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詔令奏議類
              胡三省 音注
 后晋纪四(起玄黓摄提格尽阏逢/执徐正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天福七年春正月丁巳镇州牙将自西郭水碾门导官
军入城(碾鱼蹇翻水/碾水硙也)杀守陴民二万人(陴频 …… (第 1a 页)
一旦冯道独对帝命幼子重
睿出拜之又令宦者抱重睿置道怀中其意盖欲道辅立
(重直龙翻天考异曰汉高祖实录 晋高祖
大渐召近臣/属之曰此 下明宗之天下寡人窃而取之久矣寡人)
(既谢当归许王寡人之愿/也此说难信今从薛 …… (第 5b 页)
(大内之/保昌殿)道与天平节度使侍卫马步都虞候景延广议以
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乃奉广晋尹齐王重贵为嗣 (晋高祖/
托孤于)
(冯道与吴主孙休托孤于濮阳/兴张布之事略同难乃旦翻)是日齐王即皇帝位延广
以为己功始用事禁 (第 6a 页)
下人无得偶语(以防奸人/谋为变) 高祖
疾亟有旨召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入辅政齐王寝之知远
由是怨齐王(为刘知远不/肯入援张本) 丁卯尊皇太后曰太 …… (第 6a 页)
外皮)
(四裂中踊出白如绵土人取而纺/之织以为布细密厚暖宜以御冬)与子弟僚属游宴其间
 十一月庚寅葬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于显陵(陵在河/南府寿)
(安/县)庙号 (第 9b 页)
高祖 
先是河南北诸州官自卖海盐岁收缗钱
十七万又散蚕盐敛民钱(蚕盐所以裛茧唐天成二年敕/每年二月内一度俵散 (第 9b 页)
蚕盐依)
(夏税限纳钱宋白曰周显德三年敕齐州蚕盐于秋苗上/俵配谓之查头每一石徵钱三千文沧棣滨淄青每石徵)
(绢一匹后齐州减徵一半五/州所徵绢加倍先悉荐翻)言事者称民坐私贩盐抵罪
者众不若听自贩而岁以官所卖钱直敛于民谓之食盐

高祖
从之俄而盐价顿贱每斤至十钱至是三司使董
遇欲增求羡利(羡延/面翻)而难于骤变前法乃重征盐商过者
七钱 …… (第 10a 页)
之 帝之初即位也大臣议奉
表称臣告哀于契丹景延广请致书称孙而不称臣(景延/广之)
(议因三年契丹主令 高祖
称/儿皇帝用家人之礼致书也)李崧曰屈身以为社稷何耻
之有(为于/伪翻)陛下如此他日必躬擐甲胄(擐音 …… (第 11a 页)
晋契丹主颇然之(说式芮翻为契/丹入寇张本)
  齐王上(讳重贵 高祖/
兄敬儒之子)
天福八年春正月癸卯蜀主以宣徽使兼宫苑使田敬全
领永平节度使敬全宦者也引前蜀王承休为比而 …… (第 11b 页)
得志会觉遭母丧岑即暴扬觉过恶(暴显/也)摈斥之 唐
置定远军于濠州 汉殇帝骄奢不亲政事 高祖
在殡
作乐酣饮夜与倡妇微行裸男女而观之(倡音昌裸/鲁果翻)
右忤意辄死无敢谏者(忤五/故翻)惟越王 …… (第 18a 页)
帝既继大宗则帝父敬儒为皇伯今/尊生母安氏为皇太妃将以为谁之)
(妃/乎)帝事太后太妃甚谨待诸弟亦友爱 (高祖
七子此时/惟重睿在耳帝)
(敬儒之子也亦/无兄弟见于史) 初河阳牙将乔荣(实考异曰汉隐帝/ 录作乔 (第 22b 页)
刺史刘翰(淄州杨光远/之巡属也) 太尉侍中冯道虽为首相(冯/道)
(自唐潞王之时已正拜三公 晋高祖/
入洛用以为相位任在执政之右)依违两可无所操
(此冯道保身固位之术一/生所受用者也操七刀翻)或谓帝曰 …… (第 9a 页)
欲刻碑纪其事中书舍人杨昭俭谏曰陛下刻石纪功
不若降哀痛之诏染翰颂美不若颁罪已之文帝善其
言而止 初 高祖
割北边之地以赂契丹(事见二百八/十卷高祖天) (第 9b 页)
(德光入汴重贵以玺上之云先帝所刻盖指 敬瑭
也盖/在唐时皆误以为秦玺而秦玺之亡则久矣今按石袛)
(死当作冉闵死李心传之说与唐六典异今并存之以/俟 (第 34b 页)
高防佐之守恩建立之子也(王建立事唐明宗见/亲任及事 晋高祖)
 荆
南节度使高从诲遣使入贡于契丹契丹遣使以马赐
之从诲亦遣使诣河东劝进(荆南高氏父子事大以/保其国 (第 12b 页)
和凝久为相家富 (晋高祖
入洛即以李崧为/相天福五年和凝为相)遣军士围
其第求赏给崧凝各以家财与之又欲杀崧凝以灭口
李榖往见再 …… (第 18a 页)
遂断其头(欧史伶人谓之尚玉楼即/被斩之乐工也断音短) 初帝与吏部尚
书窦贞固俱事 晋高祖
雅相知重及即位欲以为相问
苏逢吉其次谁可相者逢吉与翰林学士李涛善因荐
之曰昔涛乞斩张彦泽(事见二百八 (第 22a 页)
(两/翻)榖曰君于李侍中近远昉曰族叔父榖曰李氏之祸
榖有力焉昉闻之汗出榖邠州人也本姓唐避 晋高祖
讳改焉(姓谱姓苑皆谓陶姓唐姓并出陶/唐氏之后唐榖之改姓陶据此也)史弘肇尤恶
文士(恶乌/路翻)常曰此 …… (第 19a 页)
遗唯季翻复扶又翻)且请赦守贞朝廷不报
 壬申葬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于睿陵(睿陵在河南/府告成县)
庙号 高祖 
十二月丁丑以高保融为荆南节度使同 (第 20a 页)
如是之速汉周实录首涂与至)
(滑州日不同盖十六日趣滑州十/七日至滑州也今从周太祖实录)延渥洛阳人其妻

高祖
女永宁公主也郭威取滑州库物以劳将士(劳力/到翻)
且谕之曰闻侯令公已督诸军自南来(侯益兼中书令/故称 (第 20a 页)
  (州刺/史)

广顺元年春正月丁卯汉太后下诰授监国符宝即皇
帝位监国自皋门入宫(皋门大梁/城外村名)即位于崇元殿制曰
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后国号宜曰周改元大赦杨邠史
弘肇王章等皆赠官官为敛葬(杨邠等死见上卷上年/为于伪翻敛力赡翻)
仍访其子孙叙用之凡仓场库务掌纳官吏无得收斗
馀称耗(斗馀槩量之外又取其馀也称耗称计斤钓石/之外又多取之以备耗折今悉除之矫王章苛)
(敛之弊也/称尺證翻)旧所进羡馀物悉罢之(羡弋战翻羡馀唐之/流弊也至五季而愈)
(甚/)犯窃盗及奸者并依晋天福元年以前刑名罪人非

反逆无得诛及亲族籍没家赀(矫史弘肇虐/刑之弊也)唐庄宗明
晋高祖
各置守陵十户汉高祖陵职员宫人时月荐
享及守陵户并如故初唐衰多盗不用律文更定峻法
窃盗赃三匹者死晋天福 (第 2a 页)
李涛上愕然曰涛轻薄无大臣体朕
问相而卿首荐之何也对曰陛下所责者细行也(行下/孟翻)
臣所举者大节也昔 晋高祖
之世张彦泽虐杀不辜涛
累疏请诛之以为不杀必为国患(见二百八十三卷/晋高祖天福三年)
隐帝之世涛亦上 (第 27b 页)
 寿隆二年八月八部进马

十二年三月晋遣使来贡
 十一年十一月册 石敬瑭
为大晋皇帝至是遣使来
 贡六月遣使请上尊号及归雁门以北与幽蓟之地
 仍岁贡帛三十万匹诏不许八月复遣使 …… (第 15b 页)
 使来谢进黄金十镒四月进樱桃七月进水晶砚八
 月进犀弓竹矢五年四月进射柳鞍马六月晋齐王
 重贵遣使来贡时 敬瑭
殂重贵立称孙不称臣帝始
 有南伐之意六年二月晋遣使进先帝遗物六月遣
 使贡金八月复贡金七年十月天授节 …… (第 16a 页)
 五年正月皆来贡七年二月汉雁门节度使刘继文
 来朝贡方物九年八月遣使进葡萄酒
  (臣/)等谨按叶隆礼契丹国志辽太宗既立 石敬瑭

  
为晋帝临别时言刘知远等皆创业功臣无大故
  勿相弃也然不载十二年八月刘知远遣使来贡
  事至会同十一 (第 16b 页)
  (臣/)等谨按欧阳修五代史唐庄宗崩明宗遣供奉
  官姚坤告哀于契丹见太祖于慎州锦袍大带垂
  后又太宗送 晋高祖
于潞州脱白貂裘以衣 (第 1b 页)
高祖
  
后伐晋以龙凤赭𫀆赐赵延寿使衣以抚晋军亦
  以赭袍赐杜重威大同元年正月丁亥朔入汴京
  视朝于广政 (第 1b 页)
 蔟宫太蔟为阳用乐同而揆律异焉
十二月上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尊号册宝始新制乐
曲行事
度宗咸淳元年理宗祔庙用大昭之乐

帝㬎德祐元年度宗祔庙用大熙之乐
辽太宗会同元年十一月晋遣使来上尊号得晋大乐
  晋高祖
使冯道刘晌册应天太后太宗皇帝其声器
 工官与法驾同归于辽三年四月宴晋及诸国使晋
 使杨端王朓起进酒作 (第 6a 页)
天下今以罪行诛犹召家臣扼
杀之耳而猥封谋臣万户以上 高祖
闻之得无见非西
北列将得无解体孔子曰帝者谛也今官位错乱小人
謟进财货公行政化日损尺一拜用不经御省是帝 …… (第 9b 页)
获罪上书愿与云同日死
帝愈怒遂并下廷尉大鸿胪陈蕃上疏曰李云所言虽
不识禁忌干上逆旨其意归于忠国而已昔 高祖
忍周
昌不讳之谏成帝赦朱云腰领之诛今日杀云臣恐剖
心之讥复议于世矣太常杨秉 (第 10a 页)
于土山巨木踰月而成人服其智
冬十月晋王如魏州发徒数万广德胜北城日与梁人
争大小百馀战互有胜负左射军使 石敬瑭
与梁人战 (第 101a 页)
敬瑭
断其马甲横冲兵马使刘知远以
所乘马授之自乘断甲者徐行为殿梁人 (第 101a 页)
疑有伏不敢
迫俱得免 敬瑭
以是亲爱 (第 101a 页)
敬瑭
知远其先皆沙陀人 …… (第 101a 页)

敬瑭
李嗣源之婿也  十一月辛卯王瓒引兵至戚
城与李嗣源战不利 梁筑垒贮粮于潘张距杨村五
十里  十二月晋 (第 101b 页)
亦不
能至父所请复还宿卫乃释之帝怜从审赐名继璟待
之如子是后嗣源所奏皆为绍荣所遏不得通嗣源由
是疑惧 石敬瑭
曰夫事成于果决而败于犹豫安有上
将与叛卒入贼城而 …… (第 27a 页)
倍道从嗣源嗣源以李绍荣在卫州谋自白皋
济河分三百骑使 石敬瑭
将之前驱李从珂为殿于是 …… (第 27b 页)
遣使北输密款于嗣源曰先至者得之先是帝遣骑将
满城西方邺守汴州 石敬瑭
使裨将李琼以劲兵突入
丘门 (第 29a 页)
敬瑭
踵其后自西门入遂据其城西方邺请降 (第 29a 页)
敬瑭
使人趣嗣源壬午嗣源入大梁是日帝至荥泽东
命龙骧指挥使姚彦温将三千骑为前军曰汝曹汴人
也吾入汝境不欲使 …… (第 29a 页)

策以相救乎诸将百馀人皆截发置地誓以死报因相
与号泣是日晚入洛城李嗣源命 石敬瑭
将前军趣汜 …… (第 30a 页)
尔遂斩之复其姓名曰元行钦 监国恐
征蜀军还为变以 石敬瑭
为陕州留后己亥以李从珂
为河中留后  监国下教数租庸使孔谦奸佞侵刻
穷困军民之罪而斩之凡谦所立苛敛之 …… (第 34b 页)
涕乃自伏于床命
仆夫李环缢杀之任圜代将其众而东监国命 石敬瑭
慰抚之军士皆无异言先是监国命所亲李冲为华州 …… (第 35a 页)
果爱安令宜解其枢务为便赵凤曰公
失言乃奏大臣不可轻动 甲申以范延光为枢密使
安重诲如故  十二月天雄 节度使石敬瑭
征蜀安
重诲请自督战既 (第 46a 页)
石敬瑭
累表奏论蜀不可伐上颇
然之 …… (第 46a 页)
甚谨重诲为弘昭泣言谗人交构几
不免赖主上明察得保宗族重诲既去弘昭即奏重诲
怨望有恶言不可令至行营恐夺 石敬瑭
兵柄又 (第 46b 页)

书言重诲举措孟浪若至军前恐将士疑骇不战自
溃宜逆止之 (第 46b 页)
敬瑭
大惧即上言重诲至恐人情有变宜
急徵还宣徽使孟汉琼自西方还亦言重诲过恶有诏 …… (第 46b 页)
兵常为重诲所制畏事
之重诲死王淑妃与宣徽使孟汉琼宣传帝命范延光
赵延寿为枢密使从荣皆轻侮之河阳节度使 同平章
事石敬瑭
兼六军诸卫副使其妻永宁公主与从荣异
母素相憎疾从 …… (第 50b 页)
以卑弱奉之故嫌隙不外见 石敬瑭
不欲与从荣共事
常思外补以避之范延光赵延寿亦虑及祸屡辞机要
请与旧臣迭为之上不许会契丹欲入侵上命择帅 (第 51a 页)

镇河东延光延寿皆曰当今帅臣可往者独 石敬瑭

义诚 (第 51a 页)
敬瑭
亦愿行上即命除之既受诏不落六军副
使 (第 51a 页)
敬瑭
复辞上乃以宣徽使朱弘昭知山南东道代义
诚诣阙
四年春正月戊子加秦王从荣守尚书令兼侍中 …… (第 51a 页)

挥使皇甫遇代之彦威崞人遇真定人也 戊子枢密
使同平章事朱弘昭同中书门下三品冯赟河东节度
使兼侍中 石敬瑭
并兼中书令赟以超迁太过坚辞不
受己丑改兼侍中 凤翔节度使兼侍中潞王从珂与 …… (第 58b 页)

石敬瑭
少从明帝征伐有功名得众心朱弘昭冯赟位
望素出二人 …… (第 59a 页)
洛阳亦召入禁中潞王由
是疑惧  闰月丙午尊皇后为皇太后  甲寅以
王淑妃为太妃  二月朱弘昭冯赟不欲 石敬瑭
久 …… (第 59a 页)
在太原且欲召孟汉琼己卯徙成德节度使范延光为
天雄节度使代汉琼徙潞王从珂为河东节度使兼北
都留守徙 石敬瑭
为成德节度使皆不降制书但各遣
使臣持宣监送赴镇  …… (第 59b 页)
下勿为过忧帝遣使召 石敬瑭
欲令将兵拒之义诚固
请自行帝乃召将士慰谕空府库以劳之许以平凤翔
人更赏二百缗府库不足当以宫中服玩继之 …… (第 63b 页)
降潞王上笺于太后取进止遂自陜而东
夏四月庚午朔未明闵帝至卫州东数里遇 石敬瑭

大喜问以社稷大 (第 67b 页)
敬瑭
曰闻康义诚西讨何如陛下
何为至此帝曰义诚亦叛去 (第 67b 页)
敬瑭
俛首长叹数四曰 …… (第 67b 页)
曰前代天子播迁多矣然皆有将相侍卫府库
法物使群下有所瞻仰今皆无之独以五十骑自随虽
有忠义之心将若之何 敬瑭
还见帝于卫州驿以弘贽
之言告弓箭库使沙守荣奔洪进前责 (第 68a 页)
敬瑭
曰公明宗
爱婿富贵相与共之忧患亦宜相恤今天子播越委计
于公冀图 (第 68a 页)

耳守荣抽佩刀欲刺之 敬瑭
亲将陈晖救之守荣与晖 …… (第 68a 页)
斗死洪进亦自刎 敬瑭
牙内指挥使刘知远引兵入尽
杀帝左右及从骑独置帝而去 (第 68b 页)
敬瑭
遂趣洛阳是日太
后令内诸司至乾壕迎潞王王亟遣还洛阳初潞王罢
河中归私第王淑妃数遣孟汉琼存抚之汉琼自谓 …… (第 68b 页)
官爵兴兵讨
之 丁亥以孟知祥兼西南面供馈使以天雄 节度使
石敬瑭
为东川行营都招讨使以夏鲁奇为之副璋使
孟思恭分兵攻集州思恭轻进败归璋怒遣还成都知
祥免其官戊子以 (第 99b 页)
石敬瑭
权知东川事庚寅以右武卫
上将军王思同为西都留守兼行营马步都虞候为伐
蜀前锋  冬十月癸巳李仁罕围遂州 …… (第 99b 页)
副之癸丑东川兵陷徵合巴蓬果五州
 十一月戊辰张武至渝州刺史张环降之遂取泸州
遣先锋将朱偓分兵趣黔涪  石敬瑭
入散关阶州刺
史王弘贽温州刺史冯晖与前锋马步都虞候王思同
步军都指挥使赵在礼引兵出人头山后过剑门之南 …… (第 100b 页)
将兵三千会李肇等分屯剑州南山  十二月壬辰 石敬瑭
至剑门乙未进屯剑州北山赵廷隐陈于牙城
后山李肇王晖陈于河桥 (第 102b 页)
敬瑭
引步兵进击 (第 102b 页)
敬瑭
归路按甲待之矛槊欲相及
乃扬旗鼓噪击之北军退走颠 (第 102b 页)
坠下山俘斩百馀人
又使骑兵冲河桥李肇以彊弩射之骑兵不能进薄
(第 102b 页)
敬瑭
引去廷隐引兵蹑之与伏兵合击败 (第 102b 页)
敬瑭

屯剑门 (第 102b 页)
石敬瑭
征蜀未有功使者自军前来多言道 …… (第 102b 页)
癸丑遂行日驰数百里
西方藩镇闻之无不惶骇钱帛刍粮昼夜辇运赴利州
人畜毙踣于山谷者不可胜纪时上已疏重诲 石敬瑭
本不欲西征及重诲离上侧乃敢累表奏论以为蜀不
可伐 …… (第 103a 页)

二年春正月壬戌孟知祥奉表谢 庚午李仁罕陷遂
州夏鲁奇自杀 癸酉 石敬瑭
复引兵至剑州屯于北
山孟知祥枭夏鲁奇首以示之鲁奇二子从 (第 103b 页)
敬瑭
在军
中泣请往取其首葬之 (第 103b 页)
敬瑭
曰知祥长者必葬而父岂
不愈于身首异处乎既而知祥果收葬之 (第 103b 页)
敬瑭
与赵廷
隐战不利复还剑门 凤翔节度使朱弘昭奏安重诲
怨望不可令至行营又 (第 103b 页)
石敬瑭
书使逆止 (第 103b 页)
敬瑭
上 …… (第 103b 页)
人情有变宣徽使孟汉琼亦言重诲过恶
有诏召还(事见安重/诲专政)  二月己丑朔 石敬瑭
以遂阆
既陷粮运不继烧营北归军前以告孟知祥知祥匿其书谓
赵季良曰北军渐进奈何季良曰不过绵州必遁知祥 (第 104a 页)
问其故曰我逸彼劳彼悬军千里粮尽能无遁乎知祥
大笑以书示之 两川兵追 石敬瑭
至利州壬辰昭武
节度使李彦琦弃城走甲午两川兵入利州孟知祥以
赵廷隐为昭武留后廷隐遣使密言于知祥曰董璋 …… (第 104a 页)
 庚子孟知祥以武信留后李仁罕为峡路行营诏讨
使使将水军东略地 乙巳赵廷隐李肇自剑州引还
留兵五千戍利州丙午董璋退还东川留兵三千戍果
阆 丁巳李仁罕陷忠州  三月己未朔李仁罕陷
万州庚申陷云安监 李仁罕至夔州宁江节度使安

崇阮弃镇与杨汉宾自均房逃归壬戌仁罕陷夔州
 夏四月己酉以天雄节度使 同平章事石敬瑭
兼六
军诸卫副使  五月己亥下诏以重诲离间孟知祥
董璋钱镠为重诲罪 丙午帝遣西川进奏官苏愿东
川 …… (第 105a 页)
春二月戊寅蜀主尊母李氏为皇太后太后太原
人本庄宗后宫也以赐蜀高祖
  石晋篡唐
后唐潞王清泰元年帝与 石敬瑭
皆以勇力善斗事明 (第 113b 页)
宗为左右然心竞素不相悦帝即位 敬瑭
不得已入朝
山陵既毕不敢言归时 (第 114a 页)
敬瑭
久病羸瘠太后及魏国公
主屡为之言而凤翔旧将佐多劝 (第 114a 页)
帝留之惟韩昭胤李
专美以为赵延寿在汴不宜猜忌 敬瑭
帝亦见其骨立
不以为虞乃曰石郎不惟密亲兼自少与吾同艰难今
我为天子非石郎尚谁托哉乃复以为河东节度使 (第 114a 页)
二年夏六月河东节度使北面总管 石敬瑭
既还镇阴
为自全之计帝好咨访外事常命端明殿学士李专美 (第 114a 页)
翰林学士李崧知制诰吕𤦺薛文遇翰林天文赵延乂
等更直于中兴殿庭与语或至夜分时 敬瑭
二子为内 (第 114b 页)
敬瑭
赂太后左右令
伺帝之密谋事无巨细皆知之 (第 114b 页)
敬瑭
多于宾客前自称
羸瘠不堪为帅冀朝廷不之忌时契丹屡侵北边禁军
多在幽并 (第 114b 页)
敬瑭
与赵德钧求益兵运粮朝夕相继甲申
诏借河东人有蓄积者菽粟乙酉诏镇州输绢五万匹
于总管府籴军粮率镇冀人车 …… (第 114b 页)
又诏魏博市籴时水旱民饥 敬瑭
遣使督趣严急山东
之民流散乱始兆矣 (第 115a 页)
敬瑭
将大军屯忻州朝廷遣使赐
军士夏衣传诏抚谕军士呼万岁者数四 (第 115a 页)
敬瑭
惧幕僚
河内段希尧请诛其唱首者 (第 115a 页)
敬瑭
命都押衙刘知远斩
挟马都将李晖等三十六人以徇希 (第 115a 页)
敬瑭  
七月乙巳以武宁节度使张敬达
为北面行营副总管将 (第 115a 页)
石敬瑭
之权
后晋高祖天福元年春正月癸丑唐主以千春节置酒 …… (第 115a 页)
晋国长公主上寿毕辞归晋阳帝醉曰何不且留遽归
欲与石郎反邪 石敬瑭
闻之益惧  三月 (第 115b 页)
石敬瑭

收其货之在洛阳及诸道者归晋阳托言以助军费人
皆知其有异志唐主夜与近臣从容语曰石郎于朕至
亲无可疑 …… (第 115b 页)
其罪多拜何为帝怒稍解止
其拜各赐卮酒罢之自是群臣不敢复言和亲之策丁
巳以𤦺为御史中丞盖疏之也  初 石敬瑭
欲窥唐
主之意累表自陈羸疾乞解兵柄移它镇帝与执政 …… (第 117a 页)
应得贤佐出奇谋定天下帝意文遇当
之闻其言大喜曰卿言殊豁吾意成败吾决行之即为
除目付学士院使草制辛卯以 敬瑭
为天平节度使以
马军都指挥使河阳节度使宋审虔为河东节度使制
(第 117b 页)
两班闻呼 敬瑭
名相顾失色甲午以建雄节度使张
敬达为西北蕃汉马步都部署趣 (第 117b 页)
敬瑭
之郓 (第 117b 页)
敬瑭

惧谋于将佐曰吾之再来河东时主上面许终身不代除 …… (第 117b 页)
发之安能束手死于道路乎今且发表称疾
以观其意若其宽我我当事之若加兵于我我则改图耳
幕僚段希尧极言拒之 敬瑭
以其朴直不责也节度判
官华阴赵莹劝 (第 118a 页)
敬瑭
赴郓州观察判官平遥薛融曰融
书生不习军旅都押牙刘知远曰明公久将兵得士卒
心今据形胜之地士马精彊若称兵 …… (第 118a 页)
可免但力为自全之计
契丹主素与明宗约为兄弟今部落近在云应公诚能
推心屈节事之万一有急朝呼夕至何患无成 敬瑭

遂决先是朝廷 (第 118b 页)
敬瑭
以羽林将军宝鼎杨彦询为北
京副留 (第 118b 页)
敬瑭
将举事亦以情告之彦询曰不知河东 …… (第 118b 页)
兵粮几何能敌朝廷乎左右请杀彦珣 敬瑭
曰惟副使
一人我自保之汝辈勿言也戊戌昭义节度使皇 (第 119a 页)
敬瑭
(第 119a 页)
敬瑭
表帝养子不应承祀请传位许王帝手
裂其表抵地以诏答之曰卿于鄂王固非疏远卫州之
事天下皆知许王之言何人肯 (第 119a 页)
信壬寅制削夺 敬瑭

爵乙巳以张敬达兼太原四面排陈使河阳节度使张
彦琪为马步军都指挥使以安国节度使安审𤦺为马
军都指 …… (第 119a 页)
乘方太讨平之张敬达将兵三万营于晋安
乡戊申敬达奏西北先锋马军都指挥使安审信叛奔
晋阳审信金全之弟子也 敬瑭
与之有旧先是雄义都
指挥使马邑安元信将所部六百馀人戍代州代州刺 …… (第 119b 页)
遣人通意可以自全朗不从由是互相
猜忌元信谋杀朗不克帅其众奔审信审信遂帅麾下
数百骑与元信掠百井奔晋阳 敬瑭
谓元信曰汝见何
利害舍强而归弱对曰元信非知星识气顾以 …… (第 120a 页)

之耳夫帝王所以御天下莫重于信今主上失大信于
令公亲而贵者且不自保况疏贱乎其亡可翘足而待
何彊之有 敬瑭
悦委以军事振武西北巡检使安重荣 …… (第 120a 页)
人也以宋审虔
为宁国军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阙/)
                   六月 石敬瑭
之子右卫上将军重殷皇城副使重裔闻 (第 120b 页)
敬瑭
举兵匿于民间井中弟沂州都指挥使敬德杀其妻女
而逃寻捕得死狱中从弟彰圣都指挥使敬威自杀
 秋七月戊子获 (第 120b 页)
重殷重裔诛之并族所匿之家 张
敬达发怀州彰圣军戍虎北口其指挥使张万迪将五

百骑奔河东 丙辰诏尽诛其家   石敬瑭
遣间使
求救于契丹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主且请以父
礼事之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
与之 (第 121a 页)
刘知远谏曰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
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
患悔之无及 敬瑭
不从表至契丹契丹主大喜白其母
曰儿比梦石郎遣使来今果然此天意也乃为复书许
俟仲秋倾国赴援  八月己未 …… (第 121a 页)
癸亥应州言契丹
三千骑攻城 张敬达筑长围以攻晋阳 石敬瑭
以刘
知远为马步军指挥使安重荣张万迪降兵皆𨽻焉知
远用法无私抚之如一由是人无贰心 (第 121b 页)
敬瑭
亲乘城坐
卧矢石下知远曰观敬达辈高垒深堑欲为持久之计
无他奇策不足虑也愿明公四出间使经略外事守城
(第 121b 页)
易知远独能办之 敬瑭
执知远手抚背而赏之 唐
主使端明殿学士吕𤦺至河东行营犒军杨光远谓𤦺 …… (第 121b 页)
曰愿附奏陛下幸宽宵旰贼若无援旦夕当平若引契
丹当纵之令入可一战破也帝甚悦帝闻契丹许 石敬
以仲秋赴援屡督张敬达急攻晋阳不能下每有营
构多值 …… (第 122a 页)
遣人谓 敬瑭
曰吾欲今日即破贼可乎 (第 122b 页)
敬瑭
遣人驰告
曰南军甚厚不可轻请俟明日议战未晚也使者未至契
丹已与唐骑将高行周苻彦卿合 (第 122b 页)
敬瑭
乃遣刘知远
出兵助之张敬达杨光远安审𤦺以步兵陈于城西北
山下契丹遣轻骑三千不被 …… (第 122b 页)
败步兵死者近万人骑兵独全敬达等收馀众保晋安
契丹亦引兵归虎北口 敬瑭
得唐降兵千馀人刘知远
(第 123a 页)
敬瑭
尽杀之是夕 (第 123a 页)
敬瑭
出北门见契丹主契丹主执 (第 123a 页)
敬瑭
手恨相见之晚 (第 123a 页)
敬瑭
问曰皇帝远来士马疲倦遽
与唐战而大胜何也契丹主曰始吾自北来谓唐必断
雁门诸路伏兵险要则吾不可得进矣使 …… (第 123a 页)
知矣此吾所以亟战而胜不可以劳逸常理论也 敬瑭
甚叹伏壬寅 (第 123b 页)
敬瑭
引兵会契丹围晋安寨置营于晋安
之南长百馀里厚五十里多设铃索吠犬人跬步不能
过敬达等士卒犹五万人马万匹 …… (第 123b 页)
人无敢异者泽州刺史刘遂凝鄩之子也潜自通于
敬瑭
表称车驾不可踰太行帝议近臣可使北行者张
延朗与翰林学士须昌和凝等皆曰赵延寿父德钧以
卢龙兵来赴难宜遣 …… (第 125a 页)
进诏书屡趣之德钧乃
引兵北屯团柏谷口 契丹主谓 石敬瑭
曰吾三千里
来赴难必有成功观汝气貌识量真中原之主也吾欲
立汝为天 (第 127a 页)
敬瑭
辞让数四将吏复劝进乃许之契丹
主作册书命 (第 127a 页)
敬瑭
为大晋皇帝自解衣冠授之筑坛于
柳林是日即皇帝位割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
应寰朔蔚十六州以与契丹仍许 (第 127a 页)
知远入辅政齐王寝之知远由是怨齐王
 秋七月癸卯加景延广同平章事兼侍卫马步都指
挥使  冬十一月庚寅葬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显陵庙号高祖 帝之初即位也大臣议奉表称臣告
哀于契丹景延广请致书称孙而不称臣李崧曰屈身
以为社稷 …… (第 7b 页)
称耗旧所进羡馀物
悉罢之犯窃盗及奸者并依晋天福元年以前刑名罪
人非反逆无得诛及亲族籍没家赀唐庄宗明宗 晋高
各置守陵十户汉高祖陵职员官人时月荐享及守
陵户并如故初唐衰多盗不用律文更定峻法窃盗赃
三匹者死晋天福 (第 100a 页)
 走追斩之
夏六月罢三公官曹操自为丞相
 操以崔琰为西曹掾毛玠为东曹掾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
 (人/)为主簿弟懿(字仲达即 晋高祖)
为文学掾琰玠并典选举
 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 (第 21a 页)
 民乐业者二十馀年

冬十月晋广德胜北城
 晋王发徒数万广德胜北城日与梁人争大小百馀
 战互有胜负左射军使 石敬瑭(沙陀臬捩鸡之/子李嗣源之婿)
战于
 河壖梁人断其马甲横冲兵马使刘知远(其先沙陀/部人后居)
 (太/原)以所乘马授之自乘断甲马徐 (第 34a 页)
行为殿梁人疑有
 伏不敢迫俱得免 敬瑭
以是亲爱之(胡三省曰 (第 34a 页)
石敬/瑭
刘知远始此)
(庚晋岐称唐天祐十七年梁贞/辰明六年是岁凡六国四镇)春三月晋以李建及为
代州刺史 (第 34a 页)
 上章自理一日数辈(唐主遣嗣源长子从审喻嗣源/至卫州绍荣欲杀之从审乃还)
 (唐主怜之赐名/继璟待之如子)嗣源所奏皆为绍荣所遏不得通嗣
 源由是疑惧 石敬瑭
曰夫事成于果决而败于犹豫
 安有上将与叛卒入贼城而他日得保无恙乎大梁 …… (第 30b 页)
 移檄会兵时嗣源家在真定虞候将王建立(辽州榆/社人)
 先杀其监军由是获全李从珂将所部兵趣镇州与
 建立合倍道从嗣源嗣源分三百骑遣 石敬瑭
将之
 前驱李从珂为殿军势大盛唐主乃诏白从晖将骑
 兵扼河阳桥出金帛给赐诸军军士诟曰吾妻子已 …… (第 31a 页)
 (源在黎阳彊遣继璟召/之道遇李绍荣见杀)嗣源至滑州符习安审通(金/全)
 (之/侄)引兵来会知汴州孔循遣使迎唐主亦遣使输款
 于嗣源曰先至者得之 石敬瑭
以劲兵入封邱门遂
 据其城使人趣嗣源嗣源入大梁是日唐主至荣泽
 东命龙骧指挥使姚彦温帅三千骑为前军彦 …… (第 32a 页)
 (竖辈也抽刀逆之容哥谓同类曰皇后吝财至此今/乃归咎于吾辈事若不测吾辈万段吾不忍待也因)
 (赴河死水罂子/谷在汜 县西)唐主至石桥西置酒悲涕晚入洛城
 嗣源命 石敬瑭
将前军趋汜水收抚散兵嗣源继之 …… (第 32b 页)
 守殷遂乘城拒守唐主遣范延光往谕之延光曰不
 早击之则汴城坚矣愿得五百骑与俱从之延光暮
 发未明行二百里扺大梁城下与汴人战御营使
 敬瑭
将亲军倍道继之或谓安重诲曰失职在外之
 人乘贼未破或能为患不如除之重诲奏遣使赐任
 圜死赵凤哭谓重诲 …… (第 48b 页)
 果爱安令公宜解其枢务为便赵凤曰公失言乃奏
 大臣不可轻动以延光为枢密使而重诲如故
唐诏削董璋官爵遣天雄 节度使石敬瑭
讨之
 唐下制削董璋官爵兴兵讨之以孟知祥兼供馈使
 (知祥虽已遣兵攻遂州唐主犹欲/怀辑之以离董璋之交 (第 64b 页)
故有是命) 石敬瑭
为招讨使
 夏鲁奇副之(诛董璋之子/光业夷其族)
冬十一月楚王马殷卒(谥武/穆)子希声嗣
 殷遗命诸 …… (第 64b 页)
 复藩镇之旧(希声居丧无戚容葬殷之日顿食鸡𦞦/数盘其臣潘起讥之曰昔阮籍居丧食)
 (蒸豚何/代无贤)
唐削孟知祥官爵并讨之
  石敬瑭
入散关阶州刺史王弘贽(史不祥/何所人)滤州刺史
 冯晖(魏州/人)与前锋王思同(幽州/人)赵在礼引兵 …… (第 65a 页)
 (门径据剑州坚守其城或引兵直趣梓州董公必弃/闾州奔还我亦须解遂州之围如此则内外受敌两)
 (川震动势可忧危今焚毁剑州运粮东归剑门顿兵/不进吾事济矣董璋王晖将兵三千会李肇等分屯)
 (剑州 石敬瑭
攻之不克在庞福太谷/人来苏村亦曰来苏寨 剑门东)
契丹东丹王托允奔唐
 托允自以失职帅部曲四十人越 …… (第 66a 页)
 曰李赞华以为怀化(唐慎州军名都慎州/侨治良乡之 乡城)节度使(先/所)

 (俘特哩衮等皆赐姓名/特哩衮姓狄名怀忠)
十二月唐遣安重诲督征蜀诸军
  石敬瑭
征蜀未有功使者自军前来多言道险狭难
 进兵关右之民疲于转饷聚为盗贼唐主忧之谓近
 臣曰谁能办吾事者吾 …… (第 66b 页)
 振臣之罪也臣请自往督战拜辞便行日驰数百里
 西方藩镇闻之无不惶骇钱帛刍粮昼夜辇运赴利
 州人畜毙踣不可胜纪时唐主已疏重诲 石敬瑭
本不 …… (第 66b 页)
 唐主颇然之
(辛唐长兴三年是/卯岁凡四国三镇)春正月孟知祥兵陷遂州唐守将夏
鲁奇死之
 知祥将李仁罕围遂州夏鲁奇婴城固守及是城陷
 鲁奇自杀(时 石敬瑭
屯剑州北山知祥枭鲁奇首以/示之鲁奇二子在 (第 67a 页)
敬瑭
军泣请往取首葬)
 (之 (第 67a 页)
敬瑭
曰知祥长者必葬而父不犹/愈于身首异处乎已而知祥果葬之)
唐召安重诲还二 (第 67a 页)
石敬瑭
引兵遁归西川兵追之陷 …… (第 67a 页)
 诲至恐有变宜急徵还宜徽使孟汉琼自西方还亦

 言重诲过恶有诏召重诲还二月朔 石敬瑭
以遂阆
 既陷粮运不继烧营北归重诲至三泉得诏亟归过
 凤翔弘昭不内重诲惧驰骑而东两川兵追 (第 68a 页)
敬瑭

 利州昭武节度使李彦琦弃城走知祥以赵廷隐为
 昭武留后(廷隐遣使密言于知祥曰董璋多诈必为/公患因 (第 68a 页)
 陛下存而不论深可畏者愿陛下修而靡忒优诏奖

 之
十一月唐以 石敬瑭
为河东节度使
 秦王从荣喜为诗聚浮华之士高辇等于幕府与相
 唱和颇自矜伐唐主语之曰吾虽不知书然喜闻儒 …… (第 5b 页)
 宣传制命范延光赵延寿为枢密使从荣皆轻侮之

  石敬瑭
兼六军诸卫副使其妻永宁公主与从荣异
 母素相憎疾从荣以宋王从厚声名出已右尤忌之
 从厚善以卑弱奉之故 (第 6a 页)
嫌隙不外见 敬瑭
不欲与从
 荣共事常思外补以避之延光延寿亦虑及祸屡辞
 机要会契丹欲入寇唐主命择河东帅延光延寿先
  (第 6a 页)
石敬瑭
康义诚可往既而欲专用 (第 6a 页)
敬瑭
李崧曰非
 石太尉不可 (第 6a 页)
敬瑭
亦愿行即命除 (第 6a 页)
敬瑭
至晋阳以
 部将刘知远周瑰(晋阳/人)为都押衙委以腹心军事委 …… (第 6a 页)
 敢应(孟知祥闻明宗殂亦谓僚佐曰宋王幼弱/为政者皆胥吏小人其乱可坐而俟也)
(甲唐闵帝从厚应顺元年四月以后唐潞王从珂清泰/午元年蜀孟知祥明德元年是岁蜀建国凡五国三镇)
春正月唐以高从诲为南平王马希范为楚王钱元瓘
为吴越王
唐以李重吉为亳州团练使
 潞王从珂与 石敬瑭
少从明宗征伐有功各得众心 …… (第 14a 页)
 使久之节度副使李建勋司马徐玠等屡陈知诰功
 业宜早从民望召宗复为都押牙知诰由是疏齐邱
唐以潞王从珂为河东 节度使石敬瑭
为成德节度使
从珂举兵凤翔唐遣兵讨之官军降溃
 朱弘昭冯赟不欲 (第 16b 页)
石敬瑭
久在太原徙潞王从珂镇
 河东 (第 16b 页)
敬瑭
镇成德皆不降制书但各遣使臣持宣监
 送赴镇从珂既与朝廷猜阻朝廷又命洋王从璋权 …… (第 16b 页)
 因候骑请降(既而兴元张虔钊武定/孙汉韶俱以镇降蜀)

唐主出奔夏四月 石敬瑭
入朝遇于卫州杀其从骑
 唐主忧骇不知所为急遣中使召朱弘昭谋所向弘
 昭赴井死安从进杀冯赟于第传二人首 …… (第 21b 页)
 道复召而语之导对如初李愚曰舍人之言是也吾

 辈之罪擢发不足数矣从珂上笺于太后取进止遂
 自陜而东四月唐主至卫州东数里遇 石敬瑭
大喜
 问以大计 (第 22b 页)
敬瑭
闻义诚叛去俛首长叹数四乃见卫
 州刺史王弘贽问之弘贽曰前代天子播迁多矣然
 皆有将相侍卫府库法物使群 (第 22b 页)
下有所瞻仰今独以
 五十骑自随虽有忠义之心将若之何 敬瑭
还以其
 言告弓箭库使沙(夙沙氏之/后为沙氏)守荣奔(史炤曰古有贲/姓音奔后遂为)
 (奔/)洪进洪 (第 22b 页)
进前责 敬瑭
曰公明宗爱婿富贵相与共 (第 22b 页)
 之忧患亦宜相恤今天子播越委计于公冀图复兴
 乃以此四者为辞是直欲附贼卖天子耳抽佩刀欲
 刺之 敬瑭
亲将陈晖救之守荣斗死洪进亦自刎 (第 23a 页)

 瑭
牙内指挥使刘知远引兵入尽杀唐主左右及从
 骑独置唐主而 (第 23a 页)
敬瑭
遂趣洛阳
唐孟汉琼诣潞王从珂降从珂诛之
 初从珂罢河中归私第王淑妃数遣孟汉琼存抚之
 汉琼自谓于从珂 …… (第 23a 页)
 起居闻其遇害恸哭半日自经死(既而唐葬明宗于/徽陵乃并葬鄂王)
 (于陵城之南封才数尺观者悲之/后晋主 石敬瑭
立追谥王为闵帝)
唐康义诚伏诛夷其族
 唐主之在陜也义诚至陜待罪唐主责之曰先帝晏
 驾立嗣在诸公今上 …… (第 24b 页)
 为谣言曰除去菩萨扶立生铁以闵帝仁弱唐主刚

 严有悔心故也
五月唐复以 石敬瑭
为河东节度使
 唐主与 (第 26a 页)
石敬瑭
皆以勇力善斗事明宗然素不相悦
 至是 (第 26a 页)
敬瑭
不得已入朝不敢言归时 (第 26a 页)
敬瑭
久病羸瘠
 太后及魏国公主(即 (第 26a 页)
敬瑭
妻永宁公主是年/进封魏国后又进封晋国)屡为之
 言而凤翔旧将佐皆劝留之惟韩昭胤李专美以为
 赵延寿在 (第 26a 页)
汴不宜猜忌 敬瑭
唐主亦见其骨立不以
 为虞乃复遣之河东 …… (第 26a 页)
 今涛等请黜史在德事同言异何其远哉在德情在

 倾输安可责也
夏六月契丹寇边唐北面总管 石敬瑭
将兵屯忻州
 敬瑭既还镇阴为自全之计(唐主好咨访外事常命/端明殿学士李寿美翰)
 (林学李崧知制诰吕 …… (第 29a 页)
 以徇唐主闻之益疑敬瑭
唐诏窃盗不计赃并纵火彊盗并行极法
秋七月唐遣北面副总管张敬达(字志通/代州人)将兵屯代州
 唐以敬达为北面行营副总管将兵屯代州分 石敬

 瑭
之权也(唐主深以时事为忧尝从容让卢文纪等/无所规赞文纪等上言臣等每五日起居)
 (与两班旅见侍卫满前 …… (第 29b 页)
 可乃止
(丙唐清泰三年十一月以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元/申年阑王昶通文元年是岁唐亡晋兴凡五国三镇)
正月唐以吕琦为御史中丞

 唐主以千春节置酒晋国长公主上寿毕辞归晋阳
 唐主醉曰何不且留遽归欲与石郎反邪 石敬瑭

 之益惧尽收其货之在洛阳及诸道者归晋阳托言
 以助军费人皆知其有异志唐主夜与近臣从容语
 曰石郎 …… (第 33a 页)
 气竭拜少止唐主曰吕琦彊项肯视朕为人主邪既
 而怒解各赐卮酒罢之自是群臣不敢复言和亲之
 策遂以琦为御史中丞盖疏之也
夏五月唐以 石敬瑭
为天平 (第 34a 页)
节度使敬瑭
拒命唐发兵
讨之
 初 (第 34a 页)
石敬瑭
欲尝唐主之意累表自陈羸疾乞解兵柄
 移他镇帝与执政议从其请移镇郓州房皓李崧吕 …… (第 34a 页)
 议文遇曰河东移亦反不移亦反在旦暮间耳不若
 先事图之唐主大喜曰卿言殊豁吾意成败吾决行
 之即为除目徙 敬瑭
镇天平宋审虔镇河东制出两
 班闻呼 (第 34b 页)
敬瑭
名相顾失色以张敬达为西北都部署
 趣 (第 34b 页)
敬瑭
之郓州 (第 34b 页)
敬瑭
疑惧谋于将佐判官赵莹(字元/晖华)
 (阴/人)(第 34b 页)
敬瑭
赴郓州刘知远曰明公久将兵得士卒心
 今据形胜之地士马精彊若称兵传檄帝业已成奈 …… (第 34b 页)
 明宗之爱婿今主上以反逆见待此非首谢可免但
 力为自全之计契丹主素与明宗约为兄弟公诚能
 推心屈节事之朝呼夕至何患不成 敬瑭
意遂决表
 唐主养子不应承祀请传位许王唐主手裂其表抵 (第 35a 页)
 地以诏答之曰卿于鄂王固非疏远卫州之事天下
 皆知(谓 敬瑭
尽段/闵帝从骑)许王之言何人肯信制削夺 (第 35b 页)
敬瑭
 
官爵以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杨光远为
 副先锋指挥使安审信(金全/弟子)雄义指挥使安元信(马/邑 (第 35b 页)
)
 (人/)帅众奔晋阳 敬瑭
委以军事振武巡检使安重荣
 (朔州/人)亦帅步骑五百奔晋阳
秋七月 (第 35b 页)
石敬瑭
遣使求救于契丹
 敬瑭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主且请以父礼事 …… (第 35b 页)
 之患悔之无及敬瑭不从表至契丹主大喜复书许
 俟仲秋倾国赴援
八月唐张敬达攻晋阳不克
 张敬达筑长围以攻晋阳 石敬瑭
以刘知远为马步
 都指挥使降兵皆𨽻焉知远用法无私抚之如一由 (第 36a 页)
 是人无二心 敬瑭
亲乘城坐卧矢石下知远曰观敬
 达辈无他奇策不足虑也愿明公四出间使经略外
 事守城至易知远独能办之 (第 36b 页)
敬瑭
执知远手抚其背
 而赏之唐主闻契丹许 (第 36b 页)
敬瑭
以仲秋赴援屡督敬达
 急攻不能下每有营搆多直风雨长围复为水潦所
 坏竟不能合晋阳城中亦日窘粮储浸乏 (第 36b 页)
九月契丹主德光将兵救 石敬瑭
唐兵大败契丹围之
唐主自将次怀州 …… (第 36b 页)
 屯辽州德钧志在并延光军逗留不进诏书屡趣之
 德钧乃引兵北屯团柏谷口(即团柏镇在太/原府祁县东南)
契丹立 石敬瑭
为晋皇帝(是 (第 39a 页)
后/晋高祖)
敬瑭割幽蓟等十六 (第 39a 页)
 屯辽州德钧志在并延光军逗留不进诏书屡趣之
 德钧乃引兵北屯团柏谷口(即团柏镇在太/原府祁县东南)
契丹立石敬瑭为晋皇帝(是为后/晋高祖) 敬瑭
割幽蓟等十六 (第 39a 页)
州以赂之
 契丹主谓 石敬瑭
曰吾三千里来赴难必有成功观
 汝器貌识量真中原之主也吾欲立汝为天子 (第 39b 页)
敬瑭
 
辞让数四将吏复劝进乃许之契丹主作策书命 (第 39b 页)

 瑭
为晋大皇帝自解衣冠授之筑坛即位割幽蓟瀛
 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顺州唐置/今顺天府) (第 3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