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地理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法家類
兵家類
宏丽问策外更试诗赋各一首制举试诗赋自此始也
是月 道举
停习道德经加周易宜以来载为始
十四载二月弘文馆学生自今以后宜依国子监学生
例帖试明经进士帖经并减半杂 …… (第 5a 页)
与出身下第者罢归其明经比试帖经殊非古义皆诵
帖括冀图侥倖近有 道举
亦非理国之体望请与明经
进士并停其国子监人亦请准此如有行业不著所繇
妄相推荐请量加贬黜所冀数年之间人 (第 7b 页)
名及所试诗赋题目
进入内仍付所司逐年编次
五月中书门下奏据礼部贡院见置科目内开元礼三
礼三传三史学䆒 道举
明算明法童子等九科近年取
人颇滥曾无实艺可采徒添入仕之门须议条流俾精
事业臣等己于延英面论伏奉圣旨将 …… (第 9b 页)
及通经官员各据所业考试及格者即与给解仍具
所试诗赋经帖通精数一 一申省未及格者不得徇私
发解兼承前诸 道举
人多于京兆府寄应例以洪固乡
胃贵里为户一时不实久远难明自此各于本道请解
具言本州县某乡某里某为户如或 (第 21b 页)
   条制第四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二月敕传科不精公谷虚有其名
礼科未达周仪如何登第兼知前后空闻定制去留皆
在终场博通者混杂以进身肤浅者侥求而望事须颁
明敕俾叶公途自此后贡院应试三传三礼宜令准进

士九经五经明经例逐场皆须去留不得候终场方定
仍具所通否粗一一旋于榜内告示其学䆒不在念书
可特示墨义三十道亦准上指挥如此则人知激劝事
有区分主司免致于繁忙举子不兴于僣滥仍所司学
䆒不念书新例也国朝所设五科唯学䆒文书最少乃
令念其经而通其义故曰学䆒今秪许对义即学者皆
专于此科时论非之
五月敕宏词拔萃明算 道举
百篇等科并宜停废 …… (第 1b 页)
长兴元年诏进士九经五经明经五科童子外诸色科
目并停缘旧有明算 道举
令欲施行长兴二年正月诏
每年落第举人免取文解今欲依元格诸科并再取解
以十月二十五日到省毕违限不收以天 …… (第 11b 页)
子宏词拔萃明算 道举
百篇等科并停
六年五月敕明法一科今后宜令五选集合格注官因
仍优与处分
少帝开运元年八月诏曰明经童子之 (第 15a 页)
   智谋
传云智者利人又云咨难曰谋盖智以兴利谋以纾难
者古之道也春秋之世下逮战国诸侯竞取其霸大夫
各图其功故有处重臣之列负先见之明考几微极思
虑画经久之略献康济之谋诡辞以济祸乱重币以误

仇敌或兵车之既会金鼓之既陈辨盟载之义决胜负
之策饰之以文辞润之以礼乐足以詟服诸夏光启邦
家若其合从连衡搆怨速祸专任喉舌遐弃二刑者盖
不足称焉
管子名夷吾字敬仲齐大夫也桓公问于管仲曰楚者
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 道举
兵伐之恐力不
能过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
战斗之道与之矣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桓 (第 1b 页)
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后流近南海相
为悲叹寝不安席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奖王室自以
为与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 道举
雠以相益割骨肉以
相明犹不相谢也况吾但委意于元俭而君不能忍耶 (第 5b 页)
礼信奉有同其生方谏即其宗人也嗣行其 道举
族不
食荤茹其党皆推之为主
 
 
 
 
 
 册府元龟卷九百二十二 (第 18b 页)
盛也 易书大传曰天立五帝以为相四时施生法度
明察春夏庆赏秋冬刑罚帝者任德设刑以象之言能
行天 道举
措审谛也 书正义曰帝者天之一名帝者
谛也言天荡然无心忘于物我公平通远举事审谛故
谓之帝也五帝道同于此 (第 3a 页)
各以能否之实闻于上以诏升黜 辽圣宗统和九年
诏诸 道举
行能察贪酷 金考课法凡内外官之政绩
所历之资考更代之期去就之故秩满皆备陈于解由
吏部据以定能否又撮解 (第 15a 页)
师置崇元
馆诸州置道学生徒有差(京都各百人诸州无常员习/老庄文列谓之四子荫第与)
(国子/监同)谓之 道举
举送课试与明经同凡举司课试之法 …… (第 25b 页)
廉耻
之行荐焉委有司以礼待之试其所通之学五经之内
精通一经兼能对策达于理体者并量行业授官其明
经进士 道举
并停旋复故贞元二年六月敕自今以后
其诸色举选人中有能习开元礼者举一人同一经例
选人不限选数许集问大义 (第 27b 页)
  荐举四
原髦士(诗烝我髦/士烝进也) 秀士(士之/秀者) 不失善(善不/可失) 不失
(举不/失德) 得人(周书举能其官唯尔之/能所举得人亦尔之能) 择人(务在/择人)
三年一贡士(仪礼云纁二束帛五/诸侯三年一贡士) 三岁而贡士(郑云/大国)
(三人次国二人/小国一人是也) 贡于天子(礼记云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贡士于天子)
能举其𩔖(传唯其善故/能举其𩔖) 举贤置之(礼记礼器云先王/尚有德尊有 道举)
(
贤而/置之) 善治国家者其必管夷吾(国语云齐桓公使鲍/叔牙为宰辞曰臣君) (第 22b 页)
 乎正道者至识也 徐干治学篇曰鄙儒之博学也务

于名物详于器械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
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此无异乎女史诵诗内竖传
令也 虞溥训诸生诰曰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
不闻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不觉大化
之陶已至道之入神也 近思录曰明道先生以记诵
博识为玩物丧志(注郑毂云尝见显道云某从洛中学/时录古人善行别作一册明道见之)
(曰是玩物丧志盖言心中不宜容丝发事胡安国云谢/先生初以记问为学自负该博对明 道举
史书成篇不)
(遗一字明道曰贤却记得许多可谓玩物丧志谢闻此/语汗流浃背及看明道读史又却逐行看过不蹉一 (第 2a 页)
也石交之 道举
雠以相益割骨以相明犹不相谢也□
河朔倒悬之苦方须救拔遣游辨之士为乡导之使轻
装启行经营旧壤今泗上归业 (第 33b 页)
一史(唐书选举志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丨丨有三史有开)
(元礼有 道举
有童子经元宋选举志至大四年诏诸职/官子孙承荫须试一 丨丨能通大义者免儤使不通)
(者发还习学蒙古色 (第 53a 页)
两例平叔之丨丨 嵇康)
(答难养生论欲饰丨丨使得并通恐似矛楯无俱立之/势非辨言所能两济也 权德舆 道举
策问问庄生养)
(生善刀而藏之禦寇则肆之而已庄曰嗜欲深者天机/浅禦寇则以朝穆善理内而性交逸何丨丨背驰 …… (第 10a 页)
二业(后汉书刘般传下令禁民丨丨帝又桓谭传夫理/国之 道举
本业而末利是以先 禁人丨丨锢啇)
(贾不得宦为吏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在晋书刘颂/传使夫昧适情之乐者 (第 34a 页)
 (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誓荀子丨丨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 又诰 不及丨丨盟诅不及三王交)

(质子不及五伯驰吕览见三王下璇孝经援神契三皇/步丨丨骤三王 五伯骛 尚书 玑钤帝者天号王)
(者人称天有丨丨以立名人有三王以正度喾风俗通/易传礼记春秋国语太史公记黄帝颛顼帝 帝尧帝)
(舜是丨丨也度又谨案易尚书大传天立丨丨以为相/四时施生法 明察春夏庆赏秋冬刑罚帝者任德设)
(刑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 道举
错审谛十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太极老君又授人皇内经 四篇人皇得)
(此经以治天下三十六万岁由是以后 (第 2a 页)
臣 隋 帝秦孝王诔八元丨丨济济虞则周南召)
(南赫赫/周图)
八元(书舜典五典克从传舜慎美笃行斯 道举
丨丨使/布之于四方五教能从无违命 左传昔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 (第 42b 页)
画兴(朱德润山水屏图诗丨丨欲/来别有趣颠毫醉墨飘如仙)
画力(画鉴陆探微与顾恺之齐名张彦远谓风神 道/举
丨丨顿挫一点一拂动笔新奇非虚言也)
画痕(马祖常明日在罗中官园池次/韵诗额黄团带小眉绿丨丨轻)
(第 61b 页)
字音义三十卷颁示公
卿藏之秘府二十四年八月庚午道士于龙兴观发扬
御书道德经二十九年九月御兴庆门楼亲试 道举

宝元年二月乙酉置混元庙五载诏曰顷改道德经载
字为哉仍隶属上句众以为然遂成注解十四载十八
(甲午 (第 32a 页)
馆习业

唐崇玄学(详见崇玄令)

选举志开元二十九年始置崇玄学习老子庄子文子
列子亦曰 道举
其生京都各百人诸州无常员官秩荫
第同国子举送课试如明经初开元七年帝注道德经
成诏天下家藏其书贡举人减 (第 24a 页)
尚书论语策而加试老
(则崇玄学之肇于此) 天宝十二载 道举
停老子加周易 百
官志开元二十五年(正月十五日)置崇玄学于玄元皇帝庙
天宝元年两京置博士助教各一员学 …… (第 24a 页)
月二十日停 道举
会昌五年十月以道士刘玄静为崇
玄馆学士
宋朝政和八年八月庚午建道学

唐西京东都学

选举志龙朔二 (第 25a 页)
之科多因隋旧大要有三由学馆曰生
徒由州县曰乡贡其科之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
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 道举
童子明经之别有
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史科此岁举之常
选也天子自诏曰制举以待非常之才凡学六又有 …… (第 12a 页)
 犹有秀才刘崟一人二年始停秀才举(唐史韩思复徐坚举秀才及第与六典通典不同)棣州刺史 
(崔枢欲举任敬臣秀才自以其学未广遁去冀州欲举张昌龄秀才以科废久固辞更举进士) 旧
纪高宗显庆五年六月辛卯诏文武五品已上(一本云诏)
(内外官)四科举人(孝悌德行经史儒术藻思词锋廉平彊直) 肃宗乾元二
年五月丁亥御宣政殿试文经邦国等四科举人
代宗大历二年十月癸卯上御紫宸殿策试茂才异

行安贫乐道孝悌力田高道不仕等四科举人六年
四月丁巳御宣政殿试制举人至夕策未成者令太
官给烛俾尽其才 宣宗大中十年三月中书门下
奏据礼部贡院见置科目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
道举
明算童子等九科近年取人颇滥无实蓺可
采臣已于延英面论望起大中十年权三年满后令
有司据所举人先进名令中 …… (第 15a 页)
立奏加进士
杂文明经填帖故进士皆从当代之文不通经史明
经但记帖括又投牒自举请依古察孝廉其明经进
士及 道举
并停诏李栖筠李廙贾至严武议栖筠等
议自晋室之乱南北分裂人多侨处欲复古乡举里
选颇恐未尽请兼广学校十道 …… (第 21a 页)
 韦纯举孝廉 韦绶举孝廉又贡进士礼部侍郎潘
炎将以为举首逊于杨凝

唐明法 书学 算学(见学校)

志凡明法试律七条令三条(六典云每部十帖策十条律七条令三条)全通
为甲第通八为乙第李朝隐中第擢至大理丞
会要贞元二年六月敕明法能兼习小经帖义
通者比明经 会昌二年十月委中书门下精择法
官御史三人以上取法官一人 文明元年四月
敕内外官以当司格式书于厅壁会昌四年七月
大理卿刘濛于寺厅粉壁重写令式及格后敕

汉郑崇父宾以明律令为御史薛宣以明习文法补御
史中丞汉官曰大司农市长一人明法补员吏三十六


道举

志开元二十九年(会要二十五年正月十五日)置崇玄学习老庄文
列亦曰 (第 39a 页)
道举(通典二十九年始于京师置崇玄馆诸州置道学生徒有差谓之道举举送课试与)
(明经同)
天宝十二载道举停老子加周易宝应二年六月
二十六日停道举 列传康子元开元初诏张说举治
易老庄者侯行果荐 (第 39a 页)
二十五年正月十五日)置崇玄学习老庄文
列亦曰道举(通典二十九年始于京师置崇玄馆诸州置道学生徒有差谓之 道举
举送课试与)
(明经同)天宝十二载 (第 39a 页)
道举
停老子加周易宝应二年六月
二十六日停 (第 39a 页)
道举 
列传康子元开元初诏张说举治
易老庄者侯行果荐子元于说说以闻得侍读 元载 …… (第 39a 页)
初举明庄老列文四子学者载策入高第(开元二十九年)
(御兴庆门亲试明四子人姚子彦元载等) 独孤及天宝末 道举
高第 杨
绾清 (第 39b 页)
道举

唐武举

志武后长安二年(正月十七日乙酉)始置武举(每年准明经进士例送)
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 …… (第 39b 页)
 八人以一史中第(史科至相者一人朱朴以三史举) 宋朝李维清开宝中以

三史解褐 后唐刘熙古长兴中举三传

唐童子科

志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诵文十
通者予官通七者与出身 会要广德二年五月庚
申停童子岁贡(礼部侍郎杨绾奏罢之)大历三年三月敕童子
举取十岁已下者十年五月癸卯停开成三年诏
不得更有闻荐而以童子为荐者比比有之大中十
三年三月中书门下奏科目内开元礼三礼三传三
史学究 道举
明算童子等九科近年取人颇滥望权停 (第 4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