彊聒胡为者得非作奸谋蚀月无奈聚讼腾欢诧昔闻 周公立
典教蝈氏专司菊灰洒常疑圣人茂育物独向
微虫少宽解乃今知其非琐屑欲问官私乞馀灺凤皇 (第 40b 页)
出境商贾不通若初始奏纵钱以/起万货 五代史李守贞传见上 鲁褒钱神论见上)
钱圜(汉书食货志太公为 周立
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觔丨丨函方轻重以铢)
钱流(唐书刘晏传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驿相望四方/货殖低昂 (第 50a 页)
揩击/大琴大瑟中琴小瑟 丨之乐器也 仪礼乡射)
(礼揖豫则钩楹内于钩楹绕楹而东也序无室可以深/也 周立
丨丨之学 国而又以有虞氏之序为乡学乡)
(饮酒义曰主人迎宾于庠门外是也蔡宋书武帝纪仰/丨丨之休义鉴 (第 32b 页)
制见五庙下始宋史礼志按尧舜禹皆五/庙盖二昭二穆与其 祖也有商建国改立丨丨)
(盖昭穆之外祀契与汤也 周立
七庙盖亲庙之外祀太/祖与文王武王也 元史祭祀志至元十八年三月十)
(一日尚书段那海文太常礼官奏曰始 (第 31b 页)
向别录曰丨)
(丨书民间无有公又货殖传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丨丨则桓 以霸 汉书食货志太公为 周立
丨)
(丨圜法注师古曰周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丨丨 晋书应詹) (第 75b 页)
视则暂时还乡南牖下东首令君得南面而视之)
(其礼记郊特牲薄社丨丨使阴明也疏殷始都薄故呼/ 社为薄社 周立
殷社为戒而屋之塞其三面唯开丨)
(丨示绝阳而通阴晔南史范晔传彭城太妃薨将葬祖/父僚故并集东府 与司 (第 10b 页)
鬼神害/盈而丨丨)
福凑(后汉书丁鸿傅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害除丨丨矣)
福流(诗率由旧章疏言能遵用 周公礼
法故丨丨子孙/ 汉书郊祀志孝武皇帝建上下之祀飨国长久)
(累世遵业/丨丨于今)
福全(亢仓子导筋骨 (第 23a 页)
  铭一字曰册说文谓象其扎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
形诸侯进受于王者也古之器多著此象岂皆当时
受赐于君以昭其功者耶(绍兴古器评)

   周立
戈爵

  铭一字作戈立形戈为兵器戡戮战伐皆从之盖有
伤物之意爵虽于饮器为特小然主饮必自爵始故 (第 60b 页)
  禹庙窆石遗字直宝文阁王顺伯复斋金石录定为
汉刻旧经云禹葬于会稽取此石为窆(宝刻丛编)

  禹陵窆石古篆文不可读在绍兴府会稽山(林侗古今碑刻
记)


   周公礼
殿记 (第 25b 页)
  汉初平五年仓龙甲戌旻天季月脩□筑 周公礼
殿始
自文翁应期凿度开建畔宫立堂布观庙门相钩□司
□延公檗相承□于甲□故府榇潼文君增造吏寺二
百馀间 (第 26a 页)
四百年之际变异蜂启旋机篱常壬衡先统强
桀并兼人襄侥□战兵雷合民□先命烈火飞炎一都
之舍官民寺□同日一朝合为灰炭独□文翁石庙门
之两观礼乐崩坥风俗混乱诵读已绝倚席离□夫礼
兴则民寿乐兴则国化郡将陈□高君莭苻典境迄斯

十十有三载会□优乱□宪匡救济民涂炭闵斯立虚
(缺)  冠学者表仪(缺)   大小推诚兴复第馆八
音克谐鬼方来观为后昌基(缺)神不(下阙)

  右益州太守高眹脩 周公礼
殿记今在成都献帝初
平五年正月朔已改元兴平矣此碑书九月事尚用
初平者天下方乱道路拥隔置邮到蜀稽晚也碑 (第 26b 页)

始自文翁开建畔宫者西都蜀郡守也又云至于甲
午故府梓潼文君增造吏寺者建武中益州太守文

参也又云烈火飞炎一朝灰炭者华阳国志云安帝
永初时讲堂火灾独存石室也又云郡将陈留高君
者高眹也诸书多有误以眹为朕者眹再作石室在
文翁石室之东又东即 周公礼
殿规模古质井斗异
制柱皆削方上狭下广此记刻于东南之一柱亦木
尔欧阳氏以为文翁石柱记者误也自兴平甲戌至 …… (第 27a 页)
  此碑以旋机为琁玑以优为扰以蜂启为蜂起□
恐作蔓壬衡即玉衡(仝上)

  右汉文翁石柱记云汉初平五年仓龙甲戌旻天季
月脩旧筑 周公礼
殿始自文翁开建泮宫㩀颜有意
益州学馆庙堂记云按华阳国志文翁为蜀郡守造
讲堂作石室一名玉堂安帝永初间烈 (第 27b 页)
火为灾堂及

寺舍并皆焚燎惟石室独存至献帝兴平元年太守
高朕于玉堂东复造一石室为 周公礼
殿有意又谓
献帝无初平五年当是兴平元年盖时天下丧乱西
蜀僻远年号不通故仍称旧号也今检范晔汉书本
纪初 (第 28a 页)
平五年正月改为兴平颜说是也(集古录)

  右 周公礼
殿记者今成都府学有汉时所建旧屋柱
皆正方上狭下阔此记在柱上刻之灵帝初平五年
立距今盖千年矣而字画完好 (第 28a 页)
可读当时石刻在者

往往磨灭此记托于屋楹乃与金石争寿亦异矣记
有云甲午年故府梓潼文君增造吏舍二百馀间按
华阳国志有文参字子奇梓潼人平帝时用为益州
太守不从王莽公孙述光武嘉之疑此记所载即其
人也盖光武建武十年岁次甲午云(金石录)

  此记在成都学舍颜有意撰昔庐江文翁治蜀初立
学成都作讲堂石室开二堂左温故右时习复作
公礼
殿画孔子像盖古者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 …… (第 28b 页)
也蜀书有高
胜为郪县人昔人疑其为守非也魏文帝时夏侯霸
为右将军父朕尝仕于汉可信也(广川书跋)

   周公礼
殿记蔡邕𨽻书成都府(金石略)

  按颜有意乃唐颜昭甫之弟撰益州学馆庙堂记者
是唐碑也而通志云蔡邕 (第 29b 页)
  史晨请出王家谷祀孔子碑八分书建宁二年三月
今在曲阜县庙中 饮酒畔宫者泮宫之异文也益
州太守高眹修 周公礼
殿记亦作畔宫(金石文字记)

  史晨飨孔子庙后碑

  相河南史君讳晨字伯时从□骑校尉拜建宁元年四 (第 31a 页)
洽盛(阙五字)纪明(阙二字)掾寿
(阙)盉起(阙五字)(后阙二人)

  右学师宋恩等题名今在成都 周公礼
殿门之西序 (第 23a 页)
  六艺之一录卷五十三    钱塘倪涛撰

  石刻文字二十九

  建平郫县碑

  建平者哀帝之纪年其五年已改为元寿矣此云建
平五年者与 周公礼
殿碑相类殆蜀道未知改元耳
此碑却无篆体乃西京之佐书也(𨽻续)

  建平五年立乾道初始出在永康过紫 (第 1a 页)
  黄初三年立在亳州集古作太清东阙题名(汉𨽻字原)
余自至亳始得悉阅太清之碑其佳者悉已入余集
古录乃知余之集录所得多矣惟两石阙题名未有
今续录于此熙宁元年二月十九日书(集古录)

  魏 周公礼
殿石楹记 …… (第 8b 页)
  与董彦远同观文翁学生题名予谓董云结体殊不
类隶董云集古录以为文翁学生予云尝考此碑其
郡望有云江阳宁蜀遂宁晋原以晋志考之江阳蜀
置此郡宁蜀遂宁晋原皆是宣武平蜀后置彦远击
节此言以为辨正精详又问予云 周公礼
殿记云甲 (第 13a 页)
据也(金石录)

  故仪同陈毅志

  保定三年癸未十二月辛卯朔十九日癸酉立(复斋碑录)

  后 周立
秦始皇碑

  大象二年立在不夜城即今文登县(访碑录)

  大像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碑文为对偶 (第 21b 页)
  汉文翁石柱记 集古录云汉隶不著书撰人名氏永
初中火灾被焚惟庙内两石阙存太守高朕重立又
于其东别筑 周公礼
殿碑以初平五年立在益州

  殿柱记 先儒谓钟会书非也钟会是魏咸熙元年始
入蜀距汉兴平初𥜥已七十一 (第 4a 页)
  黄庭经(子昂临在成都新津县学)  浣花草堂碑


  干禄字书(颜鲁公真书小字辨别字之正俗颜元孙作石刻在潼川州)

  益州 周公礼
殿记(汉隶在成都府)詹孟举千字文(在蜀府)

  千字文(子昂书大者方尺石刻小者四寸木刻在蜀府) (第 52a 页)
  石室梁上题字 光和六年 在成都府学 隶续云

太守张景题字四行在高眹石室梁上磨灭鲜成章
句首云光和六年四月太守张景中有追念先祖早
先覆(阙)孤茕自悲纪刋先象之句相去尺许有少子
早悴之文前有治郡二字盖张公追远之词也按华
阳国志文翁为蜀郡守造讲堂作石室一名玉堂安
帝永初间烈火为灾堂及寺舍并皆焚燎惟石室独
存至献帝兴平元年太守高眹于玉堂东复造一石
室为 周公礼
殿此字乃光和六年所题下距兴平改 …… (第 19a 页)
而模之始传于世故承华阳国志之误遂谓之高眹
石室并谓其像为高眹自作也高眹所作者 周公礼
殿语在 (第 20b 页)
周公礼
殿记石室非即礼殿华阳国志乃谓
兴平元年眹复作一石室为 (第 20b 页)
周公礼
殿盖其误也此
题字纪刋先象上又有归文学三字疑张景即蜀人
所云太守非本郡太守归成都后作此石室于文翁
(第 20b 页)
旁以追崇其先祖考 周公礼
殿记高眹于光和五
年到官景作石室眹已在郡一时安得有两太守且 (第 20b 页)
  圉令赵君碑 初平元年 字原云在邓州一统志云
在南阳府旧文宣王庙内南阳县宋属邓州今俱属
河南南阳府 额题云汉故圉令赵君之碑八篆字
为二行碑图云晕三重惟内一重自右达于左汉碑
圭首多若是惟中穿相去有远近不同者文十三行
行十九字末行空八字书年月与下一字齐金石录
云碑已讹缺名字皆不可考予家有旧拓本得之寒
山赵氏比隶释所载斯咏上多其盖二字


   周公礼
殿记 初平五年 舆地碑目云成都府学
集古录目云文翁为蜀郡守始立学校安帝永初中
以火灾被焚献帝时太守高 (第 6b 页)
眹重修立之金石录云
今成都府学有汉时所建屋柱皆正方上狭下阔此
记在柱上刻之初平五年立距今盖千年矣而字画
完好可读当时石刻在者往往磨灭此记刻于屋楹
乃与金石争寿亦异矣隶释云 周公礼
殿规模古质
井斗异制此记刻于东南之一柱亦木尔欧阳氏以 (第 6b 页)
为文翁石柱记者误也碑式云 周公礼
殿记六行行
三十八字集古录云颜有意益州学馆庙堂记谓献
帝无初平五年当是兴平元年盖时天下丧乱西蜀
僻远 …… (第 7a 页)
  诏赐功臣家字 无年月 字原云在成都府 隶释
云诏赐功臣家五大字今在蜀中似是汉人所书其
不可详也墨宝云郭氏犁地得之又有小字一刻永
平五年四字甃井杂之壁间今不存按此四字又是
一石非五字之纪年也

  学师宋恩等题名 无年月 隶释云在成都 周公礼
殿门之西序 字原云碑凡二一列经师经掾一列 (第 24a 页)
  灵台碑阴


  碑以皇屋为黄屋遵柜□𧠺为遵矩蹈规碑诵为碑
颂称术为称述

  高朕修 周公礼
殿记

  碑以旋机为琁玑以□为优以蜂启为蜂起□恐作
蔓壬衡即玉衡

  字原云初平五年立初文翁为蜀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