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地理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法家類
兵家類
开宝三年正月十九日(辛酉)诏州府察民有孝悌德行者
籍满万五千户举一人朕将亲策寘于位十一月诸
有德行者集阙下命学士院试问吏理曹州举人孔
蟾所对稍优丙寅以为章丘主簿八年十月十三日诏
曰周室荐贤必由 (第 8a 页)
选举志开元二十九年(百官志会要二十五年)始置崇玄学习老
庄文列子亦曰 道举 
百官志天宝二年(正月十五日)
改崇玄学曰崇玄馆置学士大学士改天下崇玄
学为通道学 会要开元二十九年正 (第 31a 页)
侯与之为恶则行不可与为善可与
为恶是为下愚
应劭汉官仪曰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
地言其能行天 道举
措审谛父天母地为天下主 (第 7a 页)
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不生
慢易焉(极至/也)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
而民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 道举
而措之天下无难
矣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故礼主其
减乐主其盈(减犹倦也/盈犹益也)礼减而进 (第 8a 页)
 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天
 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孟子亦曰仁也者人也
 合而言之道也皆此意也可见仁义人之性也言立
 人之 道举
性之仁义无馀蕴矣何也日月星辰雨风
 露雷成象于天者万有不齐而立天之道阴阳尽之
 矣水火山川土石草木成 (第 47b 页)
 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
 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
 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 道举
有童子此岁举之常选
 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武后天授元年策问贡士于洛阳(后世临轩 (第 13b 页)
官诛而私相伤杀
者虽一身逃亡皆徙家属于边其相伤者加常二等不
得雇山赎罪如此则仇怨自解盗贼息矣夫理国之
本业而抑末利是以先帝禁人二业锢商贾不得宦
为吏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田货 (第 17a 页)
奔亡之种为乡导以攻边是借寇兵而为贼除 道举

蜀以遗之也蜀者国家之宝库可以兼济中国今执事
者乃图侥倖之利以事西羌得其地不足以稼穑财不
足以富国 (第 37a 页)
 阴阳之所为也五祀之神若细分之则户灶属阳门
 行属阴中霤兼统阴阳就一事之中又自有阴阳也
 (壮祖/)
或言鬼神之异曰世间亦有此等事无足怪味 道举

 前日魂气归天体魄降地人之出入气即魂也魄即
 精之鬼故气曰阳魄曰阴人之死则气散于空中之
 说问人 (第 32b 页)
 (砥/)
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
 突突荀子又所谓隔靴爬痒(扬/)
致道谓心为太极林正卿谓心具太极致 道举
以为问
 先生曰这般处极细难说看来心有动静其体则谓 …… (第 3b 页)
 四端便是情是心之发见处四者之萌皆出于心而
 其所以然者则是此性之理所在也道夫问满腔子
 是恻隐心如何曰腔子是人之躯壳上蔡见明 道举

 史不错一字颇以自矜明道曰贤却记得许多可谓
 玩物丧志矣上蔡见明道说遂满面发赤汗流浃背
 明道曰 (第 13b 页)
 如人闹相似便可见音节也(铢/)
讲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有引明道之说为證者哀
 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此言无伤善与所谓
 哀而不伤者如何讲者云为其相似故明 道举
以为
 證否曰不然无伤善与哀而不伤两般乐而不淫哀
 而不伤是言哀乐中节谓不伤为无伤善之心则非
 矣( (第 39a 页)
 者又何尝有此不知是如何以某观之无问圣人以

 至士庶但当此时便当恁地兢惕卜得此爻也当恁
 地兢惕(砥○僩/录云)
道举
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是君子进德不懈不敢
 须臾宁否曰程子云在下之人君德已著此句亦是
 拘了记得有人问程 (第 19b 页)
 凡物变之渐不惟月变日变而时亦有变但人不觉
 耳十一月不能顿成一阳之体须是十月生起云云
 (学/履)
道举
十月无阳曰十月坤卦皆纯阴自交过十月节
 气固是纯阴然潜阳在地下已旋生起来了且以一
 月分作三十分细以 (第 14b 页)
 明觉为自然(铢/)
明道云不能以有为为应迹应迹谓应事物之迹若心
 则未尝动也(端/蒙)
问昨日因说程子谓释氏自私味 道举
明道答横渠书
 中语先生曰此却是举常人自私处言之若据自私
 而用智与后面治怒之说则似乎说得浅若看得说 …… (第 48a 页)
 豁然而大公则上不陷于空寂下不累于物欲自能

 物来而顺应(广○贺孙录云汉卿前日说佛是自私先/味 道举
明道自私用智之语亦是此意)
 (生尝以此自私说较粗是常人之自私某细思之如/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 (第 49a 页)
    (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   (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
    (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 道举
有童子而明)   (人/)
    (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 设帘(玉海宝元中诏省试丨 (第 76a 页)
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
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
有开元礼有 道举
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有三经有
二经有学䆒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科举之
常选也 太宗朝张昌龄王公瑾 (第 2b 页)
  帝王
皇皇者天天不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无为
设言而民不违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皇者中
也光也弘也含弘履中开阴布纲上合皇极其施光明
指天画地神化潜通煌煌盛美不可胜量(春秋运/斗枢)皇君

也美也大也大人之尊美大称也时质故谓之也号之
为皇者煌煌人莫违也(白虎/通)皇者煌煌也道烂然显明
(元命/包)
帝帝者天号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天子者
继天治物改正一统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养生人至
尊之号也大君者君人之盛也(易/纬)天立五帝以为相四
时施生法度明察春夏庆赏秋冬刑罚帝者任德设刑
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 道举
错审谛也(易书/大传)帝者天之 …… (第 1b 页)
煌煌无所不照帝
者谛也能行天道事天审谛故称皇帝(独/断)皇者大也言
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 道举
措审谛
父天母帝为天下主(汉官/仪) (第 2a 页)
母如恭息长大为之
娶妻买宅产业使立门户(蜀/志)
石交诸葛亮与张裔书曰吾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
石交之 道举
雠以相益割骨以相明犹不相谢也(上/)
金兰张温字惠恕英才瑰伟遂以礼躬延见召对词雅 (第 38a 页)
(礼三礼三傅三史学究 道举
明算童子/等丨丨近年取人颇滥曾无实艺可采)保辩识牒(旧唐/书杨)
(绾傅请依古制县令察孝廉荐之于州刺 (第 8b 页)
如亳州祠老子追号丨丨丨/丨丨丨县人宗姓给复一年)先天太后(唐书武后纪/追尊老子母)
(为丨丨/丨丨) 道举(唐书选举志开元二十九年置崇元/学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亦曰丨丨)
养和
(唐书李泌传泌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丨/丨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四方争效之)杖端有气
如烟(宋史方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