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政書類
列傳類
 也奉炽垆炭火尽赤红及炙热而发不烧臣之罪三
 也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公曰善乃召其堂下而谯
 之果然乃诛之(说苑/)
晋文公焚林以求 介子推
有白鸦绕烟而噪或集介子
 推之侧火不能焚晋人嘉之为立台号曰思烟(袖中/)
 (说/)
并州妒女泉妇人 (第 7a 页)
靓妆䌽服至其地必兴云雨一名是
  介推
(妆楼记/) (第 7a 页)
绵山有神林 介子推
祠其林树极郁茂然皆半荣半枯
 盖文公焚林之地祠中有牡丹一丛不知年岁花开
 最盛色红紫独一株白花岁无定 (第 7b 页)
  寒食其始既不出于先王其节或跨乎仲季非天
  子之所宜行也苟以为祖宗常行有其举之莫敢
  废也盍亦择礼之中否而行之欤寒食之祀始于
  晋人思 介之推
之焚死为之不火食然则有天下
  国家者以是日祀其祖考可谓不经之礼虽祖考
  行之而未暇革今而革之去非 (第 14b 页)
 以问徐光曰历代以来有斯灾几也光对曰周汉魏
 晋皆有之虽天地之常事然明主未始不为变所以
 敬天之怒也去年禁寒食 介推
帝乡之神也历代所 …… (第 18b 页)
 群神怨憾而不怒动上帝乎纵不能令天下同尔介
 山左右晋文之所封也宜任百姓奉之勒下书曰寒
 食既并州之旧风朕生其俗不能异也前者外议以
  子推
诸侯之臣王者不应为忌故从其议倘或由之
 而致斯灾乎 (第 19a 页)
子推
虽朕乡之神非法食者亦不得乱
 也尚书其促检旧典定议以闻有司奏以 (第 19a 页)
子推
历代
 攸尊请普复寒食更为植嘉树立祠堂给户奉祀勒 (第 19a 页)
 黄门郎韦謏驳曰按春秋藏冰失道阴气发泄为雹
 自 子推
已前雹者复何所致此自阴阳乖错所为耳
 且 (第 19b 页)
子推
贤者曷为暴害如此求之冥趣必不然矣今
 虽有冰室惧所藏之冰不在固阴冱寒之地多皆川
 池之侧气泄为雹也以 (第 19b 页)
子推
忠贤令绵介之间奉之
 为允于天下则不通矣勒从之于是迁冰室于重阴
 凝寒之所并州复寒食如初
宋文帝元嘉 (第 19b 页)
县有偈/泉山汾水)
中阳(唐孝义县宋/改有胜水)平遥(后魏县有鹿/台山婴涧水)介休(汉县有雀鼠/谷及 介之推)

(
祠/)灵石(隋县东南有高壁岭/汾水关皆险固之处)
泽州 春秋时属晋后属韩其后属赵至秦破赵于长
平坑卒 …… (第 39a 页)
秋晋羊舌赤/之邑汉县有铜)
(鞮山铜/鞮水)武乡(唐县有涅/霍山沁水)沁源(后魏县有/霍山沁水)绵上 (介子推
隐/所中有沁)
(水/)
平定军 宋太平兴国二年以镇州广阳寨建为军四 (第 43b 页)
学原愧负前言因遂罢去后事露众人咸谢服焉或问
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贤曰 介/推
之类)贞不绝
(贤曰柳下/惠之类)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泰
尝举有道不就(举有道事始五十 (第 5a 页)
卯魏罢寒食飨(旧傅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初学记曰)
(周举移书魏武明罚令陆翙邺中记并云寒食断火起/于 介子推
然周礼司烜氏仲春以木铎徇火禁于国中)
(注云为仲春将出火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 (第 32a 页)
之齐人果至境上疑有大军停留不进其夜孝宽使
汾水以南傍介山稷山诸村纵火(傍蒲浪翻唐志蒲州/万泉县有介山 介子)

(推
隐处稷山/县有稷山)齐人以为军营收兵自固岳卒城而还(卒/子)
(恤/翻) 三月乙卯太尉零陵壮肃公侯瑱 (第 23b 页)
历阳以南北通和往来之津要也大业废/州为历阳郡今复以历阳郡为和州使疏吏翻) 裴
寂至介休(介休汉古县因 介子推/
介山而名时为介州)宋金刚据城拒之寂
军于度索原营中饮涧水金刚绝之士卒渴乏寂欲移
营就水金刚纵兵击之寂 (第 32b 页)
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
(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并周制也洪/容斋曰先贤传曰太原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一月寒食)
(邺中记曰并州俗冬至后一百五日为 (第 7b 页)
子推
断火冷食/三日魏武以太原上党西河皆冱寒之地令人不得寒)
(食此注/已见前)或谏曰郓人久为寇敌今虽平人 (第 7b 页)
   禹王庙在州治桴桥口

   河神庙在州治南
   淮渎庙在旴眙县下龟山寺西南世传大禹镇
   水怪处
    介之推
庙在天长县浮山
   子胥庙在天长县东北十五里
   忠义祠 节孝祠俱在学宫右(二祠属县/俱如 制 (第 48a 页)
 宫火吕郤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晋侯逆
 夫人嬴氏以归(左传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狄人亦归季隗于晋)晋侯
 赏从亡者 介之推(史记作/子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
 公之子九人惟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
 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 (第 7a 页)
 夫人嬴氏以归(左传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狄人亦归季隗于晋)晋侯
 赏从亡者介之推(史记作 子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
 公之子九人惟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
 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 …… (第 7a 页)
 (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艾公出见)

 (其书曰此 介子推
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山而封之以为 (第 7b 页)
介推
田号)
 (曰介山介山在今山西汾/州府介休县南有绵上聚)
锡晋侯命
 王使大宰(王子虎/文公)及内史 (第 7b 页)
 为谄存者考其事壮其食以畜之行者缉其宫艺其
 树以待之此邦之人既优他邦之人又至焉未盈一
 岁遂增万户其守汾也仍岁大旱郡祠 介推
虽屡舞
 仙仙而灵应未若公命束蕴取火伐树寘薪酾酒而
 祝曰有功于人祀为明神无德而禄祸亦覆餗自绛
 以 (第 29a 页)
(喻 介子推
龙蛇之歌皆四五见矣或谓事无甚异不必/兼存者然如公谷二传其不同在只字之间将何者可)
(废且管韩著书亦多 (第 6a 页)
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
(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 介子推
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
(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
韩非子文公反国 …… (第 61b 页)
山而君以馁 介子推
割股天下莫不闻臣之为贼亦大
矣罪至十族未足塞责然君诚赦之罪与骖乘游于中
国百姓见之必知不念旧恶人自安 …… (第 66b 页)
文公大说
从其计使骖乘于国中百姓见之皆曰夫里凫须且不
诛而骖乘吾何惧也是以晋国大宁
左传晋侯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
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
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 …… (第 66b 页)
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
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 介子推
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
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
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 (第 67b 页)
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 介子推
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
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 (第 67b 页)

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吕氏春秋晋文公/反 (第 67b 页)
介子推
不肯) …… (第 67b 页)
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
(之桥死于中野悬书公门而伏于山下文公闻之曰嘻/此必 介子推
也避舍变服令士庶人曰有善得 (第 68a 页)
介子推)
(
者爵上卿田百万或遇之山中负釜盖簦问焉曰请问 (第 68a 页)
介子推
安在应之曰夫 (第 68a 页)
介子推
苟不欲见而欲隐吾独)
(焉知之遂背而行终身不见陵新序晋文公反国酌士/大夫酒召咎犯而将之召艾 而相之 (第 68a 页)
授田百万 介子)
(推
无爵齿而就位觞三行 (第 68a 页)
介子推
奉觞而起曰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既入深渊得其安)
(所蛇脂尽乾独不得甘雨此何谓也文公曰 (第 68a 页)
是寡人/之过也吾为子爵与待旦之朝也吾为子田与河东阳)
(之间 介子推
曰推闻君子之道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使人)
(求之不得为之避寝三 …… (第 68a 页)
(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匿于山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
(韩非子 介子推
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故人主结其德书图著其名 淮南子介子歌龙)
(蛇而文君垂泣或拾遗 (第 68b 页)
记晋文公焚林以求 介之推
有/白鸦绕烟而噪 集 (第 68b 页)
之推
之侧火不能焚晋人嘉之起)
(一高台名曰思烟台种仁寿木木似柏而枝长柔软其/花堪食戒所焚之山数百里居人不 (第 68b 页)
得设网罗呼曰仁)
(乌游列仙传 介子推
者姓王名光隐而无名说赵成子/与 旦有黄雀在门上公子重耳异之与出居外十馀) …… (第 68b 页)
之能禦今为一人言施一人犹为一块土下)
(雨也土亦不生之矣遂历阶而去文公求之/不得终身诵甫田之诗○此亦 介子推
之讹) 从亡贱
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 (第 69a 页)
达平公曰善乃屏钟鼓除竽
瑟遂与咎犯参治国(○咎犯在文公时又见于此故杨/用修云有两咎犯但刘中垒复称) (介子推
相荆栾盈事韩武/子此类非一未有确据)
韩诗外传晋平公之时藏宝之台烧士大夫闻者趋车 (第 29b 页)
夷叔
齐饿死首阳恐其魂之饥也故设谷囊吾父食味含哺
而死何用此焉宁设挂树乎公曰挂树者晋文公有内
难出亡 介子推
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后文公归国忽 (第 90b 页)
子推
子推奏唱而歌文公始悟当授爵禄子推奔介 (第 90b 页)
含哺
而死何用此焉宁设挂树乎公曰挂树者晋文公有内
难出亡介子推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后文公归国忽
忘子推 子推
奏唱而歌文公始悟当授爵 (第 90b 页)
子推
奔介 …… (第 90b 页)
不葬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
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介子推
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
文公文公后背之 (第 283b 页)
子推
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与女
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四者
无异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离名 (第 283b 页)
 所自亡乎文公之出也赵魏狐胥实用从亡郑叔詹
 曰有三士足以上人宋公孙固曰晋公子父事狐偃
 师事赵衰长事贾佗叔向曰有士五人 介子推
曰五 (第 102b 页)
 (绍介相佑助者索隐曰绍介犹媒也介不一人故礼/云绍介而传命夷踞章怀曰夷平也踞大坐蹲也庋)
 (置庋举绮反板为閤以藏物也谓以所馀半鸡置之/于庋草蔬草粗也同饭甫远反餐也隐不违亲颜师)
 (古曰 介子推
之类也亲序曰晋文公反国 (第 79a 页)
介子推
无/爵去之介山文公求不得焚山而死韩诗外傅云晋)
 (重耳之亡也过曹里凫须以从因盗其资而逃重耳/无粮馁 (第 79a 页)
不能行 介子推
割股肉以食之乃能行左传)
 (作 (第 79a 页)
介之推
注介姓推名之语助贞不绝俗颜师古曰/柳下惠之类也柳下惠春秋时鲁公族姓展名禽字)
 (季居柳下而施德惠因 …… (第 79a 页)
 (似橘周礼曰橘踰淮北而为枳是也棘小/枣丛生者比字比毗至反屋边联比也)正误(隐不/违亲)
 (今按集览所引新序韩诗不足为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文公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其)
 (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 (第 79b 页)
  (言氏者皆谓因之而立名耳介休汉西河郡邑唐置/介州后州废寓汾州括地志云古西河郡今太原府)
  (汾州是也有介休县县南/有介山 介之推
庙在焉)质实(太原郡名注见齐明/帝建武三年一统志)
  (云泫氏汉之县名属上党郡后魏改为泫氏县北齐 (第 77a 页)
 (矣/)质实(不轨注见汉灵帝光和五年天兴县名注见/周显王八年雍神策军注见德宗建中四年)
 (寒食清明节前三日也陆□邺中记并州之俗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 介子推
断火冷食三日作乾粥食)
 (之中国以为寒食岁时记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
  发明( (第 23b 页)