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正史類
目錄類
雜史類
傳記類
   带甲 厮徒 负养
苏秦说韩王曰韩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
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于六百步之
外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韩
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赙(国策/作伯)邓师宛冯
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甲楯鞮鍪(音题/矛)铁幕
革抉㕹芮无不毕具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蹠劲弩带利

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 张仪
为秦连衡说韩王曰料大
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为除
守徼亭障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苏秦合 (第 54b 页)
 今之巴郡也正义曰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
 因命之邑曰葭萌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为雠故
 蜀王怒伐苴苴奔巴求救于秦秦遣 张仪
伐蜀灭之
 因灭巴(括地志云苴侯都葭萌今利州益/昌县葭萌故城是蜀侯都益州)太史公曰 …… (第 7a 页)
 (关在代国/南四十里)

白马之津
 汉白马县属东郡战国策 张仪
曰决白马之口以流
 魏氏苏代说燕曰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楚伐魏/决白马)
 (之/口)高诱曰白马津名 (第 17b 页)
 楚于丹阳虏其将屈丐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
 汉中郡齐湣王遗楚王书曰王欺于张仪亡地汉中
 李斯曰惠王用 张仪
之计南取汉中(蔡泽谓范睢相/秦栈道千里通)
 (于蜀/汉)后汉注故城在梁州南郑县东北 …… (第 4b 页)
 谓左关阪即殽函也(淮南地形训/九塞曰殽阪)贾生过秦曰秦孝
 公据殽函之固(春秋时殽桃林/晋地非秦有也)
四塞 (关河/)
  张仪
曰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刘伯庄曰河谓/龙门西河山谓)
 (华/山)四面有山关之固故曰四塞(高诱注武 …… (第 6a 页)
 胡楼烦林胡之类(国策注/)貉在东北方三韩之属(汉/书)

 (注晁错曰秦/时北攻胡貉)代郡有胡马(索隐一云/代郡马邑) 张仪
说韩王曰
 秦马之良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腾者不可胜数(苏厉/说赵)
 (王曰代/马胡驹)张良曰关中北有胡 …… (第 7a 页)
 地理志常山郡(今真/定府)恒山在西(避文帝/讳改)通典常山在
 定州恒阳县(今中山府/曲阳县)北一百四十里(杨倞注本赵/山秦今有之)
   张仪
说楚曰秦地半天下席卷常山之险必折天
 下之脊索隐云常山于天下在北若人背脊
隆虑
 地理志隆虑县属河内 …… (第 13a 页)
 战而赵再胜(河一作清洺州有清漳县山海经少山/清漳水出焉郭璞曰至武安南入浊漳)
清河
 今贝州汉清河郡 张仪
说赵曰秦告齐使兴师渡清
 河军于邯郸之东(水经清水东入于河谓之清口即/淇河口也淇水东北过广宗县东) …… (第 18a 页)
 (鹄游于云中光在其下即其处筑城今云中/城是也唐志乌咄谷二百七里至古云中城)

午道
  张仪
说赵曰秦一军塞午道索隐曰当在赵之东齐
 之西郑玄云一从一横为午谓交道也(鲍氏曰长安/有子午谷北) (第 19b 页)
 (山是子南山是午为子午道则/午道秦南道也塞之使不得通)
博关
 正义涉贝州南河至博陵今博州博平县汉属东郡
  张仪
说齐曰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临淄即墨非王
 之有也(舆地广记博州战国属齐赵卫三国之/交徐广曰齐威王六年晋 …… (第 19b 页)
 自辽西北平渔阳章武渤海乐陵乐安北海东莱城
 阳东海广陵吴郡会稽十四郡之东界以东
河外
 索隐谓陜及曲沃等处正义谓同华州 张仪
说齐曰
 梁效河外(索隐云河之南邑/若曲沃平周等)说赵曰秦驱韩梁军于 …… (第 20a 页)
 (县东北三十五里与句注山相接盖北方之险亦天/下之阻雁门县本汉广武地理志贾屋山在太原广)

 (武县北匈奴传赵襄子踰句注而破并代汉文纪苏/意为将军屯句注郡国志注尔雅八陵西隃雁门是)
 (也 张仪
说燕曰昔赵襄子欲并代与代王遇于句注/之塞郡县志晋咸宁元年句注碑曰盖北方之险有)
 (卢龙飞狐句注为之 (第 29a 页)
 克段于傿是也后汉鄢属梁国(又晋败楚鄢陵汉颍/川有傿陵县注曰六)

 (国曰安陵今东京鄢陵县也二县当有别而传注杂/而言之括地志鄢陵故城在许州鄢陵县西北十五)
 (里 张仪
谓魏王曰楚破南阳九夷内沛许鄢陵危韩/世家秦伐败我鄢郡县志故鄢城在宋州宁陵县南)
 (五十三里汉之鄢县 …… (第 6a 页)
 (曰地理志无也清河有煮枣城功臣表有煮枣侯颜/师古曰既云攻项籍则其地当在大河之南非清河)
 (之城田齐世家苏代谓田轸曰客有言曰魏王谓韩/冯 张仪
曰煮枣将拔齐兵又进子来救寡人则可矣)
 (正义煮枣故城在冀州信都县东北五十里汉革朱/国故老传云六国时 …… (第 7b 页)
 (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边)
河外
 正义谓河南地按晋语入河外列城五注云河东也
 晋以河东为河外魏以河南为河外 张仪
说魏王曰
 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衍酸枣说齐曰梁效河外索隐
 谓河外河之南邑若曲沃平周等魏世家秦复予我
  …… (第 8b 页)
 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
 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王假/元年)又曰吾过大梁之墟求
 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 张仪
说魏史记
 云从郑至梁二百馀里战国策云从郑至梁不过百
 里从陈至梁二百馀里按九域志郑州至东京一百
  …… (第 10a 页)
 书秦昭王越赵长平西伐修武时秦未兼天下修武
 之名久矣刘氏云修武则宁武王伐纣名之秦纪昭
 王三十三年魏入南阳以和 张仪
传魏绝南阳白起
 传攻南阳太行道绝之舆地广记怀州修武县本商 …… (第 12a 页)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
 之外金堤既建(金堤在/白马界)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韩
 非初见秦曰决白马之口以沃魏氏 张仪
说赵曰守
 白马之津(正义云在滑州白马县北三十里水经注/白马县神马亭开山图所谓白马山也山) …… (第 14b 页)
 公三十一年城顿丘(舆地广记云本卫邑汉属东郡/唐属魏州复置澶州晋天福四)
 (年以顿丘为德清军熙宁四年省入开德府清丰县/战国策 张仪
谓魏王曰齐伐赵取乘丘收侵地虚顿)
 (丘/危)
河内
 地理志魏地其界自高陵以东尽河东河内(河内本 …… (第 17a 页)
 (同丹/二州)十年魏纳上郡十五县(正义今鄜绥等州尽/河西滨洛之地矣)
 世家襄王五年予秦河西地(正义自华州/北至同州)战国策摎
 留谓韩王曰魏两用犀首 张仪
而西河之外亡(吕氏/曰孝)
 (公取河西地盖商鞅之力至是尽/得河西地则犀首张仪之力也)吴起守西河而秦 …… (第 22b 页)
   韩
苏秦说韩宣惠王曰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
商阪之塞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地方九百馀里(大/王)
(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 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 亲
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战国策云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
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
  张仪
说韩王曰秦下甲据宜阳断韩之上地东取成 …… (第 26a 页)
 始(韩哀侯二/年灭郑)今按晋楚之霸也争郑秦之并六国也
 始于韩以虎牢成皋之险也秦拔成皋荥阳十九年
 而韩亡(李斯曰惠王用 张仪
之计东据成皋之险今/按 (第 28a 页)
张仪
之胁楚曰秦下甲据宜阳韩之上地)
 (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是时秦未/取成皋也秦纪韩献成皋在庄襄王元 (第 28a 页)
 (景公与晏/子游处)
卫阳晋之道

  张仪
说楚曰秦下甲攻卫阳晋必大关天下之匈正
 义卫地曹濮等州也阳晋在曹州乘氏县西北三十
 七里索隐阳晋魏邑 …… (第 6a 页)
 (刘伯庄云巴/国在汉水上)苏代云轻舟浮于汶乘舟出于巴谓汶
 江巴江也(索隐汶即江所出岷山巴水与汉水/相近舆地广记达州永睦县有巴水)今按
  张仪
说楚谓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
 千馀里不至十日而距捍关(盖是时有韩魏以塞陆/道故仪设水道以惧 (第 18b 页)
  孙燧
孙燧字德成浙江馀姚人弘治癸丑进士授刑部主事
迁郎中谳狱江西疑狱不决者断决如流多平反以忤
刘瑾连罚赎瑾诛迁陜西参政累进都察院右副都御
史巡抚江西时逆濠横敛剥民王府人暴甚白昼市杀
人夺人财产燧至首举官校及乐官之尤者请具狱濠

驾其罪宗室而薄惩之燧因密疏其罪状章凡七上悉
被邀匿屡乞骸去亦不报乃于是平嚚讼均赋役清诡
寄严保甲宽课办汰墨旌贤峙粮练兵囚徒自大辟以
下悉听入金榖赎罪申饬卫所郡县募敢勇戒部伍以
时阅操预防制变会南昌人 张仪
官于京卫具以濠事
告御史萧淮淮以闻诏遣重臣戒谕未至而逆校林华
自京师驰报濠己卯六月十四日三司官入谢生 (第 1b 页)
萧世杰
等率兵阿法等就阵生擒凤继祖下从贼一名阿别阿
五下从贼一名阿泽十六日千户廖芳督向导王彦容
军人 张仪
刘来住等在于地名发觉山捕斩从贼首级
一颗俘获贼妇八口幼男一名百户叶茂林督总旗张
志土兵阿客等就阵生擒 (第 39b 页)
 (南府王屋县南五十里又至河阳县后为孟州南城/四面临河谓之富平津古谓之孟津东百里至今巩)
 (县有五社渡洛水入河谓之洛口亦名什谷 张仪
所/谓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者也又经汜水县本汉成)
 (皋县一名虎牢三百九十里至卫州汲县南五十里/谓之棘 (第 11a 页)
 (盖以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伯杼凡七世也)
帝芬(笺按夏本纪帝杼崩子帝槐/立世本作帝芬与纪年同)
元年戊子帝即位(笺按帝芬即位不言居某/者当亦嗣父居老丘也)
三年九夷来御(笺按刘敞谓九夷在徐州莒鲁之间尔/雅疏后汉东夷传夷有九种此东夷也)
 (战国策 张仪
曰楚破南阳九夷内沛许鄢陵危又李/斯曰惠王 (第 18b 页)
张仪
之计南取汉中包九夷此西南诸) (第 18b 页)
 (日在西陆躔于娄秋分日在东陆躔于角去极九十/一度有奇而其景均焉今齐地景长隋史袁充奏隋)
 (兴已后日景渐长亦是类也淮南子/曰景修则阴气胜景短则阳气胜)
魏以 张仪
为相(笺按吕氏春秋曰 (第 21b 页)
张仪
魏氏馀子也高/诱曰大夫庶子为馀齐策犀首以梁战)
 (于承匡而不胜 (第 21b 页)
张仪
谓梁王不用臣言以危国王因/相仪魏世家襄王十三年张仪相魏魏有女子化为) (第 21b 页)
十五里二十二乡
次畿灵泉府东五十里一十五乡
古迹 武担山 濯锦江 摩诃池 升仙桥相如题
柱之所 少城 张仪
所筑在大城西 文翁学堂 琴
台 石犀李冰置以厌水怪 万里桥 望帝庙 笮 (第 2b 页)
  下渝州南平郡军事(治巴/县)
地里东京四千九十里东至本州界一百九十三里自
界首至涪州二百七十里西至本州界一百四十五里

自界首至合州七十六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自
界首至南平军二百里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自界
首至渠州二百八十里东南至本州界三百七十一里
自界首至南平军二百四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三百
二十里自界首至昌州一百七十里东北至本州界三
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涪州一百七十里西北至本州界
二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合州二百一十里
户主一万二千四百五十三客二万九千六百五十七

土贡葛布五疋牡丹皮一十斤
县三
中巴六乡
中下江津州南一百二十里七乡
下壁山州西一百里三乡
古迹 古江州县城 张仪
所筑又汉县属巴郡 白君
山 七门山在岷江
  同下州云安军(治云/安县) (第 25a 页)
 (杀○燕人立昭王昭王怨齐欲报之乃苦心劳志抚/民求士郭隗曰王欲致士请从隗始王筑宫师事之)
 (于是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秦武王元○ 张仪
与秦武王/有隙乃去秦相魏遂卒于魏)六○
 七(秦甘茂伐韩宜阳茂曰宜阳大县也攻之未易卒/拔臣羁旅之臣也 (第 15a 页)
  秦伐韩拔宜阳
或问秦何以先拔宜阳曰此窥周之渐也宜阳在今河
南之福昌县东密迩洛邑渑池二殽皆在境内韩之阨

塞周之屏蔽也地有常险守有常势黎亡而商危下阳
举而虢灭故秦之拔宜阳志不在韩而在周周之不竞
久矣绵绵延延如发引千钧然建空名于诸侯之上楚
观兵而问鼎晋率戎而伐颍犹畏君臣之分而不敢谋
显王之二十六年天子致伯于秦三十三年天子贺秦
明年拔韩宜阳又明年天子致文武胙于是秦哆然自
大骎骎改物然而惠文虽拔宜阳未遽取也慎靓之五
张仪
言于惠文请下兵三川攻宜阳以临二周之郊 (第 32a 页)
 者皆出于权谲而从为愈叶氏曰从人之与衡人相

 去远矣太史公言 张仪
之恶甚于苏秦(韩非子曰从/者合众强以)
 (攻一弱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皆非所以持/国也周去秦为从 (第 10a 页)
 南阳今登州
述遣其将任满据捍关

 李熊说述东拒捍关述遣满从阆中下江州据之
 史记 张仪
说楚曰秦西有巴蜀大船下水而浮一日
 行三百馀里不至十日而拒捍关捍关惊则黔中巫郡
 非王之有矣史记索隐 (第 9a 页)
  秦败赵师于河西杀其将赵痹取离石(以世家修)


  秦公子华 张仪
帅师围魏蒲阳取之(通鉴)

  秦以蒲阳归魏又使公子繇为质(通鉴)

  魏纳上郡十五县于秦(以夲纪 (第 13a 页)
年表修)

  秦以 张仪
为相(以夲纪年表修)

  秦陈轸奔楚(以列传修)

  甲午周显王四十二年(秦惠王十一年魏惠王后八 (第 13a 页)
  苏秦自燕奔齐为閒(以稽占录修)

  齐聚学士于稷下驺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
徒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以世家修)

  秦 张仪
伐魏取陜(以年表列传修)

  秦筑上郡塞(以列传修)

  周显王四十六年(秦惠王后二年魏惠王后十 …… (第 1b 页)
  周显王四十七年(秦惠王后三年魏惠王后十三年韩宣惠王十一年赵武灵王四年)

  韩魏太子朝秦(以夲纪修)

  秦 张仪
免相相魏魏不事秦以公孙衍代仪相秦伐魏
取曲沃平周(以列傅年表修) …… (第 2a 页)
  韩与赵魏伐秦秦使庶长樗里疾与战修鱼虏韩将申
差败赵公子渴斩首八万二千(以年表夲纪世家皇极经世修)


  齐大夫杀苏秦(以列传通鉴修)

  魏因 张仪
请成于秦秦复以 (第 4b 页)
张仪
为相(以列传夲纪年表修)

  鲁景公薨子平公旅立(以世家修)

  周慎靓王五年(秦惠王后九年赵武 …… (第 4b 页)
  秦魏章樗里疾甘茂大破楚师于丹阳虏其将屈丐及
裨将逄侯丑等七十馀人斩首八万取汉中地六百
里置汉中郡(以夲纪年表世家列传修)

  楚怀王悉兵袭秦秦大败之于蓝田韩魏袭楚至邓楚
乃引兵归割二城以和于秦(以世家 张仪
传稽古录修)

  楚景翠围韩雍氏(以韩世家注修)

  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以世家修) …… (第 7a 页)
 魏伐卫拔二城(以列传修)

  蜀相壮杀蜀侯降秦秦以王子煇为蜀侯(以夲纪索隐甘茂传修)

  楚囚 张仪
既而赦之仪遂说楚韩齐赵燕连横事秦(以通
鉴列传修)


  秦惠王薨子武王立六国连横之约皆解(以夲纪列 …… (第 8a 页)
  客卿谓秦武王曰张仪之贵不得议公孙郝则从臣不
事大臣矣公孙郝之贵不得议甘茂则大臣不事近
臣矣(以战国策修)

  秦蜀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诛壮(以夲纪列传修)

  秦出 张仪
魏章于魏(以夲纪修)

  赵立吴娃为后生子何(以世家修)

  秦伐义渠丹犁(以夲纪修)

  周 (第 8b 页)
  解题曰捍者捍敌之捍非关名也苏秦说赵曰距沙
邱而至钜鹿之界三百里距于捍关此赵捍敌之关
非独楚有之也然赵之捍关陆道之关也楚之捍关
水道之关也 张仪
为秦胁楚其辞曰舫船载卒一舫 (第 19a 页)
  解题曰按水经注河水旧在白马县南(本卫国曹邑今滑州白马
县)
泆通濮济黄沟故苏代说燕曰决白马之口魏无
黄济阳 (张仪
曰决白马之口以流魏氏)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
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者也金堤既建故渠水断
(孝文时河 …… (第 5a 页)
  解题曰赏雕阴之功也战国游说之风苏秦张仪公
孙衍实倡之自是而后不可胜纪矣秦周人也仪与
衍皆魏人也故言权变辩智之士者必曰三晋两周
(按 张仪
传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战国策石行秦谓大
良造曰欲决霸王之名不如备两周 …… (第 44b 页)
  解题曰秦本纪书魏纳河西地年表书魏入少梁河
西地于秦盖孝公取河西地之时尚有未尽者也按
战国策缪留谓韩宣惠王曰魏用犀首(即公孙衍也司马彪曰犀

首魏官名若今虎牙将军)
张仪
而西河之外亡孝公取河西地盖
商鞅之力至是尽得河西地则犀首张仪之力也是
时公孙衍张仪皆信用于秦以事理推 …… (第 46b 页)
  公子华蒲阳

  解题曰年表公子华作公子桑史记正义曰蒲阳在
隰州隰川县

  魏纳上郡

  解题曰 张仪
既取蒲阳而复归之故魏以上郡为谢 …… (第 48a 页)
  秦陈轸奔楚

  解题曰陈轸与 张仪
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
恶陈轸于秦王曰轸欲去秦而之楚王问陈轸轸曰
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 (第 4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