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政書類
列傳類
言也大隐隐朝市岂惟诸王侯天
子亦有之仲尼言尧舜有天下而不与深于隐者也升
甫所为隐抑有出于是藁之外者乎 介之推
身既隐矣 (第 25a 页)
 昔伏羲葬南郡少昊葬长沙舜葬零陵比其人则准
 的如此论其地则群圣之所葬考其风则诗人之所
 歌寻其事则未有赤眉黄巾之贼此何如青州耶
  介子推
说苑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使人往视
 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 (第 1b 页)
    一可以补永嘉薛氏孔子集语所未及文曰

    鲁哀公祖葬其父孔子问曰宁设桂树乎哀
    公曰不也桂树者起于 介子推
子推晋之人
    也文公有内难出国之狄子推随其行割肉
    以续军粮后文公复国忽忘子推子推奉唱 (第 3b 页)
    一可以补永嘉薛氏孔子集语所未及文曰

    鲁哀公祖葬其父孔子问曰宁设桂树乎哀
    公曰不也桂树者起于介子推 子推
晋之人
    也文公有内难出国之狄 (第 3b 页)
子推
随其行割肉
    以续军粮后文公复国忽 (第 3b 页)
子推
(第 3b 页)
子推
奉唱
    而歌文公始悟当受爵子推奔介山抱木而
    烧死国人葬之恐其神魂贾于地故作桂树
    (第 3b 页)
   存
    按是篇六一居士集不载见皇宋文选
陈氏(普/)重耳天赐论
  一篇
   存
孔氏(武仲/) 介之推
不受禄论
  二篇 (第 22a 页)
 (千二百/八十)

汾州(今理隰/城县)春秋时晋地六国时属赵秦属太原郡二
汉属太原西河二郡地魏因之晋属太原郡西河国地
后魏又为西河郡兼置汾州北齐置南朔州后周改曰
介州隋置西河郡大唐为汾州或为西河郡领县五
隰城(汉兹氏县今有美稷乡即汉美稷县地又有汉/京陵县即晋赵文子与叔向观于九原之所)
(有绵上山 介之推
祠汉旧县也昭/馀祁俗名即城泊职方并州之薮)灵石(有介山汉介/休县地今县)
(东南有高壁岭雀鼠谷/汾水 (第 10b 页)
  周举字宣光汝阳人防后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
  举茂材为平丘令上书言时政辞甚切直稍迁并
  州刺史太原旧俗以 介子推
故禁火每冬中辄一
  月寒食老幼不堪岁多死者举到州作吊书置 (第 5a 页)

  推
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意复宣示愚
  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遂释风俗顿革阳嘉中拜 (第 5a 页)
(曰徼要也/音工尧反)诚其仁恩内结于心也虽 介之推
割肌以存
君不足以比(师古曰韩诗外传云晋公子重耳之亡也/过曹里凫须以从因盗其资而逃重耳无)
(粮喂不 (第 17b 页)
能行 介子推
割其股/肉以食重耳然后能行也)孝宣皇帝时臣上书言状
幸得下吉吉谦让不敢自伐删去臣辞(师古曰/删削也) (第 17b 页)
  废祀何缘自明建此微功臣既喜于事捷得自申
  展悲于畴昔至此变故馀怖踊跃未敢便宁惟陛
  下既崇春日生全之仁除忿塞隙抑弥纤 介推

  亮往察臣本心长令抱戴衔分三泉 (第 7b 页)
 (二里元至/治中建)栖霞县延福寺(在县治西元/至正间建)兴国寺(在县/东南)
 (五十里元元统元年/建旁有 介子推
院)太虚宫(在县北十里金明昌五/年建一名滨都宫元邱)
 (长春得/道之所)招远县普照寺(在县西/南半 (第 57a 页)
 篇平公时以阴阳之学显
兵家有师旷八篇(汉/书)
论曰桃园之难董狐显诛盾墨于适娄则微讽之皆所
以正天序申大经凛乎其不可犯己国无史史无人君
臣之义安所取正哉天象龟兆各从其类而吉凶生然
必配人以论天始可谓善言天矣前识多中非偶然也
虽然桑田之巫且以艺死也
  晋逸民传  介推

(第 24b 页)
介之推
者文公之微臣也初从文公出亡公入赏从亡
者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 …… (第 25a 页)
 史记介子推从者怜之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
 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
 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 介子推
也求之则亡闻其入
 绵上山中于是环山而封之以为 (第 25b 页)
介推
田号曰介山
 吕氏春秋文公反 (第 25b 页)
介推
不肯受赏自为赋诗曰有
 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 (第 25b 页)
 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
 悬书宫门而伏于山中文公闻之曰此 介子推
也令
 曰有善得 (第 26a 页)
子推
者爵上卿田百万或遇之山中负釜
 盖䔲问焉曰 (第 26a 页)
介子推
安在应之曰夫 (第 26a 页)
介子推
苟不欲
 见而欲隐吾独焉知之遂背而行终身不见新序以
 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琴操介子
 绥 …… (第 26a 页)
 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匿于山文公燔山求之子绥

 遂抱木而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韩非子
  子推
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说
 苑龙饥无食一蛇割股淮南子介子歌龙蛇而文君
 垂泣 按诸说龙蛇 (第 26b 页)
 曰君沐邪沐者其心倒心倒者言悖君何言之悖也
 使者以闻公见之里凫须曰离国久臣民多过君凫
 须尝竭君之资避于深山而君以馁 介子推
割股肉 (第 10b 页)
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
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
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 介子推
从在舡中乃笑曰天
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已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
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秦兵围令狐晋军于庐 …… (第 19b 页)
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 介子推
推亦不言禄
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
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 …… (第 21a 页)
介子推从者怜之
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
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
子推
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
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
(第 21b 页)
介推
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从亡贱臣壶
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
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 …… (第 21b 页)
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
晋绝不祀
太史公曰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
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 介子推
况骄主乎灵公既弑其
后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夫惧诛祸作悼公以后日衰 (第 38a 页)
下过
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
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
盟是时 介子推
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
以为已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
隐渡河秦兵围令狐晋军于庐 …… (第 20b 页)
臣大者封
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
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
介子推
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
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
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 …… (第 22a 页)
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
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
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 介子推
也吾方忧王室未
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贾/逵)
(曰绵上晋地杜预曰西河/介休县南 …… (第 22b 页)
之以为 介推
(徐广曰/一作国)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贾逵曰/旌表也)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 …… (第 23a 页)
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 介子推
况骄主乎灵公既弑其
后成景致严至厉太刻大夫惧诛祸作悼公以后日衰
六卿专权故君道之御其臣下固不易哉
  (第 41a 页)
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 介子推
从在船中乃笑
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
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秦兵围令狐晋军于庐 …… (第 5b 页)
 所蔽之中矣不胜其哀故哭也文公曰祸福利害不
 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沈璧而盟(以上亦/见晋史)
 (乘/) 介子推
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
 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
 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 (第 11a 页)
及推推母曰盍亦求 之推

 
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
 亦使知 (第 11a 页)
之推
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其母曰
 能如是与若相隐至死不复见推从者怜之乃悬书
 宫门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 (第 11b 页)
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
 饥无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
 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文公出见书曰嗟此
 子推
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
 其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表绵上山中而 (第 11b 页)
 封之以为 介推
田号曰介山(说苑/复思)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
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 (第 12a 页)
郑地来告急于
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
子推(地志介子推姓王/名尤山西临晋人)
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
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内外弃之天未绝晋必
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 (第 12a 页)
 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说苑/复思)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
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于
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
子推(地志 介子推
姓王/名尤山西临晋人)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
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内外弃之天未绝晋必
将有主主 …… (第 12a 页)
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
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
出见其书曰此 介子推
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 …… (第 12b 页)
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
上山中而封之以为 介推
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
善人(史晋/世家)
 晋文公反国酌士大夫酒召咎犯而将之召艾陵而
 相之授田百 (第 13a 页)
介子推
无爵而就位觞三行 (第 13a 页)
介子推
 
奉觞而起曰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
 下龙既入渊得其安所蛇脂尽乾独不得甘雨此何
 谓也文公曰嘻 (第 13a 页)
是寡人之过也吾为子爵与待旦之

 朝吾为子田与河东阳之间 介子推
曰推闻君子之
 道谒而得位达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文
 公曰吾将以成子之名推曰推闻为人子而不能承 …… (第 13b 页)
 一人言施一人犹为一块土下雨也土亦不生之矣
 遂历阶而去文公求之不得终身诵甫田之诗(说苑/复思)
 (子此亦 介/ 推
之讹)
 晋文公反国 (第 14b 页)
介子推
不肯受赏自为赋诗曰有龙于
 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
 所四龙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 (第 14b 页)
死于中野悬书
 公门而伏于山下文公闻之曰嘻此必 介子推
也避 (第 14b 页)
 舍变服令士庶人曰有能得 介子推
者爵上卿田百
 万或遇之山中负釜盖䔲问焉曰请问 (第 15a 页)
介子推
安在
 应之曰夫 (第 15a 页)
介子推
苟不欲见而欲隐吾独焉知之遂
 背而行终身不见(吕览/介立)
 琴操 介子绥割其腓股以饵重耳重耳复国子 …… (第 15a 页)
 五月五日不得发火

 拾遗记(鲁僖公/)晋文公焚林以求 介子推
有白鸦绕
 烟而噪或集之推之侧火不能烧晋人嘉之起一高
 台名曰思烟台种仁寿木木似柏而枝长柔软其花
  (第 15b 页)
堪食或云戒所焚之山数百里居人不得设网罗呼
 曰仁乌俗亦谓乌白臆者为慈乌则其类也
 列仙传  介子推
者姓王名光晋人也隐而无名说
 赵成子与游旦有黄雀在门上晋公子重耳异之与
 出居外十馀年劳苦不辞及还介 (第 15b 页)
 绎史 咎犯在文公时又见于此故杨用修云有两

 咎犯但刘中垒复称 介子推
相荆栾盈事韩武子此
 类非一未有确㩀
晋平公觞客少庶子进炙而发绕之平公辄杀炮人炮
人呼天曰嗟乎臣有三 (第 44b 页)
  有江汉以故土田圭瓒勒之景钟而彤弓卢矢铭
  之太常用以分王功臣永保厥世甚盛典也乃高
  帝刑马绾豨伏锧阖闾誓国伍胥属镂遗 介推

  绵上试文种于地下弓藏鸟尽良足悲矣明太祖
  力战中原躬擐甲胄栉风沐雨赖茅土之爪牙枕
  戈卧 (第 11a 页)
和平之福天下闻而
壮之哲宗立韩维上言镇在仁宗朝首开建储之议而
镇未尝以语人人亦莫敢为言者虽颜子不伐善 介之
不言禄不能过也悉以镇十九疏上之拜端明殿学
士将以为门下侍郎镇辞曰六十三而求去盖以引年
七十九而复来岂 (第 6a 页)
丘令上书言得失词甚切正尚书
郭虔应贺等见之太息共称举忠直欲帝置章御坐以
为规诫稍迁并州刺史太原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至其
亡月神不乐举火由是每冬辄一月寒食老小不堪岁
多死者举到州乃作书置 (第 9b 页)
子推
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
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俗乃渐革转冀
州刺史阳嘉三年以左雄荐拜尚书与仆射黄 (第 9b 页)
君而雠匹夫惧者甚众矣公遽见之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天未
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
子以为己力不 (第 15b 页)
问徐光
曰历代已来有斯灾几也光对曰周汉魏晋皆有之虽
天地之常事然明主未始不为一变所以敬天之怒也
俗以 介子推
五月五日烧死世人为其忌故不举饷食
去年禁寒食非也 (第 34a 页)
介子推
帝乡之神也历代所尊 …… (第 34a 页)
能令天下同尔介山左右
晋文之所封也宜任百姓奉之勒乃下书曰寒食既并
州之旧风朕生其俗不能异也前者外议以 子推
诸侯
之臣王者不应为祀(一作/忌字)故从其议傥或由之而致斯
灾乎 (第 34b 页)
子推
虽朕乡之神非法食者亦不得乱也尚书其
速检旧典定议以闻有司奏以 (第 34b 页)
子推
历代攸尊请普复
寒食更为植嘉树立祠堂给户奉祀黄门郎韦謏驳曰 …… (第 34b 页)
按春秋藏冰失道阴气发泄为雹自 子推
已前雹者复
何所致也此是阴阳乖错所为尔 (第 35a 页)
子推
贤者曷为暴
虐如此求之冥趣必不其然今虽为冰室惧所藏之冰
不在固阴互寒之地多皆川池之侧气泄为雹也 (第 35a 页)

忠贤令绵介之间奉之为允于天下则不通矣勒从
之于是迁冰室于重阴凝寒之所并州复寒食如初勒
令太子弘省可尚 (第 3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