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管夫人墨竹图并书此君赋卷
杨万里此君赋
客有问于清虚子曰昔者子猷爱竹字之曰君谓此君
一日之不可无古之知竹者未有若子猷之勤者与清
虚子曰子猷可谓爱竹矣知竹则未也古之知竹者其

吾夫子
乎盖尝闻之夫子适卫公孙青仆子在淇园
间有风动竹闻萧瑟团栾之声欣然忘味三月不肉食
顾谓青曰人不肉则瘠不 …… (第 76b 页)
也客曰大哉清虚子之言似夫子也敢贺
此君从陈蔡者皆不及门君何脩何饰乃得四子而同
席愿坚晚节于岁寒以无忘 吾夫子
之德仲姬
  竹六段(绢本/水墨)
(款书/)仲姬笔
  管夫人画山楼绣佛图与鸥波公在伯仲间至其
  (第 77a 页)
  玄教大宗师吴公画像赞第一序云名者实之宾

  犹形之有景声之有响相随而不可离者也古之
  不尚名者莫过于老子而犹龙之喻 吾夫子
不能
  忘于言焉理之所在有不得不然者虽圣人不能
  不然也若韩国李公吴兴赵公巴西邓公清河元
  公 …… (第 36a 页)
  颜教百镒甘誇下吏金犹幸齐宣贤至行直令田
  子愧初心(阙/)来还鲊今同辙并与贪夫示诫箴岩
  栖赵宗典
  楚叶公尝以父攘羊而子證之为直躬 吾夫子

  以吾党之直者与是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大哉
  言乎微圣人不能折以理而随以蹈夫矫枉过正
  之议 …… (第 48b 页)
 偷安苟富诚何如老万翁志不渝费千金蓄此图
  此图传后世后世重义轻金与明威易东
 雷雨护婴图卷
   吾夫子
迅雷烈风必变而庄周以疾雷破山而不
  惊者为至人然则夫子惊乎曰非惊也敬也圣人 (第 61a 页)
  (楷书原/文不录)
病困无聊写此奉(阙/)山炼师永充福济观常住一笑置
之徵明顿首
  犹龙公道貌玄言 吾夫子
以为不可测识者而徵
  仲先生以笔墨追之几得影响此不复当以艺事
  目矣必焚登流眉香一铢乃可开卷壬戌 (第 6b 页)
 (可窃/也)禹之总德(墨子丨丨丨丨有之曰/不慎厥德天命焉葆)南游载书(墨子/子墨)

 (子丨丨使卫关中丨丨甚多弦唐子见而怪之曰 吾夫/子
教公尚过曰揣曲直而已今夫子载书甚多何有也)
 (子墨子曰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七十士故周/公旦佐相 (第 1b 页)
  行旅
乐与饵过客止(老子丨丨丨丨丨丨注通义曰今有鼓/乐饮食于此能使行者之留止谓其有)
(声容之美丽滋/味之旨甘故也)重茧(子华子唯执事者昭明其所存如/日月之升以光烛于晋国将四海)
(之士丨丨狎至以承主/君之令闻夫岂惟亡臣)裹粮(子华子吾邱鸩恐焉/丨丨而之于他国)辙环

河浒(子华子日者主君之召也孔/子丨丨于丨丨而弗肯以济)载书甚多(墨子子墨/子南游使)
(卫关中丨丨丨丨弦唐子见而怪曰 吾夫子
教公尚过/曰揣曲直而已今夫子载书甚多何有也子墨子曰昔)
(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七十士故周公旦佐相天 (第 11b 页)
  世行军制胜之要法也后世兵书所谓四部七书
  千言万语其方法筹策虽非一途之可尽一端之
  能毕然其大要皆不外乎 吾夫子
此二言焉
汉武帝时李广与程不识俱以将兵有名当时广行无
部伍行陈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自卫幕 (第 21b 页)
 陈寿孙(瑞安人宋宝祐间登第授台州教授会新郡守初视篆乃丞相丁大全之党至谒庙日寿)

(孙乃扬言曰昔冉求为季氏聚敛圣人尚欲鸣鼓而攻之太守乃丁大全党聚敛之徒乌可升) (吾夫子
之堂哉守闻之遂解印去后直龙图阁历福建提刑贪吏闻风畏慑引去后入觐与贾)


(似道争盐法事被劾归里元兵 (第 36b 页)
 生矣此不可不察也 学问须是就险难穷困处试
 一过真能不动方是学者人生最难克是利欲利欲
 之大是富贵贫贱 吾夫子
只许颜渊子路两个若是
 处打不过便教说得天花乱坠尽是闲话也 进道
 之要固多端且刋落世间利欲外慕见得 (第 25a 页)
 所以立师道也是以天下后世称人才之盛美治功
 之盛者必曰唐虞成周及周之衰则学校之政不修
 而师道阙矣于是洙泗之间有 吾夫子
者出而任其
 责焉一时及门之士如颜曾冉闵之流固已如时雨
 之化矣故其德行政事言语文学莫不卓然皆有可 (第 21b 页)
 论语易大传之流孟荀杨著书皆不及也以正合以
 奇胜非善也正变为奇奇变为正非善之善也即奇
 为正即正为奇善之善也而余隐之辨曰昔 吾夫子
 
对卫灵公以军旅之事未之学答孔文子以甲兵之
 事未之闻及观夹谷之会则以兵加莱人而齐侯惧 …… (第 28a 页)
 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文士所当尽心其词可用论
 语易大传之流孟荀杨著书皆不及是启人君穷兵
 黩武之心庸非过欤叛 吾夫子
已甚矣何立言之不
 审也以予观之此段本不必辨但其薄三王罪孟子
 而尊尧舜似矣乃取孙武之书厕之易论语之 (第 28b 页)
 (荅曾/择之)
问参乎章伊川先生曰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体
 也恕用也而明道先生云忠恕两字要除一个除不
 得而 吾夫子
尝曰行之以忠是除恕字也又曰其恕
 乎是除忠字也此一疑也又忠恕果可以尽一一果
 止于忠恕乎曰此一段是论 (第 54a 页)
 而语哉五十八字愚欲删去而补之曰然此不待别
 求左验而是非乃明也姑即温公之所援以为说者
 论之固已晓然矣如温公之说岂非 吾夫子
一人之
 身而兼二子之长与然则时乎清而非一于清矣是 (第 65a 页)
  阙文者乎夫以时冠月圣人所以因时而建正也
  乃夏而仅继之以五不成其月也以数冠月圣人
  所以计次而加闰也乃五而不继以月又并不成
  乎数也 吾夫子
以作者之圣自居述者之明亦何
  难援笔而增益之使人涣然尽释乎其疑而不致
  滋人以拟议而夫子于阙文必 (第 10b 页)
   元赵孟頫书孝经一册(次等/黄一)
   磁青笺本泥金行楷书并录原序款识云孝为
   民生之本故 吾夫子
有此经特以质性不齐习
   染有异虽知此经为圣人之作而不知用心者
   或多德俊有意于淑后人乃特过余 …… (第 2b 页)
 元赵孟頫书孝经一册(次等/黄二)
   墨笺金丝阑本泥金行楷书并录原序款识云
   孝为民生之本故 吾夫子
有此经特以质性不
   齐习染有异虽知此经为圣人之作而不知用
   心者或多义卿有意于淑后人乃特过余 (第 3a 页)
   图之盖欲化行天下俾自天子达于庶人帷薄
   脩饬礼叙乐和家肃户睦咸归于忠孝之俗斯
   人之用心也渊乎微哉 吾夫子
谓人而为周南
   召南者可以兴可以观愚谓玩此图者观其形
   似察其事理感悸之速方之二南而为之若有 (第 37a 页)
  宫会馆触目如林梵呗新声沸耳如雷岂独碍此
  嘐嘐则古昔谈先圣之儒绅耶岂独多此海内衣
  冠萃止之坛坫耶臣常逖思千古自 吾夫子
振铎 (第 6b 页)
(于清/澜也)宛平孙承泽谓阳明所编其意欲借朱子以攻朱
子且 吾夫子
以天纵之圣不以生知自居而曰好古敏
求曰多闻多见曰博闻约礼至老删述不休犹欲假年
学易朱子一生效法孔子进 (第 35b 页)
学必在致知涵养必在主
敬德性在是问学在是如谬以朱子为支离为晚悔则
吾夫子
所谓好古敏求多闻多见博文约礼皆早年
之支离必如无言无知无能为晚年自悔之定论也以
此观之则晚年定论之刻 (第 35b 页)
 致其孝于祭服则致其美于沟洫则尽其力宁饮食
 之菲衣服之恶宫室之卑皆不敢暇顾者其心诚不
 忍一日安于天子之常奉也味 吾夫子
无间然之言 (第 46b 页)
 炳志行卓荦为古今人所信服者固不得一与从祀

 之列而概摈之门墙之外是止以 吾夫子
为一经生
 而裒集后世许多无用之老儒共作一堂衣钵也无
 怪乎奇伟英雄之士掉臂而去而作史之家必另为
  (第 24a 页)
 班人也然适莫未破而义已先决裂矣
三教合一之说自龙溪大决籓篱而后世林三教之徒
 遂肆为无状甚至立庙塑三教之像释伽居中老子
 居左以 吾夫子
为儒童菩萨塑西像而处其末座缙
 绅名家亦安然信之奉之噫有王者作吾知两观之
 诛不待时日也
林三教即林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