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政書類
列傳類
友臣在所弊之中故不胜哀也乃以
璧授重耳曰臣过多矣请从此辞重耳曰祸福利害不
与舅氏同者河伯视之投璧于河 介子推
笑曰天开公
子而子犯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去而 …… (第 19b 页)
诸姬
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政平民阜财用不
匮 初晋文公亡过曹从者里凫须盗其资而亡公馁
不能行 介子推
割股以食之至是里凫须请见曰臣能
安晋国公使人应之 (第 21a 页)
曰君之策谋非但所表二
事而已前后谦冲欲慕鲁连先生乎此圣人达节者所
以贵也昔 介子推
有言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君密谋 (第 1b 页)
八年改平昌曰介休属西河郡义宁元年复置介休郡
唐武德元年改为介州正观元年州废来属有绵上山
今谓之介山有 介子推
祠汉邬县属太原郡东汉晋因
之泽在北是为昭馀祁汉中都县文帝为代王都此属
太原郡东汉晋因之后皆入介休
上 …… (第 2a 页)
州唐武德元年属沁州皇朝太平兴国六年属大通监
宝元二年来属晋文公以绵上为 介之推
田曰以志吾
过且旌善人即此
同下州平定军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及二汉属太原
上党二郡晋置乐平郡元魏为西阳 (第 9b 页)
不与外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 介子推
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
祀者非公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文公
即位赏不及推 (第 2a 页)
推母曰盍亦求 之推
曰尤而效之罪又
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 (第 2a 页)
之推
曰言身
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至死
不复见推从者怜之乃县书宫门曰有龙矫矫顷失其
所五 …… (第 2a 页)
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文
公出见书曰嗟此 介子推
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
人召之则亡遂求其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
表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 (第 2b 页)
介子推
田号曰介山
晋文公出亡箕郑挈壶餐而从迷而失道与公相失饥
而道泣寝卧而不敢食及文公反国举兵攻原克而拔 …… (第 2b 页)
不生之矣遂历阶而去文公求之不得
终身诵甫田之诗
晋文公反国酌士大夫酒召咎犯而将召艾陵而相之
授田百万 介子推
无爵齿而就位觞三行 (第 4b 页)
介子推
奉觞
而起曰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
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乾独不得甘雨此何谓也文
公曰嘻是 …… (第 4b 页)
子田欤河东阳之间 介子推
曰推闻君子之道谒而得
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文公曰使我得
反国者子也吾将以成子之名 (第 5a 页)
介子推
曰推闻君子之
道为人子而不能承其父者不敢当其后为人臣而不
见察于其君者则不敢立于其朝然推亦无索于天下 (第 5a 页)
何国之治也盖闻
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
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 介子推
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
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
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 (第 3a 页)
必用乎伯夷叔齐何为饥死于首
阳山之下子以忠者为必用乎则鲍庄何为而肉枯荆
公子高终身不显鲍焦抱木而立枯 介子推
登山焚死
故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岂独丘哉贤不肖者
才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有其 (第 2b 页)
 晋赵成子
    晋臼季     晋韩简
    晋先轸     晋魏犨
    晋吕甥      晋介之推
  卷八 (第 5a 页)
   晋吕甥
吕甥姓瑕名饴甥字子金食采于阴秦之获晋惠公将
许之平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秦伯曰晋国和乎对
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
也曰必报雠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
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

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
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
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
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
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晋介之推
介之推晋隐士也初从文公出亡文公入赏从亡者及
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至之推推不言禄禄亦不 (第 10b 页)
   晋吕甥
吕甥姓瑕名饴甥字子金食采于阴秦之获晋惠公将
许之平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秦伯曰晋国和乎对
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
也曰必报雠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
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

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
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
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
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
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晋介之推 介之推
晋隐士也初从文公出亡文公入赏从亡者及
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 (第 10b 页)
之推
推不言禄禄亦不 (第 10b 页)
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
三子以为已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
之功以为已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
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
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
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
是乎与汝偕隐至死不复见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公门

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巳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
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 介之推
也吾方
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
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 (第 11b 页)
介之推

号曰介山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时从亡贱臣壶叔曰君
三行赏赏不及臣臣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
我以德惠 …… (第 11b 页)
及子晋人闻之皆说
赞曰从亡之士若狐赵之忠烈臼季之举贤可谓善始
善终者矣子犯济河而投璧犹有要君之意焉此 介推
所以羞与为比也成子家国皆让宜其兴也先轸勇而
有谋殆诗所谓赳赳武夫者也
 
 
  (第 12a 页)
   郑驷歂
驷歂字子然郑卿也定八年歂嗣子大叔为政九年春
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谓子然于是不忠苟有可
以加于国家者弃其邪可也故用其道不弃其人诗云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
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子然无以劝能矣
赞曰叶公世勤忠孝知人虑事有先见之明及其闻难
而入定国如反掌复君置宰功成不居又何高也传曰

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子高之谓矣传称子高行不胜衣
而果断若是盖仁者之勇也诸梁尝问为臣之道于仲
尼申包胥志存楚国国宁而逃赏其 介推
范蠡之徒欤
祝子鱼辞辨而正是其所以免于辱也太史以为史鱼
之言误矣当是时不才而有貌其不能自脱于乱也必 (第 7a 页)
馀辞姬曰得宠而
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来以盾为才以为适子而使其
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已下之晋侯赏从亡者

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内外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
君而谁天实置之而 (第 76b 页)
八十里五乡
上介休州东南六十五里
中灵石州南一百二十里八乡
古迹 古京陵城冢记云周宣王北伐猃狁时立 
之推
祠 小商祠 台骀神祠左氏传晋侯有疾卜于
台骀云 谒泉山郦元水经注云上有石室卜子夏日
居之 方汾水 仙 …… (第 17a 页)
童子曰吾居丹洞使往西田言讫不见遂立祠 段
干木祠 尹吉甫墓 郭林宗坟 段干木墓 郭巨
墓 魏文侯墓  介之推

  上泽州高平郡军事(治晋/城县)
地里东京四百六十二里东至本州界二百里自界首
至卫州一百六十里 (第 17b 页)
 谐谑过当则恐有之至于谤讪臣保其不为也(掇/遗)
公为执政所忌母病谒告不俟朝旨径归韩城与弟倚
 居踰年不调公有启谢朝中亲友曰 介推
母子愿归 (第 18b 页)
得意乃能成霸六卿
专权晋国以耗(晋世家太史公曰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及即位
而行赏尚忘
介子推
况骄主乎灵公既弑其后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夫惧诛祸作悼公以后日衰六卿
专权故君道之御其臣下固不易哉)
(第 28b 页)
浪/反注同)注里凫须(补音房孚反韩/诗外传云晋文)
(公过曹里凫须从因盗重耳资而亡重耳无粮/馁不能行 介子推
割股以食重耳然后能行)注尽用
(补音津/忍反)心覆(补音方覆/反下同)从者(补音才/用反)羁绁(音薛 (第 26a 页)
激之
以义威化盛行暨清定幽并凉三州论功当封以不事
宦官赏遂不行唯赐钱二十万除家一人为郎乃辞不
受呜呼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孟子之不遇鲁侯乃
谓嬖人臧仓焉能使予不遇然则奂之高节真可以作 …… (第 38b 页)
朝亦久无与为援者
其廉于进如此观其檄平逆贼李辰而杜门不与赏功
廷尉张闿侵夺市人而望风敛手然则如循者其 介之
之人欤尹翁归之人欤
   庾冰 (第 50b 页)
他㸑与弟升尤友爱
族人贫孤者抚养教励后虽秉权而子弟仕进不使踰
常资当时称重
论曰春秋之时晋侯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
及逮将隐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呜呼母而不 (第 37a 页)
  并六诏为一
六诏之称尚矣予初至滇求其始末与窃据之处无知
之者既而观野史得皮罗阁建松明楼诱五诏同至祭
祖因举火焚死事且曰今滇中六月二十四日居民爇
炬相照称星回节此其由来也夫南蛮以诈杀其同姓
争土地此固苗獠常事何以人至今效之随又闻皮罗

阁为此计时人无知者惟邓睒诏妻慈善劝其夫毋行
夫不从慈善以铁钏约夫臂既而果被焚死各诏尸莫
能辨慈善以铁钏故得其夫尸归葬皮罗阁闻其贤智
欲娶之慈善佯诺俟葬夫百日乃嫁葬毕遂闭城自固
曰某非忘夫事雠者南诏围之三月食尽盛衣冠自縳
于座竟以饿死南诏旌其城曰德源城嗟乎 介之推

而至今有寒食屈灵均死而至今有竞渡不忘忠义也
兹星回节慈善足以当之矣慈善一称宁北妃德源城 (第 49b 页)
重耳。献公之次
子也。献公嬖于骊姫。殺太子申生。而伐重耳于蒲。重耳出奔。
十九年而后反国。尝馁于曹。 介子推
割股以食之。及归赏从 …… (第 051a 页)
亡者。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而不及 子推。
(第 052a 页)
子推
之从者。悬书宫
门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流天下。龙饥乏食。一
蛇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 …… (第 052a 页)
蛇入穴。皆有处处。一蛇无穴。
号于中野。公曰。噫。寡人之过也。使人求之。不得。隐绵上山中。
焚其山。 子推
死焉。后人为之寒食。文公环绵上田封之。号曰
介山。(【重】平声。【骊姫】骊戎女。姫姓。【蒲】重耳所守 (第 052a 页)
邑。【馁】音内上声。饥也。【 介子推
】/左传作之椎。注云。介姓。椎名。之语助也。推音吹。【食之】之食音嗣。【从】去声。【衰】)
(初危切 …… (第 052a 页)
。【犨】音丑平声。【有龙】喻重耳。【顷】项同。【五蛇】喻狐赵颠魏介五/臣。【下】叶音户。【一蛇】专喻 子推。
【刲】音奎。割也。【号】音豪。【野】叶上与切。【噫】音医。恨声。)
(【绵上】地在汾州。【焚其山】欲 (第 052a 页)
  弟为秦穆公夫人按秦本纪云太子申生姊左传

  亦叙在申生上此云女弟则弟字为昆字之讹
  献公子八人按左传 介子推
曰献公之子九人即
  下文叙 (第 8a 页)
介子推
语亦曰九人也此八字乃九字之
  讹 楚世家王室不听还报监本作还报楚宋本
  无楚字今据宋本删 于是晋 (第 8a 页)
 唐恒山祠碑(柳公权书/)     大同府浑源州
 唐十道图
 唐段文昌墓碑        大同府城东
  介子推
墓碑(真书/)       介休县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