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正史類
目錄類
雜史類
傳記類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解题卷四    宋 吕祖谦 撰

  周显王四十四年夏四月戊午秦初称王

  解题曰按 张仪
传仪相秦四岁立惠王为王盖张仪
之请也秦纪书四月戊午魏君称王按周纪齐楚世
家是岁皆书秦惠王称王盖秦纪本 …… (第 1a 页)
不合矣
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司马子长与庄生之所谈皆当深味也)


  秦 张仪
伐魏取陜塞

  解题曰本纪去年书取陜按 (第 3a 页)
张仪
传仪相秦四岁立
惠王为王居一岁为秦将取陜筑上郡塞当从年表
书于今年(史记正义曰上郡今鄜绥等州)

  …… (第 3a 页)
  解题曰按战国策犀首立五王齐谓赵魏曰寡人羞
与中山并为王愿与大国伐之以废其王中山大恐
召张豋说田婴而止高氏以五王为齐赵魏燕中山
鲍氏以五王为秦韩燕宋中山二家之说皆非也齐
魏之王已久秦之王出于 张仪
宋与中山俱为小国
使宋是时称王则齐何为独怒中山况偃之称王又
在慎靓王之三年乎然则犀首所立五王其可考者 …… (第 3b 页)
  解题曰陈轸见昭阳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
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圭陈轸曰其有贵
于此者乎昭阳曰令尹陈轸曰今君已为令尹矣攻

魏破军杀将功莫大焉今又移兵而攻齐胜之官爵
不加于此不胜身死爵夺昭阳乃引兵而去史记是
年书齐宣王卒通鉴移于取燕之年孟子载伐燕取
燕甚详盖通鉴所据也

  周显王四十七年秦 张仪
免相相魏

  解题曰按公孙衍传魏王 (第 4b 页)
张仪
犀首弗利令人谓
韩公叔 (第 4b 页)
张仪
已合秦魏矣其言曰魏攻南阳秦攻
三川魏王所以贵张子者欲得韩地也且韩之南阳 (第 4b 页)
已举矣子何不少委焉以为衍功(令韩以与魏南阳为公孙衍之功)
则秦魏之交可错矣然则魏必图秦而弃仪收韩而
相衍公叔以为便因委之犀首以为功果相魏然则
魏王不听 张仪
之说者公孙衍间之也衍传又称衍
相魏张仪去则不然以仪传考之仪惭无以归报留
魏四岁而魏王卒复说其嗣君久之 …… (第 5a 页)
锐师合三晋必有后忧齐王敬诺果以兵合于三晋秦之
伐魏多矣陈轸之说齐不知在何年以其说明切故附见于此陈轸与 张仪
相恶去秦事楚怀王而怀王
令六国伐秦距秦伐魏取曲沃平州才四岁耳轸之为魏说齐或在此时亦未可知也)


   …… (第 5b 页)
  解题曰是时义渠已复国按战国策义渠君之魏公
孙衍谓义渠君曰道远臣不得复过矣请谒事情义
渠君曰愿闻之对曰中国无事于秦则秦且烧焫获
君之国中国为有事于秦则秦且轻使重币而事君
之国也义渠曰谨闻令居无几何五国伐秦陈轸谓

秦王曰义渠君者蛮夷之贤君王不如赂之以抚其
心秦王曰善因以文绣十疋好女百人遗义渠君致
群臣而谋曰此乃公孙衍之所谓也因起兵袭秦大
败秦人于李帛之下衍与义渠君语其相魏之后欤

  秦伐魏

  解题曰按 张仪
传仪复说魏王不听于是 (第 11b 页)
张仪
阴令
秦伐魏魏与秦战败明年齐又来败魏于观津

  周慎靓王四年齐败魏赵于观津 …… (第 11b 页)
  韩与赵魏伐秦秦使庶长樗里疾与战修鱼虏韩将申
差败赵公子渴斩首八万二千

  解题曰三晋同攻秦而韩世家 张仪
传战国策独言
秦败韩申差斩首八万秦年表虽书与韩赵战而亦 (第 12a 页)
不及魏焉岂非韩师独大败赵败而不甚魏虽同约
而未尝同战耶秦纪书此战为详而载于去年与六
国伐秦并为一事按 张仪
传齐败魏于观津秦复欲
攻魏先败韩申差军斩首八万诸侯震恐而 (第 12b 页)
张仪

欲说魏王事秦年表观津修鱼之战皆在今年为得
其实樗里疾惠王之弟也樗里其所居也

  齐大夫杀苏秦 (第 12b 页)
  解题曰 张仪
说魏王背从约之辞曰亲昆弟同父母 (第 12b 页)
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苏秦之馀谋不可成
亦明矣则秦之死盖在今年也

  魏因 张仪
请成于秦秦复以 (第 13a 页)
张仪
为相

  解题曰 (第 13a 页)
张仪
留魏六年而襄王始听其说则秦之服
魏其用力亦劳矣

  周慎靓王五年苴蜀相攻皆告急于秦秦使张仪司马
错 …… (第 13a 页)
  解题曰苴者蜀之别也谯周曰苴今之巴郡也按索

张仪
伐蜀蜀王开战不胜为仪所灭然则仪虽异
议终与错同伐蜀也蜀王本治广都秦既平蜀 (第 13b 页)
张仪
移于少城筑成都以象咸阳为蜀郡治后世皆因之
(史记正义曰昔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俟因命之邑曰葭萌苴侯与 (第 13b 页)
巴王为好巴与蜀为雠故蜀王
怒伐苴苴奔巴求救于秦秦遣 张仪
伐蜀灭之因灭巴括地志云苴侯郡葭萌今利州益昌县葭萌故城
是蜀侯都益州)


  秦伐赵取中都西阳

   …… (第 13b 页)
  解题曰报李帛之役也


  秦樗里疾伐魏取焦及曲沃又大破韩师及魏公孙衍
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解题曰 张仪
归相秦三岁而魏复背秦为从故秦伐
魏初韩既败于浊泽(即修鱼之战)公仲谓韩王曰不如因 (第 16a 页)
张仪
为和于秦与之伐楚韩王将使公仲西讲于秦
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告之轸曰王警四境之内起
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 …… (第 16a 页)
  燕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攻子之不克被反攻太子又
不克而死齐章子伐燕取之醢子之杀王哙

  解题曰汲冢纪年云齐人禽子之而醢其身按战国
策韩齐为与国 张仪
以秦魏伐韩齐王曰韩吾与国
也秦伐之吾将救之田臣思曰王之谋过矣不如听
之子哙与子之国百姓不戴诸侯弗与秦 …… (第 17a 页)
得申岂非天哉年月不可考今载于去齐之
次年

  秦惠王会魏襄王于临晋立魏公子政为太子

  解题曰按 张仪
传秦取曲沃之明年魏复事秦盖既
和而为会也制人之父子而立其所厚秦之无道甚
矣襄王之子昭王史失其名意者即 …… (第 20a 页)
  解题曰离骚者变风变雅之又变者也虽发于忠愤
其辞跌宕盖多失其正矣诗止于陈灵其有以哉按
屈原传原名平楚之同姓为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

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
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上官大夫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
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
怒而疏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謟之蔽明也邪曲
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
骚者犹离忧也本传载此事于张仪说楚绝齐之前
今从之


  秦使 张仪
说楚绝齐亲秦许赂以商于地仪归背楚赂
楚使屈丐帅师伐秦

  解题曰按楚世家秦惠王患齐楚从亲乃宣商张仪 …… (第 22a 页)
  解题曰本纪年表皆书庶长章败楚屈丐樗里疾传
云助魏章攻楚败楚屈丐取汉中地甘茂传云因张
仪樗里子而求见惠王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
地然则疾与茂为魏章之副也丹阳按后汉志南郡
枝江有丹阳聚(史记正义云归州秭归县东有丹阳城楚子熊绎之始封也) 张仪
传又云秦齐共攻楚杀屈丐取丹阳汉中之地盖齐
怨楚而助秦耳李斯上书曰惠王用张仪之计南取
汉中包九夷制鄢 …… (第 22b 页)
  解题曰雍氏在赧王时楚尝两围焉按后汉志在颍
川阳翟徐广曰秦本纪惠王后十三年书楚围雍氏
纪年于此亦说楚景翠围雍氏韩宣王卒(即宣惠王)秦助
韩共败楚屈丐(韩年表书秦助我攻楚围景痤楚将之名与纪年不同)又云齐
宋围煮枣(史记正义云冀州信都县东北有煮枣田敬仲世家今年书楚围雍氏秦败屈丐苏
代谓田轸曰客有言曰魏王谓韩冯
张仪
曰煮枣将拔齐兵又进子来救寡人则可矣以此考之煮枣盖
魏地也又曰韩冯救魏之辞必不谓韩王曰冯以为魏必曰冯将 (第 23b 页)
以秦韩之兵东却齐 宋张仪
救魏之辞
必不谓秦王曰仪以为魏必曰仪其以秦韩之兵东距齐宋此齐宋围煮枣秦樗里疾既救韩败楚遂与 (第 23b 页)
魏伐齐之證也韩冯即公仲侈也公仲虽相韩 张仪
虽相秦实阴为魏用战国之士卖国而外交大抵若
此)
皆与史记年表及田完世家符同此是前围雍氏
之事也至于后围 …… (第 24a 页)
  解题曰壮即陈庄也所杀者公子通也意者通叛秦
故庄杀之以降与壮明年为甘茂所诛茂传书蜀侯

煇相壮则通既死煇即代之也华阳国志曰秦封王
子煇为蜀侯

  楚囚 张仪
既而赦之仪遂说楚韩齐赵燕连横事秦秦
惠王薨子武王立六国连横之约皆解

  解题曰 (第 26b 页)
张仪
至楚嬖臣靳尚使怀王幸姬说王救之
(战国策云楚王将出张子恐其败已也靳尚谓楚王曰臣请随之仪事王不善臣请杀 (第 26b 页)
之楚小臣靳尚之
仇也谓张旄曰以张仪之智而有秦楚之用君必穷矣君不如使人微要靳尚而杀之楚王必大怒仪也
彼仪穷则子重矣楚秦相难则魏无患矣张旄果令人要靳尚刺之靳尚之出张仪欲以求福也反以杀

身事变之来亦安可迎随哉此可为小人之戒)
楚王既赦张仪仪遂说楚王
与秦和亲楚王已得 张仪
而重出黔中地与秦欲许
之屈原曰前大王见欺于张仪 (第 27a 页)
张仪
至臣以为大王
烹之今纵弗忍杀之又听其邪说不可怀王卒许张
仪与秦仪遂之韩说韩王事秦韩王听仪讣归报秦
惠 …… (第 27a 页)
  周赧王五年客卿谓秦武王曰张仪之贵不得议公孙
郝则从臣不事大臣矣公孙郝之贵不得议甘茂则大
臣不事近臣矣

  解题曰此秦武王逐张仪前政事也大臣从臣之名
始见于此所谓大臣者 张仪
甘茂也所谓从臣者公
孙郝也韩客谓向寿曰今王之爱习公也不如公孙 …… (第 27b 页)
  解题曰按甘茂传蜀侯煇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本
纪云诛蜀相壮煇虽侯蜀壮实掌其柄故壮反而煇
不诛也

  秦出 张仪
魏章于魏

  解题曰秦武王元年群臣日夜恶张仪未已而齐让
(第 28b 页)
张仪
惧诛请之魏秦王乃具革车三十乘入魏
按战国策秦惠王死公孙衍欲穷张仪李雠谓公孙
衍曰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 …… (第 28b 页)
  解题曰丞相之名始于此疾茂并相虽出于公孙衍
之力然当世辨士不过此数人迭盛迭衰亦理势之
常也衍特随时上下仆其已颠迎其将至以为已利


  魏张仪卒

  解题曰按魏世家 张仪
归于魏魏相田需死楚相昭
鱼谓苏代曰田需死吾恐 (第 30a 页)
张仪
犀首薛公有一人相
魏者也苏代北见梁王告之 (第 30a 页)
张仪
相必右秦而左 (第 30a 页)
魏犀首相必右韩而左魏薛公相必右齐而左魏莫
若太子自相梁王从之十年 张仪
死仪本传称相魏
一岁卒非也颍滨苏氏曰战国之为从横者皆倾危
反覆之士也然而污贱无耻莫 (第 30b 页)
张仪
而其成功莫
如仪之多仪之未信于楚也辞而之晋谓怀王曰王
无求于晋国乎王曰黄金珠玑犀象楚产也吾何求
于晋 (第 30b 页)
  解题曰太史公序传列秦将相曰鞅去卫适秦能明

其术彊霸孝公后世遵其法天下患衡秦母餍而苏
子能存诸侯约从以抑贪强六国既从亲而 张仪

明其说复散解诸侯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丼茂
之策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者魏冉之
功南拔鄢郢北 (第 4a 页)
  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史记正义
曰即汜水县山险之道也)
杜太行之道(史记正义曰太行山名在怀州河内县北二十五里
泽州之南羊肠之道也)
距蜚狐之口(臣瓒曰飞狐在代郡西南师古曰瓒说是史记正义
曰按蔚州飞狐县北百五十里有秦汉故郡城西南有山俗号飞狐口也今为河东蔚州飞狐县)


白马之津(战国策 张仪
曰决白马之口以流魏氏高诱曰白马津名水经注云河过黎阳县南
为白马津勒石号为灵昌津唐滑州黎阳津即此也今属 (第 5a 页)
能道说法令有犯者虽过误悉按法不少贷
今有刘昶钧州人正德十二年自三原簿迁
典史有董英常泰郭自经董广刘英 张仪
张进董英沁 …… (第 19a 页)
人有才略民敬畏之及罢去犹服用毋敢后也董广藁城
人与宋侯同时宋侯恒用之二董之后略无足观者 张仪
仪封人刻薄狡险善虐其民取之极骨髓及语百姓则
曰吾为吏廉士大夫不知也即有弗廉我安敢昧城隍
城隍灵当使我 (第 19b 页)
  平故城(在今博平县西北三十里本齐之博陵邑/史记齐威王十六年晋伐我至博陵注徐)
(广曰东郡之博平是也亦谓之博关 张仪
曰赵兵/至清河指博关汉置县宋徙今治金史地理志博)
(平县有博平/镇即古治也)茌平故城(在今茌平县西汉 (第 41a 页)
  宿胥水(在浚县西南今堙战国策苏代曰决宿胥/之口史记索隐宿胥盖亦津名水经注淇)
(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邱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会淇水处立石堰遏水令更东北注魏武)
(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按宿胥故渎即淇水合卫河处)白马水(在滑县/北旧为)
(河水分流处一曰白马津今堙战国策 张仪
说赵/王曰守白马之津苏代说燕王曰决白马之口魏)
(无外黄济阳韩非见秦王曰决白马之口以灌魏/氏史记荆燕 (第 46a 页)
年更名)轘辕山(在偃师县东南接巩登封二/县界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栾)
(盈出奔楚过周王使候出诸轘辕战国策 张仪
曰/秦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汉书秦二世三年)
(沛公战雒阳东不利从轘辕至阳城后汉当建武/九年幸缑氏登 …… (第 54b 页)
又东明乐泉水/注之又东径巩县故城南又东浊水注之又东北)
(洞水北入焉又东北流入于河谓之洛汭即什谷/也 张仪
说秦曰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谓此川也)
(元和志洛水在洛阳县南三里自苑内上阳之南/瀰漫东流宇文恺科堤束令 …… (第 67a 页)
  水(在偃师县南水经注刘水出半石东山西北流/经刘聚谓之刘涧其水西北流注于合水旧志)
(刘涧源出南山在偃师县南五十里又有碾子河/在县西南十里韩庄乾河在县南史家湾俱北流)
(入/洛)合水(在偃师县西南四十五里水经注合水出/半石山北径合水坞东北流注于公路涧)
(俗讹曰光禄涧北流与刘/水合又北流注于洛水)鄩水(在偃师县东北与/巩县接界史记 张)
(仪
传下兵三川塞斜谷之口徐广曰一作寻成皋/巩县有寻口后汉书郡国志巩有寻谷水水经注) (第 68a 页)
滑杜预注滑国)
(都费今缑氏县后为周缑氏邑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子朝作乱晋荀跞帅师军于缑氏是也战国策) (张仪
曰塞轘辕缑氏之口史记秦二世二年沛公/将曹参下轘辕缑氏绝河津汉置缑氏县属河南) (第 3a 页)
   滩(在华阳县东南合江亭下/自蜀下峡之第一滩也)白石沟(在彭县北王/村河分流也)
(源出小峡山东流/入汉州注金堂峡)东湖(在彭县旧州倅厅唐李德/𥙿开又有西湖唐元和间)
(州守王潜萧佑创又崇庆州治东西亦有二湖方/与胜览皂江之水皆导城中环守之居因潴其馀)
(以为/湖云)房公湖(在汉州治西南唐房琯为刺史时所/凿扯甫李德裕皆有诗方舆胜览又)
(名西湖旧志宋熙宁/中奏垦为田今废塞)摩诃池(在府城内寰宇记污/池一名摩诃池萧摩)
(词所置在锦城西方舆胜览隋蜀王秀筑广子城/取土于此因为池陆游渭南集摩诃池入蜀王宫)
(中旧泛舟入此池曲折十馀里今蜀宫后门巴为/平陆犹呼水门旧志明初此地填为蜀藩正殿西)
(南尚有一曲/水光涟漪)万岁池(在府城北华阳国志 张仪
筑/成都城取土去城十里因以)
(养鱼今万岁池是也唐书地理志成都县北十八/里有万岁池天宝中长史章仇兼琼 …… (第 26b 页)
   井(在汉州元妙观相/传为汉严君平凿)

大清一统志
成都府(二)
︹古迹︺成都故城(即今成都华阳二县治蜀王开明故/都也秦置县历代因之旧有大城少)
(城罗城羊马城华阳国志秦惠王二十七年张仪/与张若城成都周回十七里高七丈县本治赤里)
(衍若徙置少城内府舍市肆与咸阳同制又晋时/州治大城郡治少城刘达蜀都赋注汉武帝元鼎)
(二年立成都十八门元和志州城 张仪
所筑初筑/时屡颓不立忽有大龟周行旋走巫言依龟行处)
(筑之城得坚立又少城一名小城在城都县南一/里二百 (第 28b 页)
步寰宇记少城在县南一百步李膺记云)
(与大城同筑惟西南北三壁其东即大城之西墉/故左思赋云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宋长咏盆州重)
(修公宇记按图经 张仪
筑是城方广七里隋文帝/封次子秀为蜀王因附 (第 28b 页)
张仪
旧城增筑西南二隅)
(通广十里旧志成都大城亦谓之子域唐乾符二/年西川节度使高骈以子城湫隘筑罗城周二十 …… (第 28b 页)
  故城(在新都县南一里晋安帝置始康郡领始康/新城谈晋丰四县宋寄治成都梁时自成都)
(移治县界/西魏废)郫县故城(在今郫县北秦置华阳国志/秦 张仪
与张若城郫城周回)
(七里高六丈在蜀郡西北六十里晋书载记李雄/自称益州敬都郫城元和志县东至成都府五十 …… (第 30a 页)
  原癈县(今崇庆州治汉置江原县晋永嘉中李雄/置汉原郡并改县曰汉原永和中平蜀改)
(郡曰晋原县复故名曰江原周癈郡改县曰晋原/唐于县置蜀州宋为崇庆府治明初省县入州华)
(阳国志江原县在蜀郡西滨文井江去郡一百二/十里元和志蜀州东南至眉州一百七十里西南)
(至邛州八十二里东北至成都府一百五十里在/汉为江原县李雄分为汉原郡晋穆帝改为晋原)
(郡后魏平蜀后移犍为郡理此东三十里因省晋/原郡以并之仍于此西十里立多融县隋改为晋)

(原取旧郡名也开皇中改属益州垂拱二年割属/蜀州元统志古州城秦 张仪
筑子城隋大业九年)
(县今韩士元筑旧志汉原废县在州西北五十里/横原镇一作怀远镇相传李雄置县于此/按今 (第 34a 页)
 保宁府(二)
︹古迹︺阆中故城(在今阆中县西华阳国志巴子后治/阆中秦置县后汉建安六年刘璋徙)
(庞义为巴西太守是为三巴之一通典阆中城名/高城前临阆水却据连冈旧唐书地埋志阆水迂)
(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寰宇记阆居蜀汉之半当/东道要冲今郡城即古阆中城宋立北巴西郡梁)
(天监中又于此置南梁州及北巴郡西魏废帝二/年平蜀改为隆州取其地势连冈高隆为名寻又)
(立盘龙郡以郡中有盘龙冈为名唐改阆州以阆/水为名舆地纪胜图经云贞观十一年徙于州东)
(咸亨二年又徙盘龙山侧载初元年又徙 张仪
故/城即今治也宋史地理志阆州淳祐三年移治大)
(获山城邑考府城旧为土城在嘉陵江北岸与锦/屏山相峙相传 …… (第 1a 页)
  旧县(在巴州东寰宇记在其章县东南十五里汉/宕渠县地梁普通六年置县并置遂宁郡又)
(于郡理置始宁县因山为名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巴州唐贞观八年移于今理宋乾德四年并)
(入其/章)隆城(在府城东后魏獠传正始后以梁益二/州控摄险远乃立巴州又立隆城镇孝)
(昌中魏子建启以镇为南梁州旧志按通鉴立镇/在永安二年西魏改南梁为隆州亦以隆城为名)
(也寰宇记引后魏典略云此州/故有隆城坚险因置隆州即此)张仪城(在府城东/二十里明)
(统志秦时筑旧有 张仪
庙唐载初元年尝徙/阆中县于此县志在今白沙镇亦曰白沙坝)大获 (第 10a 页)
 高柴墓(在太康/县西)子禽墓(在太康/县西)澹台子羽墓(在陈留/县北六)

 (十里以上俱/孔门弟子)段干木墓(在府城西北二十里/干木战国时贤者)信陵君
 墓(在府城/东南) 张仪
(在府城东/北七里)范睢墓(在尉氏县北六/十里二人俱秦)
 (相/)张耳墓(在祥符县母寺/保其侧有 (第 21b 页)
 (春秋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封崤尸而还即此)洛汭(在巩县洛水入河之处/清浊异流亦名什谷禹)
 (贡东过洛汭即此史记 张仪
说秦/王下兵三水塞什谷之口是也)黾池(在渑池县治/北黾似蛙而)
 (腹大池有/此因名)墨池(在陕州汉 (第 13a 页)
 武延城(在府城北俗呼西城春秋时楚受蔡/侯降于此近有濛县城俗呼东城)楚王城
 (在舞阳县北世/传楚平王筑)商于城(在内乡县商于城保秦 张/仪
许楚商于之地即此)(第 16b 页)
 (皇中欲伐陈凿大池以教水战郡志云蜀王秀取土/筑城因为池有胡僧见之曰摩诃宫毗罗盖谓摩诃)
 (为大宫毗罗为龙谓/此池为广大有龙也)千秋池(在府城东秦 张仪
所凿/谚云东曰千秋北曰万)
 (岁/)万岁池(在府城北一十里昔 (第 17a 页)
张仪
筑城取土于此/因以成池广袤数十里溉三乡田岁久淤)
 (淀宋制置使王刚中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 …… (第 17a 页)
 (夏商始称王首名蚕丛次曰柏灌次曰鱼/凫自开明下五叶有开明尚始立宗庙)瞿上城(在/双)
 (流县东一十八/里蚕丛氏所都)古郫城(在郫县治北昔杜宇所都秦 张仪
始筑城晋时李雄自称)
 (益州牧都/郫即此)太城(即府子城秦 (第 25a 页)
张仪
所筑谓之太城初/仪屡筑屡颓忽有大龟出于江仪以) (第 25a 页)
 (问巫巫曰随龟筑之/功果就故又称龟城)少城(在子城西惟西南北之三/壁东即太城之西□昔 张)
 (仪
既筑太城后一年又筑少城容斋笔录/云晋益州刺史治太城蜀郡太守治少城)雍齿城(在/什)
 (邡县汉高帝封 (第 25b 页)
 (北八十里尧佐尧/咨墓皆在其傍)马涓墓(在南部县/北二十里)

古迹张仪城(在府城东二十里秦时筑旧有 张仪/
庙唐载初元年尝徙阆中县于此)沙州
 城(在昭化县白水镇周回五里刘宋于此置白水郡/俗传为沙州元和志杨难 (第 14b 页)
 苏洵墓(在蟆颐山东二十里老翁泉傍轼诗/老翁山下玉渊回三万青松手自栽)李焘墓
 (在丹棱县/龙鹄山)
古迹武阳城(在彭山县东一十里秦 张仪
伐蜀/开明拒战不胜退步至武阳即此)犍为城
 (在彭山县西北五里汉建元中筑昭帝时犍为自僰/道移治武阳即 (第 28a 页)
 (喻谕同告也告诸/侯以不可一之意)寒泉子曰不可夫攻城堕邑(败城/邑曰)
 (堕/)请使武安子善我国家(称国家/之美)使诸侯请使客卿
  张仪(魏人仕秦惠/五年为客卿)
秦惠王曰敬受命(按起以昭二十/九年为武安君)
 (自合从至是五十七年/矣所称武安子起谬也) …… (第 7a 页)
 楚也(因其有自王之志/故称之曰王者)楚知横门君(元作横君注有/门字知为脱文)

 (盖秦/将也)之善用兵(下衍用/兵二字)与陈轸之智故骄 张仪
以五
 国(骄宠之也言楚使韩魏赵燕齐以事属之以重其/权按仪初游楚楚相笞之后相楚乃为秦间耳楚)
 (无 (第 10a 页)
骄之之事今云然/因其自楚来间之耳)来必恶是二人(恶言其/恶也)愿王勿
 听也 张仪
果来辞因言轸也王怒而不听 (第 10a 页)
张仪
又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驰秦楚之间今遂不加善
 秦而善轸(言楚/善之)然则是轸自为而不为国也且轸欲
 去秦 …… (第 10a 页)
 乃止之(轸传/有)

陈轸去楚之秦(言去楚者本其始仕秦之时/自楚来也且为输楚张本) 张仪
谓秦
 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情谓国事/之隐者)仪不能
 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王曰轸 …… (第 11a 页)
 也而昭阳贤相也轸为人臣而常以国情(补/)输楚楚
 (元作/王)王必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以此明臣
 之楚与否(之亦/犹于)轸出 张仪
入问王曰陈轸果安之王 …… (第 11b 页)
 (为一年事/也今从表)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晋桓叔所封汉属河东为闻喜/此时属秦与上取皮氏卒同义)
 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 张仪
曰吾欲
 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 (第 15a 页)
张仪
曰王其为
 臣约车并币(言并则币/非一物)臣请试之(不自必/之辞) (第 15a 页)
张仪
南见
 楚王(怀/)曰敝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大犹/过)唯仪
 之所甚愿为臣者(唯辞也傅称/往相楚 …… (第 15a 页)
 (无援/故)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绝齐秦计必弗为也

 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 张仪(言仪必/背约)
受欺于张
 仪王必惋之(惋犹/恨)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
 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 …… (第 16b 页)
 (也通/作弭)以待吾事(轸之策此可谓明矣而怀王不听/愚而好自用者也其死秦宜哉)
 王使人绝齐使者未来(来还/也)又重绝之 张仪
(绝/句)
 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
  (第 16b 页)
张仪
(前反而/今至也)称病不朝楚王曰张子以寡人不绝
 齐乎乃使勇士往詈齐 (第 16b 页)
张仪
知楚绝齐也乃出见 …… (第 16b 页)
 (悍也彼安能/用屈原哉)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
 大败于杜陵(属京/兆)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
 亡者(集韵仅/劣也)计失于陈轸过听于 张仪(过犹误年记/怀十六 有)
 (此十二/年也)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陈轸谓楚王(怀/)曰王不如以地东
 解于齐西讲于秦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轸曰子秦
 人 …… (第 17b 页)
 (计听/下)
秦惠王死公孙衍欲穷张仪李雠(秦/人)谓公孙衍曰不如
 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秦/人)于韩起樗里子于国(起犹/举)
 三人者皆 张仪
之雠也公用之则诸侯必见张子之
 无秦矣
   武王(惠文子元年赧/王五年辛亥)
张仪欲假秦兵以救魏( …… (第 19a 页)
 秦兵张子得志于魏不敢反于秦矣(惧秦疑/其厚魏)张子不
 去秦(去犹舍也仪虽为/魏犹有得秦之心)张子必高子(高贵重也高之/者欲茂以秦资)
 (之/) 张仪
之残樗里疾也(残犹/害)重而使之楚(重犹贵贵之者/欲使楚亦贵重)
 (之/)因令楚王(怀/)为之请相 …… (第 19b 页)
 曰王(楚/王)欲穷仪于秦乎臣请助王楚王以为然故为

 请相也今王诚听之彼必以国事楚王秦王大怒樗
 里疾出走 张仪
欲以汉中与楚(惠十三年/取楚汉中)请秦王曰有汉中蠹(蠹/木)
 (中虫也言/为国害)种树不处者(言非 …… (第 20a 页)
 今以汉中与楚即天下有变王何以市楚也

(补/)魏谓魏冉(楚人宣太后弟后封穰侯传言其用事/武王时此时冉欲如楚魏恐其合也)
 曰公闻东方之语乎(东山/东)曰弗闻也曰辛张阳母泽
 (辛疑韩人张 张/仪
母泽疑齐人)说魏王(哀/)薛公(田/婴)公叔也曰臣战(与/楚)
 (战/)载主契国(主木主军行载之祷 …… (第 20b 页)
 此臣之所甚患也(此下乃说/者之辞)今公东而因言于楚(公/谓)

 (冉东东之楚也/因与楚好言)是令 张仪
之言为禹(仪以武二年死/故此章必次之)
 (是禹善谟今仪言楚依冉而冉/果与楚合是仪之谋侔于禹也)而务 …… (第 21a 页)
 观薛公之为公也(观其于/冉如何)观三国之所求于秦而不
 能得者请以号三国以自信也(为韩魏齐请其所欲/于秦因宣言之所以)
 (信于/三国) 张仪
与泽之所不能得于薛公者(衍也/字)而公
 请之以自重也(薛公所不与仪者冉为之请而得则/仪重冉仪时相魏 …… (第 21a 页)
 矣王休甲(元作申无休/字今从史)息众二年然后复之又取蒲
 衍首垣(河东蒲坂注故蒲苏代曰北有河外卷衍注/不地今按属魏故魏记书拔我卷垣蒲阳衍)
 (而 张仪
说魏曰秦据卷衍又南阳/有杜衍元作恒河东有首山有垣)以临仁(兵临之/仁地缺)
 丘(元作/兵)小黄济 …… (第 39a 页)
 韩围陉以张仪为言(仪死至雎之相四十四年/矣仪亦未尝在韩此必误)张仪
 之力多且割(元作/削)地而以自赎于王几割地而韩不
 尽 张仪
之力少则王逐 (第 55a 页)
张仪
而更与不如仪者市(智/不)
 (如耳非/力也)则王之所求于韩者尽可得也
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 …… (第 55a 页)
 (无年不战则天下不相攻之说不可晓也今定为孝/成九年邯郸围后说是后秦独攻取两周犹息兵五)
 (六年前此后此/皆无解兵之事)
说秦王(此上元有 张仪
字而所说皆仪死后事/故删去说云者犹西周谓齐王之比)曰臣闻
 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 …… (第 66b 页)
 然则是举赵则韩必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

 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蠹者病/其中也)挟荆以东
 弱齐燕决白马之口 (张仪
傅守白马/之津津在东郡)以流魏氏(流犹/灌)
 一举而三晋亡从者败(合从/者)大王拱手以须(须胥同 (第 71a 页)
 之地(倍言二国/在其后)至卫(元作/闱)阳晋之道(魏襄十六年秦/拔魏蒲坂阳晋)

  (张仪
傅劫卫取阳晋注皆/不地盖卫地时属魏也)径亢父之险(属东/平)车不得
 方轨(尔雅方舟并两舟则/此亦两 …… (第 10b 页)
 怒齐不与已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
 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齐王敬诺果以兵合于三晋
 (秦惠后七年韩赵魏/燕齐共攻秦此六年)
韩齐为与国 张仪
以秦魏伐韩(仪复/相时)齐王曰韩吾与国
 也秦伐之吾将救之田臣思曰王之谋过矣不如听
 之子哙(燕/王 …… (第 24a 页)
 许韩使者而还之韩自以得交于齐遂与秦战楚赵
 果遽起兵而救韩齐因起兵攻燕三十日而举燕国
 (燕哙七年/此十年) 张仪
为秦连横(仪傅连横在郑袖出仪后说楚说韩齐/赵卒说燕归报而惠王死则此当秦十)
 (四年此/十三年)( …… (第 24b 页)
 曰齐僻陋隐居托于东海之上未尝闻社稷之长利
 今大客(礼大行人掌/大客之仪)幸而教之请奉社稷以事秦献
 鱼盐之地三百于秦(三百/里也) 张仪
事秦惠王惠王死武王立左右恶 (第 26a 页)
张仪
曰仪事先
 王不忠言未巳齐让又至(仪尝曰仪之所甚憎无大/齐王则仪齐所恶也而秦)
 (任之故齐/以此贵 (第 26a 页)
秦) 张仪
谓武王曰仪有愚计愿效之王王曰
 奈何曰为社稷计者东方有大变(言有/兵)然后王可以
 多割地(割诸/侯 …… (第 26a 页)
 川出兵函谷而无伐以临周祭器必出(周有先周宗/社礼器诸侯)
 (所不备今必/出以赂秦)挟天子按图籍此王业也王曰善乃具
 革车三十乘纳之梁齐果举兵伐之梁王大恐 张仪
 
曰王勿患请令罢齐兵乃使其舍人冯喜之楚藉使
 之齐齐楚之事已毕(事使/事)因谓齐王王甚憎 (第 26b 页)
张仪

 然厚矣王之托仪于秦王也齐王曰寡人甚 (第 26b 页)
张仪

 
仪之所在必举兵伐之何以托仪也对曰是乃王之
 托仪也仪之出秦因与秦王约曰为王计者东方有
 大变然后王可 …… (第 26b 页)
 (誉南后以取金欺商于以卖楚皆可鄙也唯/此为文无害仪亦明年死矣宜其言之善与)
犀首以梁与齐战于承匡(本宋地见陈/留襄邑注)而不胜 张仪

 梁王(哀/)不用臣言以危国梁王因相仪(魏九年此/十四年)
 以秦梁之齐合横亲犀首欲败(败其 (第 27b 页)
 不罪而益其列(列位次也下衍王曰向也止/孰便也凡九十字元在韩策)

楚王逐 张仪
于魏(使魏逐之仪初/相魏时此七年)陈轸曰王何逐张子
 曰为臣不忠不信曰不忠王无以为臣不信王勿与
 为 …… (第 14b 页)
 矣(秦能收楚之善齐者则其初/虽欲合齐楚今必背齐合秦)以强秦而有(衍晋/字)
 则燕赵不敢不听是齐孤矣向请为公说秦王(元在/韩策) 张仪
之楚贫(初至王/未之重)舍人怒而欲归 (第 16b 页)
张仪
曰子必以衣
 冠之敝故欲归待我为子见楚王当是之时南后(怀/王)
 (后/)郑袖(美/人)贵于楚张子见 …… (第 16b 页)
 是欺王也王曰子释之(释犹/置)吾固以为天下莫若是
 两人也(仪自辱于楚相未尝至楚其至/楚在复相秦之四岁此十六年)
楚怀王拘 张仪(以其欺楚/以商于故)
将欲杀之靳尚(楚/人)为仪谓楚
 王曰拘 (第 17b 页)
张仪
秦王必怒天下见楚之无秦也楚必轻
 矣又谓王之幸夫人郑袖曰子亦自知且贱于王乎 …… (第 17b 页)
 中佳(衍玩/字)丽好玩(人之可好可玩者/书曰玩人丧德)习音者以欢从
 之(习音所谓欢/也以从爱女)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庸六县为汤
 沐邑(以邑为女/汤沐之具)欲因 张仪
内之楚王楚王必爱(绝/句)
 女资强秦以为重挟宝地以为资势必(补/)为王妻以
 临于楚王惑于虞乐必 …… (第 18a 页)
 尚刺之楚王大怒秦楚(补/)搆兵而战秦楚争事魏张
 旄果大重(彪谓张旄欲穷仪则如杀仪斯已矣今不/杀仪顾从说者杀尚以仪之智为足以免)
 (于死/也) 张仪
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在郑袖/出仪后)曰秦地半天下兵
 敌四国(四方/之国)被山带河以为固(被寝衣也 …… (第 19a 页)
 (其上以饲鸡鸡见/之惊却名骇鸡犀)夜光之璧(邹阳言魏文侯归/白圭夜光之璧)于秦
 王(傅在诸/国之先) 张仪
相秦(复相/时)谓昭睢曰楚无鄢郢汉中有所更得乎
 (此皆楚之要地无此/则危亡安能有它)曰无有曰无昭过 …… (第 22b 页)
 (必不/为也)是昭睢之言不信也王必薄之

楚王今昭雎之秦重张仪(说秦使/重之)未至惠王死武王逐
  张仪
楚王因收昭雎以取齐(收捕系之也雎善仪而/齐恶仪秦既逐仪楚故)
 (捕系睢以外/仪而合于齐)桓臧(楚 …… (第 24a 页)
 伐楚(以楚尝/重仪故)方城必危王不如复睢(复其/位)而重仪于
 韩魏仪据楚势挟魏重以与秦争魏不合秦(绝/句)王亦
 不从(不从/秦)则方城无患 张仪
逐惠施于魏(仪时隙秦相/魏此十九年)惠子之楚楚王受之冯
 郝(楚/人)谓楚王曰逐惠子者 (第 24b 页)
张仪
也而王亲与约(与施/相结)
 是欺仪也臣为王弗取也惠子为仪来者(元作/者来)而恶
 王之交于 (第 24b 页)
张仪
惠子必弗行也(此设辞也施以仪逐/之而来必有恶仪之)
 (言使施善仪为仪而来/岂行此恶仪之言)且宋王( (第 24b 页)
君/偃)之贤惠子也天下

 莫不闻也今之不善 张仪
(今谓/施)天下莫不知也今
 为事之故(今为楚/国事)弃所贵于雠人(贵谓仪雠谓施不/善仪也楚王尝贵 …… (第 25a 页)
 (仪而今受施是为/仪之雠而弃仪也)臣以为大王轻矣且为事邪(诚有/意为)
 (国事/者)王不如举惠子而纳之于宋而谓 张仪
曰请为
 子勿纳也今必德王(今谓/仪)而惠子穷人而王奉之又
 必德王此不失为仪之实而可以德惠子楚王曰 …… (第 25a 页)
 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王盖有/臭疾)王曰悍哉令
 劓之无使逆命(不通新/人之言)
楚王后死(自 张仪
拘时独言/郑袖则后死久矣)未立后也谓昭鱼曰公何 …… (第 26a 页)
 不知处室以苛廉闻于世(苛小/节)甘茂事之顺焉(言大/不失)

 (其/意)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 张仪
之好谮甘茂事之取
 十官而无罪茂诚贤者也然而不可相秦秦之有贤
 相也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尝用召(补/)(第 30b 页)
 天下憎之(害其/强)必皆事王以伐齐是因天下以破齐

 也王曰善乃以河东易齐楚魏憎之今淖滑施之赵
 请伐齐而存燕 张仪
为秦连横说赵王曰敝邑秦王(惠/)使臣敢献书于
 大王御史(周宗伯属官秦因之而赵/亦有言此者不□王也) …… (第 16b 页)
 (自居也/史不书)反温轵(元作枳并/属河内)高平于魏(高平属临淮/安定亦有)
 三公什清于赵(公字疑误安定有三水朔方有三封/渤海有三户皆近赵 张仪
传塞什谷)
 (之口当屯留之道则什近屯留/后志中牟注有清口皆赵地也)此王之明知也夫齐
 事赵宜为上 (第 4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